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

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

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庵仔自然村,年代为1928年。简介:旧址原为侨办马坪育才小学,土木结构,建筑面积616平方米,由前厅、天井庑廊、正堂,加左右厢房组成。1917年华侨陈照馨将山仔头祠堂加以扩建,设立育才小学。1927年,一批共产党人在此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农会组织,建立农村党,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简介,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漳州市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旅游指南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

厦门

建筑

的党史故事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

今天党史故事的“主角”是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

一起来了解下今天的“主角”

建筑简介

●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旧址位于鼓浪屿福州路127号。

●该建筑于1930年福州路一带填海造地后依岩壁而建,总共有五层楼。第一层以花岗岩石材建筑。二楼就是中共福建省委军委机关所在地,共有3间相互连通的房子,中间是厅,左右各1个房间,每间12平方米左右,花砖地板,阳台朝海,外围覆有红色雨披。三楼有一个木门,可以到达近旁福州路125号的屋顶。四楼和五楼靠近鼓新路斜坡,有两个门楼出口通向海边。

●2012年,该建筑被评定为厦门鼓浪屿第二批历史风貌建筑。

福州路127号2楼新老照片对比

一二楼出入口

二楼的小客厅

4楼及5楼连通鼓新路通往海边的出口

党史故事

01

革命伉俪赴厦履新 领导全省军事工作

▲中共福建省委一大、二大在鼓浪屿召开后,厦门逐渐成为福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930年6月,蔡协民和曾志从中共闽西特委调来厦门不久,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所在的那座房子附近,发现了一位可疑的人。为了机关的安全,省委书记罗明决定立即搬家并把选址的任务交给曾志。曾志到鼓浪屿找了几个地方,把可容纳较多人的虎巷8号给省委机关。经罗明同意,军委机关另设一处。就这样,军委书记蔡协民和军委秘书曾志二人,住到福州路127号。

▲蔡协民,1901年12月出生于湖南华容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华容特委书记,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4月他与朱德陈毅等人转战湘南,时任红七师党代表,后又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1929年1月,他随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曾任中共闽西特委组织科长。1930年6月调厦门任中共福建省委军委书记。

▲同蔡协民一起住进福州路127号的曾志,1911年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1926年10月,15岁的她就在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曾志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委办公室秘书。后与党代表蔡协民结婚,并一起上井冈山古田会议后,任共青团闽西特委书记,广大青少年在她的发动下,成立了“少年师”,拿起梭镖保卫红色政权。1930年6月从闽西调来厦门,任中共福建省委军委秘书,同军委书记蔡协民一起,领导全省军事工作。

▲蔡协民与曾志二人,是以夫妻名义来租用福州路127号的。房东见到他们夫妇就有好感,还称赞他俩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所以,他们同房东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从未受到怀疑。蔡协民夫妇租住的127号2楼就是当时省委军委机关所在地,除了楼上楼下可以相通外,还有一个边门,位置既隐蔽又方便撤离。

02

伪装身份交换情报 矢志不渝忠心为党

▲一切党内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军委有什么指示要发到各地去,都交给秘书曾志去办。曾志与住在虎巷8号的省委交通员黄若章有约,每天上午曾志像个到市场买菜的家庭主妇,把文件带到黄家渡边一棵树下与黄若章交换;黄若章也在此时把各地送给军委的报告交给曾志。双方交接时间不到一分钟,谁也发现不了他俩在干什么。曾志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她作为福建军委机关的秘书,每天要及时处理各类文件,然后把无需保留的文件,放在一个铁桶内烧成灰后,倒进阴沟里冲走,不留一点痕迹。

▲省委与军委属于上下级关系,军委重要事项都必须向省委请示汇报。为此,蔡协民与罗明相约,每星期定时在黄家渡一带的海边会晤。他俩像一对朋友,一边散步,一边交谈,事情谈完了,各自回“家”。

▲蔡协民为书记的省委军委在福州路127号指挥全省的武装斗争和兵运工作,直到1931年3月25日设在虎巷8号的省委机关遭到破坏。随后,军委机关从鼓浪屿搬到厦门市区。1934年4月蔡协民离开厦门前往根据地途中,因叛徒出卖被捕。经受多次审讯依然坚贞不屈,当年7月在漳州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3岁。曾志则辗转全国各地继续革命直至新中国成立。

