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明清城墙

宿迁明清城墙

宿迁明清城墙,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宿迁市宿城区幸福中路西端,新华书店对面,为原宿城区区府广场。2007年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考古发现。已经揭露出的城墙长度为60米,残高最高处约1米,墙宽约1.6米,砖筑。做法是先用木桩载入地下做地钉,其上用城砖砌筑。据《宿迁市志》记载:1688年地震,城墙倒塌多处。1767年重建。此段城墙与方志记载相吻合,应是明城墙倒塌后重修的清代新城。

兴城古城墙,坚守明清记忆

兴城城墙平遥城墙、西安城墙荆州城墙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墙,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正方形城墙。其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后经明天启及清初陆续培筑加固而成,是明代军事防御型城市的标本。作为现存为数不多的明清古城建筑兴城城墙历经刀光剑影仍屹立不倒,用它的坚韧传承着明清的记忆。

城墙

营建记忆——宁远卫城

兴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与中原文化中央政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辽圣宗统和八年(990),设兴城县,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清代撤卫建州,称宁远州。所选城址位于辽西走廊中段的平坦地区,南北都有一定的开阔地区,西北有连绵不绝的山峦,东南面临浩瀚的渤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是辽东地区通往中原交通要道。历代诗歌对这一地区长期刀光剑影的战事有着大量真实的描写: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高适《燕歌行》)、“碣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高适《别冯判官》)、“苍鹰春不下,战马夜空鸣。碣石应无业,皇州独有名”(姚合《赠卢大夫将军》)等。

城城墙始建于明代,是宁远卫城的防御墙。为了巩固对东北地区的统治,防御蒙古部落和女真人的侵扰,在山海关外“只设卫所,不设州县”,先后设立了25个卫,实行军政合一式管理,宁远卫就是其中之一。1426年,明宣德皇帝朱瞻基从即位仅一年的洪熙皇帝手中接过帝位。当时,蒙古贵族兀良哈部对辽西一带的侵扰和掠夺日甚一日,关外军民屡遭伤害。为了抵御蒙古,继续强化北部地区的防御力量,1428年,宣德皇帝在国库收入十分吃紧的情况下,批准都尉史包怀德、总兵巫凯关于在曹庄以北、温泉以西建筑古城的呈请,赐名宁远,并于当年动工。

古城“周围五里九十六步,高三丈,门四,东曰春和,南曰延辉,西曰永宁,北曰威远钟鼓楼中街”;之后在此基础上又增筑外城,“外城周围九里一百二十四步,高如内城,门四,东曰远安,南曰永清,西曰迎恩,北曰大定”。四门设楼,四角设台,城郭之间为护城河。当时筑起的古城有内外双层,雄浑奇伟,为明王朝抵御外患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朝末期,阉党横行,民不聊生,国势渐弱。这时,原本在新京(今新宾县)的后金军崛起,并不断南侵,连克辽阳沈阳、北宁(今北镇)之后,山海关外已暴露无遗,几近无险可守。在朝廷内外放弃关外、退守山海关的一片呼声中,天启皇帝力排群议,决意采纳兵部尚书孙承宗和兵部佥事袁崇焕的建议,重建宁远古城。此城于1623年重建,1624年建成。在袁崇焕与孙承宗的建议下,城墙的修建极具军事防御功能。

宁远城整体为正方形,城墙基础用条石砌筑,外墙用青砖砌成,内墙用不规则块石垒砌,中间用夯土所筑,十分坚固。城墙顶端外沿筑有垛口,守城官兵可以在此护身、瞭望、射箭;内沿筑有女儿墙,高度低于垛口,起着加固城墙的作用。城墙东南角上建有魁星楼一座,其他三个拐角处都设有角台,在角台上架设火炮,平时角台上也有士兵驻扎,以加强对城墙的防御。在四座城门的外侧筑有瓮城,呈半圆形,与城墙同时兴建,可以保护城门在战斗中不被敌人轻易接近与破坏。在实战中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在城墙上的守军仍能以极快的速度组织调度,居高临下从四面向城下发动还击。敌军一旦身陷半圆形的瓮城之内,人马很难脱身。宁远城成为明朝抗击女真的前沿阵地。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兵逼北京,崇祯皇帝匆忙下令宁远总兵吴三桂放弃宁远城,入关勤王,这样,清军才占领宁远。此后,宁远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清康熙十年,康熙皇帝去沈阳祭祖,路经宁远城,并驻跸于此。之后,宁远城成为乾隆、嘉庆、道光皇帝东巡的必经之地。乾隆皇帝看到城池破损,下旨对城墙进行大规模维修;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宁远知州集资维修城墙和城门楼,重建魁星楼;清光绪十四年(1888)、民国七年(1918)和民国十三年(1924)分别对城墙和魁星楼进行维护。

