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渡桥

下渡桥

下渡桥位于硖石街道西山桥北50米,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8月11日,下渡桥被公布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下渡桥,下渡桥简介,下渡桥-嘉兴市海宁市下渡桥旅游指南

永嘉桥下镇景点 永嘉桥下景区

1. 永嘉桥下景区

物价中等以上 ktv都不多 就国际和桥头宾馆有吧 还有个田垄山庄 公园以前有的 现在只剩一个破小花园勒 但是从桥头到梨村河边在建 散步挺好的

2. 永嘉桥头景区

在浙江省桥头镇.桥头镇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中国纽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从小小的纽扣购销,到创办中国首家农村专业市场;从有形专业市场“隐身”,再到培育无形的市场网络,永嘉县桥头镇的市场发展之路有了得意之作。

3. 永嘉桥下景区介绍

浙江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在老330国道旁边,现在改49省道了。

从杭州过来,经过丽水到永嘉境内,先桥头,后桥下。

从温州市区过来,过瓯江大桥后,从49省道往丽水方向去,就 到桥下。

到了永嘉县城,可以过中塘隧道,出隧道就 桥下。

4. 永嘉旅游必去的景点玻璃桥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楠溪江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50元

5. 永嘉桥下风景区

楼主你好:公交线路:23路,全程约31.8公里1、从温州客运中心步行约100米,到达客运中心站2、乘坐23路,经过41站, 到达桥下站3、步行约60米,到达桥下镇

6. 永嘉桥下景区有哪些

梅岙路边上等车就可以了、瓯北码头到桥头、永嘉火车站到桥头、黄田动车组到桥头的中巴都经过梅岙的

7. 永嘉县建设景区玻璃桥在哪里

没有玻璃栈道

黄花溪,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市南部,景色优美,被众多游客称为“北方九寨沟”。 从青州市庙子镇圣峪口村西南行2公里,过泰和山风景区,通过泰和隧道,就到了黄花溪。 进黄花溪要先经一个小山村。虽说是山村,却几乎见不到人家。可当我们在村头看到一畦畦整齐且泛着浓绿的菜园子时,分明感觉到了山里人家特有的质朴、勤劳与亲切。同时吸引我们的还有村头大片的山楂树,此时正是叶茂花盛之时,浓密却挺拔地连成一片。

中文名 青州黄花溪风景区

外文名Qingzhou yellow huaxi district scenic spot

地理位置 山东省青州市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8:00-17:30

景点介绍

黄花溪景区坐落在古齐国首都临淄之东,青州西南。在这里有鲁山的余脉,得乾坤灵气,

黄花溪景区图经过数十年风雨变化形成黄花溪。区内根据山谷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共划分成缘起林、逍遥津、普渡舟、觉悟山等十二个著名景点。据介绍,黄花溪三个字是寓意水、石、山、林等自然资源,地处唐庄西的山谷中,溪水清澈,宛若一个乡间的少女,静则流光盼顾,野花满头,相思成潭;动则飞流湍急,落玉之声,如山歌清唱,清纯甘美……没有雕梁画栋的楼台和廊阁,也没有普渡众生的庙宇和神灵,更没有人文杜撰的传说和故事,这里只有自然。

这个美丽的名字或许源自秋天黄灿灿的山色吧。此时的黄花溪,因为与外界的温差,加上气候的寒冷,别有一番欲说还羞的景致。原始的森林、交错的沟涧、清细的溪流、纯净的空间,皆使我们犹在天然氧吧,沁人心脾。应和的只有山谷的幽鸣。

黄花溪的美景能够匹敌拥有一千多年文化历史积淀的青州文化名河——瀑水涧,所以有人说青州的河谷美景是“古有瀑水涧,今有黄花溪”。

黄花溪山涧时常现出清泉汩汩、水流潺潺、虾蟹同乐的美景,你忍不住为之驻足。同行队伍里有个童心未泯的专家,每次都掀起水中的碎石捕捉藏于其中的鱼虾,可爱状让人忍俊不禁。雨季到来时,山涧的水流湍急,浅可漫脚踝,深可及膝盖,再有迅猛 直泻处便无法通行了。

