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伯都古城遗址

前伯都古城遗址

伯都城,辽、金城址,位于扶余市城北12公里的伯都乡政府所在地东南200米处。城的东、南、西三面是平原,东北部有一东南走向的慢岗。城西240米处是伯都乡通往扶余镇的公路,西距第二松花江4公里。城略呈方形,方向北偏西5度,夯土版筑。周长3132米。东墙长709米,西墙长797米,南墙长812米,北墙长814米。墙高2-3.5米,上宽3-4米,基宽14-16米。城墙有几处被破坏。现存4座门址,分别位于各面城墙正中。北门宽9米,东门宽8米,南门宽8米;西门宽9米。各城门外均有近于方形的瓮城。东、西、北城保存较好。南瓮城已成耕地。马面19个,北墙14个,西墙5个,其它墙辨认不清。北墙马面宽约10-13米。马面间距60一80米。在城的东南角、西北角有角楼遗迹。角楼呈半圆形,高3.5米。城内尚存4处土台,位于城内西南部其中一处较大,呈圆角方形。东西、南北各26米,高3米,表面散布大量灰方砖、长方砖、布纹砖、小朵莲瓣纹瓦当、陶片、瓷片、铜佛像,佛饰残块、草拌泥烧土和白灰面的残块等。其余3个土台较小,分别在较大土台东北角、东南角、正南,相距均约20米。表面散存有灰色板瓦残块和陶、瓷片等。4处土台应是寺庙址。在西墙外187米处有一方形土台,破坏甚重,其上残存大量的灰色砖瓦残块。城内遗物多集中在中部与南部。陶器为泥质灰陶和黄褐陶,火候较高,轮制,多是缸、壶等器皿。纹饰有篦点纹、弦纹、篦齿纹、附加堆纹。有黄釉、白釉、青釉、黑釉、灰釉瓷片,多为素面,只有少量的饰草叶纹。器形多为碗、盘、壶。建筑材料有兽面纹瓦当、网格纹板瓦和水波纹滴水等。铜器有长方形千手观音浮雕铜牌,背面阴刻一韦驮,出土铜钱较多,有半两、五铢及北宋钱。该城是扶余市境内规模最大的辽、金城址。其四周还有许多较小的辽、金城,如新安城、杨家城、土城子城、韭菜城子城和班德城等。1987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城址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象雄古国,它的都城遗址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探秘

提起充满神秘色彩的象雄古国,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会感到陌生,古丝绸之路上的风沙穿越千年,将这段公元7世纪之前的历史尘封于雪域高原之上,然而,作为西藏文化云南纳西文化的共同根基,融合了中原、西亚和南亚三大文明精华的古象雄文明,时至今日却还依旧闪耀着光辉。

古象雄王朝是有着一万八千年悠远历史,雄霸在雪域高原辉煌鼎盛的古老文明朝代,古象雄王朝曾统一了号称十八万户部落的十八国,建立起了威震中亚的强大的古象雄王国,并经历了有影响的十八代象雄王朝,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人口众多,疆域辽阔。

穹窿银城,又作琼隆银城,是西藏古象雄王国的都城,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尔东山顶,面积10余万平方米。 穹窿银城古堡,是最著名的古象雄遗迹,也是古象雄王国上中下三门中上门的事所在地,有古象雄18王国的城堡之首,宫殿周围修建十八个小殿,十八个小殿周围修建了三百六十神殿,神殿周围又修建了一千零八个供塔。穹窿银城地基为金,四壁为银,门门为铁,四门为海螺,四角为玛瑙,女墙为铜等。

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古象雄王国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彻底征服象雄古国,此后,象雄文化渐渐消失。

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

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

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世人根本不知道“古象雄文明”, 就连很多藏人自己也都误认为,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导致了西藏真实历史和本土文化的遗失。

昌乐营丘镇古城村:齐国古都城墙遗址探寻之旅

潍坊昌乐境内,以古城为名的村子,只有营丘镇的古城村。现在来看,这个村庄和别的村庄相比,似乎没什么不同。如果把时间往前推,推到西汉时期,甚至更早,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可是姜太公始封地呢!

