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桥遗存

秀才桥遗存

秀才桥遗存位于龙翔街道杨园村秀才桥,年代为良渚文化,类别为古遗址。2003年12月15日,秀才桥遗存被公布为桐乡市文物保护单位,秀才桥遗存,秀才桥遗存简介,秀才桥遗存-嘉兴市桐乡市秀才桥遗存旅游指南

世界上最多桥的村庄,36座桥,奇葩的是允许一秀才建半座桥

行走旅途,分享趣事。江西婺源,被称为最美乡村,而中云镇桃溪,属于未开发的古村落,保存着古老民居,溪水环绕古建筑,清澈溪流之上,有许多石拱桥,一共有36座半石桥,为世界上最多石拱桥的村庄。不仅桥多,且秀才也多,奇葩的是,村民允许其中一秀才只能建半座桥!

桃溪建村一千四百余年,因晋代潘岳带领村人沿村中小溪种桃树而得名,潘氏子孙在此繁衍生息。冬天,虽不见桃花开,但见溪水流,村民,依水而建,临水而居;溪上石拱桥特别多,隔一小段就有一座桥。据村庄老人说,每出一名官,村里建一座桥,喻意为“轿”,以示荣耀。

每座桥都有名字,流芳桥,明代进士潘珏建;雨济桥,明代进土潘士藻建。崇恩桥,潘珍建;还有迎恩桥、尚文桥、敬义桥等共36座半石桥,据说20人拥有一座桥,世界最多桥的村落。

为什么会出现“半石桥”呢?村庄先后出了37名秀才以上的文官,但有1人例外,与村里36人寒窗苦读相比,他却是捐钱买来的,允许他建半座桥,以警示后人。

正是这样纯正的文风民风,自古以来村庄文人仕宦多,村民流传有“进士满街走,秀才多如狗”之说;乾隆时期的旗杆石,仿佛述说着书乡的辉煌。

桃溪大都姓潘,潘璜祖孙三代出了9位进士,潘璜一人,曾任过吏、刑、工、兵、四部尚书。当代红学家,台湾潘重规,也是该村后裔。

据村谱记载,宋至清末,中进士24人,中举人29人,太学生、贡生69人,在朝为官126人,七品以上官员75人,封赠大夫17人,有著作入选《四库全书》17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桃溪不仅桥多官多,还有“两绝”,一是老水酒,二是冷水鱼。好水酿好酒,桃溪的水酒,传说是吕洞宾掘泉而酿制的“老水酒”,大缸的水酒,浓浓的酒香,既有米酒的柔软,又有白酒的刚烈。

村民家,都有鱼塘,村民引用溪水入宅,成了“屋中水塘”,聚水聚财。流动的水质,深山的泉水,温度较低,鱼的生长较缓慢,所以桃溪的冷水鱼,味道特别鲜美!如果你到桃溪旅行,别忘了喝一喝老水酒,品一品这里的冷水鱼。

过桥中的杨秀才是谁

那是云南名吃过桥米线的故事,就是杨秀才跟他老婆。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源于滇南蒙自。传说蒙自县城的南湖旧的风景优美,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日备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见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忖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许时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侍,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从杨秀才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 经过历代滇味厨师不断改进创新,“过桥米线”声誉日著,享誉海内外,成为云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昆明的摩登粑粑是什么?

我是理勤Debbie,美食爱好者和创作者,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做为云南人我想介绍这一款从抗战时期就风靡至今的美食……

云南昆明有一道有名的小吃,样子很“摩登”,煎烙的黄灿灿、油润润、圆圆的饼儿,像个螺旋儿,又像一个摩登女郎盘旋的发髻,看着就很时髦,它的长相是地道的中式椒盐饼的样子,它的味道呢,却不像中式面点,香甜浓郁却颇有些西式糕点的味儿,在它诞生的年代,是相当的“摩登”了。

“摩登”,就是英语的“现代”modern 一词的音译),这种千层麦面椒盐烧饼,它有了一个英语和昆明话合璧的名字“摩登粑粑”

“摩登粑粑”是在20世纪40年代叫响, 抗战时期,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驻防昆明,带来了西方的奶油、面包。

老昆明有种吃食叫“椒盐饼”,是中式传统的和面,擀饼,抹油,撒椒盐,炉火烘烤的面饼。很不摩登,甚至有些老套。

受到启发,卖椒盐饼的店家揉面时加入牛奶、白糖等拌匀,擀成薄片后,在面皮抹匀奶油,卷成条,均匀的切为多个小节,再将面节直拉旋扭并压扁,擀成饼状,卷成条,锅热后抹上熟菜籽油,将生胚下锅两面烙黄 。