8. 永嘉县景区

瓯北风景 罗浮山   乐史《太平寰宇记》引《永嘉记》:“此山(罗浮山)秦时从海中浮来”。《永嘉县地名志》:“罗浮山,在江北岸,去城五里,一名密罗山,今名山平头”。此山在瓯江和楠溪江汇合处的西北侧,有两座小山,相距180余公尺。早年,两山犹如两艘巨舰,浮在江中,四周水波粼粼,颠簸摇曳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这里形成一片冲积平原,将两山连在一起,遂成今日状况。   北面的山称章山,海拔51米。山呈长形,酷似一条自东向西爬行的蛇,故又名蛇山。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载,章山上原有一亭,名“襟江亭”,以唐王勃《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一句而取名。襟江亭踞山俯江,气势雄伟,因年代久远,早已荡然无存。南面的山称罗山,又名合山,海拔66.4米。因山形极像一只自西向东爬行的龟,故又称龟山。山北侧半腰有杨府庙,稍远处有鼋亭和将军殿遗址。山北麓有一口井,清泉终年不涸。   唐张又新《罗浮山》诗云:“江北重峦积翠浓,绮霞遥映碧芙蓉。不知来后沧溟上,减却瀛洲第几峰。”   罗浮石   晋书法家王羲之《法帖》中记:“近代华严石砚,颇佳。”明嘉靖《温州府志》载:“罗浮山,去城五里,有石可为砚。”光绪戊子年出版的《永嘉闻见录》(孙同元著)中说:“旧志云:有华严洞,花木繁丽,自成佳境。有石可为砚。”可见,罗浮山及屏立于北面的华严山,昔以盛产砚石著称。   清《岐海琐谭》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永嘉周永岱陛任主事,尽取罗浮石镶嵌会器等物,满载而归。夏仲鱼诗云:“秋峰尚不载江山,止写临行入画间。今日江山移得去,罗浮石山水中山。”   白水漈   白水漈位为瓯北清峰山山脚白水村,常年流水不断,瀑布凌虚飞下,无可凭依,下有深潭,碧水幽幽。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在浙江省第十中学(现温州中学)任教曾游此地,并作《白水漈》一文,由此白水漈名扬四海,游客不绝。

9. 永嘉二桥风景区在哪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196.6公里

起点:温州市

1.温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绣山路行驶80米,调头进入绣山路

2) 沿绣山路行驶60米,过右侧的温州市人民大会堂约280米后,右转进入府西路

3) 沿府西路行驶520米,左转进入锦绣路

4) 沿锦绣路行驶920米,过左侧的万康商务中心约270米后,右前方转弯进入车站大道

5) 沿车站大道行驶920米,过左侧的均瑶大楼约100米后,直行进入车站大道

6) 沿车站大道行驶190米,过右侧的龙腾大厦约150米后,在第3个出口,左转进入黎明西路

7) 沿黎明西路行驶410米,过左侧的德格欧洲原装进口厨房电器约50米后,右转

8) 行驶280米,过灰桥,直行进入诸永高速

9) 沿诸永高速行驶,过灰桥,直行进入诸永高速

10) 沿诸永高速行驶7.9公里,朝丽水/永嘉/杭州/S10东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1) 沿匝道行驶750米,直行进入温州绕城高速

12) 沿温州绕城高速行驶760米,朝杭州/永嘉/诸永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永嘉枢纽

2.沿永嘉枢纽行驶540米,直行进入诸永高速

3.沿诸永高速行驶223.5公里,朝杭州/G60北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92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5.沿沪昆高速行驶59.2公里,朝湖州/下沙/G2501北段/杭州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下沙枢纽

6.沿下沙枢纽行驶400米,稍向右转进入杭州绕城高速

7.沿杭州绕城高速行驶26.5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8.沿长 高速行驶120米,稍向右转进入南庄兜枢纽

9.沿南庄兜枢纽行驶79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10.沿长深高速行驶238.8公里,直行进入宁杭高速

11.沿宁杭高速行驶5.7公里,朝二桥/上海/三桥/合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高桥门枢纽

