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写意雕像

范仲淹写意雕像

阳春三月,凤城泰州,犹如一座浮在水上的城池,湿漉漉地从江河海“三水”交汇的水网中跃出来。

河水坦荡地漫漾流淌,恣意却又节制。河道显然已是历经沧桑,自苏北平原去往大海。眼前的河中之水,滴滴清纯明澈,像是昨夜未散的雾、今晨初缀的露珠,弥散着新鲜的水气息。岛上的桃花林,朵朵簇簇开得粉艳妖冶;岸边的绿竹园、金油菜、白粉墙、黛瓦屋、灰石桥、棕褐色气势恢宏的望海楼……长河倒影五色斑斓。面前这一眼看不尽的凤城河景区,如青春少年,英姿勃发,年轻得无一丝倦容疲态、完美得没有一角残缺破损。

这真的是古城泰州么?

然而,他就站在那里,站在“文会堂”前的文正广场上,素袍宽袖、蹙眉冷颜。他的袍带被湿重的水雾洇湿,褶皱中深藏着难以言说的忧戚,翻飞的衣玦沉厚如铅。斧凿石刻般的面相轮廓,嵌入粗砾的青铜模板,依稀可辨出他清癯严峻的神态;须发飘逸,从容淡定。如同一幅陈史旧卷,在漫长的岁月中变得模糊。

范仲淹写意雕像,是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为修复凤城河景区而设计制作。

2000多年历史的泰州古城,由于900多年前范仲淹在此留下的史迹,曾多次被浓墨重彩地记录与书写。因史书和民间传诵的范仲淹种种佳话,使得古城历久弥新、泰州凤城河景区亦有了重生的理由。时至21世纪,前来拜谒范文正公的后人,在仰望这座雕像的瞬间,复原的记忆与激活的思绪一并涌来。

至公元2008年春,这位北宋中叶的泰州盐监范仲淹,终于重现于他任职的故地,回到他当年熟稔的文会堂,与滕子京等五位挚友重新聚首,吟诗作赋。然后,他独自一人走出了厅堂,在水边昂然伫立沉吟。塑像正对一方巨石,刻有季羡林老先生亲自题书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范仲淹日日凝视自己生前的警句,一遍遍诵读并重温当年的政治理想,眺望着步步远去的宦海、斯人、逝水,忧乐错杂、百感交集?

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而杰出的改革家,集政治、军事、文学才华于一身,官至宰辅。然仕途多舛,因犯颜直谏,曾三次被贬。身后留下诸多名篇佳句,《岳阳楼记》至今流传不朽。他一生的功名业绩与文学成就——泰州,曾是一个起点。

一个年轻而苍老的声音吟唱道:君子不独乐……

“君子不独乐”一句,取自范仲淹为泰州“文会堂”所作《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赋》。北宋中期,经济文化繁荣鼎盛,其时泰州盐税,据全国之半。天下名流荟萃于此,文人以诗结缘,吟诗唱和。这首五言词赋,如今全文书于文会堂大厅之壁。其中有佳句曰:“……诗书对孔周,琴瑟亲羲黄。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不独乐”之乐,与范公若干年后亲赴岳阳,为滕子京“谪贬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书撰“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乐,两句时隔23年。而这两“乐”之间,却隐约可见范仲淹一生清晰而执着的思想轨迹———为官一方,无一己之乐;君子一生,先天下而忧。

史载,公元985年前,江苏吴县人氏范仲淹考取进士,初放外官,抵泰州为盐官。

古泰州曾经临海,是海边的高地,建于海岸最早的盐城,古称海陵郡。由于海涛侵蚀堤岸,“捍海堰”年久失修,水患毁坏良田,危害民众生计。范仲淹视察民情,忧心如焚。后得他的上司支持,再三上表朝廷,慷慨陈词,力主修复海堤。泰州通判滕子京亦鼎力相助,经反复努力,总算得以批准由范仲淹主事修埝。范公率众历尽艰难,终于修复了这段起 海陵(泰州),尾接盐城的捍海大堤。“复业者三千六百户,民享其乐。”泰州人为了纪念范仲淹,将这条坚硬牢固的捍海埝,称为“范公堤”。至今尚有一段古堤遗存可考。

