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军区旧址景区

中原军区旧址景区

AAAA级旅游景区

中原军区旧址:位于湖北省大悟县东北部的宣化店镇,它是大别山区鄂豫两省边陲的一个山乡重镇,与河南省罗山县、新县接壤,东近天台山,与红安为邻,西靠京广线、京珠高速公路。开武公路贯通全境,南出浩浩长江,北依大别山,四周群山环抱,峰峦起伏,烟树苍苍。

宣化店地区是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发生地,周恩来同志1946年5月同美蒋代表举行了宣化店谈判;又是全国著名老根据地之一,从1925年起这里的革命火种未灭,革命红旗未倒,革命政权未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董必武、徐向前、李先念--、郑位三等曾在此战斗过,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在宣化店诞生;解放战争第一枪在宣化店打响。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王首道、陈少敏、任质斌等领导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中原军区司令部定驻在这里,统一领导中原地区的反内战斗争,这里就是中原地区的延安。国民党反动派为独占抗日胜利成果,调集三十万兵力,将我中原部队主力层层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东、西、南、北不过百余华里的狭小地区,在经济上对我军严密-,中原部队处境非常困难。在非常困难的时刻,党中央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三月,特派董必武同志带巨款到宣化店慰问中原军民。四月下旬,我党获悉国民党反动派阴谋在五月五日至九日向我中原部队全面进攻,周恩来同志亦在重庆和南京公开揭露蒋介石的阴谋,并力促美蒋代表赴宣化店视察。周恩来同志同美国代表白鲁德、国民党代表王天鸣,五月八日上午到达宣化店。下午,周恩来同志及中原军区-李先念--、王震在宣化店湖北会馆与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并在汉口杨森花园签订了停止中原战争的协议(汉口协议)。6月26日凌晨,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议,中原大地这根战争-,终于被蒋介石点燃。1946年6月26日晚震惊世界的中原突围爆发。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原部队在宣化店战略牵制及其突围战役起了重要的战略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为华北、华东、东北各解放区壮大人民力量,做好迎击全国内战的准备工作争取了时间;为配合各兄弟部队作战,粉碎蒋介石对我军的全面进攻作出了贡献;为保存中原的主力和骨干准备-中原以及向全国进军取得了成果。中央军委电示肯定:“整个突围战役是胜利的……故你们的行动关系全局甚大”。毛泽东高度评价:“中原坚持与突围是成功的。”周恩来说:“同志们在敌人包围进攻有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在宣化店,拖住了三十万蒋匪军,毛主席曾多次表扬过你们,你们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你们都立了大功。”刘伯承、邓小平指出:“没有一年前中原突围,也不会有一年后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中原突围和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已成为历史,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仍完好地保存在宣化店。1974年,谈判旧址等旧址辟为纪念馆,即:周恩来同志与国民党代表谈判、中原军区司令部、中原军区大会场、中原军区-旧居等旧址。2005年11月20日,中原军区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务院于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群系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的建筑,砖木结构,宽敞壮观,门窗均有浮雕,精工巧艺,形象生动,体现了较为古老的民间建筑艺术特色,占地面积2301平方米,建筑面积1302平方米。

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保护开发项目建设加速进行中

5月10日,暖阳倾城,位于宝丰县商酒务镇的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文旅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项目建设进入加速期。

炮楼重建工程、民居修复工程、中原军区团以上干部会议旧址复原工程等项目的集中开复工,掀起了商酒务镇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热潮。

“总投资2.5亿元的集旅游服务、红色研学、文化展示、基地教学为一体的北张庄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保护开发项目的开工建设,必将走在全县红色文化旅游业发展前列。”商酒务镇党委书记庞旭辉介绍。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进驻宝丰,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红色印记。宝丰商酒务镇拥有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中原军区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何庄村情报处旧址等,红色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商酒务镇按照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的发展思路,整体提升革命旧址旧迹,打破陈旧的静态展陈模式,开展红色旅游研学、遗迹追踪、革命后人缅怀革命先烈等专项活动。同时,借助人居环境改善、“四好公路”和“森林宝丰”创建,加大周边村落的联动发展,以体现军民鱼水情为特色,大力发展“旅游+”模式,乡村民宿、乡村餐饮和乡村游乐活动实现了景村联动,互动发展。

红色文化已成为了商酒务镇的一张靓丽名片。如今,借力文旅融合,“红色小镇”正在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来源:河南经济

