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闽边临时省委旧址

中共浙闽边临时省委旧址

中共浙闽边临时省委旧址位于泗溪镇半岗村白柯湾自然村,旧址为当地村中的一座小宫庙。1935年10月5日,刘英、粟裕率领的红军挺进师在福建省寿宁县与叶飞、阮英平等人率领的闽东独立师会师,双方召开了联系会议,商讨恢复闽浙边临时省委的方案。10月底,刘英为及时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写信邀请叶飞前来研究。1935年11月7日,叶飞率领闽东干部十余人到达,随即在白柯湾小宫庙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刘英、粟裕、叶飞、黄富武、阮英平、刘达云、许信昆、洪家云、范式人、方志富、许旺等11人组成浙闽边临时省委委员会,刘英任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少共省委书记。同时相应成立了浙闽边省军区,粟裕任司令员,刘英任政委,统一领导浙闽边区的武装斗争。2017年1月,该旧址被列为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祝贺!甲坑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群被评第九批为省级文物

省政府日前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保护范围,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审议通过,共有岩仔洞遗址等252处(含7处合并保护单位)入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一次。

此次公布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包括岩仔洞遗址等古遗址11处、罗从彦墓与特祠古墓葬4处、武夷山闽赣古驿道与关隘等古建筑117处、 紫云岩画等石刻及造像4处、烟台山约翰堂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09处、另有南靖东溪窑遗址等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7处。其中,包括乡土建筑75处、革命文物70处,体现了我省贯彻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办国办《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省委关于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的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另外,苦寨坑窑址曾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平潭三处遗址对于研究南岛语族起源和扩散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鼓浪屿的诸多建筑是世界遗产鼓浪屿的重要组成。

据省文物局介绍,目前我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已达921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广,影响大,价值突出,知名度高,反映了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囊括了全国文物普查、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的亮点,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福建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以下截图

2015年10月28日上午,叶飞将军女儿叶之枫、叶挺将军孙女叶莲、张云逸将军孙子张晓龙和公安大学原副校长朱启禄一行来到甲坑村。

编辑:叶富全

激活老区的红色精神 走进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诞生地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张啸龙提供

泰顺县彭溪镇双源村小南山自然村诞生的中共浙南特委,是中共温州市委的前身。而相距小南山10多公里的该县泗溪镇白柯塆村,在这里成立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则是现今中共浙江省委的前身。

随着七一临近,临时省委旧址和附近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迎来访客高峰。当年,馆长雷旭的爷爷加入地下党投身革命。如今,雷旭从事泰顺革命史解说工作已有15年。

这成了泰顺和泗溪红色传承、接续发展的一个注脚——

在这里,众多革命人曾为浙南乃至浙江解放事业作出贡献和牺牲。在这里,基层党员干部正挖掘特色资源,致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这里,如何借鉴周边地区经验,让红色遗产助力后发崛起,将成为新的课题。

正是如此,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全心全意服务地方发展,已成为老区红色精神被激活的真实写照。

白柯塆——

小山村中成立临时省委

领导革命完成历史使命

在白柯塆,沿着临时省委成立旧址小宫庙、临时省委领导人办公旧址、挺进师纪念馆一路走访,雷旭讲述了当地革命史:

1935年,粟裕、刘英率领挺进师主力从浙西南进入泰顺。与叶飞领导的红军闽东独立师会师后,商议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

同年11月7日,临时省委成立,刘英任省委书记,粟裕任组织部长,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少共省委书记。同时成立省军区,粟裕任司令员,刘英任政委。临时省委以鼎泰区为主要活动区域,下辖浙南特委、浙西南特委和闽东特委等党组织,领导浙南、浙西南、浙东和闽东地区开展革命斗争。

1937年发生的峰文战斗,是临时省委领导下的挺进师在闽浙边作战中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红军投入1100多人,敌方则有3000多人。在这前后,国民党调集10万兵力,以浙南为重点,全面围剿浙闽赣皖四省的革命力量。为保存力量,挺进师突围撤离泰顺,转战平阳

同年7月21日到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先后在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冠尖山、该镇马头岗村两处召开,选举产生中共浙江省委,选举刘英为省委书记。诞生于白柯塆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至此完成了历史使命。

泰顺革命根据地,则在浙南特委和下辖的瑞平泰县委、泰顺县委的领导下,就地坚持斗争。

泗溪镇——

借助山水人文红色资源

创建旅游小镇带动发展

在挺进师纪念馆二楼门边的展柜中,摆放着一枚中国工农红军闽东鼎平独立团印章。雷旭说,这是原件,也是纪念馆最珍贵的藏品之一。所以在布置展厅时,他特地把它放在离门最近的位置。这种对待革命历史的态度,是如今泗溪党员干部怀着对老区的感情,全心全意服务当地发展的一个缩影。

