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腰李氏大屋

黄沙腰李氏大屋

黄沙腰村李姓大屋位于遂昌县黄沙腰镇,有东西两座房屋,为晚清时期建筑,因规模较大,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

西大屋创建时间略早,李姓祖辈历时几十年,相继建成一至五进和两边附屋,组合成大屋,中轴线上由门坛、一至五进的五开间排列,东西两边附屋各十四间,门坛东侧门厅六开间,总面宽34.06米,进深67.69米,面积2195.55平方米,正屋每进之间墙体间隔,耳门相通,厅堂走廊两边与附屋相通,形成整体格局。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门窗雕花装饰,屋面有硬山式、卷蓬式。

秀山丽水(4)--遂昌黄沙腰李姓大屋秀山丽水(4)--遂昌黄沙腰李姓大屋

东大屋创建时间比西大屋略晚,与西大屋以路相隔,前部大门坛,中轴线上三进五开间,东边三进三开间,西边两个五开间两厢式并列,组合成大屋。总面宽49.23米,进深33.4米,面积1644平方米。东大屋较高大,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门窗、天井设计精细。

2001年被县政府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浙·永嘉』溪口李氏大屋

溪口李氏大屋

年代:明、清

保护等级:浙江文物保护单位

六百年南沙黄阁麦氏大宗祠启动维修

大洋网讯 近期,来自深圳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各地的麦氏后人代表齐聚黄阁麦氏大宗祠,共同庆祝有着600年历史的麦氏大宗祠修复工作启动。

此次修复工程将拆除麦氏大宗祠内现代以来后建部分,同时参照历史资料和历史照片,对麦氏大宗祠的壁画砖雕、灰塑等装饰部分进行复原,同时这座古建筑结构进行整体修复,让这座古老的祠堂以原本的面貌重新展现在世人眼前。

力争还原老祠堂原貌

麦氏大宗祠内的结构主体都是由缅甸福建等地运来的坤甸木筑成。这是一种少见的木材,尤其是像祠堂内这么大的坤甸木就更难找了。在复原过程中,施工方会从各处精心挑选坤甸木老木。力争保持这座老祠堂的原貌。此外,像祠堂内使用的琉璃瓦、麻石等材料,在当今社会都很少见到了,需要找厂家专门定做。

修复过程中的难点在于祠堂内装饰物的修复。麦氏大宗祠内有许多精美的壁画、砖雕、灰塑、彩绘等装饰部分,有些装饰物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自然损坏或者人为破坏等原因,许多装饰物都或多或少有所损坏。

在复原过程中,他们会邀请知名的壁画家、灰塑家等专业人士到黄阁实地进行修复,同时参考历史资料和历史照片,发掘这些装饰部分历史上的原作者是谁,在保持黄阁麦氏大宗祠装饰物原有风格和样式的基础上进行修复。

维修完成后对公众开放

据介绍,此次修复工程工期计划为5个月,预计投入500万元。其中近半费用由市区财政两级提供,另外两百多万计划由散落在珠三角以及香港等地的麦氏后人共同筹集。

“麦氏大宗祠是我们散落在珠三角各地麦氏后人的精神寄托。等到祠堂复原之后,我们将会向公众开放参观,传扬我们的宗亲文化。”黄阁麦氏大宗祠所在地黄阁镇莲溪村村长麦建业说。

来源:南沙新区报、广州南沙发布

广参编辑林静

湖北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梁氏宗祠 是荆楚大地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设计科学、结构严谨、功能齐备的宗祠

阳新县梁氏宗祠坐落在该县白沙镇梁公铺的大虎山旁,背山朝南,建筑面积近二千五百平方米。有专家认为,这是荆楚大地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设计科学、结构严谨、功能齐备的宗祠。

其实,它还是一座至今香火依然旺盛、功能颇为独特的祠堂,其独特性在于,这座崇宗敬祖的祠堂,既为宗族活动提供了文化空间,也是老百姓日常祷祝的场所。

虽然,接受香火孝敬的神灵仍是祖灵,但是,享堂、寝堂里却弥漫着佛教、更多是道教的气息,它融合祖灵崇拜和俗神崇拜,成为祠与庙的结合体。

梁氏宗祠应是本地梁氏的总祠,梁氏迁祖为北宋时的梁洲,其又称万年公。宋真宗继位时,本是文官的梁洲被封为兵部尚书,须率军御敌,梁洲自觉不善军务恐误国事而主动辞官,远离山东家乡宦居古称兴国洲的阳新,至今约千余年,子孙三十五代,后裔分为寿户、显户、保户、洪户、和户、瑛户等六户,大多生活在大冶阳新一带。

