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洞

万佛洞

万佛洞位于花果山上的七十二洞处。传说是孙悟空降生的地方,景观妙趣横生。洞外石壁上塑有大圣佛像,目光与游人对视,炯炯有神。

洞口有一块巨大的女娲遗石,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相传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块。在明代文学家吴承恩笔下,此石便是孙悟空的胎胞。

娲遗石上方有半边石卵,据说另一半在孙悟空出世时被崩到山下去了。石卵一侧有一个形似猴头的巨石,温情地吻着娲遗石,那便是孙猴子成仙后脱下的凡胎。

娲遗石下方的池子叫“阿耨达池”,阿耨达是梵语的译音,意为众水之源。传说过去仙女常来洗澡,孙猴子出世后在里面撒了泡猴尿,弄脏了池子,从此仙女们就不再来了。

洞前有块平面石头,是为西王母照妖镜,下有梳妆台石,王母娘娘对石梳妆,容光焕发。

洞右上方多曲曲弯弯图案,如孙悟空的筋斗云,石上“环瀛仰镜”四字为民国九年张大千启蒙老师李瑞清书写。

万佛洞不远有“云天深处”石鼓,敲而有声,为孙悟空召集众猴狲用,传说不可重敲,怕引来众猴围住你下不了山。光绪皇帝于1902年携海州知州秦镇熙同游时,赐悟五“恩光普照”四字,并命秦书写“同悟性天”于石上。交

济南千佛山风景区万佛洞 济南千佛山万佛洞在哪

1. 济南千佛山万佛洞在哪

白眉大侠万佛洞是山东济南的千佛山。

万佛洞因洞内窟壁上雕刻有上万尊小佛像而得名,经统计,实有1。5万多尊小佛像。窟顶莲花周围刻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的题记,表明这个洞窟完工于唐永隆元年(680年)的十一月三十日。

2. 济南千佛洞门票多少

开放时间分为淡旺季;

旺季营业时间:4月1日-10月31日8:00-18:00,15:30停止入园;

淡季营业时间:11月1日-次年3月31日9:00-17:30,14:30停止入园。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位置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兴建于前秦宣昭帝时期,其后经过历代的兴建,形成现存的规模。

游玩注意事项:

1.不要直接前往洞窟,可以先网上预留门票,然后到数字中心观看,乘坐摆渡车前往洞窟,进入洞窟参观不允许拍照,雨雪风沙等恶劣天气会视情况会限制参观。

2.、景区里面允许带小包、矿泉水等。

3. 济南千佛山万佛洞开放了吗

万佛洞,是山东济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兴建于1992年。万佛洞位于千佛山北麓,集我国“莫高”、“龙门”、“麦积”、“云岗”著名四大石窟之精华,塑佛主、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近三万尊,游人至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风采。此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云径禅关”古坊等名胜。 万佛洞为一长约500余米的山洞,在洞中有23000余尊各式各样的。

龙门石窟万佛洞在龙门西山中部,因窟内南北两壁刻有一万五千余尊佛像而得名。

4. 济南千佛山千佛崖

千佛山景区占地面积151.8公顷,最高点海拔285米。

千佛山是虞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舜曾躬耕于千佛山下,名传四方,景区内现存有历山院、舜祠、三圣殿、大舜石图园、历山溯源等舜文化景源;千佛山佛教文化发源可追溯至隋唐时期,留下了兴国禅寺、千佛崖造像等丰富的佛教文化景源;千佛山自然环境优越,古树名木众多,有佛山赏菊、历山揽胜、唐槐怀古、南麓丹霞、慈云探幽等众多自然景源。

5. 济南千佛山万佛洞什么时候开

每年正常开放时间为早六点半至晚六点半。免费进入时间为3月至10月期间晨练入园时间,五点至六点半;晚练入园时间,七点半至九点。11月至2月期间晨练入园时间,五点至六点半;晚练入园时间,七点至八点半。在免费开放期间,游客和本地人可自由进出。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1公顷,距济南市中心2.5公里。山上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主要景点有观音园、万佛洞等。往来游客可以在山中感受到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是佛教信徒的圣地。停止入场18:00 停止售票18:00 开放时间06:30-19:00

6. 济南千佛洞景区简介

文化遗产有:泰山、岱庙、灵岩寺、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

1、泰山

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岱庙

岱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坛庙建筑是汉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建筑,体现了汉族作为农业民族文化的特点。

3、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都江堰市区北5公里幸福镇灵岩山七星岩下,称“灵岩圣灯”,旧 为“灌县十景”之一,区别于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刹(济南灵岩寺、当阳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和天台国清寺)中的济南灵岩寺。

4、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

5、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是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7. 济南万佛洞

山东省济南市赋有美丽泉城的美誉,儒家思想,家家户户有垂柳,门口小溪缓缓流,泉城济南有72名泉的美誉。

美丽的大明湖畔盛开着荷花,四面荷花三面柳,逸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趵突泉清澈的三股泉水,李青照的故居,旁边万竹林的竹子,美不胜收。

千佛山的万佛洞,登上千佛山济南美景尽收眼底。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济南北,黄河岸边种植树木成林。

美丽的泉城济南欢迎您来旅游。

8. 济南千佛山观音洞

千佛山开放时间:

06:30~18:30。

千佛山公园位于济南市区南部,因这山上有数不清的佛,所以叫千佛山,海拔285米,与趵突泉和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千佛山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济南的天然屏障。

千佛山的自然景观主要以峰峦、峭壁、古枫、怪石等为特色,人文景观主要以阿古庙、摩崖造像、观音洞等为特色。历史上,这里归属科尔沁左翼前旗,是清代的皇家牧场。

  千佛山地势属浅山丘陵区,海拔246米,坡长735米。相传清光绪年间,五台山和尚朱温久募化至此地,见到这座山突兀而起,山石林立,于是立下誓愿,要在此山摩刻佛像千尊,后因战乱,未能如愿,但千佛山却因此而得名。现有活佛修炼在千佛山,每逢祭祀活动,来千佛山拜佛、祈求活佛摩顶的信徒络绎不绝。

