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南岩寺

新昌南岩寺

南岩寺为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的正式开放寺,在县城西5公里的西山村,旧志载:“山岩陡险,皆沙石积成,如筑墙壮,以物触之,纷纷而落,时或有崩堕者,世传大禹治水,东注积沙成岩。”“人掘其地,有螺蚌壳,云岩下乃海门也。”唐李绅《龙宫寺碑》载:“南岩海迹,高下犹存。”宋范仲淹诗:“伯禹水既治,一峰留此也。”宋王十朋〈会嵇赋〉:“南岩嵯峨,海迹古兮。”南岩山景区延绵十多里,胜迹有南岩寺、任公子古钓台、化云洞、大洞、铁佛寺、蝙蝠洞等。

南岩寺:这里没有香火庄严、禅房幽深的气氛,没有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景象,更没有达官贵人光临的显赫场面,寺院宁静得象一口青苔封衍的古潭,几位象清泉一样朴实而透明的看门老人告诉我们:南岩寺是最早的石窟古寺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唐宋时有八百僧众,唐明皇闻其名,曾在此映水塑貌。据说,新昌是先有南岩寺后有大佛寺的。而今,僧人远去,遗迹尚存,只有那佛殿、僧房、碑刻不时地闪烁着曾经旺盛的香火。

南岩石殿,额书“天乙真庆宫”。坐北面南,建于悬崖之上。为石雕仿木构建筑,面阔3间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是武当山现存最大的石殿。由于石构件颇为沉重,且又在悬崖峭壁上施工,故难度很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南岩又名“紫霄岩”,因面朝南方,故称南岩。南岩宫全称“大圣南岩宫”,是武当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处。

南岩峰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元代在此建有道观,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在此营建殿宇640余间,清末被毁。现仅存元代建的石殿、明代建的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及元君殿、南熏殿、圆光殿等遗迹。

南岩宫的总体布局是九宫中最灵活的,既严谨,又极富变化。从南天门入小天门,穿过碑亭,便是俗称脚蹬老虎岩的崇福岩。远眺是圆光殿、南熏亭、近观有18道棋坪及太上观、五师殿、方丈室、斋堂等遗迹。龙虎殿是南岩著名的一景。出龙虎殿即是大院落,院中有一口六角饰石栏的水井。井水清香洌甜,犹如甘露,故名甘露井,是武当最好的泉水之一。

南岩周围还有滴水岩、仙侣岩、黑虎岩、红军洞、雷神洞、龙潭等,都是下临绝涧、峭壁千仞的景致,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新昌南岩山景区 新昌南岩山景区介绍

1. 新昌南岩山景区介绍

新昌最主要的景点有: 大佛寺风景区 大佛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区、十里潜溪景区、南岩山景区三部分组成。大佛寺景区紧依县城,是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正在申报之中。 大佛寺内最著名的是依山开凿的弥勒石窟造像,通高16米,两膝相距10.6米,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我国早期石窟造像在南方仅存的遗迹,被誉为“江南第一大佛”。而与之毗邻的千佛院,内有1075尊小石佛,人称“江南敦煌石窟”。近年来,景区内相继开发了般若谷、佛心广场、木化石恐龙园、露天弥勒、罗汉洞、射雕村等特色景观。景区游览面积约2.5平方公里,游览时间约三小时。 大佛寺景区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六朝时期这里就是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是高僧星聚并创立许多佛教光辉业绩的地方,也是天台宗祖庭之一。历代有大批的文人墨客,如王羲之、李白、孟浩然、米芾、颜真卿、弘一法师、赵朴初、日本松浦友久教授等吟诗题联百余处。整个寺院的建筑依山就势、迥异曲折、风格独特,是风景园林式寺院的典范,景区内山青谷翠,岩险石奇,池明如镜,修篁夹道,人工巧筑与天然野趣为一体,是观光朝觐、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十里潜溪景区距县城西5公里。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环境优雅,涧流飞泻,怪石林立,有天烛湖、百丈岩、七盘仙谷等景点,玉兔岩、九龟上岸、狸猫听音、骆驼背猴等沿途景观,均是水石交战的矛盾统一体,让人叹为观止。南岩寺景区离县城西7公里,南岩寺创建于东晋永和年间,唐宋时僧众曾达八百,寺院邻近有任公子钓台、化云洞、玉女矶、蝙蝠洞等众多洞穴景观。世传中的“海迹神山”南岩寺正在修葺扩建中。 穿岩十九峰景区 穿岩十九峰风景名胜区位于新昌县西南22公里,总面积30.6平方公里,由十九峰、千丈幽谷、重阳宫、台头山、倒脱靴等五个景区组成,是以观光、游览、度假、科考为主的山水型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内有人文与自然景观百余处,以雅、幽、奇、险为特色,融峰、谷、洞、溪、瀑为一体,山脉绵亘,峰峰相连;台地高峻,恢宏开阔;深谷险壑,叠瀑飞泉;江流蜿蜒,清溪碧潭,是地质学上典型的丹霞地貌和国内罕见的最大的丹霞群之一,也是硅化木国家宝库、国家级地质公园。景区兼具“桂林之秀、漓江之美、雁荡之奇”,素有“小桂林”、“浙东张家蜀”之美誉。 十九峰景区由新老穿岩、马鞍峰、望海峰、胡公庙等景组成,面积4.4平方公里,以十九峰、云台峰和百郎峰及镜岭江为主体景观,使游人充分享受其山光水色的风姿神韵。 还有沃洲湖风景区 国家地质公园 千丈幽谷等

2. 新昌南岩山景区介绍词

南岩山景区延绵十多里,胜迹有南岩寺、任公子古钓台、化云洞、大洞、铁佛寺、蝙蝠洞等。

主要景点

南岩寺:这里没有香火庄严、禅房幽深的气氛,没有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景象,更没有达官贵人光临的显赫场面,寺院宁静得象一口青苔封衍的古潭,几位象清泉一样朴实而透明的看门老人告诉我们:南岩寺是最早的石窟古寺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唐宋时有八百僧众,唐明皇闻其名,曾在此映水塑貌。据说,新昌是先有南岩寺后有大佛寺的。而今,僧人远去,遗迹尚存,只有那佛殿、僧房、碑刻不时地闪烁着曾经旺盛的香火。

3. 新昌县南岩

驾车路线:全程约24.6公里起点:新昌客运中心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京福线行 1.7公里,朝新昌城区方向,左转进入南岩路2.沿南岩路行驶440米,右转进入孝行路3.沿孝行路行驶67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鼓山西路4.沿鼓山西路行驶630米,直行进入新蟠线5.沿新蟠线行驶20.7公里,过右侧的黄岙村约300米后,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十九峰景区

