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海关旧址

牛庄海关旧址

营口海关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设置的海关之一。

中文名:牛庄海关旧址

地理位置:中国东北地区

著名景点:山海新关

始建:1922年建成

探寻北海历史,北海关大楼旧址

北海海关解放前称北海关。是广西“四大关”中最早建立的海关。当时北海关名义上是清政府所设,实际上是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的工具。因海关大权操纵在洋人手里,故又称洋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海关大楼旧址位于北海市海关大院内,是一座边长约十八米的三层方形西洋建筑。该旧址是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关税主权外丧的典型物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海关大楼建筑面积一千平方米,楼顶为坡顶屋,四周为回形天台,各层有回廊,室内有壁炉,南向的楼外有一倒“T”字形台阶通往二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淡蓝色的窗和充满沧桑的博白的墙体,很有历史感。

建筑偏像欧式建筑,但大门却是中式的政府大门状。与旁边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年代一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研究历史或者是喜欢有历史感的东西、建筑的小伙伴,值得一去。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仅限外观)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中山路北0.1米(海关大院内,在珠海西路尽头)

文章来源于:乐乐游 http://www.llyou.com/raiders/show_1078.html

哈拉苏苏海关旧址观后感

一、哈拉苏苏海关旧址观后感

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博物馆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公事房内。

博物馆以翔实的史料和文物,综合运用传统陈列方式和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哈尔滨海关的发展历史和建设成就。

拉哈苏苏海关旧址公事房始建于1905年,属俄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50平方米,设计风格独特,是百年口岸同江仅存的历史建筑,也是目前东北地区保存完好的海关旧址建筑。

二、谁知道都哪里有海关博物馆、史料馆!!

广州的西堤的海关大楼改为海关博物馆了.

三、拉哈苏苏观后感

拉哈苏苏海关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同江市通江街北段东侧,南距海关100米。1901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定《辛丑条约》后,清政府为还债决定以关税为抵押,在黑龙江一带设三处海关作为赔偿,拉哈苏苏海关即为其中之一。旧址为具有欧式建筑风格的建筑群体,主体建筑保存完好,附属建筑分为仓库和民宅,仓库保存完好,民宅现已拆除。旧址现为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

四、高分:诺伊佩拉和悲鸣的门票咋换?去哪?

LZ你好,诺依佩拉门票在克仑特那里接任务~需要10灾难和40小白换1张门票。

悲鸣门票在歌兰蒂斯那里接任务~需要10灾难30小蓝换一张门票。。。。。广东3满级魔神真诚为你解答。

五、哈苏相机怎么样?

  优秀的成像效果:很多摄影外形都不了解,就把哈苏相机H5D-60来做例子,何至于一款相机开出了高达27万元的高价呢?不仅如此,其他型号的相机产品也是比其他大单反产品高出了不只一星半点。其实哈苏相机之所以这么高昂的价格,其实与其优秀的成像效果和高度的分辨率离不开关系。

  你会发现通过哈苏相机拍下来的景象,远远是其他相机不能比拟。那些景象更加的细腻、更加的具有规格,而这些都是其他型号的相机无可比拟的。

卓越的传感器:传感器也是哈苏相机的另一个最大优势所在,Q160、IQ180I的传感器尺寸是53。9×40。4mm,即使入门级别的传感器尺寸只有44×33mm,但是全画幅的尺寸却是36×23。

  9mm,优势是别具一格的。其他型号的相机虽然也是各具优势,但是远远达不到哈速度的规格。不仅如此,哈苏相机与其他型号的相机在动态范围上差别很大。

历史:哈苏相机历史悠久,工艺上的保障十分大。哈苏相机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当作转恶意摄影师和高级别业余爱好者的,必备摄影产品,在发展过程中总结经验,哈苏相机能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完美画质、精准的曝光。

  

缺点:能够在哈苏相机上找出缺点确实很难,如果硬要说一个,可能是价格过于昂贵了,让不少人都望而却步。

六、哈苏的相机怎么样?

目前是顶级品牌 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 看做什么用了 广告行业用的多 周杰伦的照片就有哈苏拍的

七、巴塞罗那拉玛西亚旧址值得去吗?