该镇位于泰顺东南部、廊氡省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共有包括5座国保级廊桥在内的各级文保单位53处,其中两处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点。还有陈十四娘娘庙、宋代十八学士坟墓旧址等人文景观和古建筑。当地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借助这些山水人文资源,当地创建旅游风情小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镇长王圣堆介绍,镇里尤其注重保护传承,出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保护利用办法、保护名录,落实专人负责传统文化遗产,一村成立一支保护队,定期巡视预防自然或人为损坏;开展五水共治,打击违法建设,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引导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培育三产服务业,新增多处民宿农家乐、茶馆等吃住娱场所。

据统计,该镇去年旅游接待超13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增长31%,游客人均消费增长55%,获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省示范型放心景区等称号,带动旅游从业人数年均增长300人,居民年均增收超2000元。

对照周边——

后发崛起泗溪看到差距

期待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作为老区,红色精神已融入泰顺和泗溪的血脉,而当地也历来重视革命遗址保护。早在2003年,就建成挺进师纪念馆,2015年再次投入千万元进行改造提升。但周边地区在发掘红色资源,带动老区发展上的创新思维,还是让泗溪自感有待进一步解放思想。

雷旭讲述了一个故事:2005年,平阳县山门镇三套班子,到白柯塆参观学习。在挺进师纪念馆,他们发现一张历史照片:革命家曾山、刘英、粟裕等人,在山门干校合影。该镇干部马上翻拍照片、记录资料,带着它到北京跑了三个月,争取到1000万元扶持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整合周边红旅资源,打造温州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2009年,该旧址群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浙江延安”“浙南红都”品牌日渐打响。近年来,更借助挺进师北上抗日出征80周年、省一大召开80周年等节点,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小镇。而在2009年,白柯塆的临时省委成立旧址,才成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边地区在红色资源开发上的后发崛起,让泗溪看到了差距。近年来,该镇动工兴建红军路泗溪段,将众多革命遗址、廊氡旅游度假区等资源串联成线;将部分革命旧址产权收归村集体,做好抢救性保护和修缮;实施生态搬迁,完善旅游配套等系列举措,正是为了迎头赶上。

在雷旭看来,泗溪、彭溪、凤卧、山门等老区,共同串起了浙南革命史,应该加强协同谋划,既能更完整地呈现历史,又能利用优势互补实现老区共同发展。

专家观点

高质量谋划转换提升红色资源

王健

(市委党校校委委员、教育长):

泰顺县泗溪镇是革命山老区,虽然在发展程度上和沿海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但这里仍有着独特和丰富的资源:交通条件相对较好,58省道贯穿境内,距G15高速半个小时车程,境内自然人文红色资源多样,这些都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优势。

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依托这些资源,努力践行“两山论”,惠及老区群众。高质量谋划自然人文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和发展新动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宜游适游环境,旅游业发展迅速。透过旅游业的带动,促进产业加快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得到长足进步。此外,当地社会民生事业也得到全面进步,教育、卫生医疗、公共文化、养老、社会保障等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不断得到补充和改善。

下一步,泗溪要抓住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契机,加强发展战略谋划,打造廊桥风情乡村示范带,以点带面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富裕。为此,应该做好几方面工作:第一、精心谋划好以廊桥风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强产业发展、景区发展、文化发展、交通发展、组织发展等规划。第二、着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做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外立面提升、环境整治、垃圾分类、道路提升等。第三、加强人才培育,特别是旅游人才培育,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保障旅游业服务品质。第四、泗溪旅游资源开发要凸显主题,可以开发以古建筑、非遗、红色旅游、科普、民族风情、历史等主题游产品,吸引更多年龄段游客。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

振成巷32号,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面积103平方米。1927年12月,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就是在这栋小楼里成立。福建临时省委第一次统一了全省的党组织系统,这里也因此成为中共福建省委的诞生地。此外,这里还是福建开始土地革命的指挥中心。临委机关驻漳的半年多时间里,相继指挥、领导发动了平和暴动、龙岩后田暴动、上杭蛟洋暴动、永定暴动、崇浦暴动等武装暴动,为福建工农武装革命斗争开好了局、起好了步。

这栋小楼房,是台湾农商企业家李山火在民国初期回漳州创办圆山农场时,在漳州市区的办事处。它掩护了许多著名的革命者,并见证了发生在1927年福建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小楼“四通八达”,四面都有窗户和紧急通道,边门可以通往楼后,楼后面是个小院落。当年从这个后院出去就可以通往对面侨村的香蕉园,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随时可以从后面撤离。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的布展分为两大块。第一块是主楼,主要展示漳州早期革命史和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漳州成立的相关内容;第二块是主楼侧面的两间展厅,展示的是中共福建省委组织的发展历程。

访客主要看主楼这栋历史建筑。主楼第一展室是我们漳州早期革命史,主要介绍了漳州地方党组织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发展历程;第二展室是中共闽南临委委员、中共漳州县委书记刘谦初居住的房间,他负责领导漳州市区、石码和南乡一带党的工作;第三展室是1927年12月4日至5日中共福建各县负责同志联席会议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大会召开的地点,参加会议的20人白天席地而坐开会,晚上就地而睡,吃的是面包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