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庙

吴山庙

吴山庙位于合肥市城北35公里的吴山镇东侧。因这里安葬着唐末__五代十国吴王杨行密,以及后人为祭祀他而建的庙宇,故得名。吴山庙一年四季分明,为让你能够在旅游之时品尝吴山庙(镇)特产——“吴山三宝”(西瓜、贡鹅、早甜桃),最好在5、6份月去,包你一饱口福。吴山庙(镇)特产有“吴山三宝”(西瓜、贡鹅、早甜桃)和“吴王贡酒”以及被称为“华夏一绝”铁字书画等。

中文名:吴山庙

地理位置:合肥市城北35公里吴山镇

景点级别:合肥市评选十景

门票价格:免费

吴山汪王庙遗址探访

立足街口 辐射街源 漫谈徽州

薛鳖、散搭、气力么事做

徽州

历史

人文

上一篇文章讲到了中国金石殿堂级单位“西泠印社”的4位创始人当中有一位是徽州歙县人。同时也提到了徽州人在杭州留下的印记,其中就讲到了吴山的汪王庙。

K君姓汪,而在徽州不得不提一位姓汪的人,那就是汪华。如今徽州汪姓之人,多为汪华之后,而在中国也有天下汪姓出徽州一说。

▲依然有人在中堂上挂着汪华画像,以示瞻仰

汪华(公元587-649年),原名汪世华,后为了避开李世民的“世”字,改名汪华,字国辅,一字英发,歙州歙县登源里(今属安徽绩溪),隋唐时期割据势力,唐朝大臣。

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融合。实施仁政,吴国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唯独吴国安宁祥和;武德四年,为了促进华夏一统,审时度势,不计个人得失,说服文臣武将,主动放弃王位,率土归唐。唐高祖李渊授予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政;贞观二年,因忠君爱国,唐太宗李世民授予忠武大将军、参掌禁军大权,委以九宫留守,辅佐朝政,位极人臣。逝后,唐太宗赐谥忠烈,予东园秘器!

▲当时占据的6州分别是歙州(徽州)、宣州(宣城)、杭州、饶州(上饶景德镇一带)、睦洲(千岛湖一带)、婺州(金华),位置大约是上图中的红色圈圈大小。

汪华集儒释道于一身,文韬武略,拥有非凡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空前绝后的政治谋略。自唐代至清朝,唐玄宗、宋徽宗、元世祖、明太祖、乾隆帝等历代帝王多次下诏,视为忠君爱国、勤政安民、始终维护华夏统一典范表彰;赵普、李纲、苏辙、岳飞朱熹、文天祥等历朝文臣武将赋诗题词,把他作为千秋楷模来赞颂;江南六州百姓奉其为神,拜为“汪公大帝”、“太阳菩萨”、“太平之主”,建祠立庙七十余座,四时祭祀,千年不辍。

▲在华东地区,很多地方依旧保留着祭祀汪华的活动,图为贵州安顺的抬汪公活动,(历史上徽州大将驻守边疆后代)

汪华墓位于安徽省歙县城北3公里的云岚山,俗名“汪墓祠”。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营葬。有联赞曰“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记载了这一位“古徽州第一伟人”的辉煌人生!

唐朝之后,在六州境内建有汪王庙很多,民众瞻仰礼拜。街口镇的新门,有地名为八老庙,其实就是汪华第八子的庙。汪华生有9子,都很有作为,后人除了瞻仰礼拜汪华外,也会为其子建庙。

▲街口镇新门八老庙

西子国宾馆的前身是汪庄,其主人是民国徽州茶商汪锡予,据记载他居住在汪庄的时候,每天早上都要遥望吴山,瞻仰一位祖先,因为汪锡予就是汪华后人,而吴山上有一座汪华的庙。

据史料记载,吴山汪王祠(庙)建于唐代,原先是一座宦祠,后来历朝对其均有加封,比如北宋宋徽宗写有《汪华像赞》,并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封英济王;南宋孝宗隆兴二年封信顺显灵英济王;元代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改封昭忠广仁武烈灵显王;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颁昭忠广仁武神英圣王祠,并立一石。使得汪王庙变成一座神庙,汪王庙奉祀者共21人,其中正殿3人,汪华塑像和神位居中,两旁是汪华的两个从弟铁佛与天瑶的神位。后殿供有18人的神位,他们是汪华的祖父母、父母、妻妾5人、儿子9人。每年有三次祭祀活动。农历正月十八,汪华的生辰,二月择日曜日为春祭,八月择日曜日为秋祭。后来在清代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军战火,清光绪年间作了重建,至民国时期尚有管理汪王庙的专门委员会。可惜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为了炼铁所需要的木料,将汪王庙拆除,但目前遗址仍在,今在遗址处还有“汪王庙税地”刻石。

炼个破锤锤,就这么一把火烧了!

