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六横镇礁潭中心村。相传一代名相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期间,曾亲赴六横抗旱救灾解民于危难,后又多次来访六横,留有《题回峰寺》,后人为铭记其功绩建有王安石庙(太平庙)保留至今。
地址:舟山普陀区六横镇礁潭中心村
类型:古迹
开放时间:
8:00-17:00
王安石旅游 游记王安石
1. 游记王安石
游记散文是指以记叙类文学体裁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在现当代文学中,游记被赋予了历史与人文内涵,其中以翦伯赞的《内蒙访古》、余秋雨的《山居笔记》、韩晗的《大国小城》、路东的《一路东去》最为代表。
2. 王安石写的游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作者第一段写在距慧空禅院东五里,见到文字磨损的“花山”石碑;
接着写进入前洞,看见前洞平坦而空阔,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
然后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进入华山后洞,洞内幽深昏暗,寒气袭人,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3. 游什么山记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北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房定居,死后藏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辩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 花”念作“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要烧完!”于是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很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要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有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资料:褒禅山华阳洞 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旧名华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华山为褒禅山。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游览此山,写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从此,褒禅山名扬海内外。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夭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鳌鱼岭。满山林木葱茏,枫叶、葛藤和知名、不知名的山花,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洞深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洞群分前洞、后洞、夭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 王安石在游记中记的华山洞,洞内轩敞开阔,石壁上满是记游者的字迹。洞内翠蝶绿裹,树木繁茂,树从中传出铮钲之声,象有人弄琴。此地真乃人间胜景。
4. 王安石与游客
相关传说 琅琊八绝: 在明代定名的“滁州十二景”中,“琅琊古刹”、“让泉秋月”、“龙蟠叠翠”、“丰岭祥云”等景观,都在琅琊山区。可是,一州景观,分布广泛,不都在琅琊山。浏览现存的几部旧志,从明万历《滁阳志》到民国《琅琊山志》,都没有明确 记载。 早在盛唐时期,滁州已有记载琅琊史话的《图经》问世。二百多年以后,北宋至道元年(995年),著名诗人王禹偁任滁州知州,查阅《图经》,漫游琅琊,写了不少诗篇。 唐宋《图经》没有流传下来,琅琊寺里的《八绝诗》碑也早已毁废,有赖于王禹偁《小畜集》中收入的《八绝诗》,琅琊八绝指的是庶子泉、白龙泉、明月溪、清风亭、望日台、归云洞、阳冰篆和垂藤盖。双泉亭台、碑篆岩洞、清溪古藤,有的至今尚存。 宋庆历五年(1045 年),欧阳修来到滁州,对琅琊山上的佳丽景点,有了新的品评,写下了组诗《琅琊山六题》——题咏六处胜景:归云洞、庶子泉、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觉方丈。前二景与“八绝”相同,其余都有所改易。这“六题”,大概是欧阳修最欣赏的“琅琊六景”吧。他的挚友、宣城诗人梅尧臣曾经和诗六首,题为《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同欧阳修的组诗一起流传至今,成为琅琊山史话中的又一美谈。 