  千佛山东临卧佛山,西邻龟山,南邻鹏鸟山,北邻铃山,好比众星捧月般,构成最为圣洁的佛之净地。千佛山现存摩崖造像158尊,有些佛像还依稀可辨其彩绘痕迹。1988年,千佛山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 济南千佛山千佛洞在哪里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1、菩提心

2、心中的菩提

3、佛渡缘

4、佛前的一条鱼

5、梵心

6、慈悲喜舍

7、万法归心

8、佛九戒

9、佛居山人

10、佛郎机

11、佛搂蜜

12、佛魔一念

13、佛沐森海

14、佛气豪秦

15、青灯佛茶

16、涅磐、轮回

17、色即是空

18、曼陀罗空

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成也万佛败也万佛

延安清凉山万佛洞,成也万佛败也万佛

延安清凉山据说曾经有大大小小的石窟二十来个,岁月剥蚀,现在只剩了万佛洞、三世佛洞和弥勒佛洞等几座,其中万佛洞规模最大。

万佛洞坐落在清凉山西侧半山腰间,洞窟很大,呈平面不规则四边形。窟中间凿石成坛,两侧凿有石屏,屏壁上满布浮雕造像。

洞窟四壁刻满佛像。古人在劳动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这种中心坛洞窟,是以牺牲侧面保护中心。风被引导着沿着侧壁“走”,减少了对于中间部分的损坏。这是进门左侧洞壁,佛像风蚀很严重。

侧壁受千年风蚀,佛像面目已经模糊了。

这是中央坛后面,因为前面佛像的保护,洞深、风也吹不到,此处的佛像基本完好,最能反映洞窟的原貌。

洞内四壁和两屏柱的四个面均布满浮雕造像,据说有1万余尊。因此,这个洞窟才叫“万佛洞”。

各种小佛像整整齐齐地被雕刻于洞壁,这得多大功夫。虽然佛像多多少少都有风蚀,但依然可觉得神态各异。

在一众小佛像中也有大些的造像,应该是在讲述与佛教相关的故事。

这尊自在观音雕琢得很精致,明显的宋代细腻风格。

这些小佛像容易让人联想到仙山。

看到一座舍利塔,特别留意了一下这里,保存比较完整,内容也比较多,雕刻也精细。

屏柱四面和洞壁都是满刻,很壮观。

不经意间总能看到惊喜,比如这个小狮子

洞窟中心台两屏柱间镌刻3个八角覆斗式藻井,下面本来该有佛像的。现在这几尊是后补塑的。

有些背风的地方佛像还有颜色。可见,当初佛像是着色的。只不过大多数都已经风蚀掉了。

古代开凿造像北魏最盛,唐代也有,到了宋代基本没落。中原地区宋代基本不开凿石窟了,大足石刻算是最后的辉煌。

宋代造像,精致细腻,但总觉得和北魏相比,差了点什么。努力想,努力想,最后借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成也细腻败也细腻、成也众多败也众多。太细腻、太众多,就难免有点腻腻的感觉,反而少了一点精气神,一种力度。

推荐相关阅读:

高家堡八景之一 · 千佛洞万佛洞

“千洞万佛”位于高家堡镇土旺山,很早以前,那里就建有多处庙宇,其中两处明代石窟,分别叫“千佛洞”和“万佛洞”,今天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一下高家堡八景之一的“千洞万佛”。

万佛洞在山体石壁中开凿而成,为一长约500余米的山洞,在洞中有形态各异的佛像,洞在龙门西山中部,因窟内南北两壁刻有一万五千余尊佛像而得名。

万佛洞均为断岩凿成,开窟宏深,因石造境,满壁佛像排列有序,施朱着彩,千佛千面,藻井穹窿而弓,祥云瑞兽,丽景缤纷。

窟内正中凿两根通顶石柱,四面八棱,造像层叠,一排23个,每根21排 ,光两根柱子的佛像就接近1000个;顶部四面凿斜面枋木构屋面,正中凿八边形藻井,东西北三壁下部凿长方形佛坛,佛坛上残存泥塑佛座。东西南三壁和立柱上雕成排坐佛,已风化严重,目前石窟正在加固维修。

洞外有明清石刻“小江南”、“别开天地”、“须弥胜景”及对联、诗辞多处。洞顶建石佛塔一座, 高有三米有余,二层檐下当心间开长方形天窗,两次间雕假窗、栏板,当心间两檐柱前各雕一蹲狮。西侧岩壁雕记事碑一方,现已分化面目全非。

二号窟平面呈长方形,据相关人员介绍窟内出土泥塑观音造像一尊,因当时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被遗留在石窟之中,不久后头部被盗,右肩及臂被破坏,造像遭受毁灭性破坏,令人着实惋惜。

三号窟平面呈方形,正壁佛坛残存三座彩色泥塑佛座令人遗憾的是也均被破坏。

四号窟平面呈方形,窟顶凿有圆形八卦藻井,其左侧石窟已经坍塌。

千佛洞位于万佛洞西侧山崖,据传千佛洞石窟为明成化十七年(1481)建造,沿山势而开凿,目前坍塌、风化严重。

东石窟规模最大,窟内东西壁雕成排坐佛,正壁有佛坛,残存佛座和造像残体,支离破碎。

西侧有洞窟三座,内空无一物。

立冬了,总要去一趟高家堡吧

初雪过后,山风徐来,世界清凉

和朋友、或亲人

走进千洞万佛,去沐浴千年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