民享其乐,与民共乐;民为邦本,范仲淹方得其乐。

范仲淹之乐,始自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官高位尊,仍自奉节俭。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之后,仍“食不重肉”(不吃两种荤菜)。将多余俸禄设办“义庄”,以救贫民天灾饥寒之苦。兴办教育,以利平民子弟求学。泰州曾建“景范学堂”,以纪念范仲淹两袖清风之浩然正气。

范仲淹中年曾一度仕途坦顺,历任右司谏(专向皇帝直言真情的-)、吏部员外郎(主管-调配,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枢密副史(中央军事机关副长官)、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任陕西经略安抚史,守卫边塞多年,还担任过各地知府或知州(地方行政长官)。期间因力主改革朝政旧体,推行“庆历新政”,而遭到宋朝统治集团旧权贵阶层的打击与排斥。作为宋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对柔靡巧伪的文风习俗,是当时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如今已很少为世人所知的范仲淹名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八个字,可谓是争取-的宣言书,比之亨利•柏得烈的惊世之语:“不自由、毋宁死”,竟然还早700多年。

然而,产生于“主流意识形态”内部的温和改良主义新儒家,却依然为东方封建-主义皇权所不容。北宋一代名相范仲淹,在庆历新政惨遭失败后被贬往邓州。1052年,赴颍州途中,病死客乡。一生的政治抱负戛然而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抵达生命的终点之时,仍未实现“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君子贤相安乐之梦。

如今他素袍宽袖,肃立于凤城河岸,由终点回归起点。清风拂过绿叶婆娑的“五相树”,树声飒飒,却似听见他的仰天长叹:君子不独乐,君子独忧。

后天下之乐———而君子,只能独享永远的孤寂。

泰州无山,一方无山之土,一座无山之城。然而,2000多年的文化泰州,无论是过往还是长驻;出生还是终老于此地的历史名人,如峰峦叠嶂逶迤起伏。范仲淹,只是苍山一岭。他路过,他走了,他回来。从此他留在这里,变为一尊素面简朴的铜像,却有如一座异峰突起——无山之城泰州,令人高山仰止。

临别泰州前夜,与笔会友人闲坐于渔壮园中式水榭。忽闻身后瑟瑟琴声,如凤城河水悠悠荡荡。只见八九位红衣中老年妇人,齐奏古筝于水边亭台之上。灯影绰绰,笑意浓浓,其乐融融。不觉心里一惊一暖:好一个君子不独乐———这一祥泰之地、国泰民安之州,倒像是呼应了这一句古诗的神韵。今日重整凤城河景区,如滕子京当年重修岳阳楼之远见与气派,将即将倾祀消失的历史古迹,修复整合为一座文化长廊;将散碎的历史记忆一一捡拾收存,妥帖安置于这座敞开的文化园林之中,与泰州民众、海内外游客共享。岂不乐哉?

君子不独乐———隐于文正广场上夜色中的范公,也许终能悄然一乐,与民同乐了。

范仲淹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但是据说他

上学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讲的,想必是有关人士做了相关考证。

一个文学家写出来的作品,不一定都是他亲眼所见,也不一定是他亲身经历。他可以凭道听途说,也可以凭一幅图画,还可以凭别人的文章介绍,而发挥创作。他的作品溶入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更加丰富、生动、灿烂的作品。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近千年来深受人们喜爱。这篇文章非常形象地描写刻画了洞庭湖的大美风光,和岳阳楼的经历过往,并因景生情,表达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滕子京是范仲淹的知己好友,《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受滕子京所托而写。当时,范仲淹远在邓州,滕子京给他寄信并附上了描绘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图画。范仲淹正是以此了解了岳阳楼的详细情况。范仲淹饱读诗书,前人对洞庭湖和岳阳楼描写的诗文也读透了。他没去过岳阳楼而写出了巜岳阳楼记》是完全可信的。

范仲淹墓景区官网 范仲淹墓图片

1. 范仲淹墓图片

没有。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南15公里处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万安山南侧。墓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乃范公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薄公范纯佑墓,内有祭祠,有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有欧阳修撰文石碑。占地60余亩,植有古柏千余株,规模之宏大为历史所罕见。