山东昌乐县营丘镇古城村

有史料记载:《史记.齐太公世家》:"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齐太公吕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谓之吕侯。商末,太公起渔钓,为周文武师,号师尚父,佐武王以平殷乱,封于齐,都营丘。……齐,始封昌乐,再徙博兴,又迁临淄,传三十一世,为田氏所篡。

古城村原来归河头乡管辖,现在归营丘镇

到了西汉,刘邦夺权天下,他的从兄刘泽因为平乱有功,被封营陵侯。营陵就是今天昌乐营丘所在地。营丘故城,原分“外城”、“内城”、“皇城”三廊。原外城建有东、西、南、北四城关。《昌乐县志》载:“营丘故城,类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广袤二十余里。”

此图来自网络,今天奔赴古城村,就为找它而来

第一天跟着千里漫行活动采风团来到古城村。村北有一座近些年重建的太公祠,以及几块清代近代石碑,却没有看到齐国古都城墙遗址,心里觉得比较遗憾。在返潍的路上,有个念头在心里闪现:为何不如第二天再来探访一下呢。回家提前做好功课,百度地图,得知古城村距离潍坊城区并不很远,不过20公里的样子,而且距离浮烟山甚至不到10公里。骑车子去!

从望留镇柴家村到营丘镇古城村的路上

于是第二天,骑着单车来了。沿着潍蒋路南行,至望留镇往西南一点,在望留屯和韩家村之间,潍蒋路南有个柴家村,拐进去发现,在修路!太难走了,硬着头皮骑过去。过了张家庄,陈家官庄,一路南行,到达古城村。昨天看过太公祠,就直接去找城墙遗址!

某个路段正在修桥,所幸我骑的是单车

正值收获季节。很多农家在家门口空闲地晒剥好的玉米粒。问了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说不上具体在哪。旁边一个六七岁小女孩举着小手说,我知道我知道,我一喜,问在哪,小女孩往西一指说,在大马路北边有个面包砖厂,厂西边有条小路,旁边就是。

第一天来太公祠,门前是空闲的,第二天来晒满了玉米

图中那位小女孩,给我指了一条错误的路

谢过。赶紧骑过去看看。找到后,发现确实有几座隆起的“山丘”。走上前,却心生疑意,这就是古城墙?看起来没这么大没这么新吧。找到网上的古城墙照片,经过几番对比,觉得这里并不是古城墙遗址

面包砖厂西侧小路旁的“山丘”,实为废土堆

问了砖厂门卫,答复说这是这些年拉的废土堆积而已。心里哑然。问古城墙位置,答不清楚,不是本地人。好吧。心有不甘,往北往西又搜索一番,一无所获。在大马路的南边,有一些残缺的土块砖体,引起我的注意,几番细看,觉得还是不像。很是懊恼。

图中这条小路往南通往城前村

重新回到古城村南边大马路,继续问问吧。一个农妇在晒玉米。她说,古城村应该没有这样的城墙了,前些年或许还有,近几年都填平改作农田了。我心里一紧,前些年还有?最近填平了?这是价值连城的城墙啊!农妇看我有些失落,说为何不到古城村南边的城前村和城角头村还有古城店村看看呢,或许那里还有残缺的城墙也说不准,暗觉不太可能。

路边的残余石块土堆根本就是现代产物

其实所要找的城墙,也是夯土而成,图中不是

罢罢罢。继续返回古城村。途中就城墙一事,咨询昌乐非遗中心主任。并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不过给了原营丘文化站联系方式,让我打电话问一下。打过去对方说工作忙在学习不便通话事后再打给我,时至现在并没有接到答复。求人不如求己,还是自己找找吧。

又返回太公祠,西侧围墙有一条小路往北,大门紧闭

在太公祠旁边,几位大叔的话提醒了我,他说残余的城墙应该已经保护起来了,有围墙围着,加以保护,防止进一步破坏。太公祠西边一条小路走过去往北,发现有段突起的地方,走上去,可以鸟瞰整个太公祠,继续往北,发现下不去,出了围墙,绕到太公祠后面,发现有一个大铁门,却是大门紧闭,挂着一把大锁。我这心里,真是又喜又忧。