继“八绝”、“六题”之后,由欧阳修命名的醉翁亭后来居上,著称于世,成为如今琅琊山上最为有名的胜迹。 历史: 琅琊山以人文荟萃为最大特色,而人们又公认,在遨游琅琊的文人韵士中,醉翁是最受敬慕的前贤,最负盛名自唐宋以来李幼卿、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宋濂、文征明、曾巩、薛时雨等历代无数文豪墨客,达官显贵为之开发山川、建寺造亭、赋诗题咏,留下大量、卓越的文化遗产,拥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士”六名胜境。其中唐建琅琊寺为皖东著名佛寺,也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宋建醉翁亭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所著《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山林幽谷中重修和复建的南天门、野芳园、深秀湖、同乐园等景点和历代书法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真、草、隶、篆”碑刻与山中原有古道、古亭、古建筑相得益彰。琅琊山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相映生辉,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南天门上为纪念碧霞元君修建的古碧霞宫是著名的道教场所,琅琊山流传千百年的“琅琊山初九庙会”至今沿袭。 的代表。
5. 王安石山水游记代表作是
鄞县经游记
庆历七年十一月丁丑,余自县出,属民,使浚渠川,至万灵乡之左界,宿慈福院。戊寅,升鸡山,观碶工凿石,遂入育王山,宿广利寺。雨,不克东。辛巳,下灵岩,浮石湫之壑以望海,而谋作斗门于海滨,宿灵岩之旌教院。癸未,至芦江,临决渠之口,转以入于瑞岩之开善院,遂宿。甲申,游天童山,宿景德寺。质明,与其长老瑞新上石,望玲珑岩,须猿吟者久之,而还食寺之西堂,遂行,至东吴,具舟以西。质明,泊舟堰下,食大梅山之保福寺庄。过五峰,行十里许,复具舟以西,至小溪,以夜中。质明,观新渠及洪水湾,还食普宁院。日下昃,如林村。夜未中,至资寿院。质明,戒桃源、清道二乡之民以其事。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受事,而余遂归云。
6. 王安石游记散文
主要的有两篇,即《石鈡山记》《游褒禅山记》。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7. 王安石与游客中王安石的品质
是的。
梅花的品格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8. 游山记 王安石
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9. 王安石的一篇游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10. 王安石 游记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全诗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全文贯穿 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游衡岳记》张居正这篇文章选自《张太岳集》卷九,是一篇游衡山的游记。作者在衡山历游八天,记下了衡山美妙非凡、各有特色的景观:如登山之十步九折,攀云扪天;五峰之争奇竞秀,莫敢相下;祝融之露髻高奇,诸峰揖拱;上封寺观日初出,天幸书友睹;方广寺响泉异音,轰雷鸣弦;嘉会堂云霭雾雨,数里外青云霁日;朱陵洞水帘数叠,挂云际飞花散雪。作者抱着欣喜的心情,把大自然赋予衡山的奇观,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无怪乎作者发愿要"遍游寰中诸名胜","以极平生之愿"了。
《西湖游记》《西湖游记》是明代袁宏道所做的关于西湖美景的一篇游记。原文分为二则,详细描写了西湖风光以及作者游览风景的感想。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出自《柳河东集》。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忧深冷寂,孤凄悲凉。
王安石景点 王安石公园简介
1. 王安石公园简介
南京是我们国著名的古都,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历史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浓墨重彩的遗痕,有许多的厚重文化和秀美风光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南京是六朝古都,“金陵帝王州,江南佳丽地”,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称,明清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