黄油、牛奶为主料做出来的摩登粑粑,因为吃法摩登、香气独特,让摩登女子们特别喜爱,过去昆明人把美女叫“摩登”,“摩登”是看的,“粑粑”是吃的,二者结合,应了那句老话“秀色可餐”,故称之为摩登粑粑。

在老昆明人的记忆里,它是一道有故事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美食风景线。

著名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先生当年在西南联大上学,在《昆明的美食》一文中,他写道“摩登粑粑即烤法面饼,不过是用松毛(马尾松的针叶)烤的,有一种松针的香味。这种面饼只有凤翥街一家现烤现卖。西南联大的女生很爱吃。昆明人叫女大学生为“摩登”,这种面饼也就被叫成“摩登粑粑”,而且成为了正式的名称。”

其实说起来呢,摩登粑粑是在一个不摩登的年代,但在一个很沉重的条件下,出现在了昆明这座西南背负着抗战历史重任的城市的。

摩登粑粑的故事

摩登粑粑的传说不尽相同,它有好多版本,但时代背景是一样的:

1、第一个版本:吃粑粑的都是美女

抗日战争,美国飞虎队的到来,带来比较时髦的精白面粉,黄油,白砂糖,而美国大兵又吃不惯当地的口味,西南联大附近,有一家小烧饼店,结合面包和本地椒盐饼的做法 ,加入黄油、牛奶和白砂糖做出了摩登粑粑,很受美国大兵的喜爱,随即风糜大街小巷,又因为当时买这种烧饼的都是穿着打扮很时尚的女同胞,这些女同胞在当时被称为“摩登”小姐,这种烧饼,从此有了一个英语和昆明话合璧的名字“摩登粑粑”!

2、第二个版本:卖粑粑的都是美女

到底是谁发明的?传说中提到了三条街的美女做出来的:

传说,是昆明凤翥街一位俊俏的饼店老板娘,每日在卖好吃的摩登粑粑,就被人送予了“粑粑西施”的雅号。她做的粑粑色黄、香酥、质松软,人吃人爱,得“摩登粑粑”美誉,风靡昆明。

还有一个传说,是传说龙翔街有一个的美女,开了一间摩登粑粑的的小铺子,因为她穿着比较时髦、卖的粑粑又有比较洋气黄油在里面,十分好吃,故称之为摩登粑粑。 她的摩登粑粑是用当时很稀奇的黄油做出来的,香、酥、软、脆,好吃,价格只相当于一碗米线钱;还免费给一杯茶,可以边吃边喝,特别受欢迎。

还有一种说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抗日时期,作为大后方,盟军云集昆明,尤以美国人居多,美国人吃不太惯中式的味道,有原昆明绥靖路的两个姐妹,在昆明当地老椒盐饼的基础上,又结合了跟美国人学的西点的做法,加入牛奶和黄油来和面,现烙热卖,甚是受欢迎,由于这两姐妹俩长相漂亮,衣着打扮也很时髦,这种做派被在昆明的老美称之为“摩登”派头,“摩登粑粑”的名儿由此而来。从此以后,也便在兵营和昆明坊间叫开来,成为昆明小吃的一个品牌。

3、第三个版本:飞虎队与女学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西南联大的一个女学生,人长得漂亮,但家里很穷,为了生计,就把美国飞虎队男朋友送给她的黄油拿出来,做成了一种十分香浓洋气的粑粑,在街边上售卖,就一下火了起来。因为卖粑粑的人漂亮,买粑粑的人时尚,粑粑本身就是中西合壁的洋派东西,故人们叫它做摩登粑粑。

摩登粑粑的制作

制法一、(平底锅版)

主料:精面粉

辅料:奶粉、奶油、小苏打、熟菜籽油

调料:白砂糖

制作:

1、面粉置案板上,加入奶粉、白糖、小苏打、酵母拌匀,揉成面团,饧发2小时以上,至面团完全蓬松;

2、揉匀面团,擀成薄片状;在面片上抹匀奶油,卷成条。

3、、将面条搓匀,均匀地切为多个小节。

4、将面节直拉旋扭并压扁,擀成饼状。

5、将摩登粑粑的生胚下锅烙熟,两面呈金色时取出装盘。

制法二、(平底锅香酥版)

