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弼士故居

张弼士故居

AAA级旅游景区

车龙村:梅州市大埔县车龙村位于西河镇南部。我村辖7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252户,人口816人;全村总面积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1亩。 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雨量约为1590mm,气候特征温暖、雨量适中。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西瓜、蜜柚、枇杷,村特色经济收入有烤烟、西瓜、蜜柚、枇杷,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90万元。 ……

梅州名人故居|光禄第,“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故居

位于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的张弼士故居--光禄第,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整座大宅为保存较为完好的三堂四横一围屋,是客家民居建筑中“围龙屋”系列的代表杰作。

据介绍,大门正中书“光禄第”三个字由清代直隶总督李鸿章亲自题笔。梅州市龙发生态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负责人姚沛荣介绍,光禄第主体坐南向北,整栋建筑雕梁画栋,是极具客家建筑风格的围龙屋,也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典型中国园林式豪宅,更是清代(十八及十九世纪)中国富丽堂皇建筑的典型代表。

姚沛荣:

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建于1908年,整座建筑是土木建筑结构,屋内有18个厅,13个天井,还有99个房间。建筑工艺很精致,它的雕柱采用了潮汕木雕,还有客家的土木结构,结构严谨。在2019年,整栋故居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园林式豪宅。

进入光禄第,只见厅堂横屋之间雕梁画栋,不论寝室、书房、正厅、厚重木门、庭院或花园,一概气派非凡。再看那天井花木、屋角绿树的设计极具中国古典审美情趣,凸显出客家传统建筑特色。故居讲解员黄曼玲告诉记者,这些精美的艺术设计背后还存在着很高的科学价值。

黄曼玲:我们这一所光禄第,它的设计是集美观性和防御性于一体的,然后它的水路方面讲究四水归一,从屋子里面房子的格局会比较高,然后一层一层排到外面去。

客家建筑注重防御性的特色也在光禄第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黄曼玲:这些小洞也就是枪孔,其实它的防御性很强,360度无死角的防御外敌,有没有观察到这个枪眼的设计,外面较大里面比较小。它每一个枪眼的位置都不一样,朝向也不一样,其实它就是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包括里面的墙也是有枪眼保留。

张弼士的一生颇为传奇。他怀实业兴邦之志,一生先后在国内创办几十家企业,成为当时海外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巨富。其中最负盛名的张裕酿酒公司辉煌至今,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葡萄酒企业。之所以在家乡大埔县车龙村建造光禄第,张弼士是想百年之后落叶归根。光禄第于1908年开始动工,前后共花了11年多的时间。

黄曼玲:在45岁的时候,他成为了亚洲首富,然后也是因为黄河决堤时,他一次性捐了300万两白银,被册封为商品侍郎,也就是荣禄大夫。他45岁的时候建造了光禄第,他是想落叶归根,就是出去的孩子都会想要回到家乡。

对于当时富可敌国的张弼士而言,建造光禄第花去的20万两白银也许只是九牛一毛。但是这个房屋的建造,代表的是客家人的传承精神。

为了更好活化利用名人故居,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张弼士故居光禄第的价值。

姚沛荣:这两年,国家对光禄第地故居保护很重视,特别是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很多的专家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对故居进行修缮,做到修旧如旧。

同时,还结合该村周边的资源,将车龙村打造成为一处富有地方特色、客家民俗风情,集民俗与自然、游览与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黄曼玲:我们现在在规划建设一个博物馆,现在已经在建设当中,预计5月20号开业。到时客人来到这里可以体验自己酿造葡萄酒的一整个过程流程,然后做一款自己心仪的酒带回去,给自己的家人品尝。我们有专业的酿酒师可以来现场指导。

开发后的张弼士故居是梅州旅游的又一品牌,

是弘扬客家文化和张裕酒文化的一个亮点,

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动力。

文章来自:梅州电台新闻台

大埔张弼士故居景点介绍 大埔县名人故居

1. 大埔县名人故居

华佗故里 宋汤河畔 有我青云可爱的校园 晨光里书声朗朗 夕阳下跳舞歌唱 春来秋往谱写成长乐章 意气风发 驻栋梁 驻栋梁 啊 青云是我成长的摇篮 啊 青云给我插上腾飞的翅膀 啊 啊 带着希翼 怀揣梦想 走进青云明亮的课堂 纯纯教导 耳边回响 仁爱求真 铭记心上 春华秋实培育桃李芬芳 一片丹心 育栋梁 育栋梁啊 青云是我成长的摇篮 啊青云给我插上腾飞的翅膀