2. 范仲淹的坟墓在哪儿

宋皇陵是宋朝的第4位皇帝赵祯的坟墓。赵祯初名赵受益,为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才开始亲政。

赵祯任用参知政事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企图遏止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赵祯执政时期,由于长期的和平局面,使宋朝的经济快速发展,天圣元年(1023年),宋廷设益州交子务,正式发行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赵祯因膝下无子,故而在景佑二年(1035年)将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即宋英宗)接入皇宫,交给曹皇后抚养。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起,赵祯重病不起。

3. 范仲淹墓有几处

范仲淹墓,位于洛阳城东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万安山南侧,分前后两域。前域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中央祭庙一所,内有殿房,殿中悬光绪皇帝御笔“以道自任”匾额;

4. 范仲淹的墓地在哪个地方

纯佑、纯仁、纯礼的母亲李夫人是肯定的,另外纯粹出生时李夫人已经去世多年,因此,纯粹另有生母,就出现几种说法、曹夫人、聂夫人等等,更有好事者创作出一个如夫人等等。

随着被守坟后裔(属于十六房之郎中房范昌期后代)监守自盗、范仲淹墓园被盗,《宋故冯翊郡太君张氏墓志铭》被盗卖,被某博物馆收藏,居有关专家考证,这个墓志铭的的主人张夫人就是范纯粹之生母范仲淹第三任妻子。

5. 范仲淹墓碑

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成为寡妇,因为生活所迫,远走他乡,另嫁他人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母亲在改嫁时,会和对方有一个协议或者口头的东西,对她百年之后的归宿,做一个交代。

对寡妇再婚,她的百年之后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活嫁死也嫁。也就是活着嫁出去,死了也埋在那里。

另一种方法就是活嫁死不嫁。活着嫁过去,死了回来和原配同葬。

如果你的母亲是活嫁死也嫁,他的骨灰就无法和你的父亲合葬。你只有用砖头写上你母亲的名字,放在你父亲坟墓的一旁。在你为父亲立碑的时候,就可以把你母亲的名字刻上。

如果你的母亲是活嫁死不嫁。她百年以后还会回到你父亲的身旁,让他二人合葬。在你们立碑的时候,肯定是要把你的母亲的名字刻上。

十里不通俗,你们那里的风俗怎么样?我不得而知。请大家留言,互相讨论一下。谢谢各位了。

6. 范仲淹葬于何处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

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7. 范仲淹墓在哪

伊川处于河南中部,饮食一般以豫菜为主,兼顾山西、陕西等地特色小吃。如伊川百岁餐饮,北花坛米线,康师傅砂锅,国强刀削面,小李烧烤 ,洛阳名吃牛肉汤泡馍、陕西名吃、擀面皮,胡辣汤、红薯面条、白吉馍,在伊川均有销售。

伊川地处中州,文化源远流长,教育历史悠久。秦代孔子第九世孙孔鲋于酒后一带收弟子百余人讲学。北宋二程和邵雍在伊川著书立说,伊川为全国闻名的“理学名区”。程门立雪等典故就发生在“伊皋书院”内。境内有古代遗址72处,古墓葬20处,古建筑10处,古城址4处,石窟造像2处,清代民居1处,近代文物4处,其中范仲淹墓、二程墓、土门遗址、徐阳墓地四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范仲淹葬在哪里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文正61岁不退休,反而干出了一件影响近千年的事情頭條萊垍

北宋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十月,61岁的杭州知府范仲淹决定,在自己的老家苏州府吴县、长州县购买良田一千亩,再买一座大宅院。范仲淹也是人,到了这个年纪,革命意志消退,搞点求田问宅,也算人之常情。正常,太正常了...頭條萊垍

诗词成就 没有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是怎么写下的《岳阳楼记》?垍頭條萊

范仲淹本人没有登临过岳阳楼,凭着滕子京寄给他的一张《洞庭秋晚图》,借景喻情,写下了云霞纸上,气势非凡,融注着他忧乐天下的民本思想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将其刻在了岳阳楼上。...頭條萊垍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頭條萊垍

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亦在吴越为官。宋朝建国后,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己丑秋八月丁丑,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

