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位于诏安县红星乡东埔村北蔗自然村,年代为1934-1949年。简介:机关驻地主要是山洞,现存会议处、炊事房、藏兵洞、冲锋台和地委机关领导人住所等旧址,因主洞口呈三角形,故称三角洞。1941年1月,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改称中共闽南特委,下辖平和、漳浦、云和诏3个县委和漳州、漳南两个工委,,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简介,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漳州市诏安县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东埔乌山三角洞旅游指南

这个村曾是中共闽中特委、闽南特委机关驻地,你知道吗?

建党100周年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永泰是革命老区县,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深厚。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有数以千计的优秀儿女投身革命,浴血奋斗,慷慨捐躯,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此,永泰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永泰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推出《永泰红色史迹》专栏,深入挖掘永泰红色史迹、红色人物以及各地各行各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展示我县上下齐心协力建设现代化绿色发展先行区的良好风貌。

今天

我们要带大家了解

中共闽中特委、闽南特委机关驻地旧址

旗插鞍

回溯我县土地革命

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故事

旗插鞍位于岭路乡寨下村,为革命基点村,是1936年刘突军开创的游击根据地,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莆(田)永(泰)边游击根据地主要区域之一,也是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活动根据地。旗插鞍曾是中共福建省委活动据点,中共闽中特委、闽南特委机关驻地,也是中共闽中特委、闽南特委机关东来西往必经之路,设有秘密交通站。旗插鞍山顶旗头坞和岩顶曾是中华人民抗日义勇军闽中第二支队集中整训和训练场所。

革命老区“五老”后代 陈天来:

旗插鞍杨启的房子是革命旧址,原来是革命的交通联络站。1935年,中共闽中特委军事委员刘突军与方子明、邱子国等到永泰旗插鞍开展革命活动,发展了杨启和他的父亲杨吓干参加革命,在杨启家里建立了革命联络站,他们家里负责红军队伍的粮食供应。

1936年10月下旬,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偷袭驻扎在莆田山溪的闽中抗日游击队,双方激战数小时后,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为保存实力,闽中抗日游击队主动撤出山溪。11月上旬,经过突围的三路抗日游击队从山溪分别转移到莆永边界宁里、墩柄、旗插鞍会合,当地群众积极做好安全保密和粮食日常生活用品的支持供应,使游击队得以安全隐蔽和休整。

▲杨启的家

1936年11月下旬,闽中特委与香港中共南方临时工委(简称“南委”)接上关系后,传达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喜讯和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逼蒋抗日”的指示,闽中特委决定将部队开赴莆永边界旗插鞍整训,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旗插鞍地下联络员杨启发动群众帮助闽中义勇军搭盖草棚,并与旗插鞍、墩柄、扣梓、坞里、水坞里等村群众帮助解决部队粮食和日常用品供应等。

1936年12月,闽中义勇军在旗插鞍山顶旗头坞小庙开展整训,后又转到岩顶继续训练。特委领导王于洁、刘突军、黄孝敏等分别轮流给战士们授课,传达抗日救国新高潮的形势和方针,要求加强部队团结和纪律,学习普通话以适应将来开赴前线抗日的需要。还为战士演示军事技能。通过整训,提高了义勇军全体指战员政治思想水平和对全国抗日斗争新形势的认识,增强了革命信念,提高了军事知识技能。这次整训,为后来抗日前线输送抗日有生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革命老区“五老”后代 陈天来: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闽南特委迁到永泰开展活动后,1941年4月,日军疯狂向华东南侵入,连江长乐福州等沿海地区相继沦陷。为奋起抗日救亡,中共闽南特委在旗插鞍召开了干部紧急会议,作出动员组织抗日武装力量,奔赴长乐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定。游击队为了开赴抗日前线,在旗插鞍山上集中100多人进行军事训练,时间达两个多月。

1943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南迁闽中后,为了便于隐蔽精干,积蓄革命力量,福建省委和闽中特委在永泰县泉山乡凤落村、后圳村、旗插鞍村等地建立了“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乡保长、联保主任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倾向革命,支持抗日,以各种方式支援、帮助武工队,并给党组织活动提供方便。

旗插鞍人民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业绩彪炳青史。

记者:叶华钦

编辑:张凌莎

佛山建行狮山支行走进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

近日,佛山建行狮山支行党总支部联合共建单位碧桂园佛肇区域南海片区党支部、千村共建单位里水大冲社区开展“党建聚农、千村共建,金智惠民”暨走进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参观学习活动。三方党组织支委成员、党员干部代表参加。

活动开始前,三方进行了座谈交流,探索在党的建设、党员思想教育管理等新思路,分享支部建设以及推进乡村振兴上取得的新成果,期待通过党建聚农,在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对进一步深化党建融合及资源共享进行深入探讨。

随后,三方来到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聆听红色革命故事,探寻先辈革命足迹。参观过程中,墙上张贴的革命图片、室内摆放的历史文物都昭示着这个地方那段不平凡的历史,通过讲解员叔叔的介绍,了解到从解放战争年代的沈少刚,到和平年代的沈燮州夫妇,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在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充分体现并传承下来,现在南三花工委旧址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重温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接着,举行了建行向千村党建共建友好单位赠书活动,并开展了金智惠民培训,向社区居民普及打击反洗钱、反假货币、防范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受到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

本次活动进一步深化了银村、银企合作关系,通过参观南三花工委旧址,再一次激起了大家的爱国热情,让参观学习的党员触动极大,真切地感受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乡村振兴实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携手共同迎来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100个陇原红色故事 |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

中共平东工委机关旧址位于平凉崆峒区大寨乡雨林村垭壑社(又称关家垭壑)和老北山。1946年10月,甘肃工委决定撤销中共华平工委,恢复重建中共平东工委,书记张可夫,副书记李义祥,委员高俞修、潘光亚(次年春调边区宁县工作)、张友三、孙存弘、韩天俊、向景义、贾庆礼,工委秘书常耀华。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壮大党的组织;做乡镇保甲工作、搞两面政权;做地方团、队工作,扩展武装力量;建立“红村子”;承担交通工作,护送出入边区的人员。1947的夏初,平东工委会议决定把工委机关正式设立在垭壑,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华亭工作委员会。1949年4月4日至5日,平东工委在大寨乡老北山村召开工委委员会议,专题研究开展城市工作和迎接解放的问题,并决定成立中共平凉市工作委员会,在工作中采取由农村向城市渗透的方法,不断建立和发展壮大党的组织。

中共平东工委驻地之一,崆峒区大寨乡老北山村

平东工委机关驻地之一,崆峒区大寨乡雨林村垭壑社全貌

平东工委负责人在雨林村垭壑社住过的窑洞

平东工委在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开展小型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工作,配合解放军解放平凉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工作范围由起初的镇原固原部分地区逐步扩大到固原东南、镇原西南泾川与镇原、平凉、灵台崇信部分地方及隆德庄浪静宁等地区。

THE

END

来源 丨甘肃党史

编辑 | 魏怡

校对 | 黎静

校审 | 杨旭华

投稿邮箱丨1287749141@qq.com

甘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甘”愿奉献,点亮青春!青年志愿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红色党史 绿色传承|甘肃青年志愿者学习“时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

本期青年大学习内容已开启

快到“甘肃青年”菜单

“青年大学习”

一起打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