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岩寺

三岩寺

三岩寺位于巨溪乡境内,离丽水市西部44公里,与著名景区东西岩为邻。该山雄伟峻峭,站在山巅,一览众山小,俯瞰四周错落群山,碧绿滴翠;迎云起雾涌,清凉袭人,心旷神怡。

民国《宣平县志》载:“三岩在县东七十里,符岩(天师楼)之左,壁立千仞,山腰有洞,深五丈余,广亦如之,居民立胡公祀之。”胡公洞又称红军洞。

进得洞中,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同志题写的“三岩寺红军烈士纪念碑”赫然而立。1930年9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浙西三纵队指挥部扎营此洞。碑的背面,记载了当时红军的活动经过。

三岩寺边上有马腰峰,爬上马腰峰,竟倒吸了一口冷气:马腰的一侧,竟是刀削般的百丈深渊,深渊的一角,有两岩山夹一沟,既狭又深还长。而在沟一侧竖立着的,竟是那面赭色的,高152米,宽400余米的擎天大旗。

另外还有天师楼、大旗擎天、神龙峰、连环洞、饭甑峰、赤湖沉碧、赤岩寺、箬帽峰等……

远看景区,峰峦相接,飘飘忽忽,雾岚如飘带般荡来荡去,仿佛仙女聚会,各显身手,共同纺织起一张魅力无穷的网。

地址:丽水市莲都区巨溪乡

类型:古迹寺庙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丽水市三岩寺景区 丽水市三岩寺景区介绍

1. 丽水市三岩寺景区介绍

你好,我是丽水人,不知道楼主说的是莲都区的还是整个人丽水市的,我都给你列出来吧

丽水市 - 莲都区

丽水市成人教育学校, 丽水市城东高级中学, 丽水市第四中学 ,丽水市华侨学校, 丽水市丽杭中学, 浙江省丽水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平原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石牛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城关镇梅山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城关镇水东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城关镇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丽水市莲都区第三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富岭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花园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黄村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丽云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灵山寺少林武术学校, 丽水市莲都区青林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三岩寺武术学校 ,丽水市莲都区水阁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太平乡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雅溪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曳岭中学, 丽水市莲都区职工业余学校 ,丽水市南明山文武学校, 丽水市瓯江中学, 丽水市三胞树人学校 ,莲都区灯塔学校 ,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丽水职业高级中学, 丽水职业高级中学 ,丽水市实验学校, 丽水市实验学校

丽水人去读的最多的就是丽水中学,缙云中学,金华一中,这些学校分数都还可以,相对来说比较好

楼主可以看看

还有什么可以帮忙是可以留言给我,祝楼主考出好成绩\(^o^)/~

2. 丽水岩门景区

展开全部

一、楠溪江

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的永嘉县境内,南距温州市区26公里 ,东与雁荡山毗邻,西接缙云仙都。楠溪江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楠溪江和雁荡山这两个国家级名胜区之间有石桅岩至雁湖的旅游专用公路。

二、石桅岩

楠溪江石桅岩风景区,位于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东北部,在鹤盛乡下岙村的峡谷中,擎天拔地,有“浙南天柱”之誉,堪称华夏之冠。为一块高306米的浅红色巨石,岩顶如并蒂莲蕾,比肩而耸,形似船桅,故名石桅岩。

三、铜铃山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浙江省文成县,位于岩门大峡谷上游的叶胜林场境内,长约5公里,面积2755公顷。境内拥有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为浙南保存最好的原始阔叶林。其中以铜铃山峡中经万年激流旋冲而成的壶穴奇观最为著名,峡内瀑连瀑,潭叠潭,湍流雷轰,震心慑憾,峡谷摩幻,称为“华夏一绝”。

四、百丈漈飞云湖景区

百丈漈飞云湖景区位于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的文成县,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风水祖师爷刘伯温的故里,古称“天下第六福地”。百丈漈飞云湖景区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一处集旅游观光、科考探秘、避暑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分别由百丈飞瀑、刘基故里、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朱阳九峰、天顶湖、峡谷景廊、龙麒源、岩门大峡谷、飞云湖、双龙等十大景点构成。

五、江心屿

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该屿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谢灵运、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温州风景区

