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洞

道源洞

道源洞的命名,是取得道逢源之意。是温岭市道教协会所在地。属长屿洞天旅游区内的一个景点。

泉州美丽的清源山,有中国最大的道教石刻,还有清净的清源洞

福建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泉州,在泉州有一座美丽的山-清源山,一年四季都适合游玩,清源山是泉州第一个也是唯一的5A级景区,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整座山最大的亮点就是山下的老君岩,老君岩又名羽仙岩,是清源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还有位于清源山顶峰海拔470米处的清源洞,世人称之为"第一洞天"。同时美丽的九日山,虽然与清源山不相连,但也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

原创声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编辑小旅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 亲爱的爱旅游的小伙伴,很高兴今天给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闻,虽然你们不能跟小旅一起体验旅行过程中激动和快乐,但是小旅会用最真实、最真情的感受,写出更好的文章,让你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乐趣; 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方去旅行,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小旅愿陪你走完这一场!

赶了个大早来到清源山,到达山脚,一阵浓浓道韵的音乐开始萦绕耳边,古筝音色自带高山流水的清静。这几天闽南一直细雨如丝,时断时续,使景区多显几分安宁,而山上草木则愈发葱郁。往上走没多远就看到老子大石像,坐落在山腰,周遭桃李芬芳,背后绿树如茵,山间雾气氤氲。

没有密密麻麻的游客,只有零星赶来锻炼的当地人。选择了二号路线上山,整整五个小时,身上没有一寸衣裤是干的。路标模糊不清,好几次都走了冤枉路。遇到一位老伯,身姿矫健,气不喘,色不变。在他的指引下,终于顺利登顶,俯瞰泉州全景的霎那,内心充满了超脱恬淡的惬意。

老君岩

因为有老君造像,所以称为老君岩,老君造像是中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过了山门没几步路就到了,由于它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副其实。清源山的老君岩已经独立开辟为一个景点,和山上的天湖不一个入口了。但是门票是通用的。就是买一处门票,可以游玩这2个地方。

没有去清源山的时候以为老君岩真的是很大很大,至少照片上看起来是,结果真正站在老君岩面前,发现其实不是很大,现在为了保护文物,老君像已经被铁栏杆围起来了,要想摸到老君的耳朵基本是无望了。教您一个补救的办法:与老君合影时,把手伸到老君的耳朵处,让摄影师帮您完成这个心愿,每一个标志性景点,肯定有游客竞相合照!

九日山

九日山是要门票的,不过门口并没有人看管,就看自觉。满山都是石刻,哪朝哪代真的分不清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九日山是不得不提的一处海丝遗迹,景区布置也很好,摩崖石刻可能需要多花些时间浏览。

九日山高不过百米,年轻人十几分钟就能爬到山顶,九日山号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山上历代名人题刻甚多,至今存留75方,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像一个天然的书法博物馆

清源洞

清源洞是清源山三十六岩洞之首,清源洞前方的巨石高三四米,壁面光滑,正好练胆。俞大猷每天跑到这块大石跟前,时而腾空而起,时而翻跃而下,风雨无阻苦练,终于练出过人的胆量,故后人称此石为“练胆石”。清源洞油杉,雌雄同株,树龄百年以上,为一级保护树木。

入山门后可见功德碑亭和皆大欢喜弥勒佛像,佛道共存,不错。继续往上攀登,上面是个平台,近处一幢建筑横额“大慈大悲”,应是供奉佛家菩萨的。主殿横额神仙洞府,在殿前可俯瞰天湖和山下的泉州城。最顶点的清源洞,说是洞,其实是供奉观音寺庙,参观完从后门出去,能看到直通山顶的公路。

来到清源山除了看人文景观和爬山锻炼,在山中喝茶和在山顶吃喝也是种独特的乐趣。登山途中有不少休息泡茶的地方,可以停下脚步喝喝茶,慢慢品味闽南文化

今天小旅就给大家先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不一样的看法请大家在评论区说出来,我会很认真的回复你们,再次感谢那些喜欢小旅文章的小伙伴,小旅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分享更优质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将带大家走进更神奇的地方!

青城天下幽——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的洞天福地

青城山位于成都平原西侧,千里岷山南缘,周围二百五十里山林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山有三十六峰环拱如城,故名其日青城山

青城山树木繁茂,林荫蔽日,几乎是每个峰峦、每块崖址、每条溪谷,甚至每座宫观,都被青翠葱茏的树木掩映着,因此,历代文人学士诸如杜甫,陆游的诗作中早有“青城天下幽”的描述,近人吴稚晖说:”“顾青城于亦雄亦奇亦秀外,而其幽邃曲深以剑阁三峡峨眉皆无不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青城特点。”此后人们便赞青城山为“天下幽”。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道家称为“洞天第五宝仙九室之天”。

