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时代:辽至金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俗称大河北石像生,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大河北乡黄土梁子石羊石虎村,占地面积大约有15000平方米,东西宽150米,南北长100米,据《凌源县志》记载为辽代古墓群。

现存石羊、石虎、石人造像共九尊,由花岗岩雕成。这些用黄褐色花岗岩雕成的气势雄伟、形象逼真的石像,从外观上看是人工刻制而成,从其雕刻艺术看,很富有辽代风格,与辽上京祖州石刻十分相似。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艺术、民族及古代建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阳古墓葬之烂庙梁遗址(新石器时期)

位于红石桥乡张家湾村南约1000米处的烂庙梁山上,相对高度25米。2014年6月公布为第六批陕西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内为荒地,生长有各类杂草。在山梁西侧断面处发现白灰面房址两处,房址1:白灰面残长4米,厚0.4厘米,下草拌泥厚1.2厘米,白灰面距地表1.2米,房址内为填土,土质疏松,土色较纯净,内含有少量植物根茎及陶片。房址2位于房址1北约20米处,白灰面残长3米,厚0.4厘米,下草拌泥厚1.2厘米,白灰面距地表0.6米,房址内均为填土,土质疏松,土色较纯净,内含有少量植物根茎。在整座山梁内地表均散落有大量泥质、夹砂红陶、灰陶器物残片,西侧陶片散落更为集中,陶片纹饰主要以绳纹、篮纹、附加堆纹为主,素面、弦纹次之。在遗址内采集有砂岩质石磨棒(残)、石刀(残)各1件。另在山梁西侧见有文化层堆积,土色黑灰,内含有大量陶片、红烧土等。

遗址分布在整座山梁,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50米,总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

该遗址为榆阳区南部山区分布范围较大、内含较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对研究榆阳区南部山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谱系、人口分布及人类生活环境具有较高的价值。

探访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近期,我们慕名探访了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命名地、长江中游首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的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其已于2019年11月26日建成试运营。1988年,屈家岭文化遗址为国家公布的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废墟的遗址,该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故定名为"屈家岭文化",其年代距今约5000-4600年,是更早期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继承者。

屈家岭遗址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2005年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先后进行4次发掘。遗址发现于1954年,1955年及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队两次发掘,出土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蛋壳陶器、彩绘陶器和彩绘纺纶,说明新石器时代江汉平原地区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烧陶技术和纺织手工业。

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周丽介绍道、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展出了玉钺、玉璜、石锛、石斧、石镰等800多件文物。展出文物中,还有厚度仅0.5毫米的蛋壳彩陶酒杯,有红黑灰三种颜色。屈家岭遗址先后出土8000多枚蛋壳彩陶。蛋壳彩陶能做得这么薄,说明先民已掌握先进的快轮制陶技术。

屈家岭管委会主任赵冬安介绍道、下一步,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快重点保护展示项目建设,把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示范园区。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灵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两处遗址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7月4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王涛一行四人,到我市调研史前文化遗存,并到两处配合项目发掘地:城烟遗址、底董发掘现场进行察看。

城烟遗址位于灵宝市川口乡南朝村城烟自然村南部,1958年发现,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底董遗址位于市豫灵镇底董村村北,50年代发现,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遗址同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对研究灵宝盆地史前遗址聚落形态及进程提供了实物依据。

2019年2月至今,为配合建设及G310南移工程建设项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市文管所联合对两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文来源:文化灵宝

编辑:山上老兵 | 审核:农民

出品:灵宝热线

原创·

版权说明:(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本站标注原创,未经许可请勿截图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