现在杭州人推崇钱王,现在杭州有钱王祠,钱镠吴越建都临安,实行“保境安民,礼贤下士”的政策,在战乱的时期,数十年内使吴越繁荣富强起来,后来“北宋立国”,其孙钱俶纳土归宋,国家和平安全统一。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王在杭州期间,治水有功,故而有钱王射潮一说。

▲杭州柳岸闻莺里的钱王祠

因为钱王是杭州人(local),现每年都有大型祭祀活动。但是汪华保境有功,使江南六州免于战事的丰功伟绩早于钱王300多年。杭州人不应该忘记这么一位为杭州做过贡献的大神啊!

K君与前段时间探访吴山汪王庙(可以百度地图到具体地址)。

▲吴山汪王庙遗址地址

▲现在的汪王庙税地染成了红字,红字距离遗址很近,但不是一个地方。

▲遗址照片

据悉,汪王庙是一座大庙,占地很大,历史上多人为其楹联。比如有:

自昔州闾资圣护;

桎今稼穑沐神功。

——佚名题西湖汪王庙

水广自流,山崇积壤;

圣生乘运,贤出应时。

——李思敬题西湖汪王庙

唐室佐龙兴,弟后先兄,保障六州成伟绩;

吴山昭燕享,祖功崇德,本支百世有余荣。

——汪似祖题西湖汪王庙

系出颖州,四十余传,闲气独钟,此为豪杰之士;

神来歙浦,亿万斯年,庙食弗替,是有功德于民。

——汪文炳题西湖汪王庙

汪文炳,号半樵,广东中山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委史部主事,选授浙江富阳县知县。光绪十一年(1885)顺天乡试任弥封官,赏戴花翎,盐运使衔。光绪二十六年(1900)浙江乡试任同考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余姚知县。民国四年(1915)香山县延聘总纂《香山县志续编》。

先武肃建号称吴王,保障六州,伟业恨遗良史笔;

新安崇祀之始祖,越开两国,宗枝繁衍大江东。

——汪嶔题西湖汪王庙

汪嶔,字曼峯,一作趸峯,杭州人。民国第一任杭县县长。对于杭州市政建设,多所规划。善诗文、书法,工行、草,笔致劲挺,姿势开张。创办贫儿院,提倡工艺美术,造就镌刻拓扬碑版人材颇多。约民国十几年卒,年五十许。

乱平隋季,活佐唐兴,祖德述千秋,在当年统领江淮,勋业独推越国;

派衍歙州,支分杭郡,孔谋贻百世,就此地重新祠宇,馨香永奉吴山。

——汪文蔚题西湖汪王庙

史书缺传,庙食报功,作保障于东南,累代锡崇,遗事补新旧唐文献;

天意厌隋,人心归李,识时务为俊杰,歙推望族,先声开吴越五世隶。

——汪濂题西湖汪王庙

汪濂,曾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编《吴山汪王庙志略续编》。

本是大唐封,德洽百姓,功在六州,兵灾后土地荒芜,禋祀旷数十余载;

依然新庙貌,裔宰西泠,谱仍东粤,山麓间规模宏敞,馨香荐于万斯年。

——汪延祺题西湖汪王庙

大兴乱业,公取六州而保之,非叛乱也,不忍视民涂炭也,仁矣乎,捍患御灾,至今日犹蒙恩泽;

长安鼎定,公举六州而归之,非降唐也,所以顺天休命也,智矣乎,锡圭担爵,在当年已极尊荣。

——汪志伊题西湖汪王庙

汪志伊(1742~1818)字稼门,安徽桐城西乡人。乾隆三十六年(1711)举人,充四库馆校对,议叙,授山西灵石知县。乾隆五十八年,迁甘肃布政使,调浙江。历任福建巡抚,湖广总督,至工部尚书。

溯唐宋元明,以畦昭代,千百年叠锡崇封,又况子姓支分,行省几遍。想当时建威炀季,受爵李宗,统歙宣杭睦婺饶,同邀保障。望云岚之冈陇,王气长留。余阴到吴山,欣看祠宇重新,广罗谱牒;

考永叔巩选,递及温公,新旧书未徵定论,可见英雄事迹,史氏难窥。即今兹合众联盟,通商议约,凡德法日俄美比,熟擅招怀。历瀛海而伦敦,使才自愧。怡谋承越国,窥愿神灵启牗,默示机宜。

——汪大燮题西湖汪王庙

汪大燮(1859~1929),字伯棠,祖籍安徽黟县际联镇宏村,出生于杭州。清光绪十五年(1889),考中举人,援例为内阁中书,升侍读、户部郎中。后又考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以明敏谨慎著称。光绪二十八年,充任留日学生总监督。次年,为外务部左参议,先后出使英国日本。民国二年(1913)汪大燮回国,任熊希龄内阁的教育总长,次年2月辞职后任平政院院长兼参政院副院长。

