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康陈氏种德堂

后康陈氏种德堂

后康陈氏种德堂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山前村,年代为民国。简介:系印尼华侨陈玉宇、陈玉规在民国初年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由门厅、天井庑廊、正堂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广饰各种灰雕花卉、人物及动物造型,生动逼真,制作精美。2013年,后康陈氏种德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康陈氏种德堂,后康陈氏种德堂简介,后康陈氏种德堂-漳州市漳浦县后康陈氏种德堂旅游指南

云岭陈氏祠堂是如何作为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的?背后的故事都在这里!

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原为云岭陈氏祠堂。作为陈氏宗祠,是昔日陈家宗族聚会、议事、开祠堂祭家法及祭祖的地方。

1938年8月新四军进驻云岭后,开明的陈氏族人,将祠堂成为新四军大礼堂,从此陈氏宗祠为抗战作出了贡献,为中国革命的书写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如今这里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参观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军部大会堂是必须要去瞻仰的革命纪念场所。

陈氏宗祠建于清康熙年间,祠堂规模宏大、壮观,建筑面积占地2221平方米。应该说,凡中国古代的大宗祠有的格局,陈氏宗祠的建筑构件、建筑艺术特色、门窗天井的透气风格、雕梁画栋及斗拱栏杆等细部基本都包涵概括。也是泾县保存最大最好的祠堂之一。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祠堂为前、中、后三进,砖木结构,第一进正中设有一排木栅门,厅中有白色石柱两根,衬枋上雕有文曲星、武曲星,笑迎文人雅士,震慑门厅孽徒。祠堂正大门配有一对石鼓,左右两边侧门各安一副骑马石;门厅上方镌刻篆“福、禄、寿、禧”四个大字,夺目怡人;在上是清著名书法家赵绍祖墨宝“陈氏宗祠”白底黑字的巨型祠匾。

门厅后面设有一口大天井,天井四周木柱衬枋上的木雕青狮、白象、天神、人仙等。他们似行似坐,似立似蹲,各持其宝,各施其法、各展其威。中进大厅左右两侧水磨花砖墙上镶嵌着南宋大家朱熹题写的四个木雕大字,赫赫醒目,气氛庄严肃穆。

最后一进是两层楼房,前面有天井、水池。水池上有一座石拱桥,楼房底层的屏门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和戏曲图案,默默地叙述着祠堂文化。整个祠堂三进由低向高,寓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意。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迁至云岭,这里即作为新四军大会堂。军队召开大型会议,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是举行军民联欢和战利品陈列展览的主要场所。

1939年春,周恩来曾在此给新四军指战员作过重要报告,强调新四军要“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陈氏宗祠的后进辟有“新四军在皖南”陈列展。

陈氏宗祠经过几次大修保护,其中最闻名的重要一次维修要属二十年代初,北洋政府时期。

当时,祠堂出现了整体倾斜,面临倒塌。陈氏家族请来四乡八邻的木匠,陈家大老爷有言在先,不动一砖一瓦,谁能“扶正”陈氏宗祠,赏银300大洋。几十个木匠跃跃欲试,迟迟不敢动手。

当时有位木匠叫罗桂志,家住离祠堂约三华里的丁家山村,老家湖北黄梅县人,从小在家拜得名师学过木工手艺,经过勤劳苦学,细心钻研,木工手艺超群,二十岁下江南,起先在青阳木镇做了两年木工,后来来到云岭丁家山开始了木工生活。罗木匠除修建房屋,配置家具外,还承接一些亭台楼阁的建造。罗木匠的木工技艺也越来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

面对摇摇欲坠的祠堂,罗木匠经过实地勘察,认真比对,胸有成竹,当着大伙人的面,自告奋勇声称自己有能力建正祠堂。木匠们投以怀疑的目光,对这位身材矮小的罗木匠既好奇又羡慕。陈家大老爷要求在场的族亲及木匠见证,不动一砖一瓦建正陈氏宗祠赏300大洋,若要损坏墙体和木柱,碰碎砖瓦不仅得不到赏金,还要加倍处罚。罗木匠不慌不忙,从容接受了这项艰巨任务。