道教是汉民族很早就有的宗教,其渊源与古代的巫术有关,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由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当时凡人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该教奉老子为教祖,尊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凡信道者大都入观求道,这些道观大都建筑在深山密林之中。

故有的山以道观而闻名于世,其著名者有湖北武当山山东崂山浙江天目山四川的青城山等。

张道陵是东汉沛国丰人,曾任江州令。他学识渊博,通晓五经,因不满朝政,便离开场,带领两个弟子在青城山结茅传道,并著道书二十篇。从此以后,青城山上道教宫观逐渐兴起,成为“瑶林琼树,金沙玉田,甘露芝草,天池醴泉”的人间仙境,羽客、隐士来此结庐居住者不乏其人,更有不少名人墨客来此游山避暑。这些活动,使青城山道观星罗棋布,楹联触目皆是,名胜古迹应有尽有。

从青城镇往西进山,首先见的是长生宫,沿赤城阁到山口牌坊,牌坊后为建福宫。宫建于唐,原名丈人观,宋宗时改现名。建福官坐落在文人峰下,上连岩腹,下抵青溪。宫内正殿供宁封、杜光庭塑像,杜光庭号东瀛子,唐末五代文学家、著名道士,有作品《虬髯客传》、《玉函经》、《洞天福地记》等书。

正殿西边是故事壁画,殿柱上有多达394字的长联。后殿供三尊塑像,中者为太上老君,即道教始老子,左面为东华帝君,即东王公,右面是王重阳,他是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建福官后山坡有委心亭、乳泉亭等。宫西面是上青城山的山门,进入山门前行数百步有雨亭、翠光亭,过翠光亭,然后上天然阁、怡乐,引胜亭,便到了云霞缥缈的天然图画。这是一个十角重檐亭阁,清光绪年间修造。这里苍岩壁立,绿树交映,垒垒群峰,组成翠屏,游人至此,如置身画卷之中,故名“天然图画”。阁后亭子叫驻鹤庄。

沿凝翠桥,过五洞天,便到天师洞。天师洞坐落在苍岩环抱之中,分三层殿宇。最上层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结茅传教时住过的洞屋,中间为黄帝祠,下边是常道观。相传道家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天师洞为第五洞天。洞乃青城腹心胜地,崇岩千寻,峭壁如削,飞檐叠阁出没于参天古树之中,洞外群峰若拱若揖,山外平畴如图如画。庙内有传为张道陵手植的银杏和唐代的歧棕、宋代的九株松等古树,有唐玄宗手诏碑和唐代石刻三皇像及明代木刻浮雕花屏等文物。历代名人留下的匾额楹联、诗文刻石,琳琅满目。

祖师殿古称储福观,又名真武宫,坐落在轩辕峰下。殿创建于唐代,现存殿学为清代所建。殿内有八仙壁画和其他诗文刻石,殿中供奉泰山神东岳大帝、真武帝君和铁拐李、吕纯阳、张三丰等像。殿周环境幽静,历代都有人到此修道读书,唐睿宗女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曾在此修道。当年殿中烧用的飞龙鼎,现存灌昙离堆公园伏龙观内,鼎重千厅,腹周六龙盘旋,姿态各异。

另二龙翘首鼎口对视,势欲飞升,造型之美,土艺之精为人称道,为一珍贵这物。殿内原存北宋丞相文彦博治蜀时为白云先生张愈置宅筑室的白云溪遗迹,右有清黄云鹄题的云松塔和唐薛昌的浴丹池。由殴南上为天仓峰,峰金鞭岩之半壁有穴,穴中三石柱排列,传为赵公明藏金鞭处。降上有轩皇台,相传为宁封授龙经》给黄帝处。

从祖师殿回头再过访宁桥,过朝阳洞、九拐、观台、观日亭,便达上清宫。上清宫建于晋代,现规模为前蜀王衍时所留,宋时宫宇倾:,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前为古高台山亭榭,有两棵直耸云天的银杏树。宮宫门有于右任书写的对联“于今为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宫内殿堂古色清雅,正殿供有太上老君、吕纯阳和明初道士张三丰等塑像。

上清宫后一里许,为彭祖峰绝顶,也是青城山最高峰,称老霄顶,海拔1600公尺,上建呼应亭。登临其上,看雪岭光腾,红吞沧海,绵江春涨,绿到瀛洲,四面景色尽来眼底。亭上有一联道“绝顶望秋波奔腾玉垒超三峡;名山宏道德管领青城第一峰。”写景淋漓尽致。站在亭下,还可北望岷山雪景,范成大有诗写此景日:“大面峰头六月寒,神灯收罢晓云斑,浮空忽涌三银阙,云是西天雪岭山。”在亭内向赵公山方向呼喊,可听到回声,这便是呼应亭名之由来。

