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第古民宅

大夫第古民宅

大夫第古民宅,坐落在上池自然村南面,坐北朝南,砖、木、石结构,为上池王氏三十世行繁九一公王采兰于同治元年所建。

王采兰,字英贤,例赠奉直大夫,

王采兰三兄弟为清太学生,父子俱赠授大夫,他们除在湖南有二个批发店面三幢住宅,在湖北汉口有一幢书院外,在上池老家村南面共建有五幢房屋,分主人住宅二幢,书屋一幢,杂工、雇工房二幢,以“大夫第”为中心主体建筑。

主体建筑面宽21米,进深30米,占地面约600平方米,设三厅,五大井,穿斗式梁架,中间侧门通向偏房和厨房,正堂反厅上方横木匾阳刻“松苞竹茂”四字行书,南向正大门和东大门上额匾各阳刻描金“大夫第”三字楷书。左侧门上额匾阳刻描金“迎旭”二字行书。

屋内雕梁画栋,屋外石刻精美,门窗木刻,为典型徽雕,民宅内厅堂,正间、偏房、厢间、柴房、厨房、仓库、天井、走廊、花园、养鱼池,一应俱全,极具南方明清古建筑特色。

长汀大夫第 闽西第一士大夫宅邸 堪称建筑艺术品

古老的长汀留存着不少大夫第、进士第等古建筑。其中长汀四大历史古街区之一的东大街大夫第最有名气。它离长汀古街:店头街不远,而最顺畅的观景线路推荐为:店头街——城墙——大夫第。

“大夫第”,顾名思义是士大夫的宅第,主人不是“平民百姓”。清代的“大夫第”,一般是指从五品 “奉直大夫”以上的官员的宅第。闽西一带,有很多的“大夫第”。而长汀的这座,可以堪称建筑上的艺术品。

长汀的大夫第坐西朝东,门前是的客家母亲河汀江,向北可见太平廊桥长廊锁江之姿,向南可观泰安古桥飞架东西之状。建筑上属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也称客家四合院建筑,建筑布局通风,采光充足,疏密得当,可以说是客家府第式建筑的经典精美之作。

身份证登记免费申领参观票据,进入之后,除了观察这栋气派的宅院布局外,还需要仔细看看各处的精巧木雕

大夫第是以大门依次进入为中轴的对称式建筑。中间是雕花石板构筑的大门,大门进入是宅院正厅堂部分,这也是宅院的精华部分,正厅堂之后还有一排横屋。两边的小拱门内是宅院的左右厢房部分。

四根大柱托举的楼台,造型古朴、雕镂图案精美的木构件组合出的是一件何其雅致的艺术品,翘角飞檐,展现了一种欲飞云天的祈望。墙面上的窗户,每个窗户都各具特色,木质的,石质的,雕刻图案或圆或方,体现着设计者别具一格的匠心。

大夫第正大厅由前厅、天井、上大厅及左右房间组成。桌椅、屏风、壁面、梁檩、瓜柱、斗拱、栏杆,所雕图案或人物,或花鸟、或戏曲,栩栩如生、形态万千,组成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世界。

山西四大名园:王家大院-华夏民居第一宅

编者按:天枢(山西)庄园网是山西唯一专业为庄园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OTA平台,是山西1200多个生态庄园和1800个特色乡村共有的家园。天枢庄园网(山西)是绿色电商平台、智慧管理平台和统一营销平台,是联系庄园和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构筑庄园经济共同体,以规模效应引导旅游消费新模式,让游客在饮食上回归安全、在生活上回归庄园、在精神上回归自然,把3000个旅游点打造成中国的文旅休闲度假基地,是天枢(山西)庄园网的发展使命。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更好了解山西庄园特色,天枢山西庄园网特推出《每日一园》专栏,今天为大家介绍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王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

整体格局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

院落特色

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静升镇。是由静升王氏家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以其雄浑磅礴的规模气势,叹为观止的建筑艺术,深沉厚重的文化品位,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并赢得了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沧海桑田一百年》、《古镇大河》、《关中往事》等十余部电视连续剧在此拍摄。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大院格局

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

院落特色

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有人说过,在王家大院,“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高家崖建筑群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红门堡建筑群

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总面积2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依山而建,从低到高,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