第二天罗木匠就请来十几个民工,上山砍下几根大檀木,由民工集体抬下山。同时准备了几根30至50多米的粗麻绳,扶正那天,罗木匠在墙体外埋好檀树桩,从墙体窗户引进,用绳索拴紧祠堂梁柱,在另一头安装好撬棍,罗木匠喊着1、2、3开始,木工用力拨动撬棍,只见倾斜的祠堂在抖动,不一会儿,墙体的中线指标到达指定位置,祠堂建正了!祠堂外响起一遍遍欢呼声,人们奔走相告,纷纷称赞罗木匠创造了奇迹。陈大老爷高兴得手舞足蹈,指示手下大办酒席,以示庆贺。

喜宴那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罗桂志木匠被安排在一席最高位就坐,大伙频频向他敬酒,称赞罗木匠技艺超群,名不虚传。罗木匠对陈大老爷的盛情款待感慨万千,当场表示,我只用木匠手艺做了我应该做的事,300元大洋我罗木匠分文不收,由陈大老爷留着,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穷困户、灾难户,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罗木匠的慈善义举、慷慨解囊,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罗木匠不仅品德高尚,技艺超群,他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后来罗木匠名气很大,他在云岭村开设了一家木匠铺,带过不少徒弟,他请雕刻师傅专门刻制了一方铁印,凡是罗木匠承包的工程,都要他亲自放样,填好尺寸,盖上大印,交手下施工,谁出了问题就由谁负责。

罗木匠因病逝世于解放初期,安葬于南陵县烟墩乡,他育有一子也做木匠,现已去世,目前两个孙子还在云岭居住,仍然从事木工手艺,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幸福而安逸的生活。

(作者系泾县政协文史委特约撰稿人,《绿色泾县》编辑部专版责编。本文图片由尹建生提供)

转自: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陈氏立天下广东中山市陈氏源流最大的祠堂

中山陈氏共14族。

其中沙溪有2族:

冈背、水溪陈文龙族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至庆元元年间(1155~1195年)从南雄珠玑巷迁石岐仁山,其长子、三子分居于张家边陵岗和三乡鸦岗;次子天觉是继梁杞之后成功倡议香山建县之人,建县后迁居库充,其后人亦长居于此。

石岐陈宗公族于宋末由南雄珠玑巷迁来。

沙溪婆石村陈宣族从南雄珠玑巷迁新会石头村,其第九代孙于清初迁此,后代则分支到下泽、象角、水溪、南乡、沙尾等处。

南蓢陈姓有2族:

麻子村陈贵卿族是宋咸淳末年(1274年)先避难到新会,后转徙牛起湾,再迁于此。

莆山、茶园陈宋公族于宋末由南雄珠玑巷迁石岐,其后人志和、玄保先后于元代元统年间(1333年)和明初迁于此。

小榄有5族:

陈挺秀族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由新会白沙乡迁来;

陈桐梅族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由顺德桂洲迁来;

秀林族、陈觉员族于清康熙中叶分别由顺德桂洲、新会潮连迁来;

陈霞村族则于清道光末年(1850年)由南蓢茶园迁来。

三乡有2族:

鸦岗陈中行族于宋代由南雄珠玑巷迁石岐,后人转迁今珠海的南大涌和前山,十一世孙朝庄始迁于此。

石塘龙溪族于明代由新会外海迁来。

神湾陈贽族原居福建宁化县,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迁广东嘉应州兴宁县,第九代孙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再迁广州增城,十一代孙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由钜典迁来,后代分支到坦洲、沾涌、古宥、沙岗仔和定钩环。

