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城孜遗址

楼城孜遗址

楼城孜遗址位于六安市霍邱县,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

2019年,楼城孜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说说:洛阳隋唐城遗址新建的“角楼”

如果不是看新闻,我也不会太关注:隋唐南城墙这个“角楼”。未批先建的尴尬,先斩后奏的事实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评。记者发现的现代推拉窗仅仅是一个方面,我感觉有很多不妥,上级部门批评的还是有道理的。

首先我们获悉,新搞的这个建筑定义是:角楼,但成型后我们细看不是角楼而是:阁。古代“阁”的特点就是有: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角楼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城楼之间城墙相连,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在古代或近代的战争中,砖木结构的城楼是瞭望所,是守城将领的指挥部,又是极其重要的射击据点。到了现代的守卫战中,其功能不足以为然了,角楼没有回廊栏杆。

隋唐洛阳城平面略呈方形,东墙长7312米,南墙长7290米,西墙长6776米,北墙长6138米。城的总面积比长安小。部分城墙随洛河弯曲。洛河穿城而过,将城内分成南北两区,筑有四座桥梁。城东、南两面各有三座城门,北面两座,西面则有宫城的和皇城的各二门。各城门的位置互不对称。按照现盖的城门位置向东向西大概米计算,角楼的位置也不该是这里,不知隋唐城墙有没有“马面”,如果有的话,马面上是不是还有建筑?

中原地区现已发现“马面”的最早实例是北魏阳城,在它的北墙广莫门西侧发现马面一处,平面大体呈方形,凸出城墙外侧11.7米(约相当于城厚的三分之二),正面宽度约13米。另外在西墙北端的承明门北,也发现有马面的残余。在以后的实物遗留及考古发掘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北宋汴京外城、元上都等城池,在其外侧均筑有马面。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

复建古代遗址,应该遵循历史,不能乱改,目前看这个“角楼”位置也不是3645米外的东南角,且设计与“阁”类似,迎合了上高远眺游览的旅游需要。认真分析:这个“角楼”的设计不够严谨,定位不准确,因为隋唐遗址很大,不是简单的盖一个城门那么简单,城墙要恢复需求资金太大啦。角楼的定位会让不懂的游客感觉:隋唐城就这么小啊?

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区及近郊,地跨洛河两岸。南对伊阙,北依邙山,东逾瀍河,西临涧水,洛水贯穿其间。据勘查,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隅地势高亢处,宫城在皇城之北,宫城北面有曜仪城、圆璧城前后重叠,又有东。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东厢有东城,其北有含嘉仓城。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现存遗址东北至白马寺镇唐寺门,东南至李楼乡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镇苗湾,西南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面积约47平方公里。

太原:现存唯一一座古城楼遗址“开门迎客”

太原有着2500多年建城历史

漫步街头

历史的符号会不经意出现在你的面前

作为我市现存唯一一座古城楼遗址

拱极门

日前正式对外开放

市民只要登记身份证

就可登上城楼参观

零距离“谈古论今”

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于太原道(www.tydao.com)网站

明代太原府城共开8座城门

宜春门(大东门)、迎晖门(小东门)

迎泽门(大南门)、承恩门(新南门)

阜成门(旱西门)、振武门(水西门)

镇远门(大北门)、拱极门(小北门)