太原军事遗址景区 太原军事遗址景区有哪些

1. 太原军事遗址景区有哪些

太原市只有1个军事博物馆:指山西省军史博物馆,地址在在山西省军区旧办公区。

2. 太原遗址公园

山西太原发现大型西汉墓园遗址是怎么回事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布考古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太原市东山发现一处大型西汉墓园遗址。墓园内的两座古墓规模大、规格高,西汉时太原为诸侯国代国的都城,专家推测它可能是某位代王及其夫人的墓园。

从2015年至今的考古发掘成果看,墓园为南北向长方形结构,东西墙垣间距180米,南北墙垣间距360米,墓园面积约64000平方米。墓园外有道路环绕,道路与墙体平行,路面宽约10米,有车辙痕迹。

墓园内的两座古墓南北排列,皆坐西朝东,“中”字形制,矩形墓室,深度均接近20米,有东西两条墓道,根据汉代墓葬规制,专家推测它们是同茔异穴夫妇合葬墓。

这两座古墓南北间距163米,考古工作者曾在两座墓的中间区域发掘了一个“井”形遗存,出土了大量汉代板瓦、筒瓦和少量云纹、“宫”字款瓦当残件。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墓园外发掘了11座汉代墓葬。

3. 太原哪有军事博物馆

太原兵工厂位于杏花岭区巨轮街道胜利街旁,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工业遗产,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是近代中国火炮的发祥地,是山西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共和国礼炮的故乡”,是国内唯一厂址未变、军工制造性质未变的百年军工企业。

太原兵工厂先后被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列为“国家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工信部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同时,太原兵工厂先后被认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太原市工业旅游点。

太原兵工厂内现保留有不可移动的6处省级文物和17栋国家工业遗产建筑,以及2万余种工业实物遗产,其中包含生产武器装备的机器设备,曾使用过的各种刀具、量具、夹具、磨具、辅具,各类武器装备实物,以及档案、图纸、文件、书籍资料、历史时期照片等,对研究我国近代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民族工业文明、近现代企业管理、山西工人运动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座天然的“军事博物馆”。

4. 太原军事遗址景区有哪些景点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内蒙古交界处,除发射架和两个军事基地,其他均在酒泉)

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

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岢岚)

4、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 文昌市) 参见“中国航天发射中心”词条。

5. 太原城墙遗址

太原古城墙总面积约3.28平方公里,是一座大型城墙景观。从古城墙相关的建筑布局来看,这个景点所代表的魅力也很大。就其布局特点而言,它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三合土这一特殊的夯填方式,实际上比西安古城墙高2米左右。在这座城墙上,还可以看到62座门楼,望楼,角楼,城门楼。尤其是南门城楼,更显得气派。它的建筑形式是三层重楼,面宽近61米,因此,它的存在也是大同历史上值得观赏的古城墙遗址。大同城墙建筑精美、高大、坚固,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曾有过一定程度的损坏,城墙包砖严重损坏,但大多数夯土、城墙保存较好。

6. 太原古城遗址公园

晋阳古城公园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是一处春秋至五代时期的遗址。以晋阳古城遗址为中心,周遍广泛分布着墓葬遗址,总面积达200平方公里。

7. 太原军事基地在哪

我个人觉得1898兵工厂是要门票的。

太原兵工厂位于杏花岭区巨轮街道胜利街旁,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工业遗产,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是近代中国火炮的发祥地,是山西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是“共和国礼炮的故乡”,是国内唯一厂址未变、军工制造性质未变的百年军工企业。

太原兵工厂先后被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列为“国家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工信部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第六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太原兵工厂先后被认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太原市工业旅游点。