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最出名的公园有三:
1,玄武湖公园 国家4A级景区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又称后湖、北湖。
玄武湖的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六朝时,成为皇帝操阅水师的场所,并被辟为皇家园林,南岸建有华林园、乐游苑等皇家宫苑;北宋时,江宁府尹王安石“废湖还田”,玄武湖因此消失二百多年;元朝时,经过两次疏浚,玄武湖重新出现;明朝时,设为后湖黄册库,系皇家禁地;清末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玄武湖成为游览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玄武湖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玄武湖呈菱形,景区总面积5.13平方千米,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湖泊被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分为三大块,北湖(东北湖、西北湖)、东南湖及西南湖,北湖水较浅、西南湖水最深、东南湖其次,湖内由湖堤、桥梁和道路连通。玄武湖属于浅水湖泊,水源来自紫金山北麓,主要入湖沟渠有7条,并与护城河、金川河、珍珠河相通,担负着生态景观、市民休闲、观光旅游、城市防洪排涝、城区河道生态补水等综合功能。
2005年2月,玄武湖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9月,玄武湖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公园;2016年9月,玄武湖被列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9年10月,玄武湖荣获“2019中国十大休闲湖泊”称号。
2,中山陵公园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作为南京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已成为南京的名片和标志,是金陵四十景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景点,也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之一。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由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3,夫子庙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是必须要去的,因为它是南京的旅游名片,就如同去了北京要去天安门和长城,去了上海要去外滩和东方明珠,去了广州要去小蛮腰和五羊雕塑,去了重庆要去解放碑和朝天门一样,如果去了南京不去夫子庙便不算是真正去过南京。
夫子庙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的核心景区,周边还有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秦淮河、为国家输送了800余名状元的江南贡院、中国最古老而著名的巷子乌衣巷、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瞻园、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城门中华门、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家族的园林白鹭洲公园、世界中古七大奇迹南京琉璃塔所在的大报恩寺……等一系列的名胜古迹。
具体到夫子庙,又称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是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与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吉林文庙齐名的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和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它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
2. 王安石公园简介资料