下次去吴山游玩时,可以顺道去看看汪王庙遗址,尤其是汪氏后人。

吴国林:樟树市张家山礼洲村团主庙由来

樟树市张家山礼洲村团主庙由来

作者|吴国林

䔥江,曾名小阳水,源头众多,主源出自江西樟树市西面主峰园岭寨下,吴城乡西北丘陵地区,至秧田(香田)合为萧江。萧江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樟树子民,著名的吴城商代遗址即在萧江上游。东北过临江镇西、经楼镇、张家山街道,于经楼镇东北的“剪刀口”与张家山街道下土湖村之间会澧江,至丰城市泉港镇入赣江。

蜿蜒前行的萧江像一条依偎着大地的白练,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泛出点点银光。微风吹拂,鳞浪迭起,涟漪如揉碎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安祥美丽的萧江吸引了不少垂钓爱好者,只见两岸或坐或站的钓者,扬起鱼竿,甩向江面,然后紧盯浮标,静候人生。他们的心情随着浮标的起伏而波动,我想,他们生活中的压力也将沿着钓竿、鱼线泻入江水,消弥于东流的逝水中。垂钓陶冶心性,确实让人艳羡。

我们正准备去参观的礼洲村位于萧江江畔、鲤鱼洲旁(因地形像一条鲤鱼躺在岸边而得名)。礼洲村地处张家山街道东北方平原地带,辖罗家和周家两个自然村。解放前夕为清江、高安丰城管辖。罗家村中心为界:东半部为高安澧江乡第11保;西半部为清江大同乡;周家为丰城泉港乡。

礼洲村处三县交界,地理位置特殊,致使礼洲村古时就有“三管三不管”之说,加之位置偏远,管理不便,赌博之风一度盛行。当年,萧江对岸一高安籍农家,有一亩水田,居然在江对岸的清江地界这边。原来,礼洲村的一位村民在赌博时输红了眼,竟押上一亩田契,哪知赌运太差,又赌输了,失掉了祖辈留下的这亩上等水田。面对疯狂的赌博之风,三县也曾企图纠风,但只要一有人来,消息飞速传到赌徒耳中,清江的警察来查,就逃到丰城地界,丰城的警察来查就逃到高安地界,赌徒与警察捉迷藏,久而久之,三县都懒得管,礼洲也就成为“赌徒的天堂”。1949年后,人民政府严禁赌博,采取教育与打击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将礼洲的赌博之风压制下去。现在的礼洲,民风纯朴,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日新月异。

礼洲村历史悠久,不仅有临清木材帮气势磅礴的排运文化,也有樟树药材帮文雅精明的中医药文化。据礼洲村《罗氏重修族谱》载,礼洲罗氏源于吉水滊下千罗罗氏一支脉,其始祖昇公于宋哲宗元佑丙寅年间,因从滊下货木筠郡(今高安),途中行至萧江,木排搁浅,排被打散,归途不便,于是在岸边徙居下来,后为金宅之赘婿成家,定居礼洲,也就是今天的礼洲村。礼洲村有一座世间稀有的“团主庙”。

来到礼洲村团主庙前,我们发现这里热闹非凡,从四乡涌来的村民川流不息。庙前炮竹声不绝,香烟缭绕。舞台前小广场上,一队三十多名穿红着绿大妈大嫂,正伴着悠扬的舞曲,欢快地跳着广场舞。满脸笑容的大妈大嫂随着音乐的律动,以娴熟的动作,划一的舞姿,翩翩然活力四射,展现出的是一幅生动活泼的盛世民乐图。原来,我们今天运气很好,正赶上团主朝会日活动,这队表演广场舞的大妈都是礼洲村村民。

礼洲村村民罗建中说,团主庙地处赣萧二水之会,樟丰高三市之交,一个多世纪以来,团主精神一直是民众敬仰效法的图腾,四方祈福香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尤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团主朝会之期,各地善男信女、商贾骚人云集于此,心怀虔诚,携带精心准备的供品,朝拜他们心目中的恩人、善人、英雄,接受团主公公的心灵洗礼,朝拜祈福,寻医问药,祈愿安康

团主庙紧临礼洲村罗氏宗祠。庙宇飞檐翘角,高大古朴,气势恢宏,肃穆庄严。正门上悬挂“团主庙”红底金字匾牌,左右一幅对联写着“团主佛术千年万载,官堂香灯日夜通明”,门前另有一对石狮巍然伫立。里面厅堂前供奉着团主金身雕像,供人祭拜,左右对联为“托古人提醒今人唱出天下清乐人,借虚事指点实事演尽人间烦恼事”。旁边还悬挂着“有求必应,感谢神恩”、“大显神通,如我心愿”等锦旗。