4. 岩山风景区

红叶柿岩“圆梦塔” 圆梦塔:是红叶柿岩景区的核心地标,塔身29.9米,位于海拔780米的歪嘴山之巅。

5. 江西岩山在哪里

 尚寨派裔孙吴锡璋,清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高中一甲一名武状元,钦点殿前侍卫,晋封四品武德骑尉。?、  吴 姓源 流?  一、渊源  在古谱中出现许多吴姓的人物:有《路史•国名记》中记载的炎帝之臣吴权、黄帝之母吴枢 ;有火神祝融氏吴回;有曾与羿比射的神箭手吴贺等。这些吴氏的来源,固然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在吴氏史料中十分罕见。而现在吴姓的人绝大多数是泰伯、仲雍的后裔。郑樵《通志 •氏族略》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姓"。?起源出自姬姓:黄帝,有熊氏国君,号有熊。生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名轩辕。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是历史上第一个姬姓的人。黄帝有四妃,共生子二十五子,其中正妃嫘祖生二子,长玄嚣,次昌意。黄帝去世后,玄嚣继任。并继承了黄帝的姬姓,吴姓即从玄嚣这一支脉递传而来。史称姬姓吴氏,故追溯本源,黄帝是吴姓的初祖。?黄帝以降,经玄嚣、娇极,帝喾至五世为后稷。名"弃"。善农耕,播五谷,建功于天下, 被尧帝命为农官,受舜帝封于邰(今陕西武功)。成为我国农业始祖,后被后世遵为"神农" 。吴姓旧谱载:"吴氏之先,始于后稷",指明后稷是吴氏的先祖。?开氏于泰伯、仲雍:后稷之后,传十二代至古公亶父,(下简称古公),几经迁徙,已由封地 转移至 (今陕西西彬县和甸县一带)。古公继承和振兴了后稷等祖先的事业,积德行义,深受民众拥戴。时值商殷之世,西北戎狄游牧民族也逐步强大起来。经常搔扰古公的辖地,因不堪戎狄侵凌,古公便率众离南迁岐山山麓的周原地区(今陕西岐山县)定居,同时建立国家统治管理机构。得到了商王朝的认可。因所建的诸侯国地处周原,故称周人,诸侯国也称周。?古公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传说季历贤而其子昌(即周文王)有圣端,深得古公宠爱。古公有意传位于季历,以便今后能传位给昌。但因碍于当时氏族王位长子继承的传统而苦恼。泰伯、仲雍体察到古公这一心意,为了顺从父亲的意愿,兄弟俩决定自动引退,以逊位于季历,于是托辞为父采药,结伴南奔衡山,且一去未返。这样,季历被立为太子。但古公去世前仍留下遗嘱,要季历让位给泰伯以遵氏族传统。泰伯、仲雍回国奔丧时,季历遵 照父亲遗命,要泰伯继承王位,泰伯却坚辞不受。季历不依。几经避让不成,泰伯只好再次 偕弟南奔荆蛮,为了表示义无反顾之心,泰伯、仲雍回荆蛮之后,即举族南迁,兄弟俩辗转 来到长江入海口的江苏吴地(今无锡梅里村一带)落脚,并改从当地吴人断发纹身之俗,以成 "刑佘"之人。表示再无资格当宗庙社稷之主,籍以回避季历。泰伯、仲雍此举,不仅顺从父意,使季历因而登上王位,而且开创了吴氏的谦让家风。其崇高品德,深为后世敬仰。孔 子在《论语》中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认为泰伯的品德已到了至高的境界,这就是"至德传芳","至德"堂号的来源。司马迁在《史记 》中把泰伯列为《世家》之首。?  泰伯、仲雍到江苏吴地之后,不畏艰辛,开山辟水,教民农桑,积 改造环境,"数年之后 ,人民殷富,远近民众相率归附者千余家",于是泰伯兴建国家,国号"勾吴",族人以国为姓,改姬姓为吴。泰伯从而成为吴姓的开氏始祖,无锡梅里成为吴姓的发祥地。《赵宋百家姓》载:"纪吴之郡海",盖舆地志云"渤海者,东海之通称也"。所以吴姓统称" 渤海传芳"。由于泰伯无嗣,泰伯去世后,王位传于仲雍,今日吴姓乃仲雍所传,仲雍是为 吴姓的传代始祖。?后来传至泰伯十九世孙寿梦,吴国始称王。吴王寿梦有五子:长诸樊,次余祭,三夷昧,四 季札,五厥由。由于季札最贤,吴王要传位于他,他坚辞不受,寿梦死后,才决定以兄弟次 序传位,最后传给季札。可是,季札仍旧礼让不受,后来索性避居延陵(今江苏武进),二兄 余祭无奈,只好把延陵封给他作属邑,因此世称延陵季子。季札不但继承了"让德"高风的高尚品质,而且以高度的文化素养称贤于世。季札去世时,六十五岁的孔子亲自为他题写墓碑:"于戏有吴延陵季子之墓",世称"十字碑"。传至泰伯二十一世孙吴王夫差,至公元 前四七三年被越王勾践发动的对吴国战争中所打败。夫差失国,绝大部份的吴姓子孙被赶出 家园,流亡他乡,散居各地,甚至流落国外。其中除季札四子中的子玉一支留守延陵外,其 他的则"散处吴楚、闽越间"。季札的后裔另称延陵,以别渤海,郡号"延陵郡"此后还析 出"长沙郡"、"濮阳郡"。吴姓一族以"谦让开拓"的特有家风,生息繁衍,丕显昌盛, 成为望族,据最近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吴氏族人有二千多万,在十九个大姓中居第十名。海 外吴氏后裔有四百六十万人,占华侨总数的百分之十五。?二、入闽  福建是吴姓分布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崇安、建阳、浦城、福州、连江、莆田、泉州、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同安、厦门、漳州、云霄、龙岩、宁化、连城、上杭等县市 。?南北朝至德三年(583年),丰州刺史章大宝谋反,吴惠觉平叛有功,授丰州刺吏,后择居清源山朋山(旧称屏山)岭后。?  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先住福州古桥头,反又迁居尤溪,子孙又分衍大田、漳平、安溪等地。?唐僖宗中和二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仁禄唐开成进士,官国子博士,迁户部大司徒,因避广 明之乱"耻再受乱朝爵令",徙居惠安大吴。至今已一千余年,传四十世,誉为"名宦乡贤 裔,忠臣孝子家",繁衍蕃盛于闽南各市县和台湾、浙江、广东、四川、江西、辽宁等省, 以及东南亚诸国。