西山公园位于鄂州市城区内,是省级风景区。西山古称樊山、寿昌山、郎亭山。山临江而立,逶迤5公里,总面积167万平方米,主峰海拔170米,山有九峰,岭有九曲,壑谷中有6条溪涧,串连3大名泉3池1湖,还有2条瀑布挂崖间。站在长江边仰望西山,嶂峦重叠,群峰竞峙,万木葱茏。西山历史悠久,古迹甚多,主要的有: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定都武昌(今鄂州)后所建的皇家苑囿,如吴王避暑宫、即位坛、读书堂等;东晋太元年间,高僧慧远得武昌太守陶侃的“文殊师利”金像后所建的灵泉寺;唐代诗人元结隐居的退谷及谷东面一块“非曲非方,不准不规”的巨石硅蹲石;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曾夜宿过的松风阁和亲笔写下的《武昌松风阁》诗及用过的洗墨池;清代兵部尚书彭玉麟留下的石刻梅花图。西山还有石门开、九曲亭、广宴楼、望楚亭、菩萨泉、试剑石、洗剑池、望夫石等名胜古迹。
历代文人墨客如陶渊明、李白、李阳冰、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陆游、辛弃疾、丁鹤年等或慕名而来,或长期居住,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
晋代陆机把西山誉为“王畿”,唐代李白称其为“帝里”,宋代苏轼谓之曰“幽绝处”。1964年陈毅来此地,赞“西山不亚于庐山”。
3. 安石公园有哪些景点
具体地址是:贵阳市云岩区东山路20号。东山公园位于贵阳市城东,距市中心1.5公里,东靠月亮岩路,南邻蟠桃立交桥,西迎省中心血库,北倚东山路与栖霞路交叉口,面积约23.5公顷。孤峰兀立,峭壁陡绝,海拔约1200米。
发展历史
从明正德中参议蔡潮建澄江楼、川上亭以来,三百余年间山上陆续矗立东山寺、大观楼、双峰阁、崇仙宫、文昌阁、魁星楼、武侯祠、真武殿等寺观祠宇,朱楹画栋,鳞次栉比。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登高宴饮者揖攘于途。
明人徐以暹纪胜诗云:“东山东望霭苍苍,楼阁峻赠接渺茫。乍听钟声浮下界,忽看日影挂扶桑。高吟索和松皆友,跌坐求安石是床。乞向此间容我老,便应倚老兴愈狂。”山半有来仙洞,明正德(1506—1521)以前,驿道从山麓经过,游客甚多。
后面是著名的铜鼓山,相传诸葛亮南征时藏铜鼓于此。每当风雨如晦,岩穴中发出铜鼓声。山麓联南明河,有明代兴建的水口寺和清代兴建的奎星阁。秋水平桥,春芜绕岸,亦是风景秀丽处。寺西为牛渡河,有大石长达数米,其形如船,名龙船石,暮色苍茫中似孤舟溯流而泊,颇兴遐思。
4. 安石公园资料简介
南昌市有不少免费的足球埸。如南昌市体育中心八一体育場全年免费对外开放,每天开放8小时。(6.00--8.00 9.00--11.00 14.00--16.00 19.00--21.00)。昌南体育中心的足球场也免费对外开放。为促进少年足球的发展,昌南体育中心的七人制足球场全年免费对外开放,开放时间每天6.00--24.00。
5. 王安石公园在哪里
安石公园是为纪念王安石而建造的,非常漂亮。
6. 王安石公园简介概括
每年金秋十月(10月中旬-11月中旬),作为闻名中外的开封菊花文化节主会场,龙亭景区布置气势磅礴,数千种特色品种菊花争奇斗艳。游玩龙亭时,游客还有机会观看到以宋宫廷文化为背景的历史剧目演出,如:《九帝迎宾》、《百戏进皇宫》、《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狸猫换太子》 。
7. 王安石公园简介英文版
弇山园,即憩园又名人民公园,旧址是南宋“海宁寺”,前身是梁“妙莲庵”,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原为明代大政治家、文学家、大文豪王世贞的私家园林。垍頭條萊
现弇山园是根据明代筑园大师张山人的《弇山园》真迹白描图重建。2003年进行了全面改造扩建,恢复了“弇山堂”、“嘉树亭”、“点头石”、“分胜亭”、“小飞虹”、“九曲桥”等20多处景点。公园面积现有的110亩,是探询太仓古韵的重要旅游景点。頭條萊垍
弇山堂:弇山园的主建筑,为移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老城区改造时,清康熙年间的大学士王掞的保素堂保护性搬迁,2003年移建恢复于此,更名为弇山堂。
弇山堂高近10米,面积约300平方米。堂内的雕刻考究、精美、梁架上的抱云山为典型的香山帮匠人工艺,额枋的木雕有梅兰竹菊图案与双桃石榴等。
整个建筑为歇山式,屋顶的正脊两端为鱼龙对峙,斜脊为双狮捧绣球,高敞、堂皇,端的是气派。條萊垍頭
望海峰:位于园内大铁釜西北处,为一傲然独立的一峰假山。相传此石乃北宋花石纲之遗物,明代时为文坛后七子领袖王世贞之弟王世懋澹圃所有。頭條萊垍
整块的太湖石远望如奇兽翘首遥望大海,故称望海峰,亦有人认为此石侧看如百岁寿者,因此民间又有老人峰的称谓。此石1956年时由政府移至园中,半个世纪中,已三次移位,最后定位弇山堂前。
大铁釜:此釜为元代苏州造船厂遗物。据《金石志》载:“铁釜圆径六尺三寸五分,口围廿尺,腹围十七尺,边阔四寸九分,厚二寸四分,高四尺三寸五分。相传为元代海船煮篾缆用,篾缆盘置釜中,以桐油漫之,防蚀耐用。條萊垍頭
通海泉:为明代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由张宗源开凿。此泉原来属圣佑道院,后改建公园划入园内。此泉其实是口井,因井口有4个井眼,俗称“四眼井”。此井有个特别之处,再大旱不雨,它照样不干不涸,邑人疑为通海,好事者谓之“通海泉”,?簿脱爻浦两瘛?
