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

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

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位于泰兴市黄桥镇。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1940年泰兴县黄桥镇包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苏北行政委员会;黄桥战斗前沿指挥部;支前委员会等。,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简介,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战斗指挥部旧址旅游指南

永州转战旧址白果市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

长征路上红六军团路经地-白果市乡

1934年夏天,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在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被迫准备长征。在此行动之前,党中央、中央军委于7月23日给红军第六军团及湘赣军区发出训令:“中央书记处及军委决定,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扩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电报在讲述了红六军团撤出湘赣的理由之后,接着阐明了中央军委这一决策的目的:红六军团要以自己在湘中的积极行动,迫使湘敌“不得不进行作战上及战略上的重新部署,这将破坏湘敌逐渐紧缩湘赣苏区的计划及辅助中央苏区之作战,”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六军团的有生力量,”并“建立苏维埃政权与新的大片苏区,确立与二军团的可靠联系,以造成江西四川两苏区联结的前提。”电报还就向湘南发展的路线、地域和行动作了具体部署:“1、六军团由黄坳上下七地域的敌人工事守备的薄弱部或其以南,转移到观独四团行动的桂东地域,在转移中要迅速脱离敌人,以便到桂东的游击区域,高度迅速的发展游击战争和推广游击区域。2、六军团在桂东不应久停,第二步应转移在新田祁阳零陵地域,去发展游击战争和创立苏区的根据地。3,以后则向新化溆浦两县间的山地发展,并由该区域向北与红二军团取得联络。

红六军团按照中央军委的这一训令,成立了由中央党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军团政委王震等组成的军政委员会研究决定之后,于7月28日、30日、31日,就这一训令的部署情况向中央作了汇报,接着,红六军团上下做紧急动员和准备工作。于8月7日下午3时,9700多人的红六军团主力在独四团的引导下,从江西的遂川横石出发,先行突围西征,他们先后迅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一、二、三道封锁线,又途经桂阳、新田,行程1000多里,进入湘南广大地区,于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三日)来到了宁远双牌的交界地——响鼓岭

当红六军团胜利突破了封锁线之后,极大地震撼了湘、桂两省军阀。湖南军阀何键一面急调刘建绪派两个师兵力追击,一面令1个旅、4个保安团防堵拦击;广西军阀也令第七军两个师向北部边境调动。

面对敌情的变化,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认真研究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训令,把“破坏湘敌逐渐紧缩湘赣苏区的计划”、“辅助中央苏区作战”、“最大限度地保存六军团有生力量”、“确立与二军团的可靠联系,以造成江西、四川两苏区联结”作为六军团西征的主要目的,主动放弃了在桂东发展游击战争和扩大游击区域的原计划,继续西征,通过了敌人在汝城资兴之问的封锁线,经桂阳城,进入新田的小源村,并在小源村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了从零陵抢渡湘江,提前执行向新化、溆浦前进的第三步计划。

红六军团下了响鼓岭,沿途百姓看到红军口讲笔写,只作宣传发动工作,唤起工农起来革命,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吃自带的干粮,休息也不进百姓家门,待人和蔼亲热,又在大麻江街的平山口,处决了从桂阳抓获的3个大土豪,并写下“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的标语。使群众很受感动,贫苦农民李安荣主动给红军带路,分别时,红军亲切地送给了他3个银元当做酬劳,并赠送给他一块毛巾作纪念。

当红军向零陵急进时,国民党湘十五师在新田向零陵行动,十六师在常宁向零陵进发;桂敌一个师沿潇水向零陵进发,另一个师由黄沙河东安向零陵进发;“胡(达)、段(王行)”两个旅在祁(阳)零(陵)间前进,各种保安部队已经在零陵摆开了决战态势……当红六军团来到大麻江的前几天,零陵县第三区区长蒋联友(茶林乡新院子人)已经奉主子之命,率领了100多人在白水岭的要塞隘口平关挖沟筑墙,妄图阻拦红军前进。但是,当他看到英勇顽强的大队红军之后,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凋头就逃,跑到家中就吐血,不久就死了。蒋联友被红军吓死的故事,至今还在这一带百姓中作为笑谈。

