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川佘氏祠堂

漕川佘氏祠堂

漕川佘氏祠堂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有宏大壮观,结构严谨科学的特点。

中国姚氏祠堂惟一的省级文保单位:四川省宣汉毛坝镇姚氏宗祠

四川达州宣汉毛坝姚氏宗祠,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姚氏祠堂中惟一的省级文保单位。

族谱记载,这里的姚姓人是湖广填川来的。清光绪25年(1899年),由该村姚家第七代传人发起,倾一地一族之力,集一地一族之智,动工建造姚氏宗祠,修建5年才完工。祠堂坐东南向西北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占地813平方米,由牌坊、戏楼、内坝、正殿、左右厢房五大部分组成。

面朝姚氏宗祠,左右两边是一对公母大石狮,威不可撼地守护着姚氏祠堂的双开红漆大门。300平方米的牌坊墙上分布有“武则天审案”、“十二寡妇征西”、“草船借箭”、“截江夺阿斗”、“太公钓鱼”、“农夫耕田”、“燕子送春”等10多组石灰浮雕组画。牌坊正中,从上向下依次是花草浮雕、姚氏宗祠竖幅四字和横幅“蒲阪流芳”、横幅石刻浮雕组画,左右耳门同样有石刻浮雕和石刻楹联。

走进祠堂大门,穿过2米多高的戏楼,就到了石板铺就的内坝。站在内坝中间,能观看戏楼、左右厢房及其厢房顶的长廊、正殿、瓦顶、飞檐的全貌,而“孔子讲学”、“岳母刺字”、“孟母训子”、“完璧归赵”、“八仙过海”等石雕木雕手绘的组画,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矗立在高山之巅的“姚氏祠堂”,坐落在毛坝镇冒尖村,离毛坝镇街道有18公里,这个村的多数人姓姚,背倚连绵起伏的青山林,前靠层层迭次的梯田,田埂交织如网,点缀着百年老屋。

冒尖村历来都有尊老的传统。在他记忆中,旧时过年,村里都会在祠堂给老人发馒头,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是可以挑着担子来装的,只要跨出祠堂门槛,等在门槛外的子孙们便可以接过担子,满载而归。

中国成立后,姚氏祠堂成了村里的办公室,并在20世纪60年代驻扎过部队,特别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祠堂受到了大面积破坏。现今的姚氏祠堂,见证了当地姚氏祖先历史荣光的同时,也透出一丝无奈与凄凉。由于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足,加上多年来文物缺乏修葺,墙上的壁画和浮雕风化严重,特别是墙壁上的浮雕被人为破坏严重,凸显破败,让人看着心痛。

2002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该祠堂基本保护完好,里面的雕塑造诣精湛,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是保存比较完好的近代建筑,文化底蕴厚重,文物价值较高。

请告诉我们您的宗族家事:

请将您的寻根线索、姚氏源流、家谱及故事、宗族活动等形成文字,连同图片一起发到66464065@QQ.COM或姚网上,将有机会通过姚网微信号推送给全球的宗亲。

本文来自:中华姚网(yaogens.cn)

中华姚网,创办于2007年,为全球姚姓宗亲寻根交流公益平台,是凝聚538万全球姚姓宗亲的网络桥梁。

四川广安任氏祠堂举行奠基仪式

任氏新闻快讯:2017年12月6日上午11时,广安任氏祠堂奠基仪式在广安区龙台镇团石村正式拉开序幕。 四川省任氏宗亲会(商会)会长任玉华, 四川省任氏宗亲会(商会)监事长任亚里带队一行9人与广安各县以及来自全国部分宗亲代表100多人参加了奠基仪式,会议由广安市宗亲会秘书长任绪发主持。

