在阿拉善高原上有一座形状奇特的山脉,山上黑石嶙峋,岩脉蜿蜒,周围巨大的岩石皆成圆形,酷似陨石分布,一条崎岖小路不见尽头,这便是曼德拉山。蒙语曼德拉是汉语“升起来”的意思。专家考证,早在新石器仰韶文化时期,阿拉善大地上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
曼德拉山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孟根苏木境内,距离苏木所在地西南14公里。曼德拉系蒙古语,意为升起、兴旺、腾飞,在这里具有山势高峻之意。曼德拉最著名的是岩画。东西3公里、南北6公里的山地上,发现了4234幅岩画。这些岩画以其历史久远、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古朴粗犷的特点被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这些岩画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生活、精神的写照。岩画6000多幅,面积约18平方公里,属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制作。岩画的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画面内容为狩猎、放牧、战斗、-、日月星辰、寺庙建筑、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岩画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形态、自然环境风貌。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我国西北古代艺术的画廊。
曼德拉山岩画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西南14公里境内的曼德拉山中,距旗府所在地210公里。在阿拉善高原上有一座黑石嶙峋、岩石遍布的曼德拉山,在山中18平方公里内,分布有4000多幅数千年前的古代岩画。这些岩画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生活、精神的写照,由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制作。
岩画的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画面内容为狩猎、放牧、战斗、-、日月星辰、寺庙建筑、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岩画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形态、自然环境风貌。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的画廊,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中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盖山林曾赞赏曼德拉山岩画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曼德拉山岩画经历了千百年风霜的洗礼保存至今,为了解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的生活提供了依据,可古人雕琢岩画的时间还一直不能确定。有关专家认为岩画的创作时间为远古到明清的各个历史期,跨度约有6000年左右。
曼德拉山岩画的色泽和水温水位资料推测,在若干年前,曼德拉山四周湖水环绕,水草丰盛。当时曾有许多游牧、狩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可寻的踪迹。这满山岩画,精湛生动的艺术图案、反映的就是这些民族部落的历史。岩画的造型技法各有不同,有凿刻、磨刻和线刻。岩画古朴粗犷,既刻划其所见,又抒其所想,颇得天真自然之美,达到了庄严中见活跃,方正中见变化的艺术效果。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形态、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我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曼德拉山岩画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美术史、社会发展史、民族史、畜牧史、文化史以及宗教,尤其是对研究我国西北各游牧部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些作品是世界已知的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
据史书记载,最早生活在阿拉善及巴丹吉林地区的民族是大月氐。大约远在战国初年。与月氐同时活动在这一地区的还有羌人。羌人战国时活动于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一带。到了秦代,他们得到更大的繁息。匈奴最初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区域是漠南阴山及河套一带,匈 奴人也长期控制着阿拉善及周围地区。根据这样的历史背景,岩画作者应是月氐人、羌人、匈奴人,西夏人也在其中。
曼德拉岩画反映了古代游牧民的生活,岩画中表现马匹、马镫、骑马、骑驼内容的作品,是青铜时代创作的。从考古资料看,马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不过,从岩画上还不能判断是家马还是野马。内蒙赤峰夏家店出土的骑马行猎图中才出现肯定的家马。这些出土虽然是发现于内蒙东部,可阿拉善岩画与之相比,也不会有太大的时间差距。
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画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自然环境、并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和民族中形成的原始艺术作品。它是北方草原岩画的一部分,它同周围内蒙古岩画、河西走廊甚至新疆天山岩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它的研究可以揭开这一地区远古民族历史文化的面纱,寻找到现代文化的根源。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