子孙数百万人,泉州黄龙、晋江磁灶、石狮三宗,乡殷富昌荣,菲律宾" 让德堂"和印尼"延陵公会"以及泰国、星州等的吴氏族姓社团,对侨居地和祖国贡献巨大 。宋代惠安九世十三人登进士第,宋旌表吴德章为孝德大孝子,清光绪庚寅,晋江吴鲁钦点 状元。其所著《百哀诗》为亲睹八国联军侵华罪行之纪实。痛责清廷腐败卖国之爱国史诗。唐僖宗中和四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祭字孝先,随王审知入闽。同行的还有其堂兄弟:发、 兴、瑞、良、斌等五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宋末元初(1249年),状元宰相安徽吴潜之十一世孙吴薪,从浙江兰溪以孝廉征为龙岩令入闽,为官清正,未三年即得迁秩,改判潮州,莅任时途径海阳探访祖迹,不幸染疾,其子徙居漳下坡,后裔丕振蕃盛于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和东南亚诸国,至今繁衍二十多万人 ,其中尚寨派裔孙吴锡璋,清乾隆四十年乙未科高中一甲一名武状元,钦点殿前侍卫,晋封四品武德骑尉。?浦城城吴氏显荣于宋 宗朝,礼部侍郎吴待问生:育、京、方、亮四子均进士及第;吴育大魁天下,与弟吴充先后任仁宗,神宗宰相,调和鼎鼎,家声大振。?迁入上杭的吴氏有两派,一属江苏无锡常州延陵郡;一属渤海郡。衍居全国各地子孙以四川为多,连江吴氏,其始祖吴省元,于宋代因避乱由南京迁居连江东塘,至今已发展三十一世 ,其裔孙吴运追随孙中山革命,为黄花岗烈士之一。?宋进士文林郎吴宥由江西南丰迁宁化,成为后世闽、粤客家吴氏始祖。子孙分衍于台湾、两广、香港等地。?  安溪县厚安吴氏,其始祖子原公,于明代永乐年间迁入安溪剑斗开发创业,至今五百余年, 人才昌盛,其子孙散居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仅安溪剑斗镇就有子孙一千余人。?福建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吴姓的清官廉史,在宋代就有知惠、潮二州的惠安吴达老;有古田尉,积阶朝散大夫莆田的吴公诚和尚右郎官,大理少卿吴叔告;有史称"真廉吏"的建阳古田尉,攸县丞,融州节度推官吴居仁以及长乐世称"吴铁面"的著名监察御史吴实。此外还有 南宋进士、大教育家、惠安吴岗治学舍以经学指授峡邵二州,夷陵学子始第春官。?  三、肇南  吴姓也是较早迁居南安的族姓之一。两晋时期,中原汉人为辟战祸,纷纷南来,沿古南安江而居,特别是唐宋、中原板荡,北方大量民众南迁入闽,移居南安。唐代诗人韩盄隐居南安时,在《秋郊闲望有感》诗中就有"枫叶微红近有霜,碧云秋色满吴乡"的诗句和《南安寓居》中有"天近函关屯紫气,水通吴甸浸晴霞"诗句,说明南安一带早有地名"吴乡"及田地"吴甸"。?据有关史料记载,吴姓移居南安主要支派有:黄龙族礼孙公裔下;漳州南靖吴薪公裔下;还有吴伯谦裔下;灵水清溪支派,肇基公,燕翼公裔下;还有从龙岩、漳浦等地迁入其他支派,他们在南安开山辟水,艰苦创业,蕃衍昌盛,至今人口达58170人,为南安第七大姓。?四、蕃衍  黄龙吴氏:大约于宋嘉定(公元十二世纪)纷纷迁入南安,黄龙一族迁入南安开发的村落有: 码头诗口村、诗坂村、龙溪村、营园村;洪濑有湖美小路村、进坑村;溪美有顶溪美、溪美 街、莲池村(赤口);柳城有浦头村、鹭江大埕村、下都、杏莲、三堡、八尺岭东山村;彭美 下房村;金陶有鼎美村、吴板村、内寮村、盖溪跳坑村、金墩吴厝村、镇山墩头村;罗东有 潭边村;水头有湖内村、田中村、托坂村;石井有后店村;丰州有素雅东门、南门、港吴; 霞美有邱店、许厝后村、下福村、埔头村、麻山村、金鸡村、云台村(小部分);康美有东坂 吴厝村;诗山吾丰古宅村。美林有溪州、省新的林头、库内、梅胜、埔顶;历经八百左右年 来,如今黄龙族的南安后裔,广播闽、浙、赣、粤、港、澳、台,并侨居海外,星、马、泰、菲、印尼、欧美等地,瓜瓞绵长,人才辈出,簪缨显宦,名贤博士,商贾富豪,遍及海内外。?黄龙吴氏开基祖礼孙,其先祖吴琚以下几代是:吴琚--吴安仁--吴仕骧--吴爽-- 吴礼孙,自礼孙起至今已传二十九世,衍居于海内内数十万人。一世礼孙,配陈氏,生三子 :长景政,居黄龙祖地传世;次景善,分居南安诗口;三景兴,分居晋江、石狮、蚶江及锦里。二世景政,配蔡氏妙清,生六子:长君用、次君济、三君弼、四君辅、五君锡、六君赐 。?二世景善支派:后裔又迁播于南安金淘、安溪、泉州城内、福清、龙溪地区、尤溪县、福州市、延平、建宁、邵丁、同安、厦门、晋江以及江西上饶、浙江温州、平阳和台港等地,后裔数万人。三世君用支派:配陈氏,生三子:长观生、次观应、三 观庆。后代有分居予永春梧板和南安陶内、吴坂、内寮、诗口、埔尾等地。?  三世君济支派:字和卿、号龙溪。配杨氏、胡氏、刘氏、杜氏、蔡氏。生七子,长希宪(杨 氏生),配林氏,生三子:长宗之、次益之、三习之;次希文(杜氏生),配周氏,生一子, 羽遂,分居晋江、石狮、蚶江;三希礼(杜氏生)官讳显宝,号大石,配庄氏,生五子:长仕 良、次仕宗、三仕铭、四仕端、五福生(早逝);四子希勉(杜氏生),配林氏,生一子:从道 ;五子希舜(杜氏生)讳显德,配虞氏(早逝无嗣);六子希禹(杜氏生)讳显胜,号翌斋,配甘氏,生二子:长孟溢、次孟奇;七子希敬(蔡氏生)讳仲孙,生三子:长观荣、次观志、三观东。?水头湖内吴氏:始祖一处士(君济之裔孙),分支晋江东廷后播居,水头湖内的泰安。一处士 到水头开拓求进,不久便与宋氏交厚。宋氏慧眼识中一处士之才能与为人,遂以爱女妻之, 生二子,长精直、次精一。精直与精一于明宪宗成化九年开族湖内,精一即大二房,后插迁漳州开族。精直传恪齐,继传滨竹。滨竹再传四子:长竹居、次竹所、三竹轩、四竹斐(后 裔大都分支漳州葛头或云角尾纲头)。故称后湖内村吴氏四房之分源于此。一处士衍传水头 吴氏,迄今已有五百余载,传宗二十一代,现海内外人口五千多人。?裔孙播据南安溪美街、顶溪美、洪濑进坑村。?  三世君弼支派:字和甫,号清江。配陈氏,生二子,希圣讳元宝,配刘氏,生二子:长绍祖 、次绳祖。绍祖播居南安市海都石井后店。再播迁于广东潮属的海丰、陆丰、曲溪等地。绳祖播居惠安洛阳街及武夷山等地。君弼次子希源讳福宝号揽秀,配陈氏,生四子:长敬祖、 次德祖、三荣祖、四庆祖。?石井后店吴氏:始迁祖吴启勋讳绍祖,于元朝末年(1361年)迁居后店村。至明末清初, 郑成功反清复明与清廷对抗。斯时人口二千余人,清廷以治海民与郑成功交接、强迫迁移。 