12.沿高桥门枢纽行驶780米,直行进入沪蓉高速

13.沿沪蓉高速行驶8.4公里,过万家楼立交桥,朝G36/玄武大道/南京开发区/南京二桥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宁洛高速

14.沿宁洛高速行驶28.5公里,过官塘河中桥,朝三桥/合肥/淮安/连云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六合南枢纽

15.沿六合南枢纽行驶,过官塘河中桥约1000米后,直行进入南京绕城高速

16.沿南京绕城高速行驶14.9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17.沿长深高速行驶50.9公里,朝盱眙/宿迁/徐州/S49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黄花塘枢纽

18.沿黄花塘枢纽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新扬高速

19.沿新扬高速行驶136.4公里,朝新沂/宿迁高新区/S49/G2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0.沿匝道行驶600米,直行

21.行驶80米,直行进入新扬高速

22.沿新扬高速行驶65.9公里,直行进入段宅枢纽

23.沿段宅枢纽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24.沿京沪高速行驶181.9公里,朝莱芜/济南东/北京/G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新泰枢纽立交

25.沿新泰枢纽立交行驶450米,过新泰枢纽立交约440米后,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26.沿京沪高速行驶56.3公里,过北孝义大桥,朝淄博/滨州/S29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滨莱高速

27.沿滨莱高速行驶64.5公里,在淄博新区/周村出口,稍向左转进入贾黄立交桥

28.沿贾黄立交桥行驶290米,过淄博新区互通立交约670米后,直行进入荣兰线

29.淄博市内驾车方案

1) 沿荣兰线行驶7.9公里,过昌国路立交桥,朝柳泉路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过昌国路立交桥约390米后,直行进入山泉路

3) 沿山泉路行驶,过昌国路立交桥,直行进入柳泉路

4) 沿柳泉路行驶3.4公里,朝人民路/市政府方向,右转进入人民西路

5) 沿人民西路行驶230米,到达终点

终点:淄博市

10. 永嘉桥下景区开放时间

从桥头坐车到瓯北码头车站,瓯北码头车站就有直达楠溪江龙湾潭的班车,票价15元左右。祝你玩的开心。

11. 永嘉县周边景点

楠溪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茗岙梯田,埭头村乡土建筑,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部旧址,芙蓉古村,谢用卿一门三英古居,岩头古村,永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谢文锦烈士纪念碑,坦头窑遗址,浙江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永嘉原野农庄,永嘉吴超征烈士纪念馆,南溪江宗祠建筑群,苦芙蓉村古建筑群等。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六渡桥一直是老武汉人津津乐道的地方,这里也是武汉早期的城市中心,相对比较繁华的地方,现在不少老市民感叹城市发展太快了,到处都是修建的高楼大厦,缺少一丝以前的市井气息,那么现在的武汉六渡桥情况如何呢?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六渡桥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中段)与三民路汇合的中心地带,叫桥不见桥,只是个地名而已。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六渡桥最早的记载,是在清道光二年即1822年范锴所著的《汉口丛谈》一书,书内对当时汉口“坊市街衢”,“大略纪之”。六渡桥是因原来玉带河上渡桥得名,或曰此处有六渡桥供路人河上行走而得名。

加上六度一词本身就是佛家语,按“六度”即六波罗密,是“度彼岸”的意思。因此,六度桥因庵而非桥得名应是确信无疑。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武汉国民政府位于武汉市江汉区。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昌,国民革命重心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同年12月,一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到达武汉。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到达武汉的委员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行使中央最高职权,后选定南洋大楼。联席会议的成立,标志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1996年11月20日,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南洋大华饭店的设计和建筑水准,至今很多建筑都无法企及。南洋大楼聘请美国汉明(HENMING)建筑师和伯克利(BERKLEY)土木工程师做建筑设计,并由汉合顺营和李丽记营造厂承建,1917年动工,1921年落成,耗时三年。大楼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武汉民众乐园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为较大的文化娱乐场所。始建于1919年。或商营或官办,几度更易。初名新市场,曾改称血花世界、人民俱乐部、民众乐园、新记与明记新市场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定为武汉民众乐园。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新民众乐园由汉口知名人士刘有才等集资兴建,1919年主要部分建成开业,1920年全部建成。全园建成开业,曾驰名国内外,是武汉最大的文化娱乐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园内建筑多次维修,1981年,原大舞台和新舞台分别拆建成现代建筑的江夏剧院、群众剧院。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临街的雕塑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一位执勤民警,为一位老者擦拭脑袋上的伤口一幕,我随手拍下来。