上面树木一片葱郁,走上去,往北却下不去

不过站在上面可以鸟瞰整个太公祠,心情大好

喜的是,结合网上城墙遗址照片,和几位大叔的提醒,城墙应该是在这个位置,功夫不负有心人,可算是找到了!忧的是,由于围墙围着,大门锁着,还是没有亲眼看到城墙的样子,这第二次的古城探访,应该还是无功而返。心有不甘,却是没有任何办法。

可能来的季节不对,这是网上找的照片

好好好。留个悬念也好,期待着第三次造访古城村,或许再来之时,就可以亲眼看到城墙的真实面目了,而不是从手机电脑上看别人拍的照片。我也没想到,为了找这一段城墙,在小小的古城村,竟然折腾耗尽了近三个小时,时近中午,去古城村东边的黎家村看看吧,黎家村也叫大北庄,那可是清代“山左二巨儒”之一的阎循观老家。

老潍坊人们,欢迎转发~

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抄袭

一切不打招呼的转载,视为侵权

石峁遗址:中国史前最大的古城——边城

石峁遗址中国史前最大的古城——边城

蓦的世界

历史爱好者

陕西榆林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石峁遗址,2013年被入选10项“世界重大田考古发现”,这引起了中外专家的重点关注。这座4000多年前的“石筑城”,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比已知的陶寺遗址(27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300多万平方米)要大得多,以此得到了“中国史前最大的古城”的美称。

城墙

学说争论

远古时期,这里属于游牧与农耕的交界区。石峁王城用城墙保护自己,抵御外敌的侵犯,这个敌人到底来自草原部落?还是农耕文明?一直存在争论。

石峁遗址卫星

河北师大沈长云先生提出:石峁遗址建造时间(距今4300年左右)距黄帝时期(距今约5000年前)不远,且黄帝死后葬于石峁附近的陕北子长县一带(并非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他认为石峁为“黄帝部族居邑”。陕西学者杨东晨先生也认为,石峁文化系陕北“黄帝裔支部落文化”。

烟台大学学者陈民镇先生认为,黄帝部落应是“土筑传统”,石筑明显属于草原文化。而且在《史记》中,并没有对石峁遗址的记录,虽然距离司马迁生活的地方也不太远,可能是对这里的文化比较陌生。而石峁的“石筑”与河套的海生不浪文化和阿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陕西师大朱鸿教授认为,石峁遗址建立在大禹治水时期,这里是尧时“幽都”,即“北方的政令重镇”。按此理论,一些学者推论:石峁遗址更像是被大禹征服过的“共工国山”——不周山。不周山是《山海经》中传说的山名,“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以前,一直以为不周山描写帕米尔高原,现在也被安置在石峁地区了。

从地域考古角度看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这里靠近明长城,早在4000年前,这里属于草场、森林较好的游猎区。我们从毛乌素沙漠考古资料来看:

毛乌素沙漠位于内蒙古乌审旗与陕西榆林地区。这里曾经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在南北朝时期之前,生态环境就保持相当好。但是到了唐代,一些地区出现了流沙堆积。北宋时期,无定河流域的流沙又扩大了。

追究原因,汉代匈奴人修建统万城的时候,为了蒸土筑城,砍伐了大量树木当作燃料,大规模取土,使得附近地表支离破碎,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使得河水泥沙增多,河床抬高,左右动荡不定,于是奢延水在唐代改称武定河(无定河)。

万城

西夏时期,这里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垦耕。明朝在这里修建明长城,扩大了沙地范围,加速了沙漠化。

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区域原始生活的人类,常以草原部落,游牧民族为主。在后来的战争中,逐步被农耕文明占领。苏秉琦先生提出多元文明起源观:“文明的起源恰似满天星斗一样分布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无论是什么民族居住过这里,都成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一部分。

石峁遗址

当初发现石峁遗址,是因为这里不断出土古玉器,可惜大部分流落到了海外。村民多是在山岗上,石砌城墙找到的古玉器。以前一直以为这是明长城的残破遗存,通过石头城墙中的建筑木料碳十四检测获知,原来有一座距今4300-4000年的古代王城。

