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东部,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是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地区,总面积4.45万公顷。2002年4月,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10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该保护区主要以沼泽湿地和岛状林为主,大面积的淡水湿地集中连片,是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原始和类型最典型的沼泽生态系统,已成为亚洲北部水禽南迁的必经之地和东北亚地区水禽繁殖中心。保护区容纳了三江平原地区所有的生物物种,其中包括大量濒危的稀有物种,拥有东北虎、棕熊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1种,具有重要科学研究和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130种。有鸟类169种,名贵淡水鱼类40余种,高等植物600余种,是一个丰富的物种资源基因库,现已被列为国家重要湿地区域,得到全球的共同关心和保护。登上平台举目远眺,芳草青青、水带蜿蜒、绿树点翠、鸥鸟翔集,湿地美景尽收眼底,无限风光胜似人间天堂,绝美之处难于言表,有赞曰:“虎头归来不品鱼,湿地归来不做画”。

交通:游客前往珍宝岛可先到达牡丹江市,从牡丹江市乘火车或汽车至虎林,约8小时的行程,虎林每天有车开往饶河,可停靠虎头和珍宝岛,约2个多小时的行程。

湿地自然保护区景点简介 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海九段沙湿地位于长江口外,崇明岛南,浦东新区东,可以看到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浦东新区环保部门管理。从浦东新区合庆海边乘船约一小时可到九段沙湿地。九段沙面积约400多平方公里。湿地内鱼类100多种,鸟类也有100多种,水生哺乳动物10多种,自然资源丰富。

2. 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建县就是现在的新建区,新建区下辖有12个镇。

12个镇分别是:长堎镇、望城镇、西山镇、石岗镇、松湖镇、樵舍镇、乐化镇、溪霞镇、象山镇、石埠镇、流湖镇、联圩镇。

扩展资料:

新建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西北部,赣江下游西岸,鄱阳湖的南面,地理坐标东经115°31′-116°25′、北纬28°21′10″-290°10′50″。县境狭长,东南到西北约22千米,西南至东北约长112千米,全县总面积2337.84平方千米。总人口69.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万人。

县人民0驻长堎镇,与南昌市区隔江相望。邮编:330100。代码:360122。区号:0791。拼音:Xinjian Xian。

县域地势西部高,东北低。最高处(肖坛峰)海拔799米,最低处(南矶滨湖)海拔13米。全县平均海拔50米。西为西山山脉,东南北三面环水,西南丘陵、平原相间,东北为滨湖平原圩区。

全县常态地貌类型以冲积平原、滨湖为主,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33.86%,水面占39.76%,丘陵占26.38%。新建气候湿润温和,属北亚热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秋短、夏季长。年平均气温17.1-17.8℃,年平均降水量1518毫米。

3. 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沈阳七星河湿地公园目前正常免费开放。

七星湿地公园位于沈北新区西北部,跨黄家、石佛两个街道,占地13000亩。湿地公园地处辽河岸边,园区内主要以辽河水面风景为主。将打造“亲山近水、回归自然、觅古寻踪、多元文化”的七星旅游经济区内一大亮点,使辽河重新焕发夺目光彩,成为辽河保护开发的重要节点。

4. 东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只有一个,即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中国六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拥有河海交汇、野生鸟类、新生湿地三大世界级自然景观,每年吸引众多游客一睹母亲河入海前的壮阔。

5.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科学有序推进我省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保护现有红树林,科学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扩大红树林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整体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不断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整体保护。突出红树林生态功能,全面加强保护,维护红树林生境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实施整体保护。

  2.尊重自然,科学修复。遵循红树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科学评估确定红树林适宜恢复区域,采用自然恢复和适度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生态修复,优先选用本地树种。

  3.因地制宜,有序推进。针对各地红树林保护修复的突出问题,明确不同区域政策要求,优先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开展修复,逐步扩大到其他适宜恢复区域。

  4.分级负责,多方参与。按照事权划分,明确各部门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的职责分工,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激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红树林保护和修复。