淳化元年(990年),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è)。

苦读及第頭條萊垍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一说,天圣六年—1028年,范 仲淹服母丧后方更名。垍頭條萊

泰州治堰頭條萊垍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西溪濒临黄海之滨,唐时李承修筑的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卤水充斥,淹没良田、毁坏盐灶,人民苦难深重。于是范仲淹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

范公堤遗址

天圣三年(1024年),张纶奏明朝廷,仁宗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天圣四年(1026)八月,母亲谢氏病逝,范仲淹辞官守丧,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垍頭條萊

执教兴学

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南京应天府(今商丘)。时晏殊为南京留守、知应天府,闻范仲淹有才名,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创导时事政论,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辄奋不顾身、慷慨陈词,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即由范仲淹倡导开始,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声誉日隆。條萊垍頭

商丘应天府书院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宰相王曾对万言书极为赞赏,时晏殊在枢府,王曾便极力推举范仲淹,晏殊遂面圣陈述范仲淹既往政绩。[十二月,仁宗征召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秉公直言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岁,章献太后(宋真宗章献皇后)依然主持朝政。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上疏奏报内廷,没有获得答复。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范仲淹苏州石刻像

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据理力争,并回写一封长信(《上资政晏侍郎书》),详述自己做法的缘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頭條萊垍

天圣八年(1030年),范仲淹请求离京为官,被任为河中府通判;次年,调任陈州通判。范仲淹虽“处江湖之远”,不改忧国忧民本色,在此期间,他也多次上疏议政。朝廷欲兴建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认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议停工;在吏治方面,范仲淹针主张削减郡县,精简官吏,并多次上书陈述中央直接降敕授官的危害,认为“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又建议朝廷不可罢免职田,认为“官吏衣食不足,廉者复浊,何以致化”。范仲淹的这些上疏虽未被朝廷采纳,但其一片忠心打动了仁宗。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驾崩,仁宗亲政,召范仲淹入京,拜为右司谏。时群臣多议太后垂帘时为政之失,范仲淹却认为太后虽秉政多年,但亦有养护仁宗之功,建议朝廷掩饰太后过失,成全其美德。仁宗采纳,诏令朝廷内外不得擅自议论太后之事。仁宗因刘太后新亡,欲立杨太妃(宋真宗章惠皇后)为皇太后,参与军国大事。范仲淹认为频立太后,有皇帝不能亲政之嫌。仁宗采纳,罢黜太后册名,但称谓不改。

七月,天下大旱,蝗灾蔓延,江淮和京东一带灾情尤其严重。为了安定民心,范 淹奏请朝廷派人视察灾情,仁宗不予理会。范仲淹便质问仁宗:“如果宫中停食半日,陛下该当如何?”仁宗幡然醒悟,派范仲淹安抚灾民。范仲淹应诏赈灾,开仓济民,并将灾民充饥的野草带回朝廷,以警示六宫贵戚戒除骄奢之风。

伏阁请对垍頭條萊

明道二年(1033年)冬,郭皇后误伤仁宗,宰相吕夷简因与皇后有隙,遂协同内侍阎文应、范讽等人,力主废后。消息传出,群臣议论纷纷,都认为废后不合适,范仲淹也向皇帝进言。因吕夷简事先令有司不得接受台谏章疏,疏入内廷,不得奏。范仲淹遂率中丞孔道辅、侍御史蒋堂、段少连等十余人跪伏垂拱殿外,请求召见,仁宗不见,派吕夷简出来解释。范仲淹等与之当庭辩论,吕夷简理屈词穷,无以为对。

范希文像

第二天,范仲淹与众人商议,打算早朝之后,将百官留下,再次与宰相谏争。一行人刚走到待漏院,朝廷诏书下达,外放范仲淹为睦州知州,孔道辅等人也或贬或罚,无一幸免。河阳签判富弼上书仁宗,建议诏还范仲淹入京,以开言路,未得批复。

景祐党争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辟所居南园之地,兴建郡学。[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命令民众疏通五条河渠,兴修水利,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次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开封府“肃然称治”,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頭條萊垍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皇帝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侍御史韩渎曲意迎合,列写范仲淹同党的姓名,奏请仁宗在朝廷张榜公示。