红军在白水岭不经意地吓跑了蒋联友之众,来到身落垌宿营。他们对百姓如家人,秋毫不犯,亲爱有加,还把自己的粮食给百姓吃,烧了柴,住了房都一一照价付钱,走时还把房子打扫干净,老百姓从未见过这么好的军队,都热泪盈眶,依依不舍相送;红军在教礼坪、大河江休息,宁可在炎炎烈日下晒着,也不进家门去打扰老百姓,不抓兵,不抓夫,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喝茶水都付钱,又还把l00多床被子送给了穷苦人……一桩桩,一件件,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赞不绝口:“红军跟国民党的军队完全是两个样,确实是保护我们的人,看来我们的穷苦日子不会太长!”

六军团过了茶林,前面就是零陵县境了,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红军在铲子坪兵分两路:左路是1000多人的小部队上丫吉岭入零陵县境,右路是大部队过分水岭入零陵县境。两路部队进入零陵县境后迅速会合,直向永州府逼近,打算在古城附近的蔡家铺强渡湘江,向贺龙同志率领的红三军根据地黔东挺进会师。

然而这时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湘敌“追剿”总司令何键秉承主子蒋介石之命,率部数万人马,亲自坐镇永州指挥,严密封锁了湘江零陵境内流域沿岸,红军插翅也无法飞过湘江去,当红六军团先头部队于8月23日晚上12时抵达湘江南岸蔡家铺时,只见黑压压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敌兵,两岸有利地形全被敌人占领。面对这种敌强我弱的严峻情况,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立即紧急开会研究决定,拟到阳明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并于24日,任弼时、萧克、王震致电朱德总司令:“潇水满河,渡湘水亦十分困难。我们意见,六军团在祁(阳)、零(陵)、新(田)、常(宁)、宁(远)地域之间的阳明山区及其附近地域为游击区,拟以阳明山为根据地……”,并于当日毅然折向东南,经零陵桐子坪,翻过唐公庵,直上阳明山,于25日,红六军团人马全部到达阳明山腹地。

红六军团到达阳明山后,才知道这里的环境条件和当时周围的形势,很不利于红军在这里立足扎根和建立发展革命根据地。他们在阳明山宿营了一夜,了解了情况后,决定放弃在这里创建根据地的计划,又致电给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来路的局势已经十分险恶,他们决定走祁阳,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再定。

翌日,红六军团吃了早饭开拔,当他们来到山上的竹嵩岌原地休息时,国民党的一个保安团就追了上来,红军立马调转头来。一顿猛打猛冲,迅速解决了追上来的敌人,见敌人并没有后续部队上来,红军急急向祁阳方向而去。

红六军团很快来到了祁阳的白果市,红六军团与国民党地方武装及土匪经历了7天7夜的激烈战斗,歼敌67人,但9名隐蔽在老百姓家中养伤的红军战士不幸被俘,被残酷杀害在脉红日山脚下的仁光村,当地瑶汉同胞秘密地将他们就地埋葬,修建了土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自媒体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㉓上高会战遗址——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指挥部旧址

江西孕育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留存着诸多见证峥嵘岁月的史迹物证。由江西省文化旅游厅主办,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广播电视台影视旅游频道承办“守初心 担使命——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系列活动,一百件革命文物,一百个红色故事,一档节目,一个展览,一本读本。追根溯源守初心,砥砺奋进担使命!红色革命旧址,见证峥嵘岁月,目睹百年风雨,历经沧桑,依然矗立。让我们跟随“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第二季踏上红色之旅,发挥江西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23