限三十里外,驱而逐之。初、二次村民尚在近处观望,至第三次大肆杀戮,焚其居室,村民 惊而四散逃走。全族逃往广东属揭阳、海丰、陆丰等地。后来郑成功退守台湾,至康熙末年 (1735年),两广总督奏请,"沿海居民当使复族",康熙准奏。于是人民纷纷回乡,重 整家园。后店村回归者仅十余户,其余均留在广东各地,各自谋生。回归吴姓人艰苦奋斗, 辛勤创业,传至现在二十四代, 总人口三千余人,其中分居台湾三百余人,分居厦门三百 余人,在村人口(包括外出国内工作人员)二千余人,侨居海外一千余人。?裔孙播:新步、下尾宅、产头、星田、西庄、仙景、石崎、延陵的索路、南安洪濑镇。?  三世君锡支派:字和杰,号敏斋,仕元武荣州主薄;授将士郎,配何氏又名妙莲,生三子: 长希善,号俨斋,配叶氏,生二子:贤、德;次希允,号毅斋,配扬氏,生一子:玄瑞(今严埔西房大厅);三希弼,号忠斋。配蔡氏,生三子:莹、辉、昭(今严埔东房)。?裔孙播居:金浦(严浦)、金鸡、麻山、石崎、仙景、五羊、小锦田、仙塘五房、浦头、下福 、田中等。?  贤名大治,号惟忠,播居南安古宅。辉由乒乓石沟花树下据居晋江下浯(花树房),传下灶、 罗堂、高坑、安海圣店街、南安官桥田盇、丰州下福。六世允斋居南安铺头、赤口、当甲、 丰州东门。七世吴钦宜播居南安洪濑、小路。八世愿庵之子播居南安坑尾再移居芸后(即今浦头)。希灏之长子移居库内。九世临田播居南安林头。西渠裔孙一柱移居晋江茂陈宅,由 陈宅部份移居南安邱店许厝后,一柱移居仙景、石碑后。十世退庵播居晋江下茂。 山播居 南安罗东潭边,其长子茂山由潭边迁居江西上饶桥恩山村;十二世岩山之子播居南安岸帽; 鹏之子印官(龙亩)播居南安露水头大埕;十三世朝官由金浦播居麻山;人口1800人,十 八世自浮由南安库内分居溪美吴厝巷;十九世周广播居金鸡,人口200余人。?苍山吴氏:明洪武年间,宋状元宰相吴潜的十一世孙吴薪派裔启衷公,字钧父。为避" 辱宰官祸"由漳州南靖展转迁徙,开基武荣二十七都古苍乡,生三子:长高斋,次厚斋,三 实斋。公元十四世纪初,高斋迁居兴化仙游,厚斋迁居同安吾峰,唯实斋公,仍留居桑梓, 弘扬祖业。实斋生二子:长圣福,次圣禄。圣福生一子,裔居古苍、墩坂。圣禄生四子:长 秉与居溪后埔。次秉成居古苍。三秉贡,大约于公元十四世纪八十年代,分居?尾。四秉泰 分居后畲。至五世,大约于公元十五世纪,秉成之长子钦明,次子钦玉分居安溪墩坂。三子 钦和仍守居古苍。历经六百多年风风雨雨,艰苦创业,苍山吴氏一族,以坚强的毅力,慧悟 之本性,著望族于温陵,拓乡域于苍山,一脉绵长,发屏崛起,如今仅于本土人口12000 多人,地跨南安、安溪两县,分布于?美、古苍、墩坂三乡,此外还有大批宗族成员,拓展 港、澳、台和东南亚诸国,足迹遍及五大洲。?濑水头吴氏:吴伯谦于北宋年间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岭后分居南安濑水头,(一说从晋江象畔 迁入)濑水头吴氏子孙后衍居安溪长坑、祥华、龙涓、西坪、魁斗、剑斗、尚卿和德化、感 德、石门、潘田、福德等地。?灵水吴氏:灵水支派始祖吴懒翁,是江南吴氏大宗吴宣的后裔,自宣以下,世系是:吴纶 - --吴宥--吴坤二--吴吉甫--吴五四郎--吴千六郎--吴九六郎--吴懒翁。吴 懒翁字志仲,生于1325年,卒于1387年。明洪武十三年(1380),携其幼孙吴温明(1375--1 443),从泉州东门移居灵水安居落业,至今600多年。?江崎吴氏属灵水清溪支派,始祖肇基公于明末由晋江东石镇坑园徙居江崎,繁衍至今已二十 五世,现本乡人口2500多人,并衍至水头、康店、后邦、上郎、上圳、田中、抚坂、苏 厝、云霄城关及世界各地,在台湾台南港仔尾、彭湖锁广港等地都有江崎的分支。?山前顶乡吴氏属灵水清溪支派,开基祖清溪一世祖然公之子燕翼,现人口600多人。?  蕉山吴氏:礌苍蕉坑吴氏的开基祖朴轩公,平贼有功,钦赐游击,明正统年间由龙岩徙居蕉坑,本地人丁2000多人,还有子孙分衍温州、福清、安溪等地和东南亚诸国约20000多人。 ?凤巢吴氏:属入闽龙溪支派默公裔下,始祖述善公生二子,长致政,居东石埭边。次致茂, 裔居丰州西岱浯宅。致政生四子,长勤斋,仍守居埭边,次毅斋,三慎斋,四宁斋居柯坑, 次子毅斋於大清雍正年间,开基凤巢村,生二子至今传十八世,人口400多人。次子仍回埭边。?五、昭穆  黄龙吴氏通族:六十四字行。?  十二世起字数取易有六十四卦,生生不已之义。?  洪维我宗,生民自周,记序世家,端为之首,?  至德所贻,实庶且永,代钟哲人,在君左右,?  允文亦武,亮节高风,辉煌典策,蔚焉国桢,?  丕嗣徽音,望诸贤裔,凡亿孙曾,尚其懋哉。?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七月望日(1686年)赐进士出身南康县令裔孙吴黄龙编定?  水头湖内吴氏字行(自七世起):?  宗、宪、缙、绅、世、代、恩、荣、学、遵、孔、孟、道、法、周、程?  苍山吴氏?  前十字:启 斋 圣 秉 钦?  于 德 景 宗 伯  后二十八字:?  世 光 祖 武 永 传 芳 基 业 敬 承 信 彦 通?  惟 冀 孙 曾 敦 道 学 朝 廷 应 举 显 明 堂?  江崎吴氏字行 ?  世 必 孟 仲 淑 奋 隆 徵 锡 御?  翼 亮 昭 文 德 丕 绳 振 武 功?  蕉坑吴氏字行:?  廷承宗功世道德文章荣国选仁慈孝友振家声?  凤巢吴氏:?  述 致 斋 纯 敦 素 复 司 奇 兴 孟?  宗 光 嘉 庆 永 远 传 辉 耀 泽 隆?  吴氏堂号 延陵衍派?  六、宗祠楹联?  苍山吴氏?  德扬渤海志异征诛春秋颂美节 宗镇苍山谦让开拓祚胤传遗芳?  启基拓梓园高瞻远瞩推钧父 衷正系邦国武略文韬赋裔孙?  麟趾呈祥开一世 螽斯衍庆拓三吴?  宏图钧父启苍山 妙荫定公传古佛?  大圣孔丘崇至德 雄心宗武仰高风?  苍山梓桑多雨露 山川形胜蔚人文?  古干新枝春永在 苍松翠竹寒岁长?  谱 牒  南安吴氏谱牒的编修,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大部份的支派世系完整、脉络清楚,长幼有序 ,排列井然,而且名人传记,行状、文辞精华,有的还载有诗词赋和文物古迹。?苍山吴氏大宗谱约编篡于清咸丰年间,由苍山吴祖许先生编篡,后来再篡修。但各支派房谱 ,匀有自行续修,直至2002年10月,由吴达生、吴文华、吴基彬主持修编。约于2004年10月完成。

