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观音阁

景德镇观音阁

观音阁,距市中心龙珠阁约3公里,处在昌江河上游。与旸府山下的旸府滩村隔江相望。景德镇的别称“陶阳十三里”就是以这里为起点,即“上到观音阁,下至小港咀”,是为古代景德镇城区的最北端。此处背山临江,山上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江中水秀如碧、青山倒映。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题绘的佳境。观音阁,就其位置来说,它建在石埭山的层崖间,是景德镇的南北通衢,又是地势险要的关隘。距有关资料介绍,从浮梁县旧县治(今浮梁古县衙一带)到景德镇,有长约20华里用石板铺成的“官道”。城外有一小石桥,过桥即为城门,上有石板刻字曰“江南雄镇”。城门东依石埭山、西临昌江水,是个险要雄关。进城门,有石径直达镇内。进门靠左边沿石阶而上,就有一古阁背东面西,凌驾在通衢之上,这就是“观音阁”。阁下有亭,西有短墙,亭柱上有木档,可供坐憩。离阁往南行,出口处有一城门,上有石梁字曰“昌江通衢”。

此阁于民国初年曾由观莲和尚募化景德镇三帮(都邦、徽帮、杂帮)商人和城乡善士予以修缮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是年浮梁县县治从旧城迁往景德镇莲花塘)春动工,到民国六年八月竣工。古时的观音阁在解放前已有部分倒塌,山顶孤堂在一九五四年建干部休养所时拆毁。一九七二年因在附近的青塘村兴建电厂,新修公路由此通过,峭壁被削宽,石道被铲掉,古阁全部拆除,遗址已荡然无存。今日的观音阁,已非旧时面貌。

一九九○年,景德镇千年古刹旸府寺和尚宽旺法师确认此处山清水秀,实为修心养性处所。五戒居士况大毛、杨胜莲等人立即募集几千元买下五十平方米土地,盖成一座小屋,取名观音寺,仅供宽旺法师参禅。一九九九三年受众居士虔诚相邀,九华山佛协秘书长岳藏法师来该寺出任住持。由于岳藏法师虔诚护庙,全心事佛,观音寺佛事渐兴,香火日旺。一九九五年二月,岳藏法师倾其毕生积蓄一万馀元,众居士捐资四万馀元,重建一座占地二百平方米的大悲殿,新塑佛像七尊,购置大批法器。紧接着,又修建西方三圣殿,新建大斋堂、寮房二十馀间,此时的观音寺才初具规模,日渐兴旺。观音法会期间,敲钟击鼓,念佛诵经,仙乐飘渺,寺内寺外香客如云,热闹非凡。

地址:景德镇市珠山区北郊昌江东岸

类型: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