任玉华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今天为了三代人的愿望,大家‎相聚‎‎在一起,‎共话‎家族振兴‎,共‎谋家‎族发‎展,‎共议‎家族‎事务‎,共‎叙血‎脉亲‎情。‎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宗亲‎向来‎自各‎地的‎任氏‎‎家人表示‎诚挚‎的问‎候,对广安市宗亲会修建任氏祠堂上下齐心协力取得的优秀成绩高度赞扬,对关心‎支持‎家族‎事业‎发展‎的宗‎亲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家族观念意识淡薄,祖坟多年未得到维护,墓碑残缺不全,损坏及其严重,几处祖坟环境卫生令人担忧。由于家族组织不够完善,一盘散沙,族人想办事,无人带头。宗亲会成立后,代理会长任绪辉根据全体族人的意愿,很快做出了以"修缮祖坟、净化祖坟环境"为主题,决定修建任氏祠堂,向全族发出倡议书募集专项修建基金。此次活动,共印发倡议书800余份,召开不同形式座谈会,拜访老前辈,知名贤达,利用任氏微信群广为宣传,尊祖敬宗,是人心所向,得到了广大家族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万事皆空善不空,金钱非宝孝为宝。在省宗亲会和广安市宗亲会的示范带动下,截止目前全族总计募集基金四十多万元。广安工作做得扎实,宣传到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次募捐我族年轻一代参与人数较多,他们不但积极响应宗亲会的号召,还在一定范围内做宣传工作,在任氏群中交流各自的想法和对家族事务出谋划策,他们的爱族敬祖孝诚之心,十分可贵。

任氏宗祠效果图

纵观历史,大凡有成就者,必具高风亮节。“凡见小利者,则大事不成”。所以在成绩面前,不能居功自傲;在制度面前,不可自由主义;在组织面前,更不可搞小团体主义。广大宗亲必须识大体,顾大局,顺势而为,才有成功的希望。我们相信,“德不孤,必有邻”,“君子周而不化,小人比而不周”。每一个合格的家任都必须坚持“讲团结、讲大局、讲规矩、讲奉献”,舍小我为大我,积极参与到家族事业中去,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作者: 任友(法制日报社四川分社总编辑)

本消息和图片转自任氏家族微信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征文启事:

朱氏又一值得一提的祠堂,义阳堂大坝朱氏祠堂

南平延平区南山镇大坝朱氏祠堂

固始发祥千年远

龙坡传承一脉长

义阳郡,指现代的河南信阳地区。大坝朱氏始祖古倞公,公元885年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公元893年特差建宁军节度使判官。因乐其溪山之美,定居延平西芹。为牢记祖先的来历,祠堂寝室制作“义阳堂",以示纪念之意。

祠堂门楼由朱古倞三十七代孙长贵捐款修建

大坝严禁碑

仿朱文公题字

由朱古倞公三十七代孙长河捐赠的烛台

由朱古倞公三十七代孙长河捐赠的香炉

由朱古倞公三十九代孙建新、从军(孟房)、志宏捐赠的钟鼓

福建文化厅颁发的纪念证书

义阳堂文公牌位

古倞公牌位、十二代申伯公牌位。申伯公,号梅荘,行千九。宋开禧乙丑科进士,晚好佛教,建龙山寺,开水圳,修大坝。龙坡从此更名大坝,引水灌溉的千亩良田改称“大坝洋”。

大堂寝室,由三十八代孙玉见捐赠的香案。

外迁宗亲之牌位

文风开鹿洞,道承洛水证渊源

武德著龙津,职受建州昭义勇

古倞公三十六代孙成康(火旺)捐款重修的寝室

二0一七年春节联谊会

南平市《朱子文化》在祠堂设立教育基地

古倞婆之墓。位于南山东门水尾。古倞公英年早逝,古倞婆身怀六甲,投奔古倞公妹夫南山吴司马,生植公至弱冠后,再迁龙坡。生五男,水公行十一迁尤溪,火公行十二迁沙县,木公行十四迁西芹,金公行十六迁建阳,土公行十五居龙坡。

2016年祭祖时,各地宗亲前往东门祭拜古倞婆!

大坝早名“龙坡”,南宋时,朱氏第十二代孙朱申伯率领乡众拦河筑坝,所溉之田称大坝洋。“龙坡”始称大坝。

整理不易

支持,敬请打赏

多少随心,感谢您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