城墙

战争记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

宁远城作为重要的卫所,与锦州构成宁锦防线,共同成为晚明在关外对抗后金侵袭的指挥与防御核心。厚重的古城城墙也记录了明清两军交战的历史和明清两代的交替。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9年统一女真诸部,势力逐渐壮大。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宣读讨明檄文,同时率步骑2万向明朝发起进攻。1619年在萨尔浒大败明军,随后将战火燃至辽东。

1626年,古城重建后仅两年,努尔哈赤得知孙承宗被罢免,率领大军西渡辽河,抵达宁远。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麟拥重兵于山海关,却不去救援宁远。袁崇焕得知后写下血书,与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等将士盟誓,以死守城。

努尔哈赤将俘虏的明朝百姓放回宁远,劝袁崇焕投降,但遭到袁崇焕的拒绝。于是,努尔哈赤举大军进攻宁远城,并让士兵举着盾牌攻凿城墙。袁崇焕则令罗立等人指挥西洋巨炮炮轰后金军,后金军在巨炮的攻击下溃不成军,连续攻城两天,损失惨重。连努尔哈赤本人也被城上的红衣大炮击伤,他在率军撤退途中哀叹:“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史称“宁远大捷”。

宁远大捷后,袁崇焕加固并扩建宁远、锦州及中左所、中前所、右屯、大凌河等关外诸城堡,调集兵马,充实粮饷,大兴屯田,募集6万余兵据守各城。袁崇焕坐镇宁远,平辽总兵赵率教镇守锦州,短时间内构成一道“宁锦防线”。1627年,努尔哈赤儿子皇太极继承汗位,随即兴兵复仇,率后金军围锦州、攻宁远。袁崇焕率手下将士拼死战斗24天,皇太极见取胜无望,遂下令撤军,自返沈阳,史称“宁锦大捷”。

宁远、宁锦大捷并没能阻止明朝的灭亡,袁崇焕因不得权宦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崇祯皇帝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击退皇太极,解京都之围。之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最终昏聩的崇祯帝以通敌叛国罪命杀崇焕以“慰”庙社、碟崇焕以“谢”天下。一代名将,最终被凌迟处死。1636年,清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为“清”,改年号为崇德。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宁远成为关外的一座孤城。

城墙

保护记忆——古城新生

1914年,因宁远与湖南山西云南等省的宁远州重名,经当时的民国国务院内务部呈请大总统袁世凯批准,恢复使用辽代的兴城县县名。城墙作为兴城的主体建筑,被称为兴城古城墙。抗日战争时期,兴城被日军占领。1948年9月28日,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一部在纵队副司令员胡奇才的率领下,解放兴城古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士兵们尽量避免开炮射击城墙。

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说:“明代设宁远卫城为万里长城线上的重镇,这里曾演出过一幕幕关系到国家兴亡、王朝更替的悲壮场面。”如何保护兴城城墙、保护这珍贵的记忆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1949年后,各级政府对兴城古城墙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对古城墙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最大程度保存了城墙旧貌。中外游客也慕名而来,诸多相关的影视剧也在城中进行拍摄。纷至沓来的游人和各种活动给古城注入新的生机,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城墙的历史,感受着历史的沧桑。

观明清风采,品魅力宿迁

悠游在宿迁

穿越时间的长河

明清时期

静静地与时间对视

这里有

醇香美酒、沧桑古镇、厚重城墙

还有说不完的古老故事

和遵循了数百年的习俗

不论经过多少光阴的冲刷洗涤

它们依然鲜活如初

悠长运河

促进社会发展

明清时期,运河的流经对宿迁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时,漕运为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倍受统治者的重视,运河的流经大大提升了宿迁的城市地位,使其成为漕运咽喉和南北交通要道,而运河带来的便利运输,也促进了运河沿岸城镇经济的发展。