2. 广东大埔历史名人

我们行知小学今年的开学典礼真有创意,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四年级去西湖博物馆举行我们的开学典礼。

这个地方虽然以前去过了,但立体电影还是一样好看而且惊险。戴上立体眼镜,我看到了西湖是在许多世纪前的一个下午从天上“砸”下来的,好玩。

看完电影后,我们跟着导游阿姨继续往前走,一路看到了墙上张贴的几个著名人物的事迹展,之一就是李泌造了六口井,解决了以前人们的饮水问题,真是造福人类的大好人。还有于谦爷爷的事迹也很感人。

后来我又知道了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座桥上来来回回走了18次呢!可能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桥了吧,对了,就叫断桥!我们还去看西湖地图和杭州有名的丝绸!摆在大厅中间地面上,有立体感的地图里面有陡峭的山,静静的湖,高的高低的底,高的是山,低的是湖,导游阿姨还让我们认识了白堤。杭州的旅游风景点可真的数也数不清呢。

最后,我们还去参观了动物标本。有绿头鸭,眼镜蛇,普通野兔等。眼镜蛇:头很扁,嘴是红色的,据说有毒,我们遇见可要小心噢!!!

3. 大埔县名人故居简介

湖寮泰安楼(四方石楼)、登山公园、双髻山森林公园,百侯诸多特色建筑,枫朗西岩山、大东保存比较完整的圆土楼花萼楼、坪山万亩梯田,大麻陶瓷工业、党溪李光耀故居,光德鸟子石,银江银隆顶、针菜基地,大麻阴那山万福寺、特色老街道,三河汇城三江源雕像、古城墙、中山公园、翁万达墓、茶阳老县城风貌、西河客家民俗文化村张弼士故居等等。。

4. 大埔县人文历史

三河坝战役是朱德率领中国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进入粤后的战役,是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的继续和发展。 2. 三河坝战役是八一起义军一部、广东党组织、本地农军和群众共同斗争国民党反动派的案例。

3. 三河坝战役是朱德带领领的八一起义军实现革命战略从城市到农村、军事战略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改变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转折点。

4. 给党和中国革命建立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

5. 三河坝战役使广东人民的革命决心高涨

5. 大埔县名人故居图片

五>旅游

梅州市内酒店、宾馆、商厦林立,梅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著名的景点有:梅江区的千佛塔、人境庐、泮坑旅游度假村,梅县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中心(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阴那山省级风景区、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联芳楼、洞天湖旅游度假区,平远县的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丰顺县的丰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龙鲸河漂流、龙归寨瀑布,蕉岭县的长潭旅游度假区,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兴宁市的合水旅游区、神光山旅游区,大埔县的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大埔三河镇旅游景区等。其中,大埔三河镇在2008年9月被确认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食文化: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风味的饮食,有: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客家娘酒,梅州腌面;等等

6. 大埔县名胜古迹

佐贺县位于日本九州的西北部,自古以来盛产陶瓷。色泽鲜艳的有田烧和质朴的唐津烧是日本陶瓷的根源。在恬静的小镇里感受陶瓷的魅力,找寻您喜爱的器皿,使用传统的器皿品尝当地美食……。让我们一起去佐贺尽情畅游一番吧。

有田烧是日本最早的瓷器

有田烧的产地位于佐贺县的有田地区,这是一个山区小镇,从福冈市区的博德站乘坐JR特快列车需要1小时20分钟左右,从佐贺站需要40分钟左右。这个恬静的小镇里至今仍保留着瓷窑的烟囱。

首先,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佐贺县立九州陶瓷文化馆和有田陶瓷美术馆,了解一下有田烧的历史吧。日本最早的瓷器是于17世纪初在有田生产的。当时的佐贺处于锅岛藩的统治下,藩主从朝鲜半岛招来的陶瓷工匠在这里发现了瓷器的原料石材,并建造了瓷窑,这就是有田烧的起源。

