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楼旧址

红军楼旧址

“红军楼”旧址: 位于瑶圩乡万石塘村。万石塘是乡里具有悠久历史的大村,村内遍布明清时代的古民居。“红军楼”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1932年7月下旬,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赣东北省军委书记邵式平先后三次到万石塘视察。1933年,红十军千余人南下与中央红军会师时,在该村驻扎5天,其间,红军楼旧址,红军楼旧址简介,红军楼旧址-抚州市东乡区红军楼旧址旅游指南

党史学习|漳州红色景点:龙海一中红军楼旧址(龙海革命历史纪念馆)

龙海一中红军楼旧址(来源:龙海区委史志研究室)

龙海一中红军楼旧址(龙海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漳州市龙海区石码镇龙海一中校园内。

1932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红军进驻漳州城后,作出“以龙溪圩为中心,向南靖平和漳浦云霄、龙溪五县扩大游击战争,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的行动部署。随后,中央红军东路军第四军进驻龙海,其中,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进驻石码中学(即现龙海一中),团部设在学校二层教学楼。

红四军进驻后,紧紧依靠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内容广泛的抗日宣传活动。5月19日,红四军所属部队从漳州、浦南、角美、海澄、长泰等地,集中到石码中学操场上进行整编、阅兵,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现该照片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红四军在石码留影(来源:《闽南革命史画册》)

龙海一中红军楼红军标语(来源:龙海区委史志研究室)

龙海一中红军楼早期作为学校教师、后勤人员的办公用房,2015年按照原貌重新修缮加固并进行布展,开辟为龙海革命历史纪念馆。

纪念馆展示了从1919年到1949年龙海大量革命历史资料、图片,共分七个历史专题版块,包括“九龙江畔燃起革命星火” “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 “红四军在石码” “苏维埃旗帜映红龙海一片天” “抗日反顽斗争艰苦卓绝” “坚持地下斗争迎接解放” “信仰的力量”。这些专题版块以丰富的图文再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龙海的烽火岁月,成为龙海革命历史的鲜活教材和历史坐标。

龙海一中红军楼旧址(龙海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学习强国福建学习频道、漳州市委史志研究室

编辑:刘艺敏

审核:林猛强

监制:黄瑞土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位于原“刘德盛药店”。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曾在这里居住和办公,红四军军部及原中共宁冈县委和团县委也设在这里。大门两侧墙上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宁冈县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宁冈县委员会”标牌,是当年保留下来的原物。红军离开根据地以后,当地群众用黄泥浆糊在墙上,防止敌人破坏。建国后,群众又把覆盖在上面的黄泥浆冲洗干净,使之保存至今。

1928年5月4日,红四军在龙市成立后,军部就设立在这栋房子的后厅,那时,红四军在军部的领导下,相继部署了五斗江、龙源口、七溪岭等多次战斗,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了全盛时期。当时,军部的人员就是在几张方桌拼在一起的条件下办公,平时,只留少数人主持日常事务,多数同志都深入连队去做工作。

同时,原中共宁冈县委、团县委的办公地点,也设立在这栋房子的楼上。1928年2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攻克宁冈县城新城解放宁冈全县以后,21日,在龙市广场上宣布成立了宁冈县委和宁冈团县委,两县委的办公地点即在这里。龙超清同志担任中共宁冈县委书记,县委设有宣传、组织、军事委员,全县分龙市、新城古城、大陇四个区,39个乡党支部。团县委设有组织、宣传、军事、财政、监察等7名常委,肖子南同志任书记。在斗争中团组织不断得到发展,到1928年6月,全县有20多个团支部、1200多名团员。中共宁冈县委成立以来,领导全县人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团县委也积极配合县委工作,领导和组织青年参军参战、递送文件、侦察敌情、帮助征收土地税等。在斗争中起了党的得力助手的作用。

此旧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团中央冈山教育基地

编辑:中共井冈山市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jgsfabu@163.com

声明:分享而不忘尊重原创,转载“井冈山发布”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和原文链接

喜欢就请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

重要机构旧址之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

位于陕西延安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

1935年11月,中央机关进驻瓦窑堡后,在原西北红军兵工厂的基础上组建中央红军兵工厂。厂长郝希英,政委周鉴祥,党支部书记赵俊。厂址设在瓦窑堡城西十里铺(今属子长县栾家坪乡)。兵工厂下设翻砂、烘炉、机械、木工、制图、子弹、完成等生产部门。生产项目有枪械修理、复装子弹、制造手榴弹等。

1936年1月,为配合红军东征,兵工厂迁至永坪镇(今属延川)。5月下旬,以配合红军西征,兵工厂又迁至刘河湾(今吴旗县)。1937年1月,迁至延安城东柳树店。

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子长县栾家坪乡十里铺村,坐北向南,四合院布局,院内有南北相向2排旧石窑,每排窑洞各6孔。窑洞均进深8米,宽3.2米,高4米。院子南北宽22米,东西长36米,整个院落占地面积42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