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为明清。六安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商为六国,汉属六安国;城墙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六安城墙自洪武13年建砖垣以来,因战事连年而防卫修城不止。1514年(正德9年)知州李衮修城,扩大了城池范围,加强防御措施,政绩卓著,六安名士潘锐写有《修城记》载于史册《六安州志》。
1553年(嘉靖3年)六安知州邵惠久同邓向荣于北门之西辟“便储门”取运道达舟之便。1517年(隆庆5年)知州唐可封改题“文昌门”。1579年(万历7年)知州扬际会为仓库安全之计封闲便门。1581年(万历9年)知州李懋桧加修仓库高墙,复开“文昌门”,在东南西北四门各建三间角楼,四马道垣内安装炮台8个,八门古铜将军炮为防御用。1635年(崇祯8年)兵乱不断,墙体屡遭炮轰,安庐道张亮移驻六安,命州事通判罗杰修治毁坏城墙达数年,六安的士民归来自动帮助州里修城,知州徐潘修整了各门楼。
1679年(康熙18年)知州刘克孔重修城墙,四门设六安卫军丁34名。
1698年(康熙37年)知州王廷曾组织民工疏浚城壕,装修闸门,修葺城墙。
1712年(康熙51年)知州张灿募集资金集合工匠建毁于明末战火的鼓楼。
1728年(雍正6年)知州李懋仁组织民工修复城墙倒塌处,修整街道,全面整修下水道,于出水处刻碑纪念。
1748年(康熙13年)城墙因战事受损修补处倒塌,知州金宏勋组织民工全面修整,并总结修城经验载州志:“凡修城若但于缺陷处弥补,足饰观一时,不久仍堕,今从根坚筑,且密其垛头,勿使雨浸灌,可永久也。”
1765年(乾隆30年)知州谢其炳修补城东门。
1796年(嘉庆元年)州守福明修通济门(西门)崩塌处。
1822年(道光2年)知州牛映奎修东门城垣九丈,南门三十丈,北门十六丈。
1826年(道光6年)知州孙灵府募资修筑西门到上龙爪一段护城河堤,为纪念其政绩后有人称此段城墙为孙堤。
1849年(道光29年)知州黄戊修西门八丈六尺,道光30年知州宋培之修北门八丈,东门五丈五尺。
1858年(咸丰8年)知州茅念劬修西门十丈。
1860年(咸丰10年)知州姚德宾修补西南城垣九丈。咸丰11年知州邹笥修西门北门城垣八丈城楼一间。
1863年(同治2年)知州何家聪、侯选道曾广翼修东城三十余丈、北门城十丈、西城二十丈。同治5年知州曹光汉修补城垣四十丈。
1871年(同治10年)知州李蔚修筑城垣七十丈、补修九十一丈,加高二三丈者计五十二丈,尤其东、南、北门栋宇腐坏重新修复,并亲题书恢复“便储门”。
1920年,皖军第二旅旅长马祥斌为增强防御能力,修筑城墙,疏浚护城河。可惜抗战时期日军第十师团于1938年占据六安时,城墙部分被毁。
五十年代随着新中国城镇建设的需要,全国兴起了“拆城运动”,六安也不例外将城墙大部分拆除,老西门、南门均于此期间被拆毁,部分原城墙旧址改造为道路,其中六安老西门与便储门之间的城墙遗址被填埋建设为今淠河路部分,今六安解放路部分即为原护城河填埋后所建。现保存较为完整的仅余两段古城墙,一位于六安鼓楼街以北,以西,其下部条石,上部小青砖砌就的泄水道依旧存在;一位于六安市云路街云路桥北淠河东岸边,全长140米,其为九十年代后维修。
六安古城墙自建砖墙至抗战被拆,修城历史长达560年。新中国建立后,五十年代随着新中国城镇建设的需要,全国兴起了“拆城运动”,将城墙拆除,改造为道路。仅余部分断墙残垣仍默默向人诉说六安的沧桑。现存云路 头北的古城墙大约150米,北端典型的明代建筑特征,底部条石“丁”字形铺基,墙体为明代小青砖,南端墙体为倒塌后清代重修,砖上有“道光三年”、“城工”字样,而城北小学南残存的古城墙其下部分条石砌就的城基,上部的小青砖砌就的泄水孔依然清晰可见,苔痕斑驳,诉不尽的历史沧桑。
六安古城墙虽已面目皆非,但多处的修补痕迹凝聚着六安人民500多年修城历史,省内文物专家们都认为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如今,市政府的老城区改造计划已进入修筑淠河防洪堤工程阶段,为加强文物保护,市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投资修复云路桥北侧150米古城墙。修复后的古城墙与云路桥、下龙爪的龙盘石,南北古塔和新建的六安文化墙成为六安老城区的河滨揽胜处。
保护范围:城墙本体建筑及边缘外,东50米,南、西、北各5米。
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