6. 南岩风景区图片

一、武当山景区内大巴运营时间

(一)开往南岩:夏季:7:00,春秋冬季:7:30。

(二)开往琼台:夏季:7:00,春秋冬季:7:30。

(三)夏季末班车时间:琼台——游客服务中心:18:00,南岩——游客服务中心:18:45,紫霄、太子坡、逍遥谷——游客服务中心:17:30。

(四)春秋冬末班车时间

琼台——游客服务中心:17:00,南岩——游客服务中心:18:00,紫霄、太子坡、逍遥谷——游客服务中心:17:00。

二、武当山景区内大巴路线

游客服务中心——南岩,50-60分钟,26公里;游客服务中心——琼台,40分钟,24公里;游客服务中心——太子坡,20分钟,11公里;琼台——太子坡,30分钟,15公里;南岩——太子坡,30分钟,15公里。

7. 新昌南岩寺简介

新昌大佛寺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城西三里南明山中。这里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树苍苍,飞瀑泱泱,曲涧微转,幽洞深邃,是风景幽奇的旅游胜地。

 大佛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共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区、十里潜溪景区、南岩寺景区三部分组成。

  大佛寺景区离县城西南0.5公里,创始于东晋永和初年(公元345年)共有景点165个,其中人文景点45个,自然景观120个,为中国汉族地区142个重点开放寺院之一。这里群山环抱,奇岩突兀,亭台楼阁环布,古树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刹”之称。寺内依山崖开凿30年的石弥勒佛像,南朝文学家刘勰誉之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旷代之鸿作”,后世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沿途有锯解岩、誉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岩、放生池、隐岳洞、晋昙光舍利塔、隋智者大师法塔(为纪念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凯而建)、朱子亭(朱熹于此著书立说)、朱梅、硅化石(又名木化石,距今已有1亿5千年历史),石门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观。在大佛寺入口处,以大佛寺为依托,突出佛教文化内涵,气势磅礴的中国大佛城已开业,这又是一处好景观。

  大佛寺里最负盛名的文物是石雕弥勒大佛。据《新昌县志》记载,大佛开凿于南北朝时齐梁年间(约486一J516年),前后营造30余年。据1984年有关部门测算,佛座高1。9l米,佛身高13。74米,佛头高4。87米,耳长2。7米,两膝相距1016米。

此佛像是中国江南第一大佛,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石窟中大佛相媲美,目前仍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尊石雕大佛之一。

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主要子景点 皖南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红色旅游景区怎么样

1. 皖南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红色旅游景区怎么样

位于徽州区岩寺镇的新四军军部旧址

2. 岩寺新四军纪念馆

“古徽州十大景区”:“古徽州”是指古代徽州所辖的范围,包括现在的黄山市,以及婺源和绩溪,没有写"徽州十大景区"是因为:现在黄山市下辖有个“徽州区”,加个“古”以免混淆!

1 黄山

2西递、宏村

3徽州古城徽州古城景区辖六个景点:东方凯旋门——许国石坊,徽商花园——新安碑园·太白楼,江南第一街——斗山街,徽商之源—渔梁古埠,徽州大观园——徽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 龙川(绩溪)

胡氏宗祠——民族艺术博物馆,木雕艺术殿堂

5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

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6呈坎 江南第一祠

7唐模

唐朝模范村

8 齐云山

乾隆皇帝题为"天下无双胜地,江南第一名山"

9篁岭(婺源)

篁岭独特的"晒秋"景观符号成功入选最美中国符号

10徽杭古道(绩溪)

中国第一古道

3. 黄山市徽州区岩寺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成立,同时成立新四军军政委员会,直属中央军委,傅秋涛为委员。与此同时,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编成4个支队。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编为第一支队第一团,傅秋涛任支队司令员兼一团团长。随后,率部离开平江嘉义奔赴抗日前线,按预定计划到达安徽屯溪、岩寺,与新四军军部会合。

4. 安徽黄山市徽州县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东进抗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新四军军部位于安徽皖南地区,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1938年,新四军从皖南出发东进抗日,先后挺进苏南、皖北、皖东、苏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6月15日,新四军先遣支队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在镇江西南的韦岗伏击日军,打响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第一枪。

5. 徽州区岩寺新四军纪念馆的介绍

徽州区。

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位于黄山市南部,面积419.41平方千米,辖4镇3乡,48个村委会(含城区5个村改居)、4个城市社区。205国道、皖赣铁路、合铜黄高速公路、京福高铁、黄杭高铁等横贯全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徽州区常住人口为96162人。