古画《范仲淹像》垍頭條萊

范吕之争,牵连甚广。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愿一起降官贬黜;馆阁校勘欧阳修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对范仲淹被贬之事一言不发,蔡襄亦作《四贤一不肖》诗,攻击高若讷,皆牵连遭贬。朝臣畏惧宰相势力,莫敢置言。范仲淹被贬出京,竟无人敢送别,只有独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行。

景祐四年(1037年),吕夷简被免除宰相之职,士大夫们接连不断地替范仲淹辩白,双方互相辩驳,朋党争论四起。仁宗诏宰相张士逊问计,下诏禁止互结朋党。

因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梅尧臣作文《灵乌赋》力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范仲淹回作《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

戍边西北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次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于三川口大败宋兵(三川口之战),集兵于延州城下,准备攻城。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

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边事吃紧,仁宗以范仲淹众望所归,召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七月,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担任安抚使夏竦的副手。八月,范仲淹请知延州,到任后,更改军队旧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修 青涧城和鄜城,作为军事基地,节省边境开支。仁宗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

康定二年(1041年)正月,仁宗诏命陕西各路讨伐西夏,范仲淹上疏,建议加强边防守备,固守郦延,以军威恩信招纳西羌归附(时羌族为元昊向导,为其所用),徐图西夏,仁宗采纳。范仲淹又奏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把十二座旧要塞改建为城,以使流亡百姓和羌族回归。

二月,元昊进兵渭州(今甘肃平凉),仁宗批准夏竦反攻计划,韩琦命尹洙谒见范仲淹,联络同时发兵。范仲淹认为反攻时机尚未成熟,坚持不从。韩琦派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出击,西夏军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追,追至西夏境六盘山麓,于好水川遇伏被围,任福等十六名将领阵亡,折兵万余(好水川之战)。四月,仁宗降夏竦为豪州通判,范仲淹为户部员外郎、知耀州,职责不变。

五月,范仲淹改知庆州,兼环庆路都部署司事。元昊起兵时,曾联络羌族,约定环庆路酋长六百余人为其向导。范仲淹到任后,即以朝廷名义犒赏羌族各部,与之签订条约,严明赏罚,羌族遂脱离西夏,为宋效力。为进一步稳固边防,范仲淹又修筑大顺城,遏止白豹城、全汤城一带的敌军进犯;同时,修葺细腰、胡芦等军塞,切断敌军通路,使明珠、灭臧两部族安心归附大宋。

范仲淹版画像條萊垍頭

庆历二年(1042年)闰九月,元昊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阻击,进抵定川寨,宋夏会战,宋军大败,葛怀敏与部将等16人战死,丧师9400余人(定川寨之战)。元昊获胜后,挥师南下,进逼潘原,关中震动。十月,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来进行援救,西夏军队撤出边塞。仁宗非常欣赏范仲淹军事才能,加封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

十一月,仁宗采纳范仲淹建议,恢复设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让范仲淹、韩琦、庞籍分领职事。范仲淹与韩琦在泾州设置官第,将文彦博调到秦州做统帅,滕宗谅调到庆州做统帅,张亢担任渭州的统帅。范仲淹作将领,号令清楚,爱护士兵,对于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诚恳接纳,信任不疑,因而,至元昊向北宋称臣(庆历和议),西夏军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锐意进取。六月,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八月,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仁宗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富弼、范仲淹等人,征询天下大事。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仁宗遂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仁宗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辅臣反对而作罢。條萊垍頭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頭條萊垍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反对声愈加激烈,范仲淹请求出知邠州,仁宗准奏,遂罢免其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冬十一月,范仲淹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四路帅任、出任邓州,以避边塞严寒,仁宗升为给事中、知邓州。随着范仲淹、富弼等大臣的离京,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也逐渐被废止,改革以失败告终。條萊垍頭

高风亮节頭條萊垍

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抵达任所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邓州文运大振。时尹洙被贬筠州,疾病缠身,范仲淹便把尹洙接到邓州养病。條萊垍頭

范仲淹

庆历八年(1048年),有诏调范仲淹知荆南府,邓州人民殷切挽留,范仲淹也喜欢邓州,就奏请朝廷,得以留任。范仲淹在邓州共计三年,百姓安居乐业,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及许多诗文均写于邓州。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任知杭州。子弟以范仲淹有隐退之意,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严词拒绝。十月,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垍頭條萊