武汉六渡桥简介 六渡桥现状如何

几个年轻人围着一个小孩,在拍照。孩子高兴的做着各种动作在配合。

外白渡桥附近景点 上海外白渡桥

1. 上海外白渡桥

南京路步行街直走,走到头,外滩。

面对黄埔江往左走,1直走就到了。

车的话123,外滩下。


2. 上海外白渡桥建造时间

1、东方明珠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约468米。该建筑于1991年7月兴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地区覆盖半径80公里。东方明珠塔凭借其穿梭于三根直径9米的擎天立柱之中的高速电梯,以及悬空于立柱之间的世界首部360度全透明三轨观光电梯,让每一位游客充分领略现代技术带来的无限风光。 东方明珠电视塔共有3个360度的主要观光层,游客尽可在不同高度欣赏都市美景。

2、金茂大厦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来金茂大厦观光,最大亮点是站在88层观光大厅欣赏城市景色。观光厅内玻璃幕墙让视野开阔,可环望俯瞰城市风光,建议下午将近傍晚时去观景,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迷人的夕阳,而夜幕下的陆家嘴和外滩,在灯光渲染下相当漂亮。

3、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为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一栋摩天大楼,东临浦东新区腹地,西眺浦西及黄浦江,南向张杨路商业贸易区,北临陆家嘴中心绿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矗立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是中国第四高楼,形状类似开瓶器。登上100层观光厅,可以平视东方明珠尖顶。踩在悬空观光长廊上,透过脚下透明玻璃俯瞰浦江两岸风光,有如云中漫步。

4、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座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设计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之巅118层观光厅是上海中心大厦的功能体验区,四周包裹着落地超大透明玻璃幕墙。在上海之巅360度全视角观光厅,近看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身居足下,远眺外滩、世博园区尽收眼底,一览苏州河与黄浦江蜿蜒同奔长江共入东海。


3. 上海外白渡桥情深深雨蒙蒙

那就是屋顶,可云爬到屋顶去追那个老鹰(猛儿)尓豪上去救她

可能就是你记错了。

看见你问这情深深雨蒙蒙,真是怀念,我小时候每年假期都播,我每回都看,还哭得稀里哗啦的


4. 上海外白渡桥是哪个国家造的

叫黄浦江,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黄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后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黄浦江全长约113公里,河宽300至770米。黄浦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纳了上游太湖流域的众多来水。“浦”是古吴语中河的意思,一般多指人工河。黄浦江下游曾被称为黄歇浦和春申江,有说法认为是因为上海曾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的封地。[黄浦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黄浦江上已建成多条江底汽车隧道和大桥。黄浦江是兼有饮用水源、航运、排洪排涝、渔业、旅游等价值的多功能河流。


5. 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

你知道上海“外白渡桥”名字的由来吗?它经过了怎么的历史呢?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外白渡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历史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濒临黄浦江,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风雨历史呢?

  现今的外白渡桥,其实已经是第三代 。

  第一代桥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洋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洋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第二代桥

  造桥纯粹为牟利的威尔斯等人曾声称,上海道台特准许其专利,人行需交“过桥税”,且只向华人收税,外国侨民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继之,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钱,乃称之为“白渡”。 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于1876年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后来数十年,民间口误,读音成“外白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再后来,历史走到今天,这其中的“涵括”早已经不止是一座桥的名字。