徽州区保存有明清古建筑1200处,其中登记的文物点464处,国家级文保单位5处(潜口民宅、罗东舒祠、呈坎古建筑群、老屋阁和绿绕亭、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省级文保单位5处(檀干园、金紫祠、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灵山村古建筑群、蜀源牌坊群及思恕堂)。全区拥有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溪南),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潜口),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呈坎村、唐模村、灵山村),8个中国传统村落(呈坎村、唐模村、灵山村、潜口村、西溪南村、琶村、蜀源村、竦塘村)。

2020年,徽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2亿元。

6. 徽州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1938年2月23日,闽赣边红军游击队在江西铅山县石塘镇集结整训,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奔赴皖南抗日前线。黄道前往南昌任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不久,又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兼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和江西省委书记等要职。

李裕群:浙江新昌千佛岩南朝龛像——南朝忏法流行的实物例证

剡溪石城山龛像位于浙江新昌县西南南明山。龛像分为弥勒大佛龛(即宝相寺)和千佛岩(即千佛院)两处,是南朝最重要的石窟造像之一。宝相寺依山而建,现有五层木构高阁,连接山崖龛像。据文献记载,梁时大佛雕造完成后,即修三层台及佛阁。现存阁内崖面开一敞口形大龛,形制与南京栖霞山南朝无量寿佛大龛类似。千佛岩位于弥勒大佛龛西北,两处相距300余米(图一)。以往学术界主要关注的是弥勒大佛龛,而千佛岩龛像则少有涉及。2008年6月,笔者在初步调查时注意到千佛岩龛像的题材问题;后于2020年1月做了进一步调查,确认了千佛岩龛像的礼忏用途,作为南朝忏法流行的唯一实物例证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其重新审视。

图一 石城山摩崖龛像总平面图(新昌县文保所提供)

一 千佛岩龛像概况

千佛岩有大、小两个左右毗连的岩洞,为敞口式天然岩洞,面朝西南,地理坐标为北纬29°29′41″,东经120°53′30″。洞外崖面上凿有一道人字形沟槽,覆盖整个大小岩洞,沟槽下有一排方形椽孔,可知大、小岩洞属于一个整体,洞前原应有建筑存在。岩洞内地平与前院地平存在2米多的高差,后代利用此高差以块石垒砌出高台,台上修筑洞前建筑(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2017年进行了维修)。高台中部凿有台阶,正对着大岩洞内中心位置的释迦坐佛。台阶宽2.64米,共15级,拾阶而上,可进入岩洞之中(图二)。大、小岩洞之间相隔仅1.3米,因建筑之中未加分隔,故相连通(图三、四)。

大岩洞位居右侧,平面呈半圆弧状,弧形顶,面阔16.7、进深5.2、高约5米。其后壁高2.5米的地方向里凿进,形成平台,平台上部随着壁面的走向雕出一组布局完整的造像,场面宏大;平台下部壁面再凿出内凹的平台,上为后代所塑十八罗汉像(图五)。上层组像中央雕释迦坐像及二弟子,佛像为现代重妆,已失原貌;弟子像为现代重塑(图六)。主尊右侧列千佛像6区,左侧列千佛像4区,排列规整,区与区之间均有明显的分格,每区高2.25、宽1.72米。每区千佛像纵排10个小龛,横排11个小龛,均为圆拱形,龛高0.21、宽0.15米,龛内雕一佛,双手施禅定印或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覆莲座上(图七、八)。每区正中占9个小龛的位置雕一稍大的圆拱形龛,龛高0.6、宽0.45米,龛内雕一坐佛二胁侍菩萨像。佛像经明代重妆,已失原貌,坐于方座上,身后有圆形头光,舟形背光,背光较宽。佛像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立像,形象也已不清(图九)。在左、右千佛像区的外侧各雕一身护法像,两像头部均残,身体部分保存较好,颈下饰桃尖形项圈,双肩上有一圆饼装饰,披巾宽博,下垂于腹部交叉后再上绕双肘,沿身侧下垂,下身着裙,裙摆外撇。左侧护法像右手下垂,拄金刚杵;右侧护法像右手上举,持拂尘,搭于右肩上(图一○~一二)。

小岩洞居大岩洞左侧,平面也呈半圆弧状,圆顶,面阔7.4、进深1.55、高4.7米。在距地高2.2米的弧形壁面上开始雕造成组的龛像,龛像总高1.5米,保存状况较好(图一三)。壁面正中凿一长方形大龛,高1.08、宽0.82、深0.18米,有尖拱形龛楣(图一四)。龛内雕一尊坐佛,脸型偏长,五官风化不清,身着开口较低的通肩大衣,胸部露出僧祇支,裙摆覆于座前,双手残,右手似上举,左手则下垂,露右足,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图一五)。座高0.35、宽0.8米,正面雕壸门,佛像裙摆之下为博山炉,两侧各一蹲狮,狮子似举一爪(图一六)。台座下还有高0.18、宽0.93米的方形基座。佛像左右侧为上、下两排小龛,小龛作圆拱形,高0.37、宽0.52、深0.13米。龛内均雕一坐佛,左侧每排9尊,计18尊(图一七),右侧每排8尊,计16尊,与大龛主尊释迦佛合为35佛。龛内佛像经后代重妆,有的重妆泥皮已经脱落,展现出南朝造像的原貌,如右侧上排第一身佛像,头顶有宽大低平的肉髻,素面发式,脸庞长圆,眉眼细长,身体清瘦,内着僧祇支,外披开口较低的通肩大衣,裙摆覆于龛下,手势以禅定印为主,结跏趺坐于龛底(图一八)。

大、小岩洞均无凿龛铭刻题记,宿白根据大岩洞中的护法像与北魏迁洛前后的北朝造像类似,推测“新昌千佛雕造的时间,似应在齐武永明之末迄建武之初”。又在文后补记中认为万历《新昌县志》所记“千佛院……永明(483~493年)中建”,疑指两处千佛岩洞而言。小岩洞主尊佛的形象、服饰与南京栖霞山南齐洞窟,如第22窟和第24窟佛像相似,均身着开口较低的通肩大衣,露出僧祇支,裙摆宽博,覆于座前。因此,不难推断,千佛院的雕造年代应与僧护齐永明四年(486年)开始经营弥勒大佛龛的时间大体相当,是石城山所见最早的雕刻