初期的有田烧以在白底上描绘纹案的青花瓷为主流,后来一位名叫酒井田柿右卫门的陶瓷工匠开创了可烧制彩绘的柿右卫门样式。在当时的日本,长崎出岛是唯一允许外国人居住的地区,色泽鲜艳的有田烧受到了居住在那里的欧洲人的赏识,于1650年左右,通过东印度公司,出口到了欧洲等地。由于当时在有田和伊万里附近生产的瓷器全部通过伊万里港出口到国外,因此当时被总称为“IMARI”。现在人们将有田产的瓷器称为有田烧,将伊万里产的瓷器称为伊万里烧,用不同的称呼加以区分,但实际上过去被称为“IMARI”的瓷器中有很多都是有田烧。

出口用的有田烧采用了欧洲人喜爱的彩绘,并添加了金箔等,外观豪华艳丽。德国著名的瓷窑“迈森”据说就是在“IMARI”的影响下诞生的。此外,锅岛藩制作的高档瓷器被称为锅岛样式,当时被当成藩主专用的瓷器或被当成礼品来使用。

一边散步,一边找寻自己喜爱的器皿

有田至今仍留着瓷器发祥地的风貌,特别是在连接有田站和上有田站的街道上,白墙的老店、窑厂的直销店、“香兰社”、“深川制瓷”、“ARITA PORCELAIN LAB”等各色店铺和艺廊鳞次栉比。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都会举办有田陶器市集。推荐您在窑砖墙绵延的小胡同里散步。窑砖指的是建造登窑时使用的耐火砖,窑砖墙是将这些耐火砖用红土堆砌成的,向如今的人们诉说着与瓷器之间的深厚关系。

大川内山当年是锅岛藩的专用瓷窑,位于伊万里的近郊地区,从有田搭乘电车需要30分钟左右。当年在险峻的石头山中建造了这座瓷窑是为了防止精湛的技艺外流。锅岛样式就是在这座瓷窑中诞生的。

渡过小镇入口的陶板之桥后,引入眼帘的是石板路坡道两旁鳞次栉比的窑厂和店铺。在这个小巧玲珑的小镇里,您只需要步行就能光顾很多店铺,最适合来这里找寻自己喜爱的器皿。推荐您去锅岛藩窑公园,参观一下那里的登窑等景点。

唐津烧让菜肴更加美观

佐贺县的唐津作为一个陶器发祥地而广为人知。从博多站和佐贺站搭乘电车都只需要1小时15分钟左右,从伊万里需要50分钟左右。

唐津烧是一种以土为原料的陶器。唐津烧以其质朴的韵味受到人们青睐,包括了描绘草木的绘唐津、欣赏斑点的斑唐津、色泽优美的黑唐津等丰富的种类。自古以来,主要在茶道的世界中受人珍视。

唐津烧在制作时考虑到了菜肴装盘时的美观。在唐津的很多餐饮店中,您都能品尝到用唐津烧装盘的美味佳肴。“川岛豆腐店”手工制作的竹篮豆腐非常受 迎。“洋洋阁”和“松之井”是日式旅馆,提供时令鲜鱼等日本料理,也可以只预约用餐。

此外,每年11月上旬,唐津都会举办一个称为“唐津九日”的传统节庆活动。在活动中,一种被称为“曳山”的花车被装扮成鲷鱼和狮子,在街道上巡游的情景十分热闹。在同一个时期,佐贺市的近郊地区还会举办热气球大赛“佐贺国际热气球节”。如果您在秋季去佐贺旅游,不妨在游览陶瓷小镇的同时,感受一下这些热闹精彩的活动吧。

7. 大埔历史人物

广东清远潘氏最多,潘姓人徙居广东,大概始于唐代。据《大埔县志·人物》载,生于唐元和十二年(817)的原福建沙县籍潘了拳,从小吃斋,12岁时父母先后去世。17岁流落到广东大埔西河乡,为寡妇游氏收为养子。到养母去世,便出家为僧。后为灵光寺开山祖师。

史载五代十国时,南汉南海人潘崇彻官内侍省局丞,好读兵书,屡立军功。

宋将潘美南下,崇彻奉后主刘鋹之命率军3万防守贺江,遂降于宋。至宋,徙居广东的潘姓人逐渐增多。而大批入粤者,则始于明代。

8. 广东大埔县名人

邹文怀1927年10月8日-2018年11月2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大埔县,电影事业家、制片人,嘉禾电影创办人,嘉禾电影(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先后栽培过李小龙、成龙、许冠文、洪金宝、张曼玉、邓光荣、梅艳芳、李连杰、吴思远、徐克、赵文卓等著名电影