  (三)行动目标

  推进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建设,逐步完成自然保护地内的养殖塘等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的清退,恢复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在适宜恢复区域营造红树林,在退化区域实施抚育和提质改造,扩大红树林面积,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到2025年,营造红树林675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550公顷。

  二 重点行动

  行动一:实施红树林整体保护

  ——优先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按照应划尽划、应保尽保的要求,依据相关基础性调查及科学评估成果,将红树林相关自然保护地,以及自然保护地外的红树林、红树林适宜恢复区域,全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责任单位:沿海各设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

  ——严格红树林地用途管制。从严管控涉及红树林的人为活动,红树林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可在有效实施用途管制、不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开展适度的林下科普体验、生态旅游以及生态养殖,经依法批准进行的科学研究观测、标本采集等活动。除国家重大项目外,禁止占用红树林地;确需占用的,应开展不可避让性论证,按《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条例》《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等规定报批。禁止在湿地内非法移植、采伐、采摘红树林,或者以其他方式毁坏红树林。红树林人工种植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因科学研究、医药或者更新、改造、抚育等需要移植、采伐、采摘红树林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批。

  责任单位:沿海各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行动二:加强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管理

  ——调整优化和新建红树林自然保护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号)等文件要求,按照保护面积不减少、红树林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得将养殖塘区域调出保护区范围的要求,完成漳江口、九龙江河口、泉州湾、闽江河口、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等现有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的优化调整;推进新建福清兴化湾湿地水鸟、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等一批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地。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有序清退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对环三都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和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违法养殖塘依法予以清退;对现有的合法养殖塘,到期后不得再续期;对未到期的鼓励提前退出,给予合理补偿。清退后要对原养殖塘区域进行必要的修复改造,为营造红树林提供条件。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 州、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加强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建设。按照自然保护地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基层红树林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和专业人员培养,改善红树林保护管理、监测和宣教等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一是加强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建设,重点加强福清兴化湾湿地水禽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二是加强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三是加强环三都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

  责任单位:漳州、泉州、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

  行动三:强化红树林生态修复的规划指导

  ——统筹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贯彻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等,抓紧制定《福建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25年)》,继续落实《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统筹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将全省至2025年营造红树林675公顷和修复红树林550公顷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至相关设区市和县级单位。相关设区市和县级单位为履行红树林保护修复主体责任,应组织编制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细化落实目标任务,明确年度造林具体任务和实施地块,提出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等人工设施清退计划,明确实施区域和项目,制订保护、营造、修复、管护等技术措施,落实资金来源和保障措施。各市、县编制的红树林保护修复行动具体实施方案,报送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备案。

  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林业局,沿海各设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实施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建设生态廊道、开展重要栖息地恢复和废弃地修复。加强漳江口、九龙江口、泉州湾、兴化湾、闽江河口、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等自然保护地建设,通过配备和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巡护监测、科普宣教等设施建设,强化对保护地内红树林的保护管理,开展红树林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红树林保护意识。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