原料:精面粉1000克(20个计量),牛奶100克,白糖100克,奶油50克,发酵粉5克,熟菜籽油50克。

1、面粉倒入面案上,加入牛奶、白糖、发酵粉揉成软面团(可视面团情况加冷水和面),静置10分钟饧面,下剂子20个;

2、按扁抹上奶油,卷成长条,按扁,再盘卷成饼状,压扁;

3、将面饼浸泡于玉米油中15分钟;

4、平锅上火,锅热后抹上熟菜籽油,下入饼,待两面煎黄即可。

制法三、(电饼档版)

原料

面粉: 200g, 酵母: 5g, 牛奶: 100g, 盐: 0.6g, 白糖: 20g, 黃油: 10g

步骤

1、将面粉+酵母+白糖+牛奶揉成面团;

2、在面团中加入盐、黄油後,再将面团揉至顺滑;

3、将面团发酵至2倍大,再将面团中的空气排出;

4、醒发15分钟后将面团分割成70克(可分4個),

5、将面团擀开后,涂一层油,再从一端将面卷成长条;

6、将长条压扁;

7、将压扁的长条从一端卷起后再醒发10分钟;

8、将醒发好的面团压扁檊薄后进行煎制,电饼档 下火烤3分钟后,小火直至焖熟;

摩登粑粑制作要领和小诀窍:

1、第一种制法较为被餐饮企业喜爱,怕麻烦的也建议使用,但是最好面饼刷油卷条后放冰箱,冷藏二十四小时定型后,切片煎制,成品效果好。

2、第三种别法是糖少,油少味道相对淡一些,秉承健康之人士可选;

3、在和面时加入适量的奶粉、炼乳,奶味更香浓;

4、下锅制,一面微黄定型后即可翻面,两面金黄,改中小火,不易焦。

摩登更摩登之制法:

摩登粑粑还可做成破酥或包馅的,口味变化更多。

可以在卷制时加入干果仁、果干,加入干玫瑰花、干桂花或加撒上奶酪肉松等使味道更丰富时尚。

煎制好的摩登粑粑,盛到盘中,像花瓣儿一样娇艳欲滴的盛开,烤熟的摩登粑粑拉着“面头”可一直吃到“面尾”,一圈一圈盘旋着,颜色金黄而油润,外酥脆而内喧软,奶的香、黄油的香气沁人心脾,且不说入口表皮香脆,其他部分柔软易嚼,口感甜而不腻,兼有奶油的鲜香。摩登粑粑既有传统中式盐酥饼之香,又有西式糕点之浓郁。在当时相当洋气,这味道呀,也很摩登,至今人们依然沉迷在它的香气之中。

吃摩登粑粑仿佛是在与一位时尚洋气美女在相会,其滋味妙不可言。

在抗战那个特殊的日子里,昆明的摩登粑粑又代表了国际大融合大团结共同抗日的精神:加拿大的面粉,美国的黄油,古巴的白糖,中国的椒盐饼和时尚美女,把这些因素全部搓揉进小小的面饼里,散发着香气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这样一种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美味食品,你们说它摩登不摩登?

我是@理勤(Debbie)美食领域创作者和美食爱好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展现美食的魅力,解答你的疑问,如果喜欢就点个赞、评论一下,加个关注吧,多多联系,美食路上一起走。

守着三百年造纸遗存,铅山武夷山,82岁老人的廊桥遗梦

提起武夷山,很多人自然就想到了福建武夷山市。其实整个武夷山脉绵延550公里,是闽赣两省的界山。蔚为壮观的武夷大裂谷,峰峦叠嶂,植被丰富,沟壑纵横,水系发达。

来过多次武夷山,对桐木江的水和万亩竹海印象最为深刻。漫山遍野的毛竹浩瀚无际,有水竹、苦竹、斑竹、紫竹、凤尾竹。深山溪流淙淙,四处竹影婆娑,进入万籁俱寂的竹海深处,突然就与世隔绝了,只有光影漫射,无数蝴蝶飞舞。

北麓的铅山武夷山,清明时节大量的新鲜嫩毛竹,成为制造连四纸等纸品的主要原料,这一带成了古代铅山造纸业的主产地,鼎盛时期有2000余张纸槽,成就了江南纸都的辉煌。直到80年代,由于现代工业的冲击,铅山手工造纸技艺与造纸作坊一起,才淡出历史舞台。

离开铅山武夷山镇王村大坑,沿着一条乡道,去往连通八闽的八大关隘中的温岭关。途中车辆很少,偶有装满毛竹的货车,因超载车体肥胖翘头甩尾。狭路相逢时,惯性带着车身,还未交会,长长的毛竹就先冲了过来,惊得一身冷汗。

愈往山里去,手机渐渐无了信号,导航失灵。山下一小村庄人烟寥寥,向路边玩耍的8、9岁男孩打听,小孩朗声回答:这儿是和尚坪村,山顶两块矗立相向的石头,是两个没头和尚,他们的头被雷劈掉了。抬头一瞧,真像!