程思寒(1961年-2019年11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9. 广东大埔名人

1.杨永松将军杨永松将军1919年7月生,广东大埔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2.邹衍将军邹衍1915年11月出生,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崇贤乡霞光村人

3.詹大南将军詹大南1915年4月18日出生,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槐树湾人

4.黎光将军黎光1914年出生,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一抹深蓝-张弼士的南洋故居一瞥

槟城张弼士故居(Cheong Fatt Tze's Mansion)是一间中西合璧,工艺精湛的建筑。深沉的蓝色让人惊艳,当地人称为蓝屋(The Blue Mansion)。

蓝屋占地5.3万平方英尺,建筑面积为3.4万平方英尺,共有38间房、5个天井、7个楼梯及220扇窗,修建房屋的工匠全是从中国引进的雕刻师傅。房子的格局很讲究风水,是马来西亚风水最好的房子。这是南洋首富及爱国企业家张弼士在19世纪80年代建的房子。1893年张公任槟城副领事时就住在蓝屋,曾在这里接待各国高官显要。

风光一时的蓝屋在张公去世后开始没落,二战后更是一蹶不振。根据张公的遗嘱,此屋在他最后一个儿子去世后才可转手他人。期间张家人把房间隔开廉价出租,直到张公的最后一个儿子在1989年去世,房子已经年久失修破烂不堪。1990 年代,蓝屋在城市发展的洪流中被发展商虎视眈眈,差点被拆除,多亏 一群遗迹保护者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并把它买下耗资760万马币修缮,才得以保留。

修缮后的蓝屋开始散发昔日的光彩,凭着房子的传奇故事和其漂亮的造型,张弼士故居很快成为槟城备受瞩目的旅游点。1992年,法国电影Indochine在此取景,蓝屋从此有了一个法国名字La Maison Bleu,并开始闻名世界;2000 年,蓝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Unesco Asia-Pacific Heritage Conservation Award)颁奖礼上获得了亚太区“最佳项目”的荣誉;2011年,蓝屋被旅游杂志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选为世界十大名屋。

故居入口是一座南洋罕见的中式门楼

曲江衍派”四个字,一看就是张姓人的府邸

屋名叫光禄第,

大埔西河的故居同样名字

光禄第三个字写在灯矩上,

中间挂一灯笼,之前故居的摆设很可能不同

正厅

正厅一角

内厅

内厅挂有张公和七夫人的照片

两旁的横屋开放给旅客住宿

坐着发呆的好地方

天井庭院的布局很讲究风水

房子的每一细节都极其讲究,所见即是珍品

通到天井楼上的螺旋楼梯,铁来自苏格兰

地砖来自英国。木制欧式楼梯扶手。

中式的元素,比如这扇门上的木雕

大埔人赠的匾额

蓝屋开放给游客住宿。

住客可以享受美味早餐,慢慢观看房子的精工细作

蓝屋每天对外开放三次让人参观。

导游在讲解这百岁老屋的故事,中外游客都听得入迷了

进入蓝屋这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百岁老屋,犹如走入时光隧道,时光迅速倒回到19世纪。导游讲述张弼士的故事、讲解建筑物的结构和风水、游客可以深深感受到老房子的历史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蓝屋自2000年荣获世界遗产亚太最佳保护单位后,周围的人纷纷修复骑楼,带动了一阵古建修缮热潮,。2008年槟城乔治市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荣誉,带动了槟城旅游业。今天槟城被国际选为最佳退休和旅游城市,可以说是由蓝屋带头的。

若张公知道他心爱的房子在他走后一百年还有如此影响,一定会感到自豪吧。

张弼士是华人、客家人和大埔人的典范和荣光,他是一代企业家同时又有儒商的风范,让后人敬仰和颂扬!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到蓝屋缅怀张公穿越中西文化的往事,从客家地区到南洋闯天下,从年少时期的打拚,到后来的纵横四海,当中的过程十分精彩。他的故事很多大埔人都知道,但在见证他的经历的蓝屋去听去看去感受则更加扣人心弦,大开眼界的同时让人既赞叹又佩服,相信每个参观过蓝屋的游客都会觉得不虚此行。

图片来源:何黎莉

编辑: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