张家边窈窕陈孟义族于元代从南雄珠玑巷迁来。

拥有中山最大的祠堂

陈氏,中山第三大姓氏,现有陈姓人口11万多。中山陈氏由南雄珠玑巷、新会、顺德等地迁来。

除了广州有陈家祠,中山也有陈家祠——陈氏大宗祠,位于南朗茶东村,是中山现存最大的祠堂,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

来源:陈氏立天下

陈氏宗亲:读懂了祠堂,就读懂了陈氏宗族文化的真谛

传统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愿景,那就是:求家族之长存。于是有了家族制度。

祠堂,正是家族制度的外化表现形式。几千年来,中国的家族制度一直交织于田园风味的生活理想中,这种生活理想,田园情怀,返璞归真的态度,以趋福避祸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人清淡的幸福。事实上,从有利于国家民族的角度,“家族之长存”对于推动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传统中国人对于宗祠的感情,朴素、淳厚,无可扼制,无法割裂。无疑,宗祠是传统中国人心中血缘崇拜的圣殿,是灵魂皈依所在。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祠堂残颓,香火断绝。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使后人保持着与祖先心灵的沟通。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读懂了祠堂,也就读懂了陈氏宗族文化的真谛。

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而且,“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在朱熹时期,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为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正因为这样,名宦巨贾,豪门望族,均建祠堂,以显其本,以祭其祖。宗法、血缘观念也应运得以强化。

传统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年轻在外漂流闯荡,就算是千里万里之遥,临到老了,都希望能回到故里,站到祖宗牌位前,跟先人对对话,聊聊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及难言的心事。这样的时候,该有多少追思之念、尘世之想、家园情怀在心头荡漾啊!应该说,爱国家爱民族之情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对亲人的爱,哪来对旁人的爱?没有对家族的爱,哪来对民族的爱?

可以说,每一座祠堂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许多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天长日久,延伸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我们现在提倡的良好家风,实则就是祠堂文化的流转,家族文化的延伸。陈氏先人耕读传家的田园思想就是基于保存陈氏家族的理想,这种思想非常接近孔夫子的家族制度。即使是身居显要,而对于家人子弟殷殷切切的,皆是戒奢戒侈的劝导和勉励朴素勤劳之劝告,是因为每个人都从心底希望家族壮大繁荣。

诸子各家的家训,皆是如此。“勤勉做事,淳朴为人,崇尚简单生活”,成为最有价值的民族传统。

宗祠和族谱总是分不开的。说到宗祠,就得提到族谱。族谱也叫家谱、宗谱,它是血脉中流淌的记忆,是纯正血缘的可靠蓝本,是记载家族或宗族家世渊源、传承世系和宗族事迹的典章文献,简而言之,即家族或宗族的史书。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毛泽东说,“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在门第等级观念盛行的宗法社会中,族谱是血缘传承世系的重要凭借,也即家族或家庭的档案。一些源起于贫贱之家的宗族在暴发后,往往要攀附名门,冒认祖先,以显示其高贵血统、祖宗的荫德。因此名门望族都强调秘藏族谱,严禁示人,以免同姓异宗族攀附冒认,故而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的古训,使家谱成为秘不示人的传家之宝。

家族文化是中国宗祠文化的呈现。家族文化说小了就是小家文化,说大了就是民族国家文化,祠堂是家族文化的支点所在,所具备的尊敬先人、崇扬贤德、教化后人、凝聚人心的作用,与建设和谐社会一脉相承,不谋而合。家和则国和,族兴则国兴。祠堂里的祖训族规,那些教人学好向善、爱国兴家的内容,是具有永恒的价值的。

另一方面,祠堂很好地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乡风民俗建筑特色,实属难得的文化遗存。没有这些具象的东西,传统文化也就少了依附,少了说服力,时深日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陷入文化荒漠也就不是危言耸听了。所以说,祠堂,作为传统中国人心中的圣殿,其相应的文化,自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不可小视的值得传承的一笔财富。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