隔着小溪,有一排空荡荡的老式房子,静默在夕阳余晖下。说明这儿从前有很多人活动过,那些房子是干什么的呢?

总算看见了一户人家,两位80多岁的老人正干活回家,先进门讨口水喝。杯子里有淡淡的油腥味,是炒菜锅烧的开水,很乡村的味道。82岁的杨学贵老人,武夷山垦殖场退休工人,育有四儿两女,现在和小儿子一家住一起,四世同堂的幸福老人。

桥那边一排白色瓦房,是有300多年历史的和尚坪造纸厂旧址,老夫妻俩10几岁就在那学徒,烧柴、煮料、剥竹丝、晒竹丝。鼎盛时有五口王锅,主要做土报纸,卖到石塘纸号,出口国外印刷报纸。铅山连史纸是与宣纸齐名的纸品,可对于土报纸还是第一次听说,据老人说,它的来历和抗战有关。

抗战时期交通阻塞,机制钢笔书写纸匮缺。反应敏捷的河口纸商,与槽户合作研制,在毛边纸浆中放入明矾等物,使所产纸张不渗水、不滞笔,有良好的吸墨性能,既利于钢笔书写,还可用作铅印书报。当时铅山是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印刷的《前线日报》采用的便是这种纸,故名“土报纸”。

汉朝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传到铅山后,聪明的铅山人迅速把它做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成为明清时期江南造纸中心,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纸上富贵生涯。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数处记载了铅山造纸,给予了高度评价。明清时期,铅山人有十分之四都在从事造纸业。“舟车驰百货,茶楮(纸)走群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江右商帮”,主要经营的就是茶叶瓷器、纸张、苎麻夏布等物品。

上饶出行前,原本就打算到鹅湖撑石村寻找造纸遗存,没想到和尚坪村过去就是江南纸都石塘的主产区,曾经风云过铅山的造纸史。“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遗憾的是,有72道繁琐复杂工序的手工造纸几近失传,如今铅山像杨师傅这样,懂得配料、抄纸的老工人已所剩无,古法造纸遗址也濒临绝迹。

“英将、石塘纸槽多,八都、十都粮食窝”,说起这段历史老人心有戚戚,他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概括着武夷山一带的造纸盛况。和尚坪造纸厂在最好的时候,有2、3百号人,光绪年间有过一次“和尚坪暴动”,是造纸工人不满朝廷欺诈揭杆起义后失败。这些历史渐渐被后人遗忘了,在企业改制时,连厂房也卖了。这三百历史遗存,又该由谁来保护?

老人大半生围着造纸和武夷山转,59年造纸厂转垦殖场管理,71年并入生产队,他成了拿工分的农民。73年恢复垦殖场后,继续造纸植树造林,纸厂萧条后才转到王村分场做养路工,62岁退休。杨奶奶一直是家属工,身体看上去不错,快80岁人还满头黑发,经常帮小儿媳妇干活,这不,正晒着萝卜腌菜呢。

小儿子外出打工,留下儿媳小杨照顾老人和俩孩子。小杨娘家紫溪,嫁过来8年,早已习惯了和尚坪安静的生活。她也想过出去打工挣钱,但带孩子出去生活成本高,加上两个老人年岁大了,身边离不开人。

杨爷爷手里被刺扎了,小杨赶紧忙着拔,一家人关系很融洽。小杨是个勤快人,种菜、养鸡鸭,每天在家做好早点,骑车送到5里外的王村卖,中秋节还做月饼卖。

山里生活寂寞冷清,老两口用力所能及的劳动,填充着每一个简单的日子。也好在是深山,这些有历史的老厂房,才没有被无所不在的房地产开发消灭殆尽。

他们还可以每天相互搀扶,过桥去河对岸的造纸厂遗址,回忆回忆往事,对曾经的辉煌,做最后的告别。对于年迈的他们,这也是种精神慰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