3. 水岩寺在哪里

水岩寺之名,以依水傍岩得称。水岩寺为碣石山中的千年古刹,寺中的断碑残碣曾有"唐贞观元年重修"字样,其始建年代可 溯到唐朝以前的隋朝和南北朝时期。

4. 丽水市灵山寺风景区

丽水白云山放时间是早上八点到下午18点。

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丽水市北,距城5公里,因山阿时有白云涌出,可占晴雨,故名。白云山古时为丽水八景之一,境内丛篁老数,敝日摇风,盛夏登临,清凉沁脾,1990年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有灵山寺、灵鹫禅寺、钟鼓楼等景观,并开发了白云竹径、水帘藏宝、绿海万象等景点景观。

5. 丽水三岩寺风景区

城区的景点有: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南明山、观音岩、万象山、处州公园、灵山寺、民俗乐园、三岩寺、江滨公园(防洪堤)、古城岛等,以上这些都属于市区,还有大港头-古堰画乡,大山峰等在莲都区,离市区不远。

丽水去仙都可以到汽车东站到缙云,在缙云坐往铁城方向的汽车,很快就到了。丽水到仙都的路程约45公里。

6. 丽水市三岩寺景区介绍视频

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丽水学院是丽水市唯一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校址 位于丽水市风景胜地三岩寺。

校址:浙江省丽水市风景胜地三岩寺。

丽水学院在浙江省丽水市。 浙江西南面。。所以丽水学院和温州、衢州、金华这三个市比较近。现在全国交通网如此发达,都能朝发夕至。所以从广义上讲,离全中国城市都很近。谢谢!

7. 丽水市三岩寺景区介绍词

东西岩风景区   东西岩风景区位于丽水市区西北20公里崇义乡境内,因东西两岩对峙得名。风景区内景点集中,岩洞罗列,形态各异,集怪、奇、险为一体,十分壮观。  主要景点有石梁、玉甑洞、海螺洞、水帘洞和扑地虎瀑布等。分布在东西岩景区的还有赤石楼(东岩)、十字峡、卓笔峰、日月池、东明洞、牛鼻洞、将军石、桃花洞、试剑石、西岩、西明洞、穿身洞等景点,分布在七峰景区的有金猴嘴、乌龟岩和夫妻洞等景点。  整个景区怪石嶙峋、峡谷幽深、奇洞密布,而那潺潺长流的虎迹溪,如同巨镜的流坑水库及东岩弄和西岩弄两处的“人工湖”,又融水色与山光为一体。景区内遍长着松、杉、竹、枫、石楠、油茶等20多种乔木和灌木。那奇峰峭壁上的簇簇山兰花、百合花,又添奇石伟峰以秀丽。红霞铺天,斜阳洒辉之际,山岭间便有畲家山歌悠扬荡起,让人心醉神迷。1985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通济堰   通济堰位于丽水市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  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万象山公园   万象山公园位于丽水市区西南隅,倚江而立,秀气逼人。宋、元、明、清以来,相继建有万象楼、崇福寺、一览亭、烟雨楼、大观亭、秦淮海祠,洞天楼等。山径迂回,古木参天,亭阁错落其间,素有“洞天烟雨”之称。  1979年辟为公园,先后建有烈士碑、大观亭、望江亭、烟雨亭、得月楼、烟雨楼等。三岩寺   三岩寺 ,在巨溪乡境内,离丽水市西部44公里,与著名景区东西岩为邻。该山雄伟峻峭,海拔7238米,站在山巅,一览众山小,俯瞰四周错落群山,碧绿滴翠;迎云起雾涌,清凉袭人,心旷神怡。民国《宣平县志》载:“三岩在县东七十里,符岩(天师楼)之左,壁立千仞,山腰有洞,深五丈余,广亦如之,居民立胡公祀之。” 公洞又称红军洞。进得洞中,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同志题写的“三岩寺红军烈士纪念碑”赫然而立。1930年9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浙西三纵队指挥部扎营此洞。碑的背面,记载了当时红军的活动经过。  三岩寺边上有马腰峰,爬上马腰峰,竟倒吸了一口冷气:马腰的一侧,竟是刀削般的百丈深渊,深渊的一角,有两岩山夹一沟,既狭又深还长。而在沟一侧竖立着的,竟是那面赭色的,高152米,宽400余米的擎天大旗。这一刻,我感觉着那大旗正在猎猎飘动着,在引领着身后的千军万马。另外还有天师楼、大旗擎天、神龙峰、连环洞、饭甑峰、赤湖沉碧、赤岩寺、箬帽峰等……远看景区,峰峦相接,飘飘忽忽,雾岚如飘带般荡来荡去,仿佛仙女聚会,各显身手,共同纺织起一张魅力无穷的网。这里其它景点不一一概述了,唯有身临其境方可真正感受到这里的美。厦河塔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刊的《丽水县志》卷有一载:头岩在县东五里,又名碧云山,俗呼陈坛头。大溪经其下,岩石咋,砥柱中流,城东之咽喉也。岩背上则建有一座巍峨的古塔,原叫佛头岩塔;因它与厦河村隔好溪而相望,又俗称厦河塔。  厦河塔是丽水标志性的古建筑。它是丽水古城方位的重要标志,又是人们可以登高远眺的名胜古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白云山森林公园   白云山自古就被喻为东括名山,历为游览之所。自1990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之后,不仅恢复了不少旧景观,还开发了白云竹径、水帘藏宝、绿海万象等新景点,变得更迷人了。 南明山   南明山在丽水城南2公里处,与城区隔瓯江相望。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廓苍之胜”美誉。  山与城之间有碧波涟漪的瓯江穿流而过。隔江相望,寺阁掩映在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对于这样一个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诗写照:“荷香僧院静,泉响石梁幽。古洞夸仙迹,虚亭豁远眸”。   山上的云阁崖、高阳洞和石梁的崖壁上留有晋以来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著名。明人屠隆说“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题咏,丘壑生辉,南明山摩崖石刻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南明山因摩崖石刻而增光生色,摩崖石刻又因葛洪、沈括和米芾的真迹而价值倍增。现在,整个南明山风景区已以她绰约多姿的独特风貌亭亭玉立于瓯江之畔,为浙南地区增添了一处旅游胜地。