郏亶墓:郏亶是北宋时为王安石欣赏的吴中著名水利学家。他在宋熙宁五年,出任司农寺丞,负责兴修两浙水利,著有《吴门水利书》等,是个对吴中水利有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頭條萊垍
据《太仓州志》载:“郏亶墓始筑于宋代,有墓道、墓门,两侧有石马一对,并有专祠一所,后废。”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知州蒯德模厘正墓道,修筑墓门,重建郏司农寺祠墓,后又废。垍頭條萊
现墓侧的土墩即为原墓所在地,其上的封树有榉树、黄杨、冬青、老槐、剑麻、枣树等,长得郁郁葱葱。土墩边上的郏亶墓为1993年8月建造的,四周杂树蔽荫,松柏环抱,幽静而肃穆。
墓前有一石亭,亭内的重建郏司农祠记碑,倒是真古董,乃清同治七年(1868年)知州蒯德模厘正墓道,修筑墓门时所立。條萊垍頭
8. 王安石游览路线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 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可见不是在早上。
9. 王安石纪念馆介绍
抚州著名景点介绍给您:條萊垍頭
大觉山條萊垍頭
大觉山抚州市资溪县。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是一个天然氧吧。境内山清水秀,山峦苍郁峻拔、溪流清澈萦回,自然风貌原始,空气清纯,新鲜、气候舒爽宜人。
流坑古村垍頭條萊
流坑古村位于抚州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村中现存各类建筑遗址260处,其中明代19 处,重要文物321件,包括状元楼、翰林楼、“理学名家”宅、文馆等不少纪念性文化建筑,数目众多的匾额楹联和家藏文物頭條萊垍
黎川明清老街垍頭條萊
黎川明清老街位于抚州市黎川县城磨市街口到南城门之间。老街是古老的,但这座小镇的古朴清秀之美却能给人以清新舒爽的感觉。條萊垍頭
王安石纪念馆
王安石纪念馆位于抚州市临川区赣东大道的南端。园林虽小,但很精巧。春雨后去游览会很有意境。首先入馆前小门,四角檐起若飞鸟,已有古典建筑的灵动之态,入门青石台阶,春雨浸润,青苔更加明显。往里走迎面一条梗向走廊,走廊左边是一池枯荷,右边是纪念馆的主题建筑。春雨淅沥,落入枯荷小池,别有诗意。
临川金山寺
临川金山寺位于抚州市临川区金山岭。金山寺在山顶上,山上空气不错,很幽静。
王安石景点 - 王安石去过的地方
1. 王安石去过的地方
答:一、菊花究竟何时落
宋神宗时,有一位:吟诗作赋般般会,打诨猜谜件件精。不是仲尼重出世,定是颜子再投生。
此人就是家喻户晓的苏东坡。他天资聪明,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风流,曹子建之敏捷。他一举成名,官拜翰林学士。苏东坡自恃聪明,常常讥诮宰相王安石。
一日,王安石在书房正写一首《咏菊》诗。刚写了两句,忽闻家人来说,外任刚回的苏东坡前来拜访。王安石闻言,知道苏东坡恃傲难改,有意留下后两句嘱咐了家人,就躲进内帐。
苏东坡来到书房,家人告诉他让他在此等候。家人去给苏东坡倒水。苏东坡感到自己在书房无聊,就在房里扫了一眼,见书桌上放着未干的墨毫,还有一首未写完的“咏菊”诗。这两句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暗自说道,写了些什么,胡说八道。一年四季之花,黄花即菊花,开在深秋,性属火,唯敢和秋霜鏖战,最能耐久,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真是错误。由诗兴所发,不能控制,举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也写完了,也懊悔了,上次被放任就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巧弄唇。欲把此稿丢掉吧,又怕宰相前来找。正在这时,王安石从屏风后边出来。互相寒暄,互相落座。
王安石见书稿被人续完,唤家人问说是苏东坡所续。王安石心想不知天高地厚,恃才无忌。到了明日早朝,王安石奏过皇帝将苏东坡发放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明知又惹着了宰相王安石,被发放,无奈。临走时,王安石对苏东坡说:“老夫幼年寒窗灯下日久,染成陈疾。今觅得一偏方,须用中峡巫峡之水服之。任满回时,务必给老夫取三峡之中峡之水,用于熬药。”
苏东坡到了黄州,只不过是登山玩水,饮酒赋诗,军务民情,秋毫无涉。光阴迅速,将及一载,又到深秋。一日风急过后,苏东坡于是去后院观赏自己栽培的黄金菊。苏东坡拉上好友陈季常一起去观赏。
他们来到后院一看,唬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没说出话,只见满地铺金菊花片。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王安石为什么要放任他到黄州,就因不懂装懂,胡乱续诗而为。
二、错提中峡水
苏轼被贬黄州已成定局,就要上路了。尽管政见不合,但是荆公王安石还是设宴送别。席间,王安石求苏轼帮忙办一件事,他说,由于我小时候读书下功夫,累坏了双眼,从小就得了一种眼病。