  行动四: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

  ——科学营造红树林。到2025年,营造红树林675公顷。在红树林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科学论证、合理确定红树林适宜恢复地。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通过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租赁等退养措施,对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实施清退,在此基础上,优先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坚持宜林尽林,优先选用本地红树物种,扩大红树林面积。推进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等人工设施清退,计划退养还湿40公顷,保障红树林造林用地需要;其中,2021年完成清退20公顷,2022年完成清退20公顷。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修复现有红树林。统筹开展现有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林地、潮沟、林外光滩、浅水水域等区域的修复,特别是对人工纯林、有害生物入侵、生境退化的红树林等进行抚育,采取树种改造、有害生物清除、潮沟和光滩恢复等措施,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提高生物多样性。到2025年,修复现有红树林550公顷。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 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加强后期管护。各地要对新营造的红树林采取严格的保育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落实管护责任,对成活率不达标或分布不均的地块进行补植。根据红树林生长规律,定期对红树林营造质量及成效进行评价。营造一年后,对其成活率、生长情况等进行评价;营造三年后,对其保存面积、林分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落实后续保护修复措施。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防控有害生物。各地要组织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外来有害生物、本土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重点加强对互花米草、广州小斑螟(海榄雌瘤斑螟)、桐花树毛颚小卷蛾、丽绿刺蛾、考氏白盾蚧、盘多毛孢菌、鱼藤、藤壶等有害生物的监测,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风险管控机制。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措施有效治理互花米草,遏制滩涂被有害植物侵占。加强红树林幼苗管护,采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防治手段开展防治,防止有害生物成灾危害。加强检疫执法,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保障红树林种苗供应。依据红树林生态修复任务规划,加强红树林苗木供求预测分析,推进红树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按照急用为先的原则,在现有红树林保护区域内,科学划定专用采种园,确保当前红树林各类树种的种苗供应。依托漳江口、九龙江口、泉州湾、罗源湾、环三都澳等自然保护地红树林,建立红树林种质资源收集区、良种优苗繁育区、苗木生产基地,保障红树林造林与修复种苗供给。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

  行动五:强化红树林科技支撑

  ——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科技攻关。争取将红树林保护修复技术列入有关地方科技攻关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组织有关科研部门开展本省主要红树林树种(秋茄、木榄、桐花树、白骨壤等)苗木繁殖、优良品种选育、引种实验、栽培抚育、病虫害防治、珍稀物种保护、有害物种防控、结构单一人工林与退化次生林提质改造、红树林减灾功能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强现有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完善红树林保护修复研究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依托国家批准我省建设的泉州湾和闽江河口2处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和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监测站,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支持,进一步强化各监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研监测设施设备。加强与厦门大学、国家海洋三所、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一批红树林生态定位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示范基地,不断完善全省红树林保护修复研究的基础设施,提高我省红树林保护修复科研水平。制定和完善红树林保护修复技术与管理规范。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行动六:加强红树林监测与评估

  ——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动态监测能力。结合国土三调成果,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手段,进一步组织对红树林资源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健全红树林资源本底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依托现有红树林自然保护地、重要湿地等,建立和完善现有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红树林监测网络,构建红树林监测监管信息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手段,及时掌握红树林资源、生物多样性、重要生态功能、环境质量现状等的动态变化。同时加强对新造红树林的跟踪监测评估,为后续抚育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全过程跟踪评估。积极组织申报红树林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对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项目实施情况、生态系统恢复效果、防灾减灾能力和综合效益进行长期监测与评估,促进生态修复项目水平不断提高。

  责任单位: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行动七:完善红树林保护制度体系

  ——完善地方红树林保护修复制度。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对《福建省沿海防护林条例》《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的有关规定等,进一步健全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制度体系,明确对红树林保护区域内允许开展的有限人为活动的具体监管要求。

  责任单位:省林业局、自然资源厅,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宁德市林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自然资源厅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中统筹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省林业局在湿地保护修复、沿海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统筹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履行红树林保护修复主体责任,负责建立红树林保护修复协调机制,组织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完善红树林保护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工作。

  (二)加大资金政策支持。省自然资源厅利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省林业局利用湿地保护修复、沿海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开展红树林营造、现有红树林修复、红树林保护、监测等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将积极争取自然资源部的支持,按年度红树林造林合格面积的40%,对地方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市、县(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红树林保护和修复任务,积极争取本级财政支持,统筹用好各类资金。

  (三)推进市场化保护修复。贯彻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红树林保护修复。按照国家部署,研究开展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探索建立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推进红树林市场化保护修复的具体政策。

  (四)加强宣传、公众参与和国际合作。各地要积极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宣传教育,对典型案例、有效模式和先进人物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社区共建共管机制。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前沿成果,展示我国红树林保护修复成功的经验、技术和模式。

6. 南矶山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鄱阳湖候鸟观赏之旅

主要景点:永修吴城、新建南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昌县夺宝乡李洞林村夏候鸟观赏点和苏三 苍鹭聚居地--达子嘴村,鄱阳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建议行程:单个景区一日游,也可以连线推出两日游等线路。