岩坚泉清,宜结良缘,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岩泉寺,你去过了吗?

佛教,作为中国第一宗教

从古流传至今,生生不息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而在昆明周边

有这么一座庙

从元朝以来不断的修建发展

到今天形成了一个

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著名景区

今天昆广网络《懂整》栏目第二十七期

带您了解这个

三教融合的地方——岩泉寺

宜良岩泉寺创建于南宋到元期间

最早的开山祖师是盘龙祖师

他受他家祖制的影响

就避位出家,去做了僧人

后来盘龙祖师云游各地以后

到了宜良这个地方结庐为庵

他就跟那些僧人讲经

后来僧人们开始建寺庙

后来他就到了晋宁盘龙寺

在那里建了盘龙寺

在盘龙祖师圆寂以后

宜良的岩泉寺就把每年的

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

作为盘龙祖师的法会

如今的岩泉寺

形成了一个占地约二百亩

核心区域八十亩的景区

同时也是宜良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清朝的时候

有一个道士

到岩泉寺的上寺位置修行

他做的眼药水特别好

所以很多人眼睛不好都到这个地方求药

如今,岩泉寺早已成为风景名胜

不仅因为它的佛道融合

更是因为钱穆先生在这个地方写了一本《国史大纲》

2019年6月4日

就在岩泉寺建了一个纪念馆

全面展示了钱穆先生

在这里写《国史大纲》这本书的所有经过

钱穆的学生许渊冲先生

专门题写了“钱穆著书纪念馆”几个字

岩泉寺还有一个最妙的地方

摩崖石刻上的八个字

“岩坚泉清,宜结良缘”

这是1994年钱伟长先生来岩泉寺

第三次重返岩泉寺时留下的一句话

把岩泉、宜良两个地名

都镶嵌在这八个字当中

盘龙祖师在此开山

三清祖师在此修行

一代大儒钱穆先生在这写下了《国史大纲》

其实时光从未走远,尽管岁月变迁

那段鲜活的历史

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它的身上

但它依旧波澜不惊

如水一般沉静

文章来源:昆广网络

三岩寺红军洞 | 闪耀着革命光芒的“堡垒”

地处浙西南山麓的丽水是一方闪耀革命光辉的红色热土。

在这里,无数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曾留下英勇战斗的足迹;“浙西南革命精神”正是自先辈的鲜血与呐喊中孕育而生。