抗战史上的一座丰碑

建筑名称: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指挥部旧址

建筑年代:清代

建筑面积:310㎡

风格:中式

地址:江西宜春上高县翰堂镇道陂自然村

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江西宜春市上高县翰堂镇道陂自然村,建于清代,原为民宅,占地面积310平方米。旧址门厅大门两侧抹灰条上写有两条标语:“军令重于山”、“纪律重于山”。

第19集团军总指挥部旧址内景

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日本侵略军以赣西北的上高为中心,集结65000余重兵,发动了一次扫荡战。在以上高为中心10余县在内的区域,中国军队与日军侵略军进行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战,史称“上高会战”。

上高会战开始前,守备南昌附近的日军第11军与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正处于长达两年的相持状态中。对于没有稳定给养的日军而言,相持便意味着不断消耗。假如攻下上高,占领湘赣公路通道,便可沿线抢夺物资,并为其西进长沙打开通道。因此,日军于1941年初,决定趁其独立混成第20旅团、第33师团与第34师团皆在赣之时,组织一次“灵活、短距离的截断进攻作战”。兵分三路,以图将第19集团军包围至上高地区,一举歼灭。

日军向上高方向进犯行军

然而,在日军集结至南昌附近的同时,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也侦查到了日军的动向,并通过侦获的文件,察知了敌军攻打上高的意图。因此,我军队确定了以保上高为中心,采取诱敌至预设战场并歼灭的方针。因上高之得失,为敌我胜败之关键,所以中国方面将这场战役定名为“上高会战”(日方称“锦江作战”)。

上高会战经过要图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中,上高作战不仅是一场获胜的战役,还是一次难得的、中国军队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的诱敌深入歼灭战。参战的日军第33师团、独立第20混成旅团均遭到重创,第34师团几乎全军覆没。据战后报统计,这次会战毙伤日军15000余人,缴获大量战利品。上高战役的胜利,不仅使受挫的日军第33师团推迟前往山西,而且在当时大大鼓舞了全球反法西斯同盟的士气,被当年国内各大报纸誉为“媲美台儿庄胜利的赣北大捷”。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缴获的武器

中国军队能够成功摘取这颗胜利果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正面战场的指挥得当,以及将士们的骁勇善战。上高会战的各作战单位皆以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为总指挥,第19集团军总指挥部成为整个上高会战中国军队指挥枢纽中心。

第19集团军总指挥部

上高会战“坚守上高”的中心战略思想,是由罗卓英总指挥坚守才得以保证的。在会战开始的第3天,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指挥部召开参谋人员联席会,少部分参谋认为日军是扫荡战,因此,提出放弃坚守上高,主张待日军扫荡后撤退时再予以反击。此时,罗卓英表态:“上高以西,无阵地可守”。当某军参谋长打来电话,仍然坚持反对固守上高时,罗卓英接过话机大声呵斥,明确表态坚守上高,统一了全军的思想。

罗卓英将军骑马

各参战部队官兵在正面战场的付出,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参战的中国军队第49军为原东北军,他们集家仇国恨于一身,抗击日寇骁勇无比,师长作战皆身先士卒。第49军在本次会战中阻截南窜之敌,破敌樟树、清江屏障,护卫锦江,克复高安,追击残敌,奠定了上高会战胜利之基。

第74军高级指挥官在官桥视察战场

49军第26师排长曾天耸是马来西亚华侨,家中世代经商,家境优渥。抗战后,因报国心切而投军。3月19日,曾天耸与日军在经楼遭遇,亲自冲锋与日军肉搏。他刺死日军8名后中弹牺牲,年仅22岁。临终前,他仍不忘嘱咐部下:“我死了值得,你们不要管我,快去冲锋。”

上高会战中追击日军的中国官兵

上高战役的胜利,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员各方面的协助。上高会战之时,正值皖南事变两个月后,新四军战士的流血牺牲让中国共产党人极为悲愤,上高的国民党特务也开始逮捕我地下党成员。然而,上高会战中的共产党员们却仍以民族大义为重,冒着被暴露的危险,在战略上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日作战。