拱极门,俗称小北门

位于北大街中段

该城门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

是太原八座城门中从未更名的一座城门

也是至今保存完整的城门

图片来源于太原道(www.tydao.com)网站

小北门曾遭受屈辱

1937年日军制定攻击太原城的作战计划

密集的炮击首先从小北门打响

沦陷后的太原饱受侵略者的蹂躏

图片来源于太原道(www.tydao.com)网站

小北门又是光荣的

太原战役

解放军攻城部队首先从小北门破城而入

从此太原浴火重生

小北门也是幸运的

明太原府的八个城门

在解放太原时

都成了残垣断壁

只有小北门因紧邻靶场而得以保留

成为太原市唯一没有改名

且有遗址的明代城门

本世纪初

曾为古城一景的拱极门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小北门被修葺一新

并复建了三层四重檐的城楼

修旧如旧,恢复历史风貌

开放后的古老城墙从历史深处走来

城楼为砖木结构、三层四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

总建筑面积1491平方米

城门洞为砖砌拱形券门

高4.5米~5.5米,宽71米,深22米

城墙高7米~10米,板筑

城楼底层有金柱4根、檐柱16根、廊柱24根

上下各层以木梯相通

虽然早已失去了当年防御的意义

但拱极门已经成为人们

留住城市记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城墙上还在举办

《老城记忆图片展》

供人们回忆过往、展望未来

拱极门

见证了太原的辉煌历史和悠久文化

是太原人心中最依恋的一份情结

亮宝楼文博 | 咱长安城的天坛——唐代圜丘遗址

“圜丘”又称“圆丘”,也叫“天坛”,

是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

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圜丘,

是清乾隆年间在明代和清初的基础上改建的。

今天要介绍的是西安发掘揭露出来的圜丘,

它初建于隋,唐代沿用了近300年,

比北京天坛早1000余年,

是全国范围内目前保留下来的唯一的

一处早于北京天坛的天坛遗址。

“西安天坛是目前所知发掘出的

最早的天坛、最早的圜丘,

为西安城内的大唐遗址和

唐代地面遗存的复原增添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

圜丘在唐长安城的位置示意图

唐代圜丘遗址位于今西安南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内。

《旧唐书》记载说:

“武德初定令,每岁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圆丘,

以景帝配,其坛在京城明德门外道东里。”

明德门是唐长安廓城南墙正门,

门内即直通皇城朱雀门的朱雀大街,

圜丘遗址在明德门遗址以东950米,

大约是唐代的二里,这一点与文献记载相符。

圜丘遗址位置图

唐长安城圜丘的建筑方式很特别,

整个坛体没有用一砖一石,

全部素土夯筑,坛面、坛壁及登台的壁

都抹有一层白灰面

外观上洁白神圣、质朴大方

作为一个重要的礼仪建筑,

整个坛体没有砖石,全部用土夯成,

表面和各层的台面、台壁以及12陛阶表面,

都用掺有麦秸的白灰膏泥拌饰。

圜丘的12陛又称“十二辰”,

暗指天上的12个方位。

唐人采用如此简单朴素的建造方式,

出乎我们现代人的想象。

据记载,“天子祭天”的礼仪源于西周,

这在《周礼》中有反映,

但筑坛而祭则应该是从汉代开始的,

汉武帝时在甘泉立泰一祠进行祭天活动,

泰一祠建筑豪华壮丽,又称紫坛。

到汉成帝时,采纳了宰相匡衡的意见,

在长安南北郊分别筑天坛,地坛,用来祭天地,

而坛体也变得简朴天然,

以表示对神崇敬的赤诚之心。

圜丘遗址

中国自有史记载以来,

礼仪制度都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代,唐高祖定武德礼,

太宗定贞观礼,高宗定显庆礼,

武则天登基之后也首先进行礼仪的改革,

以利于她的统治。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颁布的开元礼,

是集前人之大成相当完善的礼仪制度,

一直沿用到唐代末年。

开元礼明确了唐代五礼之仪:

吉礼、宾礼、军礼、嘉礼和凶礼。

吉礼共有55项礼仪,由此可见,

祀天祭地是古代国家的头等大事,

而祀天的礼仪主要是在圜丘上进行的。

《礼记》云: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

大报本反始也。”

祭祀天地是儒家礼学的一部分,

也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分,

对统治者来讲就更为重要,

“帝王之事莫大于承天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祠。

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

祀天礼仪对维护皇权统治、增加民族凝聚力、

维系国泰民安起了不可替代作用。

圜丘遗址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自西周以来,

天子祀天的礼仪制度

一直是封建国家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

为唐代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

也为研究我国礼仪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

也为研究我国礼仪制度的演变,

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圜丘遗址俯瞰图

圜丘遗址考古平面图

作为“天下第一坛”的隋唐圜丘曾经辉煌过,

数位帝王曾在此俯首祭天,

同时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的洗礼,

隋唐圜丘也更加拥有厚重与古朴的历史气息。

西安圜丘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穿越隋唐”的纽带,

也是我们对于了解古人祭祀文化、

学习周汉礼仪制度的途径,

更是促使人们唤起积极保护文物古迹意识的催化剂。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