二 龛像与礼忏功能

1.大岩洞十方佛与贤劫千佛

两处龛像是统一规划设计的,其题材与礼忏有着密切关系。首先分析大岩洞,壁面中央雕主尊释迦坐像,右侧列千佛6区,左侧列千佛4区,10区千佛共计1010尊。这种左右并不对称的情况,大概是岩壁局限所导致的。每区千佛共计101尊而非整数100尊,是因为如果去掉1尊的话,每区小龛就会有缺失,难以形成完整的布局。因此可以推断:十区千佛表现的应是完整的千佛,每区中心大龛内的一佛二菩萨像显然不属于千佛序列,而是与十方佛密切相关。如此一来,十方佛与千佛就形成组合关系。按六朝阙译人名的《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所记千佛名,即以每100尊佛名为一段落,与此10个分区正好相合。又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所译《观佛三昧海经》卷一〇《念十方佛品》记载:“观十方佛者,东方为始。”(《大正藏》第15卷,第693页)虽然大岩洞十方佛不能按方位排列,但以东方佛为始的话,则表明应从中央主尊释迦佛左侧向右侧顺次排列。以此观之,千佛的排列方式亦应从左侧开始。

江南地区,贤劫千佛名早有单行本流传。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记载:《贤劫千佛名经》一卷,“晋孝武帝时,天竺沙门竺昙无兰,在扬州(治建康)谢镇西寺撰出”。同书卷四《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记:“《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一卷,唯有佛名,与昙无兰所出《四谛经》千佛名异。”可知早在东晋时期,《贤劫千佛名经》即在江南建康译出,约萧梁时期又有异译本《现在贤劫千佛名经》流传,后者流传至今,讲的是因缘业报,经云:

南无过现未来十方三世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归命忏悔,至心忏悔。弟子等,从无量劫来至于今日……是以思惟求离世解脱。所以六道果报,种种不同,形类各异……经中说言:有三种业。何等为三,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现报业者,现在作善作恶,现身受报。生报业者,此生作善作恶,来生受报。后报业者,或是过去无量生中,作善作恶。或于此生中受,或在未来生中方受其报……所以诸佛菩萨,教令亲近善友,共行忏悔。

…………

若持诵此千佛名者,则灭无量阿僧祇劫所集众罪,必得诸佛三昧神通无碍智慧,及诸法门诸陀罗尼。

可知,诵此千佛名具有忏悔灭罪之功能。而该经特别强调礼忏者要向十方佛、尊法圣僧致心忏悔:

今日发露,向十方佛、尊法圣众,皆悉忏悔。愿弟子等,承是忏悔,无间诸业,所生福善,愿生生世世,灭五逆罪,除一阐提惑。如是轻重诸罪,从今已去乃至道场誓不敢造,恒习出世清净善法,精持律行守护威仪……忏悔发愿已,归命礼三宝

这就揭示了十方佛与贤劫千佛的密切关系,故可确定10个大龛佛像为十方佛,与贤劫千佛合为一个整体,均为礼忏对象。

2.小岩洞三十五佛

小岩洞壁面共35龛,虽然龛像左、右不对称,亦无题名,但仍然可以确定是以大龛释迦佛为主尊的三十五佛,这是目前所见南北朝时期最早的三十五佛实例。三十五佛名出自西晋敦煌三藏所译《佛说决定毗尼经》,讲的是在以释迦为上首的三十五佛面前清静忏悔,以消除罪孽。在南朝江南地区似有《三十五佛名经》单行本流传,事见《出三藏记集》卷四《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所记“《三十五佛名经》一卷,出《决定毗尼经》”。

此外,刘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为南朝江南地区所流行,经云:

若有众生欲得除灭四重禁罪,欲得忏悔五逆十恶,欲得除灭无根谤法极重之罪,当勤诵上药王药上二菩萨呪,亦当敬礼上十方佛,复当敬礼过去七佛,复当敬礼五十三佛。亦当敬礼贤劫千佛,复当敬礼三十五佛,然后遍礼十方无量一切诸佛。昼夜六时,心想明利,犹如流水,行忏悔法。

该经以十方佛为上首,并且提到十方佛名,虽然无贤劫千佛、三十五佛之具体佛名,但已经将其纳入礼忏系统中。

再者,梁武帝《慈悲道场忏法》(即《梁皇宝忏》)卷四: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闻佛世尊说上诸苦,宜加摄心,莫生放逸。相与若复不勤方便行菩萨道,则于一一地狱皆有罪分。今日同为现受阿鼻地狱等苦一切众生,当受阿鼻地狱等苦一切众生,广及十方一切地狱现受当受无穷无尽一切众生,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归依世间大慈悲父:南无弥勒佛、南无七佛、南无十方十佛、南无三十五佛、南无五十三佛、南无百七十佛、南无庄严劫千佛、南无贤劫千佛、南无星宿劫千佛。

忏文同样将三十五佛、十方佛和贤劫千佛等纳入忏法中。

由此可知,南朝江南地区所流行的礼忏中,应当包括了三十五佛、十方佛和贤劫千佛。

南朝礼忏的流行也见于僧传,如梁慧皎《高僧传》卷一三《晋并州竺慧达传》记其“往丹阳、会稽、吴郡觅阿育王塔像,礼拜悔过,以忏先罪……精勤福业。唯以礼忏为先”。《高僧传》卷一二《齐永兴柏林寺释弘明传》记载:“释弘明,本姓嬴,会稽山阴人。少出家,贞苦有戒节,止山阴云门寺,诵法华,习禅定,精勤礼忏,六时不辍。”《高僧传》卷八《梁上定林寺释法通传》记载:“释法通,本姓褚氏……后践迹京师,初止庄严,后憩定林上寺……齐竟陵文宣王、丞相文献王,皆纡贵慕德,亲承顶礼……晦迹钟阜三十余载,坐禅诵念,礼忏精苦。”

总之,千佛岩大、小岩洞的造像题材是有意识设计雕造的,具有“祈诚诸佛,忏悔先愆”的礼忏功能,可使礼拜者在礼拜诸佛、忏悔所造诸恶业的过程中获得果报。并且,岩洞内有宽敞的礼佛空间,也适合于礼忏活动的进行。因此,千佛岩可以视为礼忏的道场。2010年,罗炤在《宝山大住圣窟刻经中的北方礼忏系统》一文中认为:“大住圣窟灵裕所刻系列佛名和《略礼佛忏悔文》,反映出一种与南朝众多礼忏文献不同的、在北朝两次灭法和‘末法’思想盛行背景下形成的北方礼忏系统。这一系统是在改造《观药王药上菩萨经》的六种佛名并融合《决定毗尼经》的《忏悔文》之后产生的,主旨是唱诵佛名、礼拜佛、念诵《忏悔文》的忏悔灭罪。隋信行所创三阶教的《七阶佛名》只是沿袭大住圣窟的《略礼佛忏悔文》并稍加改动的产物。”此说有一定道理,但其认为:“南朝的礼忏仪法没有受到‘末法’的特别影响,《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和《决定毗尼经》在南朝的礼忏中也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这一结论恐怕值得推敲,因为《决定毗尼经》中的三十五佛题材以及《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的礼忏系统已经出现在浙江新昌千佛岩南朝龛像中,而千佛崖龛像年代较目前已发现的北朝依据这两部经所造龛像均早,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南朝礼忏仪法对北朝的影响。