当时,参战的19集团军与30集团军与上高本地,都有着不少地下党员。其中,当时的上高县长黄贤度以县长的公开身份,为支援正面战场作出了许多努力。

1940年初,身为地下党员的黄贤度,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上高县长。会战期间,黄贤度以政府的名义组织了3万余民众支援参战部队。在官桥激战期间,黄贤度带领工作人员,冒着枪林弹雨,从后方赶到前线阵地慰问74军将士;当青阳桥被敌机炸断后,黄贤度亲自率领民工,肩背弹药箱,冲过浮桥,将急需的弹药送到镜山战场最前线。在前线指挥的74军军长王耀武见此情景,感动得流泪,同黄贤度紧紧地握手。

此外,中国共产党在上高会战中,也为动员群众支前作出了极大贡献。“军队没有民众,打不了胜仗”,这是当年《江西民国日报》战地记者采访上高会战后的感慨。在上高会战中,当地群众担负起破坏公路、阻碍敌人行进的重任;共献出稻谷15万担,木料数万根。

在官桥包围战时,从修水调来的增援部队来到上高边境的凌江口,因桥毁无船,不能渡过。此时,附近的县政府工作人员和地下党组织及时协调群众,临时组成了架桥工程队。两岸老百姓撑来了大小竹排,甚至带来家中的门板、餐桌。仅用一天时间,便架起了浮桥,使我军辎重人马顺利渡江。谈到这次会战支前工作,罗卓英也多次提到“民众效命”、“民众用命”。

上高会战胜利后的庆功大会

上高会战结束后,罗卓英将自己使用的一个墨盒赠送给了19集团军总指挥部所在民宅的房东。该墨盒呈六角形,盒盖上刻有“个个还要爱国”六字铭文,是军民团结一致抗击日寇的见证。

“个个还要爱国”墨盒

上高会战是抗战时期相持阶段正面战场抗战国共合作取得完全胜利的典范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中十三次大捷之一,也是抗日正面战场二十二次影响最大的会战之一,更是中国军队继平型关、台儿庄等战斗之后取得的又一辉煌胜利。2013年,旧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高会战遗址

上高县所保留的16处上高会战遗址不仅数量可观,而且类型众多,几乎涵盖了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除19集团军总指挥部外,还有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部特务营旧址、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战地妇女服务团旧址、中国军队第74军战时指挥部旧址、中国军队第74军战时医院旧址以及多个战场遗址。

中国军队第 19 集团军总部特务营旧址

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总部特务营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翰堂镇下山村竹埠自然村,建于清代晚期,原为地主左连山的居所,建筑面积928.34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特务营是以警卫勤务和执行战时特殊性任务为主的一支部队。上高会战期间,为了保护总指挥部的安全,作为警卫部队的特务营营部设在离道坡自然村不到十华里的竹埠自然村。除担任警卫任务外,还负责收集情报。在上高会战中,特务营在主战场最前沿发挥了尖刀作用。旧址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军队第74军战时指挥部旧址

第74军战时指挥部旧址位于上高县锦江镇凌江村,含敬庭翁祠、孝先翁祠两处建筑。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敬庭翁祠、孝先翁祠均为民国早期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940平方米;旧宅正面都为外八字门,其中敬庭翁祠大门两侧写有标语,内容为“发扬国魂、砥砺党魂”。

在上高会战中第 74 军作为中国军队主力打败日军,被誉为 “抗日铁军”,授中国军队最高荣誉“飞虎旗”一面。旧址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军队第74军第58师战时指挥部旧址

中国军队第74军第58师战时指挥部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官桥村。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建筑面积462平方米,建于清朝中、晚期,正面为外八字门廊,大门两侧墙壁上有当年书写的标语,内容为“抗战必胜、建国必成”。