在至今三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七代,总共503名球员从拉玛西亚走出,其中不乏像梅西、哈维、伊涅斯塔这样的巨星,这所青训营也因为培养了梅西等一堆足球巨星而被一些人称之为足球界的“西点军校”。

在诺坎普的一个角,从地图上看是东北角,已经关闭了,但是隔着铁丝网还是可以看到巴萨爷爷的雕像

作为一个迷妹,拉玛西亚是一定要去的。 从诺坎普出来之后沿着北面那条路一直往东走就到了。 外面都是围栏但是透过围栏还是可以看到不少东西,比如之前的房子,草坪,还有巴萨旗子。 门口的队徽还是改版之前的,很有特色。

四大海关旧址对比“内陆沿海”大武汉迎来历史机遇

近代中国,中国遭遇殖民统治,丧失海关自主权,众多口岸被迫陆续打开。另一方面,近代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文明,洋务兴起,口岸城市也迎来发展机遇。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11月,英国政府根据《中英天津条约》设立汉口海关——江汉关,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天津津海关并称为近代中国四大海关。海关一般建筑港口和租界附近,为贸易往来提供通关服务。海关建筑也是口岸城市发展的见证,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如今城市在中国经济版图的地位。现存四大海关大楼经历风霜,仿佛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天津津海关大楼(1861)

1861年3月23日(清咸丰十一年二月十二日),天津成立“津海关”。1869年,津海关迁至天津法租界现址办公,时称紫竹林新关直隶总督李鸿章曾为天津海关题写“津海新关”匾额。之后该建筑历经三次大规模扩建。1976年,唐山地震使该建筑局部被损,后进行了抢救性加固至今。津海关大楼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为二层混合结构楼房。建筑转角处设有高耸的竖向标志物和主入口。

天津自古是天子渡口,地处渤海门户,海洋时代工业革命以来中国北方经济门户。是中国最早的直辖市,没有之一。

粤海关大楼(1916,31.85米)

大楼坐北向南,四层,连钟楼总高31.85米,建筑面积404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14年3月28日奠基,由海关总税务司署英籍总工程师大卫·迪克(David C Dick)规划,英国建筑师阿诺特·查尔斯·达德利(C. D Arnott)设计,仿照欧洲古典建筑形式,至今已100年,钟楼里有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英制全机械传动式立钟。

粤海关,是满清闭关锁国政策下乾隆年间清朝唯一对外经营的通商口岸,被誉为中国第一关。可见地位之重要。广东自古就是侨乡,与海外联系紧密,国际贸易往来也很频繁,是南方经济门户。广州成为现在的一线城市也是顺理成章。而港澳及深圳都是借力广东海港地理优势巨大的虹吸效应顺势崛起。

江汉关大楼(1922,41米)

民国十一年(1922年)动工,民国十三年(1924年)落成,占地面积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三座海关大楼之一。

江汉关地处华界租界分界线的华界一侧。

江海关大楼(1927,79米)

1925年12月奠基,至1927年12月9日落成。大楼占地面积为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680平方米。大楼分东、西两部分,东部面对黄浦江,高11层,主体建筑为8层,上面有3层高的四面钟楼;西部直达四川中路,高5层,钢框架结构,底层外墙用花岗石宽缝砌就,其他各层用金山石贴面。当年,海关钟楼以其79米的高度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国伦敦钟楼和俄罗斯莫斯科钟楼。

江海关大楼,实际上是建筑群。钟楼才是主楼,占地面积与江汉关大楼实际上是差不多的。不少读者误以为其是江海关的多少倍。上海有今天的经济地位,多因其扼守海上和长江内河两大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曾经的远东第一大都市,未来也必然是全球重要核心城市。

1930年以前,民国有8个特别市,分别是南京、上海、天津、青岛、汉口、重庆、北平和广州。除了北平,其他都是口岸城市。谁面朝大海,谁江海直达,谁就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就是地理经济学。现如今,内外双循环背景下,只有武汉和重庆市内陆“沿海”城市,重庆仍然是直辖市,而武汉面临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内河是海洋伸进内陆的触角。沿海城市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就是现在说的外循环。而内河沿岸城市的发展,体现的是这个国家整体发展质量,也就是现在的内循环。长江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长江经济带实际上就是打造一批内陆沿海城市。

内陆沿海,江海直达,武汉的机遇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