皇祐三年(1051年),升为户部侍郎,调往知青州,因冬寒病重,求至颍州。

与世长辞頭條萊垍

皇祐四年(1052年),调任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垍頭條萊

9. 范仲淹墓园

义庄是存放棺材的地方。早年华人从中国内地迁移到香港,或到海外工作维持生活,都希望自己去世后能够安葬在家乡故土。在后人准备充足移送先人到下葬墓地前的一段时间,义庄就提供灵柩或骨殖暂时统一摆放的场所。当中也有特别例子,例如个别遗体未有异地家属安排后事,或亲人贫穷到无以为殓的情况,只能先移送到义庄,再作打算。

义庄是古代中国社会风俗,是宗族所有之田产,是古时候的一种善举。

10. 范仲淹之墓在哪里?

范仲淹墓收费20元,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的许营村北一里处,和盛唐宰相姚崇的墓相邻不到200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平山的范仲淹纪念馆有哪些景点 天平山范仲淹故居

1. 天平山范仲淹故居

景区门票可通过网上预订或现场购票都可以。

天平山在苏州市区西边15公里处,是范仲淹的先祖埋葬地,和范氏相关的人文景点主要集中在山脚。天平山海拔201米,山虽不高,但有点险峻,爬起来很带劲。每年10-12月红枫节时,斑斓秋色总能吸引无数长枪短炮。

天平山山脚有好几个池塘,像个大公园,有小孩喜欢的脚踏船、手划船,全家出游可以坐在石凳或草坪上野餐。走过山脚的先忧后乐牌坊后,是范文正公祠、范仲淹纪念馆等建筑,里面介绍北宋范仲淹的生平和作品。从景区大门走到这里也就几分钟,参观过后,就可以沿旁边的山路登山。

2. 天平山跟范仲淹有什么关系

中国四大赏枫胜地又称中国四大赏枫基地或中国四大红叶观赏胜地,深秋初冬是观赏红(枫)叶的最佳季节,是旅游途中难得的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它们分别是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

中文名称

中国四大赏枫胜地

观赏季节

深秋初冬

特点

赏枫地

四圣地

香山、栖霞山、天平山、岳麓山

别称

中国四大赏枫基地、中国四大红叶观赏胜地

类别

旅游景点

北京香山

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 25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最高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寺旁建行宫,经历代扩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为静宜园。1860年和1900年惨遭抢劫和焚毁,1949年后陆续修复了大部分名胜。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玉华山庄、双清别墅等。玉华山庄位于山脉中部,是庭院型风景点,院内古树参天,榕树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层层,是幽雅宜人的好去处。

香山红叶最为著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延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半山亭、玉华山庄和阆风亭都是看红叶的好地方。七百年前的金代,始建皇家的行宫和香山寺。元、明两代屡加修建使得皇家园囿初步形成规模。清代乾隆年间,对香山大兴土木,使之作为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静宜园”,名列清代著名景观“三山五园”之内。

南京栖霞山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 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苏州天平山

天平山位于苏州市 西15公里处,海拔221米。因有名人范仲淹的高祖葬在山的东麓,又名范坟山。北宋皇朝曾将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也称“赐山”。以枫、泉、石为著,并称“三绝”。这里也是观太湖的好地方。山麓有成片枫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经霜,层林尽染,称“万丈红区”。半山有白云泉,誉为“吴中第一水”。其西有两崖,对立如门,俗称龙门,又称一线天。山多奇峰怪石,山腰笔架峰后,岩石环回,挺秀奇伟,人称“万笏朝天”。东坞有范仲淹祖坟,俗称“范坟”。山顶有望湖台,上有一圆石,面向太湖,称照湖镜。

怪石、清泉、红枫为天平三绝。山上奇石纵横错落,皆危耸向上,似古代大臣朝见皇上时手捧的朝笏,故称此景观为“万笏朝天”。清泉出自岩名“白云泉”,泉水由竹筒引入云泉精舍石壁下的钵中,又名钵盂泉,味极甘洌,唐代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红枫为范仲淹17世孙范允临从福建移来,尚存176株,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深秋时节,碧云红叶,灿烂如霞,瑰丽夺目。