1941 年上高会战爆发,第 58 师就布防在上高官桥、宜丰棠浦一线,与第 57 师共同筑起抵抗日军进攻上高的最后一道防线。该旧址是中国军队第 74 军的指挥枢纽,见证了上高会战的胜利过程。旧址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军队第72军新15师战时指挥部旧址

中国军队第72军新15师战时指挥部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泗溪镇刘家村,原为民居,建于清代晚期,建筑面积397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第72军新15师会战初期集结于甘坊,作为预备队相机而动,上高会战后期中国军队转入包围歼灭日军阶段,第72军军长韩全璞率领新15师奉命从铜鼓三都驻地赶赴上高增援,在追击日军途中师部驻扎于此,指挥伏击日军,并成功全歼了东溃的日军一个炮兵中队,为上高会战的全胜作出了重大贡献。旧址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军队第 19 集团军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

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翰堂镇翰堂村,建筑面积710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9年国民革命军第19集团军司令部驻扎在上高汗堂镇翰堂村道坡自然村期间,大批进步女青年从上海南京大城市随军进入上高翰堂,组成妇女战地服务团。她们的主要任务是活跃部队文化生活,定期组织演出,鼓舞士气,业余期间教当地小孩识字。上高会战胜利后,因国民党追查进步青年,妇女战地服务团没有随十九集团军转移,随之解散。

妇女战场服务团女青年们在抗日救亡期间深入前线,鼓动宣传,战地救死扶伤,融洽军民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旧址见证了上高会战这段历史,也见证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合作打日军的史实,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军队第74军战时医院旧址

中国军队74军战时医院旧址位于江西宜春市上高县界埠乡堆峰村,原为晏国保私宅。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建于清代,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为一进三开间,大门设在两山墙的南端,外墙高大,不露屋檐。主屋前有半天井,两侧为门廊,门廊之间没有隔断。

因房屋结构采光良好,能够为伤员治疗提供充足的光线,故将医院安排在此。上高会战期间,第74军战时医院积极救治伤员,为第74军提供了有力的后方援助。旧址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革命文物处、江西省博物馆上高县博物馆

视频:江西广播电视台

编辑:宋来源

​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指挥河西战场、连接陕北中央的神经中枢​

盛夏时节,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庄严肃穆。尽管酷暑难熬,但不时有游客前来拜谒、参观。讲解员说,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现已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青少年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教育基地,又是红色旅游的理想圣地,常年游客不断。

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位于永昌县城南大街十字东100米处。原为县城兴泰洋行的老宅子,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天主教会购买了这座老宅子后改建为天主教堂。这是一座清末民初的建筑,占地面积118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主要由坐南向北的会堂、东西厦房组成。德国神甫马歇尔和一名修女在此处传播天主教并开办西洋诊所推广西医。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奉中革军委命令西征河西走廊执行打通国际通道任务。红西路军占领古浪的消息传到永昌县城后,德国神甫马歇尔和修女在炮火声中离开永昌回到天津