前几天太医给了我一个药方,需要取三峡之中峡之水——瞿塘峡的水来服药。这次你去黄州赴任,来回必得出入三峡,麻烦你返回时取一坛瞿塘峡的水给我带回来。苏轼觉得这是小事一桩,爽快地答应了。
苏轼来到黄州后,那天马太守来看望他,二人在菊园凉亭仍旧赏花,苏轼亲眼见到菊花落英,想起错改王安石的菊花诗,心中不快。第二天,苏轼去答拜马太守,说了自己的心事,向马太守提起去年读菊花诗得罪他的老师王安石之事。
马太守听罢说道:“那你去给老太师赔不是呀!”苏轼为难地说:“我是想去,但没有去京的差事呀!总不能无缘无故地去吧?”马太守笑道:“我这里正好有重阳节的贺表要送京城,你就去一趟吧。”并请苏轼代写贺表。
东坡大喜过望,谢过后,又想起荆公要他取长江中峡巫峡水治眼病一事,心想:“此事一定要办好,将功补过。”
动身去京,必走三峡,苏轼心里装着“提水”之事上路了,心想千万可别忘了呀。此时正值秋雨潇潇季节,水势很大,船儿顺 而下,景象万千。面对此景,苏轼想作一首《三峡赋》,饮酒构思,构想不成,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打水之事成了泡影。
他一觉醒来,船到下峡西陵峡了,马上想起了提水的事儿,就要返回巫峡取水,可是船工们认为这么大的水逆流而上是不可能的。船停了下来,苏轼想从这里打水行不行呢?就到岸上问老百姓,他们回答三峡的水是一样的,那里的都好喝。回来后苏轼就吩咐船工打了一坛子水带回京城。
回到京城,苏轼先来到相府面见王安石,准备先道菊花诗的歉,再说提水的事。道歉自是顺利,可是这水又出了麻烦。苏东坡让人将封闭好的下峡水抬上来。王安石见有水了很是高兴,命人先烧水沏茶。一会,家人端上茶。
许久王安石见茶色方变。就问苏东坡,此水是哪儿之水?苏东坡急忙道说是中峡水。王安石笑了,直言道:“又欺老夫!此乃下峡之水,怎假名中峡?”东坡大惊,请教如何辨之。王安石就让他到书架上找到《水经注》这本书,并告诉他翻看某某页。
苏轼依照王安石的话去查找,看到了“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味不浓不淡”之说。王安石细言道:“三峡之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过急,下峡又太缓,中峡则缓急居中。太医院医官乃举世名医,知老夫之变症居于中脘,故宜用中峡之水作引。
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起,故知是下峡水也。”苏东坡唬得面如土色,不得不承认是下峡水。东坡至此对老师王安石佩服之至。
从此事可见王安石之读书破万卷之势,数万的典籍对于他历历在目,天下奇才呀。而苏轼呢?正中了孔老夫子的训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王安石是在哪里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孟浩然(本名孟浩,公元689年-公元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
3. 王安石是哪儿的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 王安石去过的地方都有哪些
唐代李白、白居易、李翱、李德修、独孤及,宋代林逋、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李师中、张同之、李公麟、陆宰,明代李元阳、胡瓒宗,清代张楷等等,纷纷来到三祖寺,或题诗咏怀,或刻石记游,或坐听流泉,留下的文字与传说大多关乎天柱山、三祖寺、天柱茶。
三祖寺位于古南岳天柱山南麓,在禅林中地位显赫。天柱茶是古南岳的特色产品,是三祖寺的礼佛敬客之物。名山名寺名茶天赋异禀,相互映照。佛家道家儒家交相融合,和谐共存。三祖禅风对禅茶一味及禅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功勋卓著。三祖僧璨提倡禅修生活化,身体力行以茶助禅。僧璨撰著《信心铭》,奠定禅茶文化的精神基础。由于儒释道三家人士的共同参与,禅茶文化内涵 加丰富,包容力愈益强大。
5. 王安石什么地方的人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府临川人(今抚州市东乡区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王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东乡区黎圩镇上池村,始建于北宋末期,系王安石弟王安上的后裔所建,是王安石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2021年“荆公千年诞辰”在王氏宗祠举行。
6. 王安石住在哪
书湖阴先生壁前两句写湖阴先生的居住环境的的特点: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写出了庭前优美的自然风景 ,表达了诗人 热爱田园生活、热爱自然。 这是一首题在湖阴先生壁上的诗。湖阴先生,即杨德逢,自号湖阴先生,住在南京钟山,与王安石既是好友,又是邻居。