庙内有不少人手捧巨大的香烛,点燃香烛,虔诚地跪在香案前的垫子上祭拜祈愿。庙右前方的香炉旁,香客们正不断的烧着香钱,求得平安健康顺遂。香炉旁还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古石狮,它高约30厘米,脚有点残损。相传原本有一对石狮,因村人每次杀鸡祭拜时,都会把鸡血洒在狮身上,其中一只石狮居然成仙,飞到东海去了。留下来的这只狮子虽然脚有点残损,但非常可爱,既默默地享受着信众的礼拜,也尽心抚慰着百姓的企盼。

罗建中说,团主庙始建于明代,庙内供奉着古代一位医术高明、深受人民尊敬的名医,人们称其为“团主公公”。相传,明朝初年,团主公公从外地来地礼洲定居,开办了诊所,为当地百姓看病。他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尤以治疗疮毒而闻名。由于他医术高明,经他手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四里八乡无有不知。最盛时期,高安、樟树、丰城、南昌新干峡江等百姓慕名而来,找其治病,一时名气很大,远近闻名。团主公公百年之后,葬于礼洲。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救死扶伤、医术高明、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建起了这座“团主庙”,并塑金身雕像,摆放于庙内供人祭拜,规定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朝会日。

在历史的长河中,团主庙几经兴衰。清朝末年,因当时没有河堤,萧江经常涨水,村庄内涝,庙内木柱受潮腐烂,加之年久失修,多处塌陷,后因战乱,时局变迁,无暇顾及,庙宇破败,香火渐息。庙宇失修六十余载,残垣断壁,几成废墟。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礼洲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丁兴旺,经济繁荣,一片祥和景象。为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治病救人、扶贫济困的上古遗风,2018年,村民不计名利,捐款捐物,在原址上重建团主新庙,重塑金身雕像。现在,团主庙又开始热闹起来。

据陈怀生老师介绍,团主是古代一种相当于九品的官职,主要从事劝农桑、止纠纷、明教化等工作,属于政府派遣到乡村的地方官。进驻礼洲村的团主,不但在当地履行官员职责,教化当地百姓,教人行善积德,还利用自己懂医术的特长,免费为老百姓看病,救人无数,医术高超,医德高尚,造福一方百姓,深得当地民众爱戴。这位没留下名字的团主逝世之后,人们仍然十分怀念他,于是,当地民众集资兴建庙宇祭拜他,庙名为“团主庙”,以旌表他的美德,并祈愿顺遂安康。如今,这种行善积德的美德得到发扬,这方土地已涌现了一批批热心公益事业的乡贤才俊……

离开礼洲村的团主庙,我们车行萧江、赣江堤坝返樟,一路饱览江边风景,同时感受着樟树农村的发展变化。此时,霞光点染江面,洒在肥沃的田畴上,收割机遗留下的稻杆呈现一片金黄,欢叫着的鸟儿,沐浴霞光从泛着银光的河面掠过,一位老农拖着满满一板车稻草在堤坝上缓缓向前行进……一切都显得格外美丽。

作者简介:吴国林,就职于江西省樟树市教育体育局,宜春作家协会会员。

杭州吴山东岳庙内有两株500多岁的古楸树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吴山景区东岳庙内就有两株古楸树,这两株古楸树已经530岁了,园林专家们曾对它们进行了两次古树名木复壮工作:一次是在2014年,专家们为两株古楸树做了透气孔,好让它们的根系可以尽情呼吸;另一次是在2017年,为了让它们有更充足的生长空间,不仅扩大了树穴,还为它们做了固定支撑,并将树穴种植地被植物改换成铺设陶粒,让古楸树的根系能够更加自由的呼吸和生长。

经过两次复壮,五百多年高龄的古楸树又开始焕发生机,长势更好了,花也开得更多了。这两株楸树就像一对比翼鸟,一左一右守护在殿堂前,每至花期,繁花似锦,随风摇曳,这两株楸树还在2015年的“杭州最美古树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古树”。

游玩快讯:

滨江最美跑道,从钱江雕塑到奥体中心,约3公里长,紫薇花开了。

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双山村入口处和史山寺庙门前两大片花海盛开了,这两大片花海共有25亩,主要的品种为硫华菊和百日草,花期较长,将开到10月下旬。依托花海、万亩良田、史山寺项目提升工程、印顺法师纪念馆项目等,双山村正进一步打造以史山文化佛教文化农耕文化为特色的3A级景区村庄。除了25亩的花海外,双山村还计划引种武义观赏荷花250亩,年底种植后将在明年夏天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