天平山的红枫,学名枫香,叶呈三角状,植株较其它几处高大,粗壮挺拔,主干高达10层楼房,要两三人才能合抱。近些年来,天平山风景管理处又栽种了2000多棵“接班枫”,与古枫林形成一片,时至深秋,交相辉映,景致更为壮观。这些枫香树,由于树龄不同,地势不同,长势有强有弱,又受山体阻挡,所接受的寒气不一样,其叶的色彩变化有先有后,有深有浅,甚至出现绿丛中一株红。更有趣的是:在一棵树的大小枝叶上呈现出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自然景观,似如鲜花争艳,为树冠之花,人称“五彩枫”。枫红时节,天平山麓红霞缭绕、丹枫烂漫。

长沙岳麓山

岳麓山在长沙市区之西,东临湘江,面积约8平方公里,古人赞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闻名。六朝罗汉松、唐宋银杏、明清松樟相当著名;爱晚亭、清风峡、蟒蛇洞、禹王碑、岳麓书院等景观闻名遐迩。这里还葬有黄兴、蔡锷等著名人物。岳麓山春天满山葱绿、杜鹃(市花)怒放;夏日幽静凉爽;秋天枫叶流丹,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四季风景宜人。

岳麓山有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有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也有幸葬下了黄兴、蔡锷等等国家栋梁,名胜古迹遍布其间,旅游景点十分丰富.

3. 天平山范仲淹祠堂

归庄《天平山》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归庄

石如人立百千群,处处苍崖飞白云。

山势雄奇产人杰,荒祠端拜范希文。

归庄的诗,有些很质朴明朗,如《己丑元日》、《观田家收获》等,这首《天平山》也是这样。 天平山在苏州市西, “视诸山最为崷崒, 其林木亦秀润,山多奇石,诡异万状” (《苏州府志》),“山腹有亭,亭侧有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南趾有白云寺,范文正公祖墓在焉。其西有笔架峰,其后群石林立,名万笏林” (《图书编》)。苏舜钦有《咏天平山》诗,道是“清溪至峰前,仰视势飞舞,伟石如长人,聚立欲言语”,描绘了天平山的景观。

归庄这首诗,明显是借景譬喻,寄怀古人。他所怀念的古人就是范仲淹。范是苏州人,尝游天平山,作《白云泉》诗: “游涧腾云飞,散作三日霖”。这里有他读书的地方,还有他的墓和祠堂。这位北宋仁宗年间的宰相,在抵御西夏的侵扰方面,曾经立下了丰功伟绩,而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尤为后人所宗仰。顾炎武写过 一首《范文正公祠》,说 “先朝亦复愁元昊,臣子何人似范公……吾欲与公筹大事,到今忧乐恐无穷”,便是称颂这两点。归庄和顾炎武都是昆山人,复社成员。清兵南下,他们都起来抗清。后来他们还暗中联络、筹划抗清的事。可能这两首诗写于同时。在当时清兵的推进压迫之下,他们怀念范仲淹是很自然的。因此,归庄游天平山时,先是感到这些奇峰怪石气魄的宏伟。我想他此前早就熟识天平山了,但这次还是给了他新鲜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从巨石的形象立即联想到范仲淹的襟抱和人格,感受到他的伟大,也就感受到天平山的伟大,是它孕育了这样的人杰。这诗前两句写得很浑括,说巨石象人群一样傲然挺立,然后用 “苍崖白云”作点染陪衬,烘托气势,把天平山的景观特点大略地勾画出来。而全诗中心在“山势雄奇产人杰”一句,使 “人杰”、“地灵” 二者相联系,收到交相辉映的效果,至末句才把这些人杰的代表——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突出昭示出来,不但流吐自然,而且作者的低回仰止之情也跃然纸上。

4. 天平山 范仲淹墓

据《天平山志》记载,这片枫香树最早是由范仲淹的后人范允临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辞官回苏所植。当年他与妻子打造天平山庄。而这片枫树苗正是他在任职地或回苏途中带回的。