精彩看点:珍禽翔集、芳草连天、芦花飞舞,“鸟飞千百点,日没半红轮”。五个候鸟观赏点特色各异,美轮美奂,令人流连忘返。

鄱阳湖寻幽探秘之旅

主要景点:都昌老爷庙、鹤舍古村、新建县汪山土库。

建议行程:汪山土库一日游,都昌老爷庙两日游。

精彩看点:在汪山土库、鹤舍古村探寻赣鄱民俗的田园牧歌,到老爷庙拜祭鄱阳湖湖神。

7. 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云南碧塔海湿地

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城东部,距香格里拉县城 30km,海拔最高点“弥里塘”4159.1m, 最低点为洛吉乡的“河岔沟”3180m。碧塔海湿地以碧塔海为中心,东、南、北三面与中甸县洛吉乡相邻,西部与大中甸乡接壤, 南北长约 60km, 东西宽约14km。

2、鄂陵湖湿地

位于中国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由鄂陵湖及其植被组成,属于湿地生态系统。黄河切穿扎陵湖、鄂陵湖间的巴颜朗玛山时形成峡谷长300余米。峡谷以东至湖滨有广阔沼泽。湿地中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3、西藏玛旁雍错湿地

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在中国、印度和尼泊尔的交界处,西南与印度毗邻,南部与尼泊尔以喜马拉雅山为界,是中国12个3国交界县之一,管理机构为普兰县林业局。面积73782公顷,平均海拔4700米,是地球上高原海拔地区淡水最多的湖泊之一,是西藏高原最有代表性的湖泊湿地。

8.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国旅游必去的5大景点有:万里长城、桂林山水、北京故宫、长江三峡、秦陵兵马俑。

1、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万里长城主要景观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山海关、嘉峪关、虎山长城、九门口长城等。

2、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位置处广西东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临桂六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一县。

3、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4. 长江三峡:中国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也是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5.秦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陵墓的陪葬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

9.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业经2008年5月8日市人民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市 长赵建才

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发挥湿地生态调控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在黄河郑州段的河道、滩区划定的保护区域。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 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及管理应当服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符合河道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科学规划、分区控制、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五条 市和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湿地保护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湿地保护。

第六条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保护区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具体管理工作。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在市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指导和监督下,负责本辖区内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保护区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制定并落实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

(三)调查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监测;

(四)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

(五)承担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六)承担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监测、研究、救护工作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工作;

(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使行政执法权;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市和保护区所在地的黄河河道主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在黄河河道内行使河道管理职能。

发展改革、环境保护、财政、规划、国土资源、旅游、农业、畜牧、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 湿地保护规划

第九条 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规划、河道管理、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旅游等有关部门编制保护区的保护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应当服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并与土地利用、农业开发、生态水 、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等规划相衔接。

经批准的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应当严格执行。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条 林业、环境保护、农业、水利、旅游、交通等部门在编制有关专业规划时,涉及到保护区湿地保护的,应当有湿地保护措施的具体内容,并符合有关保护区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章 保护管理措施

第十一条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并组织实施湿地保护的日常巡护、防火、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监测等制度,完善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湿地的保护。

第十二条 位于保护区内的单位和进入保护区的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并接受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第十三条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保护区范围和界线,在保护区边界的显著位置设置界标。

保护区范围或界线的调整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破坏保护区的界标和其他设施。

第十四条 保护区按照自然生态条件、生物群落特征、重点保护对象,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域。

县(市、区)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在各个功能区域的边界明显位置设置标志。

第十五条 在核心区内,除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外,禁止开展任何其他活动。

在缓冲区内,除可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教学实习、标本采集等科研活动外,禁止开展任何开发利用活动。

在实验区内,除可以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允许的活动外,还可以进行参观考察、生态旅游、原有物种以及珍稀动植物养殖等相关活动。