1936年11月18日,红西路军进占永昌县城。21日,红西路军总部移师驻扎永昌,将总指挥部设在位于永昌县城南街的天主教堂。11月22日,发布《告指战员书》。

中国抗日红军第四方面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

唯我抗日红军 大举北上抗日 扫清抗日障碍 诛讨卖国之凶

联合全国将士 一心一德抗日 不分阶级派别 无论部队武装

只要抗日讨逆 联合一致救国 立即停战议和 互派代表协商

收复一切失地 保存领土完整 没收日寇财产 富户土豪捐助

保护商人营业 救济失业灾凶 对于知识分子 以及职员学生

联合共同救国 毋庸观望疑心 所有爱国官兵 速其联合红军

一致对日作战 杀身即以成仁 家属一体保户 财产土地不分

西北回蕃民族 均我抗日友军 共助独立解放 打倒共同敌人

改善工农生活 加饷增加工银 红军所到之地 买卖一律公平

严守政治纪律 秋毫不犯居民 召开抗日大会 共组抗日联军

成立国防政府 普遍武装人民 不分民族国界 抗日即我联盟

踊跃参加红军 抗日救国救民 唯我共产政党 主张正大光明

愿起领导抗日 不顾一切牺牲 是非自有公论 功罪厥有权衡

兹次丢南北上 汇合全国红军 成败在此一举 友敌理应分明

毋信谣言诬蔑 毋置敌人奸情 家亡国破在即 特此凯切陈明

务望全国人主 其各触目惊心

总指挥 徐向前

政 委 陈昌浩

主 任 李卓然

公历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11月23日,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总部驻地(天主教堂),召集永昌社会各界乡绅、群众代表召开了大会,宣传红军宗旨,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建立了河西走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中华苏维埃永昌区临时政府。后相继建立了13个乡村级基层苏维埃政权。同时,县抗日青年大队和妇女代表会也正式成立。抗日青年大队以城内200名队员为骨干,编为4个直属中队,13个基层苏维埃政府各成立1个分队,总人数达1000余人。中华苏维埃永昌区政府的成立,使永昌人民自发地支援红军的行动变为有组织、有秩序的全方位的行动。

红军亲手帮助人民建立政权,人民大众当家做了主人,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也大力帮助支援红军。红西路军在永昌停留期间,各级苏维埃政府的成员、群众代表及办事人员胸前佩戴用红、绿绸子做成的身份证件及标志,来往于军民之间,出入于村庄院内,走家串户,为进一步宣传动员群众,全力支援红军而积极工作,各级政府协助红军惩治土豪劣绅和反动官吏为民除害,维护地方治安,监视预防奸细的破坏活动,帮助红军侦查敌情提供情报,积极为红军筹募粮秣给养,征集制做冬装,帮助红军制造防御武器,掩护救治伤员、掩理烈土遗体、营救失散红军,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动员师生回校复课。根据调查和国民党永昌县政府对此所作的统计显示,红军在永昌期间,从各方面征集、购买提供柴禾、草料200多万斤,购买征集粮食200万余斤,猪、牛、羊近4000头(只),宰杀提供肉食8万余斤。

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政权中仅参加宰杀肉食的群众就有100余名。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红军在永昌驻守期间,粮、油、肉、盐、草料都相对充足。永昌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加油站、供给所。永昌人民为红西路军西征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昌浩、徐向前等高级领导人,一直在天主教堂坐镇指挥红西路军在永昌、山丹等地的军事、建政和抗日宣传工作。两位首长在此指挥大小战斗20余次、生活住宿40多天。天主教堂是军政委员会召开重要会议、指挥河西战场、连接陕北中央的神经中枢。永昌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天主教堂),是红西路军总指挥部在县城唯一驻扎过的地方,也是至今保存最完整的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办公地。现保存有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及军政委员会的作战室、办公室、卧室、桌子、椅子、油灯等许多革命文物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采用传统的文物、图片、照片等陈展方式,有效提高了总指挥部旧址的影响力、震撼力和吸引力。该旧址于2016年6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图 金昌日报记者 翟雄 通讯员 钱文民

来源:金昌日报

↓ ↓ ↓

定西日报》移动新闻客户端“新定西”

下载方式

2.安卓手机用户打开华为应用市场、腾讯应用宝搜索“新定西”下载安装。苹果手机在苹果应用商店中搜索“新定西”下载安装。

END

往期荐读

【陇中文苑】浆水面的滋味 “万聚定西·薯我最潮” 定西万达广场盛大开业 以酒为媒,相聚畅饮!9个主题之夜燃爆定西 定西师专大学生们直播带货啦 安定: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典范 定西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脱贫攻坚摄影

监制:宋 伟 编审:牛小栋

编辑:牛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