  第三代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以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新桥代替。筹建时曾有钢桥、木桥两种设计图纸与预算方案供工部局参考。两种桥梁宽度相同,设计要求都能承受一级城市桥梁通常能够承受的载重。其中,木桥使用寿命20年,造价8.3万两,每年维修费用按造价的4%计算为3320两。钢桥使用寿命50年,造价20万两,每年维修费按造价的0.35%计算为700两。工部局工程师兼测绘师查尔斯·梅恩认为虽然钢桥先期投资较大,但外白渡桥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铺设复线电车轨道,建造钢桥可以得到长久的好处。同时英商电车公司表示愿意为钢桥改建费用捐助3500英镑。通过对拟建中的钢桥、木桥不同造价及按照复利年利率6%计算50年后所获款项的比较,工部局选择了钢结构桥,并刊登广告征求新桥设计和承建招标书。在17份投标书中,最后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万英镑中标,并由英国达林顿市克利夫兰桥梁建筑公司制造钢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国监督加工制作。

  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新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桥宽60英尺(其中车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长171英尺,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工业革命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铁架桥梁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钢架桥梁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 类似的钢结构桥,在当时,除了上海,还有横跨天津海河的万国桥(今名解放桥),建于1902年,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还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国桥”。


6. 上海外白渡桥图片

简介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又称外婆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 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


历史

第一代桥

外白渡桥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洋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洋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第二代桥

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后来数十年,民间口误,读音成"外白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再后来,历史走到今天,这其中的"涵括"早已经不止是一座桥的名字。

第三代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新桥外白渡桥 代替。筹建时曾有钢桥、木桥两种设计图纸与预算方案供工部局参考。两种桥梁宽度相同,设计要求都能承受一级城市桥梁通常能够承受的载重。其中,木桥使用寿命20年,造价8.3万两,每年维修费用按造价的4%计算为3320两。钢桥使用寿命50年,造价20万两,每年维修费按造价的0.35%计算为700两。工部局工程师兼测绘师查尔斯·梅恩认为虽然钢桥先期投资较大,但外白渡桥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铺设复线电车轨道,建造钢桥可以得到长久的好处。同时英商电车公司表示愿意为钢桥改建费用捐助3500英镑。通过对拟建中的钢桥、木桥不同造价及按照复利年利率6%计算50年后所获款项的比较,工部局选择了钢结构桥,并刊登广告征求

外白渡桥新桥设计和承建招标书。在17份投标书中,最后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万英镑中标,并由英国达林顿市克利夫兰桥梁建筑公司制造钢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国监督加工制作。

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新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桥宽60英尺(其中车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长171英尺,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铁架桥梁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钢架桥梁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当时主持修造,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 类似的钢结构桥,在当时,除了上海,还有横跨的万国桥(今名解放桥),建于1902年,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还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国桥"。

城市象征

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与外贸运输两大支外白渡桥柱产业贯通一气。

1937年上海沦陷,当时中国人过桥都要毕恭毕敬地向在桥头站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或罚跪,甚至被狗咬。而在桥的东南面,就是记载 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

研究上海历史的上海市档案馆馆员张姚俊告诉记者,直接发生在外白渡桥上的最大事件便是1915年上海镇守使郑汝成被刺案了。在上海市档案馆里可以找到的有关外白渡桥的照片中,有淞沪抗战期间大量难民从闸北潮水般向南通过外白渡桥的情景,也有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从外白渡桥进城的画面。

年逾百岁的外白渡桥默默承载着城市的荣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如今的它乐当观景台,每天让中外游客架起相机,对着彼岸新楼拍照留念。在许多海外游子心中,外白渡桥的身影却已化成一缕抹不去的乡愁。


7. 上海外白渡桥属于哪个区

上海滩电视剧在上海黄浦区拍摄的主题景外白渡桥。


8. 上海外白渡桥的历史

苏州河,长江支流黄浦江支流吴淞江上海段俗称,民间一般认可的河段是:起于上海市区北新泾,至外白渡桥东侧汇入黄浦江。有时也泛指吴淞江全段。

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后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苏州河下游近海处被称为“沪渎”,是上海市简称的命名来源。


9. 上海外白渡桥简介

在外滩北端,位于苏州河上,靠近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口


10. 上海外白渡桥在哪个位置

上海在外滩跨越苏州河的一座铁桥,当时是德国人设计的,如今保存的还是非常好,是苏州河上的交通要道,对于桥梁设计者来说很有参考价值的。

矗立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外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也是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