这首诗,显然是王安石住钟山时写的。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 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本诗的特点是熔写景写人于一炉。全诗写景,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后面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
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熔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真是一箭双雕。其次运用映衬和拟人手法。如果说庭院的美是人工创造的美,那么环境的美是天然施设的美。 两者互相映衬,组成了一幅内与外、人造与天然美结合的完美的境界。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7. 王安石的山
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60平方公里。灵山被道家书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因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位侧躺着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赞誉为“睡美人”。据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饶县志》所记,灵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还有山鸡、鲽鱼、石耳等名贵动植物及钽、铌、重晶石、锌、铁等地下资源。历代名人王安石、辛弃疾、韩元吉等对灵山多有赞美,现代文学家冯雪峰1941年曾作《灵山歌》抒发胸志。
2006年10月,灵山获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总面积为101.5平方公里。2009年12月,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功,2015年1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灵山位于上饶市中心旅游区域,自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道、佛二教圣地,道教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一个集度假休闲、观光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8. 王安石哪里的人
王安石:北宋
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李 白:唐代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白居易:唐代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袁枚:清代
字子才,号简斋,随园先生。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9. 王安石去过的地方有哪些
一、菊 究竟何时落
宋神宗时,有一位:吟诗作赋般般会,打诨猜谜件件精。不是仲尼重出世,定是颜子再投生。
此人就是家喻户晓的苏东坡。他天资聪明,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风流,曹子建之敏捷。他一举成名,官拜翰林学士。苏东坡自恃聪明,常常讥诮宰相王安石。
一日,王安石在书房正写一首《咏菊》诗。刚写了两句,忽闻家人来说,外任刚回的苏东坡前来拜访。王安石闻言,知道苏东坡恃傲难改,有意留下后两句嘱咐了家人,就躲进内帐。
苏东坡来到书房,家人告诉他让他在此等候。家人去给苏东坡倒水。苏东坡感到自己在书房无聊,就在房里扫了一眼,见书桌上放着未干的墨毫,还有一首未写完的“咏菊”诗。这两句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暗自说道,写了些什么,胡说八道。一年四季之花,黄花即菊花,开在深秋,性属火,唯敢和秋霜鏖战,最能耐久,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真是错误。由诗兴所发,不能控制,举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也写完了,也懊悔了,上次被放任就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巧弄唇。欲把此稿丢掉吧,又怕宰相前来找。正在这时,王安石从屏风后边出来。互相寒暄,互相落座。
王安石见书稿被人续完,唤家人问说是苏东坡所续。王安石心想不知天高地厚,恃才无忌。到了明日早朝,王安石奏过皇帝将苏东坡发放黄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明知又惹着了宰相王安石,被发放,无奈。临走时,王安石对苏东坡说:“老夫幼年寒窗灯下日久,染成陈疾。今觅得一偏方,须用中峡巫峡之水服之。任满回时,务必给老夫取三峡之中峡之水,用于熬药。”