今天

小编要带你们走进三岩寺红军洞的革命故事

领略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

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

这里,丹霞地貌,雄峰挺拔

这里,有人开山凿壁,因势而居

这里,传说门庭若市,香火鼎盛

这里,曾经血雨腥风,气吞山河

三岩寺红军洞 ,位于莲都区太平乡(原巨溪乡)境内,风景秀丽,距离丽水市区30余公里,与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东西岩毗邻。景区内有一主峰,两座侧峰,三岩寺因此山峰得名。

■■■■■

这里,曾有一段红色记忆

民国《宣平县志》载:“三岩在县东七十里,符岩(天师楼)之左,壁立千仞,山腰有洞,深五丈余,广亦如之,居民立胡公祀之。”胡公洞又称红军洞。进得洞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同志题写的 “三岩寺红军烈士纪念碑”赫然而立。

1930年9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十三军浙西三纵队指挥部扎营此洞。碑的背面,记载了当时红军的活动经过。

革命据点

历史上,丽水地区除9个县(市、区)外,还有一个宣平县。原来的宣平县管辖范围主要包括:莲都区的丽新畲族乡、老竹畲族镇、巨溪乡和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等区域。1958年4月,宣平县撤销,丽新、老竹、巨溪3乡镇划归原丽水县(现莲都区)管辖。

1927年秋,早年在杭州上海等地加入中共组织的曾志达、陈俊等人根据浙江省党组织的指示,在柳城镇秘密开会,成立了中共宣平县委,曾志达为书记。

中共宣平县委成立后,在曾志达等人的领导下,在群众中积极宣传革命主张,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并筹划建立革命队伍,举行武装暴动。

到1930年6至8月间,建立了参加人数多达2000余人的农民武装革命队伍,并把部队番号定为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下属北、西、南、东四个红军营。其中南营红军以潘成波为总指挥,朱生民、姜云龙为副总指挥。人数有400多人,各种土枪150余支,土炮6门。在巨溪乡一带活动,选择三岩寺为革命据点。

什么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成立于1930年4月,总部设在永嘉县,下设3个团,共6000余人。与毛主席1927年秋收起义后建立起的红四军、1929年邓小平百色起义后建立起的红七军齐名,都是直属于中央军委领导的十四次红军队伍。1932年5月,红十三军失败,但余部仍坚持斗争,直至1935年与红军挺进师汇合。

红军组织建立后,南营红军即开赴三岩寺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为扩大影响,红军留少数人员驻守三岩寺,大部队在南乡山区的各个村庄开展革命活动。红军队伍的革命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地主想方设法欲置红军于死地,图谋清剿三岩寺及其在西畈村学堂内的南营红军。

1930年9月15日凌晨,在畎岸村陈依廉等地主劣绅带领下,驻丽水的国民党省防军的两个排约60人,身穿长衫,头戴箬帽,化装成老百姓的模样,分两路悄悄向三岩寺摸进。为防范偷袭,红军在三岩寺外的马腰石玄设有流动步哨。

由于这天正下着细雨,高山周围的视线很差,红军哨兵发现敌情刚发问,敌人即开枪,哨兵倒下后,据守在头门的红军战士听到枪声,立即投入战斗。

红军战士准备点燃土炮发射,因土炮受潮,引线迟迟不燃,土炮弹闷在炮筒内发射不出去,延误了消灭和阻击敌人的良机。头门,这唯一的通道被敌人所占领,红军战士随后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后红军终因弹尽无援,洞内红军除部分突围外,阻击敌人、掩护战友撤退的30余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

但是,英勇的红军是吓不倒、杀不绝的。突围出来幸存而又未被捕的100多名红军战士,抱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很快就集结上了一起,在副总指挥姜云龙的率领下,前往武义与其它红军队伍汇合,重新投入到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中。

南营红军虽然失败了,但他们与“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的英雄事迹,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1953年,当地乡民捐资将原来的胡公庙重新修葺并改名为红军洞,每年的清明节,都有大批群众自发的前往拜祭。1988年10月,中共丽水市委市政府在此立碑,原全国人民副委员长叶飞为纪念碑提词——“三岩寺红军烈士纪念碑”。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时代变幻、精神永恒。“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是浙西南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缔造和形成的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我们相信,这种精神将指引和鼓舞着丽水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责任,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丨编辑:二萌 |素材来源:联城文广中心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