8. 太原战役遗址

日本占领太原后,阎锡山离开太原南撤临汾。后日军南侵,阎锡山经吉县渡黄河到陕西宜川县秋林镇。至此,阎锡山游弋于黄河两岸。山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全国军民奋起抗战。8月5日阎锡山赴南京参加最高国防会议,表示拥护全面抗战,受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当月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编入第二战区战斗序列, 进入山西作战,国共合作在山西进行抗战的局面形成。阎提出民族革命的口号,同意由牺盟会组建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和太原工人武装自卫队,并给予武器装备。9 月20日,根据中共的建议,又成立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场总动员委员会,组建新军暂一师,以续范亭为师长。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后,其一路指向山西。阎锡山于8月27日赴雁门关内的太和岭口指挥作战。 9月初,日军侵入山西,晋绥军在天镇和广灵未能阻敌前进。9月下旬,国共两党军队配合进行了平型关战役,八路军歼敌1000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给抗日军民以极大鼓舞。接着,阎部署晋绥军与中央军共同扼守忻口,与敌展开大规模战斗。忻口我军坚守23天,予敌重创,在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敌强我弱,11月8日太原失守。阎锡山于4日离开太原南撤临汾。在此期间,阎锡山看到旧军大部溃散,文官多数弃职,遂希望由牺盟会和决死队帮助阎锡山支撑和扭转山西危局。在阎锡山的支持下,新军到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夏已发展为4个决死纵队、一个工兵旅和一个暂编师,共辖50个团,约5万余人;在山西的7政区中,有 5个行政区及其所属县的政权由牺盟会掌握,在105个县中有70个县长由牺盟特派员(共产党员)担任。山西成为全国实现国共合作、坚持抗战的模范地区。阎锡山撤退至临汾进行整顿,成立民族革命大学,公布了与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内容基本相同的《民族革命十大纲领》。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16日阎成立了以旧派人物为骨干的“民族革命同志会”,自任会长,以之与牺盟会和国民党抗衡。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日军大举南侵。阎锡山经吉县渡过黄河到陕西宜川县秋林镇避难。在八路军、山西新军和晋绥军的打击下,日军退缩于铁路沿线和平原地带,广大山区成为抗日军民的根据地,中共领导的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边区相继成立。阎锡山根据形势游弋于黄河两岸。山西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9. 太原有什么历史遗址

旧石器时代有:

芮城西侯度、芮城匼河、襄汾丁村、阳高许家窑、朔州峙峪、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岩厦遗址、吉县柿子滩、蒲县薛关遗址、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遗址等等。

新石器时代:

夏县西阴村、翼城枣园、襄汾陶寺、芮城清凉寺、灵石逍遥遗址、 曲古城东关、翼城北橄、垣曲宁家坡陶窑遗址、垣曲下马遗址、临汾高堆遗址、临汾下靳墓地、太原光社,义井遗址、长治小神遗址、太谷白燕遗址等。

10. 太原军事遗址景区有哪些地方

娘子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1、娘子关战役

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1日-1937年11月2日)为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为保卫太原在晋东娘子关地区进行的一次抗击日军战役,为太原会战重要战役之一。

1937年10月,国民党军队在太原以北的忻口与日军会战,日军华北方面军为配合忻口方面的进攻作战,以第20师团由石家庄沿正太铁路西进,进入井陉以西要地切断山西交通,以策应第5师团作战。

10月12日,驻守雪花山赵寿山部与日军接战。日军于13日攻取了旧关。23日,敌我双方在旧关外、核桃园附近战局成胶着状态。26日,日军反攻娘子关。 29日,日军占领平定。30日,日军占领阳泉。11月2日,日军占领寿阳 。

娘子关战役历时22日,中国军队虽顽强抵抗,但仍无法挽回败局。此战役中,中国军队投入50个团,约10万兵力,共死伤2.7万多人,日军伤亡数千。

2、忻口战役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

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

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3、太原保卫战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4日-11月9日),是忻口战役后傅作义率领晋绥军进行的城市保卫战,是太原会战的核心战役、太原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为抗日战争早期的大型战役之一。

1937年9月,日军突破国民党军长城防线后,沿同蒲线和正太线两路合击太原。1937年10月下旬,娘子关失陷,5日,东路日军占领榆次,6日北路日军兵临太原城下,7日两路日军在日空军配合下,对太原发动总攻。

8日夜攻城日军突破北面城垣,守城傅作义部最后突围。11月9日,太原沦陷,太原保卫战结束。

日军占领太原后,继续沿津浦线南犯,于11月中旬进至黄河北岸,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4、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

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该战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率领所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临危出征,与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

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

5、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 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

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

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红色景区中国万里行”摄制组走进红军会宁会师旧址

关注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全国红办于2015年4月18日组织发起了“红色景区中国万里行”活动,集中对全国红色经典纪念馆、故居、遗址名录的各类景区(点)进行数据采集,建立国家红色景点数据库。

4月12日至13日,“红色景区中国万里行”摄制组来到革命圣地会宁,走进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进行拍摄、采集信息。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场的情况吧!

拍摄现场

First Year

会宁,这里因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而蜚声中外,拥有会师楼、会师纪念塔、长征胜利纪念馆、将帅碑林、长征胜利景园等众多红色景点,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被评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首批50个廉政教育基地。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已接待全国各地的团队17000多个,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中国旅游志愿者服务示范基地,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会师旧址已成为重温长征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长征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来 源:会宁大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