三 隐岳寺、元华寺与石城寺

剡山之隐岳寺、元华寺与石城寺往往容易混淆。南朝刘勰《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记载:

观夫石城初立,灵证发于草创,弥勒建像,圣验显乎镌刻……始有昙光比丘雅修远离,与晋世于兰同时并学,兰以慧解驰声,光以禅味消形,历游岩壑,晚届剡山,遇见石室,班荆宴坐……后见山祇盛饰,造带吁谈,光说以苦谛,神奉以崖窟,遂结伽蓝,是名隐岳。后兰公创寺,号曰元花……又光公禅室,耳属东岩,常闻弦管,韵动霄汉……由是兹山号为天乐。至齐永明四年(486年),有僧护比丘,刻意苦节,戒品严净,进力坚猛,来憩隐岳,游观石城……削成青壁,当于前巘。天诱其衷,神启其虑,心画目准,愿造弥勒,敬拟千尺,故坐形十丈……疏凿积年,仅成面璞……

碑文中的比丘昙光见于《高僧传》卷一一《晋剡隐岳山帛僧光传》,传称:

帛僧光,或云昙光,未详何许人。少习禅业。晋永和初(345年),游于江东,投剡之石城山……尔后薪采通流,道俗宗事。乐禅来学者,起茅茨于室侧,渐成寺舍,因名隐岳。光每入定辄七日不起。处山五十三载,春秋一百一十岁。晋太元之末(396年),以衣蒙头,安坐而卒,众僧咸谓依常入定。

碑文中的兰公,即于法兰,见于《高僧传》卷四《晋剡山于法兰传》,传称:

于法兰,高阳人。少有异操,十五出家,便以精勤为业……后闻江东山水,剡县称奇,乃徐步东瓯,远瞩嶀嵊。居于石城山足,今之元华寺是也。

由此可知,东晋时昙光和于法兰分别创建了隐岳寺和元华寺,而且明确了元华寺位于“石城山足”,兰公的弟子于法开曾“还剡石城,续修元华寺”。可知,二者并非同一寺院,亦非同一地点。

碑文中的僧护,见于《高僧传》卷一三《梁剡石城山僧护传》,传称:

释僧护,本会稽剡人也。少出家,便克意苦节,戒行严净。后居石城山隐岳寺。寺北有青壁,直上数十余丈,当中央有如佛焰光之形。上有丛树,曲干垂阴。护每经行至壁所,辄见光明焕炳,闻弦管歌赞之声。于是擎炉发誓,愿博山镌造十丈石佛,以敬拟弥勒千尺之容,使凡厥有缘,同睹三会。以齐建武中招结道俗,初就雕剪。疏凿移年,仅成面朴。顷之,护遘疾而亡……后有沙门僧淑,纂袭遗功。而资力莫由,未获成遂。至梁天监六年(507年),有始丰令吴郡陆咸,罢邑还国,夜宿剡溪,值风雨晦冥,咸危惧假寐,忽梦见三道人来告云:君识信坚正,自然安隐。有建安殿下感患未瘳,若能治剡县僧护所造石像,得成就者,必获平豫……咸即驰启建安王,王即以上闻,敕遣僧祐律师专任像事……初僧护所创,凿龛过浅,乃铲入五丈,更施顶髻,及身相克成,莹磨将毕……像以天监十二年(513年)春就功,至十五年春竟。坐躯高五丈,立形十丈,龛前架三层台,又造门阁殿堂,并立众基业,以充供养。

又宋代志磐《佛祖统纪》卷三六记载:

(齐永明)四年,沙门僧护于剡县石城山,见崖间光如佛焰,乃镌石为弥勒佛,才成面像。初是晋世有沙门昙光,至剡山石室宴坐……神奉山以结伽蓝,名曰隐岳。同学于兰复创寺于旁,曰玄化(即元华寺)。护既造像,乃即像所建刹,名石城,与两寺鼎足而居。

由此可知,石城寺应是僧祐继僧护开凿佛像之后创立的,寺院依龛像而建,位居隐岳寺之北,与今日二寺位置吻合。石城寺在唐末称为瑞像寺,宋景德(1004~1007年)间改宝相寺,寺名沿用至今。从现在位置看,宝相寺与隐岳寺属于同一个山峦,山之西有大的岩洞,应即昙光“神奉以崖窟,遂结伽蓝,是名隐岳”之所在,绕到山之北略偏东,则是弥勒大佛龛之所在(图一)。另外,文献记载的居于“石城山足”的元华寺从位置看极有可能为今日千佛院的前身,其与石城寺、隐岳寺恰构成“鼎足而居”之态。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新昌千佛岩大小岩洞龛像雕造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是统一规划设计、规模较大、适于作礼忏的道场。十方佛、贤劫千佛和三十五佛的题材均与忏法有关,表明大、小岩洞的功能是作为礼忏仪式而使用的,是南朝江南地区忏法流行的唯一的实物例证。石城山所在的剡东地区是六朝高僧修行隐居之所,佛教繁盛之地。因此,千佛岩所表现的忏法,大概也是南朝都城建康所流行的,而北朝晚期邺城地区出现的“北方礼忏系统”就可能有来自南朝礼忏仪式的影响,包括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

最后应当提及的是,僧护齐永明四年(486年)开始经营的弥勒大像龛,虽然我们还无法确认与千佛岩之间的关系,但也似与礼忏有关,如《佛说决定毗尼经》首起记述: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尔时世尊,如龙王视观察大众,观大众已,告诸菩萨:仁者,谁能于后恶世,堪忍护持正法,以诸方便成就众生?尔时弥勒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白佛言:世尊,我能堪忍于后世时,受持如来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多所利益无量众生。

前述梁武帝的《慈悲道场忏法》卷一首称:“弥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依事题名,弗敢移易,承此念力,欲守护三宝,令魔隐蔽。”从而将弥勒佛列入礼忏的对象,并且列诸佛名之首。又梁代宝唱《名僧传·宝云传》记载:

隆安元年(397年),乃辞入西域,誓欲眼都神迹,躬行忏悔。遂游于阗,及天竺诸国。与智严、法显发轸,是同游造各异。于陀历国,见金薄弥勒成佛像,整高八丈。(宝)云于像下萆(毕)城启忏五十日。

因此,新昌弥勒龛像除了“使凡厥有缘,同睹三会”以外,恐怕也具有礼忏的功能。

责编:韩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