End

▍稿件来源:厦门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编辑:厦门市建设局办公室

▍制作:郑媛虹/ 欢迎转载 请注明信息来源

建于厦门

设在人心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

央广网上海5月10日消息(记者周洪)今天(10日),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活动在静安区新闸路613弄举行。

纪念馆外景(央广网发 静安区供图)

作为上海市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重点推进工程之一,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历时三年,期间展陈大纲、展陈布置经权威专家多次审核指导,目前已经达到了正式开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基本要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这一主基调,作为全市“一馆五址”第一个正式开馆的场馆,举办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开馆活动有着更为重大意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军史上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是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体现了静安深入开展红色文化保护传承,讲好红色故事的决心。

根据上海市委要求,在静安区委领导下,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委党史党史研究室作为建设主体,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负责运营管理。2020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获中央批复后,静安区广泛汇总多方专家意见,对展陈大纲进行修改完善和对布展设计进行优化提升。场馆展览面积192平方米,主题为“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自成立至1933年1月离开上海向苏区转移,这将近8年间的历史变迁。

烈士浮雕(央广网发 静安区供图)

纪念馆的展陈内容,对史实把握力求客观、精准,陈列大纲经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以及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等专业部门多次审核,并且将50%的文献资料以文物复制件的形式陈列展出,增强历史还原度;布展形式上,进行了全面优化、提升,展览版面更加简洁,清晰。运用电子触摸屏展示烈士家书与手稿,增强展览互动性。通过“动态影像窗”再现上世纪20年代石库门里弄场景,增强历史代入感;动线设计上,力求流畅,提升参观空间舒适度。在有限空间内设置弧形屏幕,增加展厅纵深感;整体配色素雅清新,提升展厅明亮度。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所在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始建于1919年,原属新闸路经远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军事部(也称军委)和相应机构于上海诞生(其间在武汉工作短暂时间)后,对武装工农、举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指导红军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共中央军委机关也见证了周恩来、杨殷、彭湃等革命元勋的光辉事迹。中国共产党对军事斗争的早期实践与探索,淬砺了人民军队的忠勇品格,根植了人民武装的红色基因,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奠定了坚定基础。

今后,中共中央军委旧址纪念馆将依托“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进一步加强与驻沪部队等单位共建,携手打造一支“军人讲军史”的特色志愿者服务队,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常态化、持续性开展。通过讲好军史故事,擦亮“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名片

走进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成立大会旧址

一处革命遗址遗迹就是一座红色丰碑,追寻红色记忆,不忘革命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合浦革命遗址遗迹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合浦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合浦光辉的革命岁月,体现了革命前辈和合浦人民追求真理、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慨。新中国成立后,合浦县先后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革命烈士墓2个、革命纪念亭1个,同时还对一些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重修和保护。这些革命遗址遗迹,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从今天开始,本平台陆续推出《走进合浦革命遗址遗迹》系列报道。首先推送的是《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成立大会旧址》。

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成立大会旧址

合浦县域康州镇石桥街12号是一处砖瓦结构平房的私人住宅,但这座看似普通民房,曾经是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成立大会的旧址。196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浦县委兼职组织员、合浦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党史纪念馆)百年党史展专家组组长 梁发奋

“1939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根据当时日寇进犯南路的严峻形势,决定加强粤西钦廉地区党的领导,以合浦为中心,把钦廉四属的抗日武装力量整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于是决定把中共合浦工委提升为中心县委。”

1939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把东南特委任职的李士洋派回到合浦,在廉州石桥街口李屋,主持召开中共合浦县工委扩大会议,在会上,李士洋传达了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指示和省委第四次扩大会议精神,宣布建立合浦中心县委,领导合浦、钦县、灵山防城四县(称“钦廉四属”)的党组织工作。书记是由上级指定的李士洋担任,原中共合浦县工委委员仍为中心县委委员。中共合浦县中心县委机关设在廉州儒家巷蔡屋。

中共合浦中心县委还在西场、公馆建立了两个区委,在北海建立了特别支部。

中共合浦中心县委成立大会旧址

中共合浦中心县委的成立使钦廉四属地区党的领导有了坚强的保证,一度受到国民党围剿摧残破坏的党组织得到了重建和发展。合浦中心县委就是轴心,钦廉四属各地抗日救亡运动有了统一领导。从而使合浦地区抗日救亡运动在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逐步走向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

▍本台记者:余永波 沈世钰 万文姬

通讯员:廖烈炀

▍编辑:龙滢

微信号 : bhxw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