5. 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图片

范仲淹出生在苏州,他在苏州的遗迹现存多处。苏州西郊天平山下有座咒钵庵,据说是范仲淹幼年居住过的地方。范仲淹幼时家贫,每日三餐不继,只得将米煮成薄粥冷凝后划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有名的“断斋划粥”的故事。后来人们在天平山西麓建“范公祠”以示纪念。

6. 范仲淹天平山的历史故事

怪石、清泉、红枫天平山位于苏州灵岩山北,海拔221米。因山顶常有白云缭绕,故称白云山。又因山顶平整而名天平山。还称范坟山,因范仲淹先祖祠墓在此而得名。自唐以来,天平山就是游览胜地,风景以怪石、清泉、红枫取胜,向有“天平三绝”之誉。山上有大量的石柱奇观,其中最著名的岩石除“忽笏朝天”,还有“龙门一线天”、“五丈石”、大小“石屋”、“飞来峰”、“卓笔锋”、“照湖镜”等。天平山泉水质地绝佳,山前有大片枫林,为明代范允临(范仲淹后裔)从福建带回种植于此,已有400多年历史。每当秋末冬初,层林尽染,有“红霞万丈”之称,“天平观枫”也由此名传四方。奇石奇峰怪石有卓笔峰、奇峰、护山奇石、一线天(又名龙门)、飞来石、五丈石、卧龙石、回音谷、印石、鹦鹉石、头陀崖等。卓笔峰在上桃花涧白云,高数丈,下粗上尖,形如笔杆,为天平山最奇特的大岩石之一。天然洞穴有莲花洞、桃花涧白云洞(即大石屋,可容数十人)、小石屋、山神洞等。石刻白云泉  摩崖石刻原有40余处。山半有名泉“白云”,历代题咏不绝。清乾隆三年李果作《补修白云亭记》,赞泉色凝白如乳,大旱不竭,“唐白乐天、宋苏子美各有题咏刻石上,已模糊不可辨”。  民国29年,游人尚见一中空竹管插石隙中,将泉水导至池中央一钵盂内,水稍高出盂周而不外溢,又名钵盂泉。钵盂瓷色斑斓,20年代寺僧告李根源云:“为雍正时物,日本人出600元,未敢售。”“文化大革命”中钵盂失去,现用一普通陶钵。在扩大茶室后泉水池时,因放炮取石,使池面扩大而白云泉水流量减少。白云亭为乾隆三年筑,后改题“云泉晶舍”,为啜茗品泉处。因久受白蚁蛀蚀,1969年拆除,建为西式茶室。其他泉水有一线泉、一砚泉、卓锡泉(均在中白云)。枫树景观古枫林  古枫林天平 山为全国三大观枫点之一。明代古枫香林叶呈三角状,树干高大,与江南红枫不同;范公祠内一株,树干高约27米,3人合抱。在三大师坟前有大枫九株,名九枝红,入秋枫叶由青次第变为黄、橙、红、紫,称五彩枫,亦有呈浅绛、金黄、桔黄、橙红等色。深秋登中白云望枫台,纵目眺望,似珊瑚灼海,红霞万丈。全山林木有87种,10.6万余株。南麓天平山庄,依山临水,凭藉周围广阔自然景貌,富于天趣。自东向西由咒钵庵、来燕榭、范参议祠、高义园诸区组合而成,各部分以曲廊贯通,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咒钵庵东为桃花涧,即范允临时“桃源”,旧时涧边桃树成林,桃花片片,随水漂流。涧原可通翻经台前大池,今已被腐草杂树阻塞。

7. 天平山范仲淹像

苏州天平山海拔221米。苏州天平山为国家太湖名胜区木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苏州城西约14公里,山势高峻,因山顶正平故名,是一个人文及自然景观都比较丰富的景区。天平山以怪石、清泉、红枫“三绝”著称,山上奇石嶙峋,危耸峭峻,似封建时代大臣朝见皇帝用的附笏一样,人称“万笏朝天”山腰有钵盂泉,又名白云泉,泉水醇厚甘冽,相传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山东南麓之古枫林,为明代万历年间宋代名臣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带回,植于这祖茔之地。现存158棵,深秋时节,满山红叶若红霞缭绕,层层片片,蔚为壮大观,有“天平红枫甲天下”之誉,迄今已举办了四届红枫节,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