第十六条 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研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市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书。市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初审意见,并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因教学科研目的,需要进入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书。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经批准从事本条第一款、第二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活动成果的副本提交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管理机构认为活动成果对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保护有价值的,可以与成果完成人签订协议,约定成果的权属使用等事项。

第十七条 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现有利用湿地从事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生产经营活动的,由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限期收回。生产经营活动经依法批准的,收回时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八条 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展参观、旅游等开发利用活动的,应当依法报经黄河河道主管部门和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生产设施或建设项目,不得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生态资源或者影响景观,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生产设施或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湿地保护规划和防洪要求,并依法办理有关批准手续。

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建成的设施或建设项目,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 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由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二十条 严格控制占用湿地。因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确需占用湿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时,应当征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经批准占用湿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恢复同等面积和功能的湿地。

第二十一条 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挖塘、采石、挖砂等活动;

(三)排放湿地水资源或者修建阻水、排水设施(黄河河道整治工程除外);

(四)向湿地排放污水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投放可能危害水体、水生生物的化学物品,倾倒固体废弃物;

(五)非法采集国家或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

(六)捡拾鸟蛋;

(七)其他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活动。

第二十二条 市和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保护区保护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资金来源包括:

(一)国家安排的国债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

(二)省、市、县(市、区)财政拨付的资金;

(三)国内外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四)开展与保护区保护方向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擅自移动或者破坏保护区界标和其他保护设施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批准进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责令退出保护区,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位于保护区内的单位和进入保护区的人员不服从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的,对单位可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四)未经批准在保护区内开展参观、旅游等开发利用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五)在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六)在保护区内进行开垦、烧荒、挖塘、采石、挖砂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对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七)排放湿地水资源或者修建阻水、排水设施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并可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在保护区内有违反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保护区管理机构实施处罚。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触犯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 保护区管理机构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管理权限的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批准单位和个人进入保护区或者开展参观、旅游等开发利用活动的;

(二)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不及时依法处理的;

(三)不严格执行湿地保护规划,造成保护区遭到破坏的;

(四)有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最美湿地丨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是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万千湿地纵横交错在龙江大地上

其中的美景数不胜数

构成了夏季绝佳的旅游景观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

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北麓的大沾河上游,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省部级保护区,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原始、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森林湿地保护区。

保护区内有雄壮挺拔的华尔都康山;有逶迤连绵的牙杜山;有状如粮仓、储满褐色玄武岩的石仓山;有可与五大连池火山相媲美的石海花园——药泉山

流经保护区内75公里长的大沾河是小兴安岭北坡的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少数几条未被污染并仍保持原始自然风貌的河流之一。

连环湖景区也是这里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连环湖俗称“圈儿湖”或“圈儿泡”,面积达 800 公顷 。这里的湖泡中最为神奇的应数其中的"转心湖",转心湖中有一个浮岛,人称湖心岛。浮岛的面积约为 4 万平方米 ,呈不规则圆状,环岛水面宽约四十、五十米。遇南风吹浮岛则靠近北岸,北风吹则靠南岸东风则西,西风则东。

保护区内稀有植物珍贵,动物种类繁多,共有高等植物57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野生动物254种,其中包括白头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类保护鸟类,大沾河湿地还是白头鹤在中国唯一的栖息繁殖地。保护区于2009年9月经国务院审定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最美龙江湿地之

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集万千美景于一身

快来这里一睹它的风采吧!