石峁遗址城区

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内外城以石城垣为周界,构筑精良。王城的外城相当于北京城,内城则相当于紫禁城,里面的“皇城台”相当于故宫中央太和殿建筑群。这种类似北京和紫禁城的环套结构设计,居然在远古的北方河套地区出现了。这也使得二里头遗址在宣传词上有些尴尬——绽放最早“紫禁城”。明显石峁遗址要古老一些。

皇城台

皇城台

“皇城台”是整个石峁遗址的核心,8万平方米的台顶,发现有1.5米的柱基,明显这里分布着一些大型宫殿,这个区域还发现了池苑遗址,这里为王族居住的核心位置。“皇城台”在高台上,周边砌筑着坚固雄厚的护坡石墙,自下而上不断收缩,成阶梯式样。这些地方出现了一些石雕,如菱形眼纹石,石雕人面像等。

皇城台复原图

“皇城台”的石砌护墙

石雕人像

菱形眼纹石

石雕人头

外城东门遗址

城东门址位置险要,视线开阔,由内、外瓮城、南、北墩台、以及马面、门塾等组成,这是带有军事用途的城防设施。

外城东门址

卫星图

平面图

在石峁的东城门附近,发现掩埋近百颗人头,其中有两处集中埋葬,每处各有二十四颗人头:一处位于外瓮城长墙的外侧(K1);另一处位于门道入口处(K2)。这些头骨年轻女性居多,猜测少女鲜血纯洁干净,应与“奠基”祭祀有关。我们在很多地方见到类似的场景,比如殷墟王陵的墓道,整齐摆放着祭祀人头;也有女性头颅被割下,放进青铜甗里蒸煮。那个时期,杀人祭祀,甚至是杀婴“奠基”也是比较常见的事。

人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内瓮城

城城

角台

门塾

城墙

城门墩台

马面

马面是突出于城垣外侧、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台状附属设施,主要功能是提高城墙的防御能力,可以形成对攻城敌人多方位,多角度打击。一号马面与东门址北墩台间距27米左右,呈长方形,向东凸出于城墙,长约12米、宽约7米、高约3.5米。一号马面外围包石,内芯为版筑夯土,南北两侧的包石与城墙砌石逐层交叠,系与石墙同时起建成。

城墙与马面

马面

石峁玉器

石峁遗址的墓葬被盗掘严重,流失到海外的石峁玉器大约有二千多件,大英博物馆有一批牙璋标注着1937年收藏于神木一带,欧美、日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了众多类似与石峁风格的牙璋。民间收藏也约有二千多件。

牙璋

玉刀

石峁玉器以大件的玉璋、玉刀为代表,所耗费的玉材数量非同一般,在当地迄今没有找到玉料矿藏资源的条件,这些玉料如何而来?在龙山文化中晚期和齐家文化时代,即距今4000年左右,将西北地区的新疆和田玉及甘青地区的祁连玉源源不断地输送中原,开启了“西玉东输”的供应模式。而河套地区的石峁王国应该起到重要的中转作用。

玉戈

《管子·揆度第七十八》记载:“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远古时期,玉石主要还是来自北方,而且由禺氏部落来提供。禺氏,是我们常说的月氏人,他们并不佩戴玉器,更喜欢黄金,他们掌握着北方的玉料。

所征集到的石峁玉器看,器类有牙璋、刀、钺、戈、斧、铲、璜、璧、牙璧、鹰首笄、虎头、人首、蚕形器等,但以牙璋、刀、钺等兵器的数量居多。

玉人 明显的鹰钩鼻

玉圭

玉璇玑

玉璜

玉鹰

玉铲

玉虎头

玉钺

牙璋

玉环

结论

石峁遗址还发现了几块制作青铜器用的石制模具,说明距今4300多年前的石峁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

对出土的青铜成分分析,有的是砷铜合金,也有的是锡铜合金。这两项青铜冶炼技术,分别起源于今天的伊朗伊拉克一带,这比东亚地区早了2000年左右。随着近年来考古资料的丰富,更多的证据显示青铜技术有可能由中东到中亚,再从北方欧亚草原传入东亚地区。可以说是石峁遗址等地区,传播到二里头遗址,再扩散到商代地区。

青铜器用的石制模具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特别鸣谢蓦的世界公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