阳新境内有梁姓村庄八十个,白沙镇的梁姓村庄连村庄,田地连田地,纵横二十余里不间断,是当地的大姓望族。六户共同祭祖的情形由梁氏宗祠原祠规十二条中可见一斑:“一、祠柜藏家礼一,及国律一以备用,再置刑具二,有犯者照律,权轻重施行;二、瑛庄、大屋庄、黄塘庄、寿庄、太庄屋、夏家宕、万兴二庄、新屋下庄、麻元庄、鸭子庄、金墩、面前屋二庄、洪和二户逐年管祭,照派定,依次荐香,周而复始,倘有临期失误者,以不敬祖论,罚中;三、祭日牺牲有常品,陈设有常仪,主祭者必尽恭敬,执事者务要戒谨,至礼仪前段,必先一日至祠讲明演习,临时始不仓皇迷错,倘不预习至行礼蚌错者,主祭与执事者各依不敬,罚下;四、临祭时,族中观礼者,少长咸集,须各庄自为约束,不得蜂聚堂寝,致行礼之处,且务肃静,以妥先灵,不得喧哗,以乱主祭执事者之心,倘仍前拥挤喧杂,除本人以不敬罚下外,仍罪其庄长不能约束,罚下免责……”

梁氏为“作育人才”而设课会,课会也是“系本州六户乐捐”,其资金用作“应试帮费、成名送礼”。

把六户人心牢牢凝聚在一起的,正是恢弘气派的大祠堂。梁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9),据梁氏宗谱记载,时任陕西都督浩授金吾将军的族人梁勇因功获朝廷封授后,倡议在梁公铺兴建宗祠。三百多年来,经多次维修或扩建形成这般规模,至今保存完好。梁氏宗祠外观很是引人注目。

祠堂以北向南中轴对称布局,因为该建筑分正殿和东西两侧辅屋,六十米宽的正面外墙便开有正大门和东西辅屋的两座门。正大门为凹斗式,两侧八字墙上彩绘艳丽的“麒麟献瑞”和“象锁吉祥”,八字墙上端更有层层叠叠的雕塑和彩绘装饰带,大门前是一对方形木柱支撑门檐,梁柱之间雕以倒趴狮为斜撑,旁设一对抱鼓石,两页门扇上绘有巨型手执兵器的门神。

其外观最动人处在于,正殿的山墙处理成颇有当地特色的滚龙屋脊,它优美舒展的曲线与马头墙墙垛的直线与翘角,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其次,能吸引眼球的是两侧辅屋各向正面开的窗户。东西两侧各有三个大大的窗户,窗权是用砖砌成的花格子,东边饰以蟠龙,西边饰以凤鸟。

祠堂正殿分三进。第一进为门厅、阁楼、戏台和两侧走廊。戏台为过路台,歇山顶,正脊较短,屋角上的哉脊伸展较长,形象舒展,使出檐甚大的屋顶感觉轻巧。

台前的天井池中铺着青石板,支撑戏台的前柱柱础高大,为雕饰精美的花瓶状石柱础;祠堂第二进轩敞庄严,陈设有祭祀歌诗亭和两厢的鼓乐楼,高悬在眼前的有“作育振宗”、’‘光前裕后”和“博士第”等牌匾,两侧墙上则挂满了颂扬先祖事迹的画像;第三进为寝堂,上方正中端坐着迁祖万年太公、梅氏太婆塑像,左右分别是文禹太公、文质太公、缪氏太婆和文通太公、文国太公、袁氏太婆塑像,两侧有左昭右穆塑像神完,此处高悬的牌匾有“东平辉煌”“枝繁叶茂”“内翰第”“都督府”等。

令人惊奇的是享堂、寝堂有几处辟墙面挂锦旗,那些锦旗的内容,只有少量是表达“瓜l}绵绵”等宗族祈愿,更多的内容竟是寺庙宫观里乃至医家所常见,诸如什么“威灵感应”、“有求必应”、“妙手回春”、“求财财盛”等等,甚至有敬献“活神仙”的。更有意思的是,此处还可以抽签算命呢。

看来,祖灵就是此地梁氏的灵神。其寝堂天花藻井绘有八卦太极图,而每座神完上都刻有“如在”二字。

至于东西两侧的辅屋,上座东侧是祀奉叔鱼公的先贤祠,西侧是祀奉庭凤公的乡贤祠;下座则有花厅、酒厅、厨房、宾兴馆、钱谷房,以及挤挤挨挨布满方桌、条凳的饮福厅、受昨厅。

据说,整个祠堂零零总总有房九十九间,天井三十口,大大小小,排列有序,疏密适中,通道走廊迂回曲折,如同迷宫一般。如此阔大的高堂华构,仿佛要在祖灵的庇佑下,把同宗族人全部召集在它的饮福厅、受昨厅里……

70周年

热烈庆祝新中国建国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