万历《宿迁县志》称宿迁“北瞰泰岳,南控江淮,西襟大河,东连渤海,盖两京之咽喉,全齐之门户也。”康熙《宿迁县志》记载宿迁:“西望彭城,东连海澨,南引清口,北接沭沂,盖淮扬之上游,诚全齐之门户,七省漕渠咽喉命脉所系,尤匪细也。”

运河的流经以及频繁的河漕治理活动对宿迁民风民俗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除了皂河龙王庙会外,淮红戏、苏北琴书、苏北大鼓等民间艺术也快速发展,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醇香美酒

荣获帝王盛赞

宿迁在明清时期酒业兴盛。据《桃源县志》记载:“明清时期,为治理黄河,明都察院右都御史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清河道总督靳辅都曾在洋河居住十多年,这期间历届政府共征集了数十万河工,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才将黄河治理好,大量的外来人口为洋河酿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繁荣”。

明代诗人邹缉,晚年隐居洋河,写下“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的名句;清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第二次南巡途径宿迁时,品尝洋河大曲后,盛赞“酒味香醇,真佳酒也”,洋河酒因此成为皇室贡酒。

双沟酿酒厂亦兴盛于明清,由于双沟酒至纯味香,声名鹊起,双沟酒多次入京朝贡,受到清廷皇帝的喜爱。清宣统二年,全德酿造参加了南洋展厅,以浓香独特的精品特色,被评为:“名酒第一”。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双沟为此题字:“全德槽坊”。

千年古镇

体验民俗民风

皂河古镇形成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镇内遍布大量文物古迹、遗址、遗存及传说,其中,祭祀水神的龙王庙、祈求财富的财神庙、从事商贸经营的陈家大院、捐款捐物的合善堂建筑,都是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存。

乾隆行宫,又叫龙王庙行宫,是乾隆下江南的临时居所。徜徉在气势磅礴的皇家建筑群中,透过朱红大门、檐角神兽、华丽彩绘、牌坊石雕......可切身感受古时的皇家气派;陈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宿迁目前最大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通过院内老爷房、少爷房、小姐房、书院、账房、祠堂等历史场景,可感受清代大户人家的生活方式。

自清代以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为皂河安澜龙王庙庙会之日,尤以正月初九这一天人流量最大、最为热闹,因此皂河龙王庙会又被当地人称为“皂河初九会”。届时附近山东河南安徽几省的善男信女,纷纷来此烧香拜佛、祈福求祥。

厚重城墙

勾勒繁华岁月

据《宿城镇志》记载,康熙二十五年,因黄河水流太急,不利漕运,清政府采取了黄河分流、避黄济运的方针,开掘中运河,流经宿迁城东侧。更设宿迁东关于运河西岸,检查来往船只,收缴关税,遂命名为:东关口。

作为明清年间的古码头,东关口也曾繁荣一时,码头上,货物云集;河面上,帆樯林立、船只众多;岸边,建筑雄伟,关后有小街,商人、工人往来其间,络绎不绝。

现在,330多年后的东关口城墙,高11米,加上镝楼有20多米,全长300多米。登上城墙,只见五丈多高的旗杆昂然矗立,“宿关”字样的大旗迎风飘扬,向下俯瞰,草木繁茂,水韵悠悠,船来船往,依稀可见往昔的东关盛景。

感受明清风采

品味历史人文

来宿迁体验一场

明清“穿越”之旅吧!

end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沭阳文旅、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湖北襄阳一工地挖出樊城明清两代城墙

2015年11月19日,湖北襄阳市,在樊城沿江大道一工地,随着考古队对工地内迎旭门遗址的深入挖掘,发现现场挖出了一段明朝城墙和一段清朝城墙,出现了两朝城墙同埋一地的奇效景象。

考古队员解释,该处两座城门建于不同时期,是樊城常受洪水侵袭,明代城墙被淹没在沙土后,清朝就近建了一道城墙。

今年6月,考古队员在勘探中发现了迎旭门遗址,不过,让队员困惑的是,距离迎旭门遗址一两百米处,还发现了另外一座城门构件。

随着挖掘的深入,昨日谜底揭晓:城门处惊现明清两代城墙,两处城门分属不同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