亭下方有一圣灯亭,亭有对联曰:“峰围仙磐石声难散,月避神灯远愈明”,既说此景。日出、云海、神灯是青城山三大自然景色,据说在此便可见其中之神灯景。

青城山郁郁葱葱,四季翠绿,风雨晴晦,均有特色,春天杜鹃幽兰点缀于晴翠之中,夏日鸟啼蝉鸣声震于树荫深处,秋季银杏红叶为群山增色,冬时凌封雪盖使苍岩若素。

青城山有幽静的林园,幽香的山花,幽暗的岩穴,幽美的传说,其幽处处皆见,使游览者不忍离去。张爱萍将军书的挂在山门上的“览胜而登顶,留连而忘归”便是游览者心情的最好写照。

柳州:南方古人类发源地——探究“柳州白莲洞史前文化”系列报道之一

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而广西是中心的中心。”1985年,著名人类学家、白莲洞博物馆创始人裴文中教授为白莲洞遗址题词。

柳州,作为南方古人类发源地,因浓缩柳江人、白莲洞人、大龙潭人等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而成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热点。在华北,北京山顶洞遗址昭示着中国北方早期现代人文化面貌,而在岭南,以柳州白莲洞遗址等古人类遗址群落揭开了南方史前文化、古人类的神秘面纱。

近70年来,经过国内外考古专家学者考古发掘,学术界对以柳州白莲洞为中心的史前文化的发掘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柳州的史前文化是研究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的标尺。”而今,柳州白莲洞史前文化也成为目前寻找南方古人类祖先、追寻史前远古文明的最好窗口。

柳江人:中国最早现代人活化石

1958年9月,在柳州市郊东南16公里的新兴农场内,一名工人在通天岩挖岩泥时,发现了一具疑似古人类的较完整的人头骨化石。这一信息经由有关部门上报国家后,中央立即通知在柳城进行巨猿研究的两位中国考古界泰斗裴文中、贾兰坡,组织专家派人前往考察。经清理发掘,在人头骨化石附近又发现了部分椎骨、股骨以及大熊猫完整骨架等化石。

这些化石装箱妥善保护,随即送到北京。当人头骨化石摆在中国科学院著名古人类专家吴汝康院士面前时,他陷入了沉思:这块“神秘头骨”前额膨大隆起,嘴部后缩,头骨枕部没有粗壮的肌脊,跟现代人已经很接近,形态特征较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和四川资阳人原始。经过系统研究,吴汝康鉴定认为,是分化和形成蒙古人种的一种早期类型,为当时在中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代表,这块头骨化石也被定名为“柳江人”。

“柳江人”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从此声誉传四海,通天岩也因此得名为“柳江人洞”,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的人类考古学家前来考察。

2001年,“柳江人”研究进展取得了质的飞跃,柳江人的年代确定在7万年左右。如今柳江人已经成为教科书上定义的古人类名,载入人类发展史,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柳江人”头骨与“山顶洞人”头骨并列放置在一个展柜。

白莲洞:无数先民繁衍生息之地

“柳江人”是广西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随着“柳江人”研究的深入,有专家学者在考察发掘发现,“柳江人洞”低矮狭小,黑暗潮湿,并不符合古人类选择居住地的标准,那么柳江人为何出现在这里呢?白莲洞遗址为“柳江人”的身世之谜提供了一个答案。

白莲洞遗址位于柳州市郊东南白面山南麓的一个山洞内,距离“柳江人洞”仅2公里。从1956年开始,经过专家们历次的发掘,白莲洞遗址出土了两颗人类牙齿化石、用火痕迹、大量石器、骨器和哺乳动物的化石。根据其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特征,确定白莲洞年代为距今37000~7000年。这些文化遗物和活动痕迹,共同记录了三万年的洪荒岁月,无数先民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有专家学者认为,“柳江人”可能就是白莲洞早期文化的创造者,是“白莲洞人”的祖先,在外出狩猎、追踪猎物、采集的时候,由于突然遇到意外被泥石流推进通天岩。柳江人遗址、白莲洞遗址两方面相互结合对研究华南地区史前文化有着非常重大的进展。

在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柳州持续发现了甘前岩人遗址、九头山人遗址、都乐人遗址、酒壶山遗址、陈家岩遗址、穿洞遗址、仙佛洞遗址等洞穴遗址,以及兰家村遗址、鹿谷岭遗址响水遗址、新村遗址、独静村遗址、曾家村遗址等台地遗址,这些各类遗址共有40多处。

这些以白莲洞遗址为中心的古人类遗址群落,其连续完整的文化堆积如一部古老的地书,“柳江人”“白莲洞人”“白莲洞大龙潭人”“兰家村人”“都乐人”等古人类的出现,在柳江流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古人类生存痕迹,为探索华南地区史前文化、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证材料。

来源:柳州日报

编辑:陈一一

扫码注册成为志愿者

加入柳州志愿者大家庭

服务他人 收获快乐 享受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