· END ·

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景点设施 -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1.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芦苇丛生的天然植被、丰富多样的滩涂生物,是禽类生活的理想场所。这里是中国第一个滩涂型自然保护区。每年成群的丹顶鹤结队飞到这里越冬,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群集结地之一。

2.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是2472.6

河马、河牛、河蛙、河豚、河鲀、河鱼、河虾、河蟹、河蚌、河狸、河麂、河鹿、河燕鸥、河獭、河伯、河童、黄金河虎、河熊猫、河鳗、河狸鼠、河鼠、恒河鳄、河洛、河伯劳、河神龙、亚马逊河狼、河鸟、亚马逊淡水豚、黄河鲤鱼、河乌、河兽、小河鱼、河螺丝、河龟、河蛇、河鳖、密西西比河鳄鱼、密西西比河鸭嘴鲟

3.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多大

千百年来,人类与千姿百态的鸟类共同生活在“地球村”里,彼此建立了亲密的伙伴关系。鸟类卓越的飞翔能力、艳丽的色彩、悦耳的歌喉、奇妙的本能行为以及迁徙导航的能力等,不仅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科学的启迪。

当今世界已知鸟类超过 10000 种,而我国已记录在册的鸟类有 1445 种。在江苏省分布的鸟类有 448 种,其中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共记载到鸟类多达 416 种。一个保护区内记录到如此之多的鸟种,在我国境内实属罕见。

4. 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冬季季节去最好。 丹顶鹤是候鸟,每年冬季来盐城越冬,天气转暖就飞向北方。

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1、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有360多万亩,核心区面积约15万亩。[1]这里有着芦苇丛生的天然植被,丰富多样的海涂生物,人迹罕至的空旷宁静,是禽类生活的理想场所。每年来这里越冬的国家一级珍禽丹顶鹤就有600多只,雁、鸭类更是成千上万,飞起来黑压压一片,蔚为壮观。1983年,这里建立起了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里的珍禽驯养场,已成功地取得了丹顶鹤等人工孵化和越冬期半散养的经验。2012年,任何时候到设在射阳县新洋港的保护区管理处,都可以看到这类珍禽。秋季是观赏丹顶鹤的黄金季节。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沿海,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保护区之一。保护区管理处为正处级事业单位,隶属江苏省环保厅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主要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2、丹顶鹤,候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球易危物种,仅有2000多只。每年约有近1000只丹顶鹤选择到盐城保护区越冬,这里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这里丰足的食物、安全隐蔽的栖息环境成了丹顶鹤越冬的终点站。它们会从11月份一直停留到次年的3月份。整个冬天,它们在这里呼朋唤友、自由翱翔,最大的集群可以达到500只,成了保护区冬天的独特景观。

3、保护区的淤积淤长型海岸带、丰富多样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孕育着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区内有动植物26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4种,二级保护85种,记录的402种鸟类中有11种为一级保护。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南北球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大约有近300万只候鸟迁徙中途休息此地,季节性居留和常年居留的鸟类达50多万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雁鸭类、鸻鹬类和鹤类。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盐城生物圈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江苏中部沿海,是我国最大的滩涂湿地保护区之一。保护 管理处为正处级事业单位,隶属江苏省环保厅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主要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5.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保护区的面积

一、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1960年,建立长白山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动物:如紫貂、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人参、东北红豆杉、长白松。

二、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动物:大熊猫、金钱豹、金丝猴、猕猴、藏酋猴等。

三、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1982年省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199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北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特有、珍稀物种。

主要保护动物:苏门羚、獐、麝、麂、毛冠猴、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云豹、金猫、鼬獾、豪猪等。

四、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包括濒危动物、森林、草原、天山风景区及荒漠绿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个、中国第七个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络的保护区。

主要保护动物:天鹅、雪鸡、雪豹等。

五、盐城自然保护区

199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更名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

主要保护动物: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遗鸥、大鸨、白肩雕、金雕、白尾海雕、麋鹿、中华鲟、白鲟等。

6. 盐城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又称盐城生物圈保护区(简称盐城保护区),位于盐城市区正东方向40公里,地跨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五县(市)最近的城镇为射阳县盐东镇。该区主要保护类型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及丹顶鹤等珍贵水禽,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7.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多少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辽宁大连斑海豹国家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西阳城莽河猕猴自然保护区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藏羚羊 河南焦作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 湖北石首糜鹿自然保护区 福建厦门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 四川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苏盐城沿海滩涂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

8.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472.6平方千米,1983年成立江苏省盐城地区省级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1992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更名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