苏东坡到了黄州,只不过是登山玩水,饮酒赋诗,军务民情,秋毫无涉。光阴迅速,将及一载,又到深秋。一日风急过后,苏东坡于是去后院观赏自己栽培的黄金菊。苏东坡拉上好友陈季常一起去观赏。
他们来到后院一看,唬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没说出话,只见满地铺金菊花片。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王安石为什么要放任他到黄州,就因不懂装懂,胡乱续诗而为。
二、错提中峡水
苏轼被贬黄州已成定局,就要上路了。尽管政见不合,但是荆公王安石还是设宴送别。席间,王安石求苏轼帮忙办一件事,他说,由于我小时候读书下功夫,累坏了双眼,从小就得了一种眼病。
前几天太医给了我一个药方,需要取三峡之中峡之水——瞿塘峡的水来服药。这次你去黄州赴任,来回必得出入三峡,麻烦你返回时取一坛瞿塘峡的水给我带回来。苏轼觉得这是小事一桩,爽快地答应了。
苏轼来到黄州后,那天马太守来看望他,二人在菊园凉亭仍旧赏花,苏轼亲眼见到菊花落英,想起错改王安石的菊花诗,心中不快。第二天,苏轼去答拜马太守,说了自己的心事,向马太守提起去年读菊花诗得罪他的老师王安石之事。
马太守听罢说道:“那你去给老太师赔不是呀!”苏轼为难地说:“我是想去,但没有去京的差事呀!总不能无缘无故地去吧?”马太守笑道:“我这里正好有重阳节的贺表要送京城,你就去一趟吧。”并请苏轼代写贺表。
东坡大喜过望,谢过后,又想起荆公要他取长江中峡巫峡水治眼病一事,心想:“此事一定要办好,将功补过。”
动身去京,必走三峡,苏轼心里装着“提水”之事上路了,心想千万可别忘了呀。此时正值秋雨潇潇季节,水势很大,船儿顺流而下,景象万千。面对此景,苏轼想作一首《三峡赋》,饮酒 构思,构想不成,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打水之事成了泡影。
他一觉醒来,船到下峡西陵峡了,马上想起了提水的事儿,就要返回巫峡取水,可是船工们认为这么大的水逆流而上是不可能的。船停了下来,苏轼想从这里打水行不行呢?就到岸上问老百姓,他们回答三峡的水是一样的,那里的都好喝。回来后苏轼就吩咐船工打了一坛子水带回京城。
回到京城,苏轼先来到相府面见王安石,准备先道菊花诗的歉,再说提水的事。道歉自是顺利,可是这水又出了麻烦。苏东坡让人将封闭好的下峡水抬上来。王安石见有水了很是高兴,命人先烧水沏茶。一会,家人端上茶。
许久王安石见茶色方变。就问苏东坡,此水是哪儿之水?苏东坡急忙道说是中峡水。王安石笑了,直言道:“又欺老夫!此乃下峡之水,怎假名中峡?”东坡大惊,请教如何辨之。王安石就让他到书架上找到《水经注》这本书,并告诉他翻看某某页。
苏轼依照王安石的话去查找,看到了“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味不浓不淡”之说。王安石细言道:“三峡之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过急,下峡又太缓,中峡则缓急居中。太医院医官乃举世名医,知老夫之变症居于中脘,故宜用中峡之水作引。
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起,故知是下峡水也。”苏东坡唬得面如土色,不得不承认是下峡水。东坡至此对老师王安石佩服之至。
从此事可见王安石之读书破万卷之势,数万的典籍对于他历历在目,天下奇才呀。而苏轼呢?正中了孔老夫子的训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 王安石去过的地方是哪里
我是刚刚讲过,我来回答一下: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开始主持变法。之后,由于新旧党争,分别于熙宁七年(1074年)与熙宁九年(1076年)两次罢相。也就是所谓的被贬。王安石两次罢相,去的地方都是江宁——今江苏南京。
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一直没能再被起用。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王安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
11. 王安石的家乡在哪?
答:中国三大才子之乡是:湖北黄冈,江苏宜兴,和江西临川。
下面来介绍这三个才子之乡。
说到湖北黄冈,大家肯定是想到了高难度的黄冈试卷,湖北黄冈中学也是如雷贯耳。那么这个蕲春县是个什么地方呢?
蕲春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以北,隶属黄冈市,著名“教授县”,以人才辈出著称。
江西临川走出了:王安石;东方戏圣汤显祖、理学大师陆九渊、诗人宴殊、晏几道、文章大家曾巩……自宋自清临川700多人考中进士,800余卷著述收入(四库全书),近1800人列入(中国名人辞典) 。
江苏宜兴:历代曾出进士近400人,现代也是文人荟萃,从宜兴走出了26位两院院士,近100位大学校长,如央行掌门人周小川,台球小子丁俊晖等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