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遗址

朝阳遗址

实拍:中国著名汉朝阳关遗址探奇

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广为流传。阳关也因此为国人知晓。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我们利用假期到甘肃旅行。从敦煌开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摇煤球”似的颠簸,我们到达了神往已久的阳关古迹。遗憾的是曾经繁荣的汉代阳关城盛景不在,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供后人凭吊。在山南面,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滩,这里沙丘纵横,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当地人称为“古董滩”。在古董滩沙丘之间的砾石平地上,散布着许多古代的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分布广泛,随手可捡。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除此之外,这里还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古董滩面积约上万平方米,面积大、散布文物丰富。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勘察古董滩四十道沙梁后,发现了大片版筑遗址。经挖掘、测量,这里的房屋基础排列清晰整齐,附近有断续宽厚的城堡墙基,还出土了大批遗物。从遗迹及文物分布来看,在古代这里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地方。考古学家根据史料考证,认为现在的古董滩就是古代阳关的关城所在地。至于阳关何时何因被掩埋,至今还无定论。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过去,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几许凄凉,几许寂寞。而今日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阳关一带已是西北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和敦煌罗布麻综合开发中心的野生罗布麻生产基地,阳关葡萄敦煌罗布麻茶叶声名远播。当然,阳关古道深刻在历史记忆里的东西,仍是吸引人们前来游历的动力。我们拍了一些照片放在这里,供大家欣赏。

由当地民间人士仿照汉代的建筑风格,盖的城楼

表示此地通向西域楼兰

汉代著名使者张骞出使西域的塑像

汉代风格建筑

阳关汉朝都尉府

都尉办公的房子

都尉办公桌子

汉代的护照申请表

汉朝的"护照"

通关文牒

通关腰牌

中国最早的"护照"

汉代官员在发放"护照"

通关文牒盖章处

在这个门口,也就是阳关,检验证件.

这是当年边防的办公桌子

唐朝大诗人王维的雕像,

据说,古阳关就在这里,后面是"古董滩".现在被封起来了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阳关大道"

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遗址

当年的大车

仿造当年的兵营,

残留于世的阳关烽火台

重磅!朝阳三燕龙城大遗址最新进展...

卫东主持召开三燕龙城大遗址保护及开发利用专班调度会议

1月2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卫东主持召开三燕龙城大遗址保护及开发利用专班调度会议时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晰思路,攻坚克难,加大专班推进力度,加速推进主城区文旅产业发展。

谢卫东指出,朝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京沈客专即将全线开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恰逢其时。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三燕龙城大遗址保护开发,推动朝阳文化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谢卫东强调, 三燕龙城大遗址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刻不容缓,双塔区要进一步树立“文化立区、旅游兴区”的理念,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打造,创建朝阳文旅产业的示范引领工程。 要以推进三燕文旅项目开发建设为契机, 全力推进大凌河两岸综合治理、 道路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要积极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接,加速推动考 古挖掘和保护规划的实施进程。 要上下协调、各方联动,加大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工作力度。要专班推进三燕龙城遗址项目,确保项目能够尽快落地。双塔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要带头研究、带头部署、带头推动,切实形成上下贯通、联动高效的责任体系。

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通力合作、积极融入、主动对接,切实形成整体工作合力。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在阳城找到夏朝都城遗址了吗?

阳城遗址在河南有两处,分别在周口商水县和信阳浉河区;另外还有山西和河北各有一处阳城遗。夏朝的都城目前认定的是,洛阳偃师和许昌禹州。

中国的夏朝是神话,还是历史?

根据考古和相关的史料证明,夏朝应该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而不是神话。

第一,考古印证。据范文澜老先生《中国通史简编》的记载,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的城子崖,曾发现大量古文化遗物,被称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层在仰韶文化之上,殷商文化之下,据推测应该属于夏朝遗迹。从龙山文化遗物中可以推测出当时社会情况:一是尤山文化遗址里只有石斧、石刀、石铲及蚌锯、蚌刀等,还没有发现商朝早期己经制造和使用的青铜器;二是龙山文化遗址中积有大批零整的嘼骨,其中以狗骨猪骨最多,马、牛骨次之,可以想见农业生产中己开始使用畜力;三是陶器种类的繁多及制陶技术的精工,说明龙山文化显然高于仰韶文化;四是城子崖遗址发见十六块带钻痕的卜骨,推想当时可能已出现从事祭祀与文化事务的巫人。

第二,根据《礼记.礼运篇》所说:“今大道既隐(原始公社制度解体),天下为家(变公有为私有),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财产私有),大人世及以为礼(子孙继位,视为当然)。可以推定,禹时财产公有转变成私有,部落酋长开始实行世袭制。从启开始,世袭制的夏朝正式运行。

第三,根据《竹书纪年》说,从禹到桀共四百七十二年。《史记》夏本纪所记夏帝世系,亦应是可信的。夏朝世系表为: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帝杼~~帝槐~~帝芒~~帝泄~~帝不降~~帝孔甲(不降子)~~帝皋~~帝扃(不降弟)~~帝胤甲~~帝发~~帝履癸(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