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村隋墓群

樟树村隋墓群

宜春市袁州区湖田乡樟树村发现3座古墓,经当地文物考古专家初步确认为隋朝时期的古墓。

经过抢救性发掘清理,当地文物专家发现墓室结构保存完整,墓砖刻有云纹、鱼形等,墓砖侧面还刻有明显的纪年“开黄十八年”(公元598年)字样,并出土了随葬品青釉瓷盏2件、青釉瓷钵1件、青釉瓷碗1件。

由于隋朝立朝时间短,历史遗存较少,发现有明显纪年的隋朝古墓非常罕见,这对研究隋朝时期赣中偏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宁波樟树村附近好玩的地方 宁波樟树村附近好玩的地方推荐

1. 宁波樟树村附近好玩的地方推荐

在慈溪,有个泡温泉的好地方,水温适中,水质清澈,可直接达到饮用水水平,叫达蓬山温泉;在慈溪,有种不用洗直接可以吃的水果,酸酸甜甜仿佛初恋,叫慈溪杨梅;在慈溪,有个养生古镇,在这里你可以穿梭曲弄幽巷、高墙深院,喝一杯养生茶,过一个老底子年味的春节,它叫鸣鹤古镇;在慈溪,有种市树常年郁郁葱葱,展现无穷的的生命力和朝气,叫樟树;在慈溪,有个千年历史的古窑遗址,依偎于群山怀抱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叫上林湖越窑遗址;在慈溪以小海鲜、小湖鲜为最出名,连挑剔的吃货们也将折服于滩涂带来了丰盛的小海鲜,蚶子、海瓜子、沙蟹、蛏子等等,叫慈溪的味道。

鸣鹤古镇,感受“诗和远方”

与其它因河而建的古镇不同,鸣鹤古镇依湖而建,因河成镇。青砖黑瓦的马头墙,水光潋滟的杜湖,布满青苔的石板路,混着年糕味的叫卖声……听说鸣鹤最热闹的一处是寺庙前冗长的小摊。老鼠糖球、年糕、糖人的摊贩一直延续到古镇里面,它风情独特,历史文化气息浓郁。

世外桃源方家河头

方家河头,这座慈溪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千年历史文化古村落,青山绿水环绕,古村风韵犹存。一个村子若有几棵老树,几栋保存完好的明清老宅,再有一两个古迹,那已经能称得上是历史的眷顾了。而河头村仿佛是得天独厚的存在,上百年的古树竟有90多棵,还有三条古道,无数保存完整的老宅,还有古街、老井,历史文化遗迹竟到了俯拾皆是的地步

千年越窑,青瓷慈溪

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末年,世界上最早的成熟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窑场铸就了唐宋时期越窑的所有辉煌,堪称唐宋瓷都,在世界陶瓷史上留下了许多奇迹。达蓬山温泉酒店

在慈溪达蓬山脚下有一家温泉酒店,可以看星星泡私汤,极佳的地理位置和那份不用人挤人的惬意着实让人心动,因达蓬山地处多条地质断裂带的中部,地热、水热活动强烈,水温适中,水质清澈。达蓬山温泉有着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精巧别致。步入温泉区,就看到温泉区利用密蔽花树作为掩隔,阡陌巧借,廊径通幽,营造出了深邃融洽、隐而不喧的“秘汤”温泉池群园林私墅,位于达蓬山旅游度假区南面,靠山面湖的,有着私密性极好的明清式老宅私墅和退台式依山木屋,每一处亭台楼阁都独具韵味,风格别致,白墙红窗,明媚新妍,黑瓦朱椽,素朴典雅,各式各样的雕花镂窗,月形门洞,典栏画廊,木石小桥,紧相毗连,园内空间通透,步移景换,千姿百态,达蓬山水尽在层楼前,煮上一壶茶,坐于屋外,度过美好的下午时光。

2. 宁波樟树村在哪里

1、宁波江北慈城古镇宁波江北慈城古镇-宁波五大历史文化名镇

慈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建城于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为越王勾践筑,城址在慈城西南王家坝。史称"句余"、"句章"。唐开元二十六年(738)采访使齐瀚向朝廷奏请,划越州东部的区域另设明州(宁波),而明州下面原句章故地置为一县。朝廷委派名相房玄龄的孙子房管为首任县令。房县令踏遍句章的山山水水,选择九龙戏珠的今慈城之地,作为风水宝地迁建县治。登上慈城城北的浮碧山,当他眺望东北阚峰下巍峨耸立的董孝子祠时,不禁为董黯(汉代名儒董仲舒六世孙)"汲水奉母"的事迹所感动,就 县名句章改为"慈溪"。而后人们习惯把慈溪县城简称为"慈城"。

地址:宁波市江东区福明路

  交通:乘坐 201、505, 18, 12路在【宁波东站】下车即到。

  2、宁波鄞州鄞江古镇宁波鄞州鄞江古镇

鄞江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地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西南部,位于四明山脉东麓,属鄞西平原与鄞西山区交接地带,历史上是上通四明、外通三江的贸易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浙东重镇,是宁波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四明首镇”之称。东晋隆安五年,刘裕迁句章县城,于鄞江之滨建造新县城,即今鄞江镇为县治之始,其地在鄞东村土名古城畈一带。唐武德四年(公元738年)置明州,州治、县治均设小溪,为州属大镇。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鄮县县治移至宁波三江口,而州治未迁。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鄮县还治小溪,而州治迁入宁波三江口,尔后小溪镇改称光溪镇。五代初期(公元909年)县治亦迁至三江口。小溪镇在历史上作为县治,州治时间长达600余年,作为浙东地区的重镇、大镇,对沟通山区和平原的物资交流,繁荣浙东经济,发挥着重要的集散作用。故鄞江镇有小溪鄞江桥的称谓。

鄞江古镇怎么去?

宁波公交线路繁多,从火车站南广场到鄞江镇政府大概路程20.25公里,全程约需62分钟,途经18个站点,共换乘1次,换乘车辆线路有181路→619路。

鄞江镇主要公交线路有607、608、616、617、619、627、634、637、638、641、661等。

3、宁波余姚梁弄古镇宁波余姚梁弄古镇

梁弄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古名梁冯,为梁、冯两姓聚居之地。后因镇内有99条弄堂,遂演变为梁弄,素有“九十九条半弄堂”之说。相传梁弄早在后唐时已“人烟凑集,亦一巨镇”,南宋是绍兴府同知驻地,辖宁绍台三郡接壤之地。梁弄为道教第九洞天,素有“洞天福地”之称,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梁弄风光旖旎,古迹众多。东晋政治家谢安东山再起前曾与贤士许询,支遁等隐居于此。梁弄地处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梁弄古镇怎么去?

自驾车前往梁弄镇:杭甬高速在上虞出口下过长河江大桥往南到丰味镇再到梁弄镇,在余姚出口下过梁辉往南走可到。

乘坐车前往梁弄镇:杭州东站坐车到上虞西站(或到余姚南站),有班车直达梁弄。

4、宁波慈溪鸣鹤古镇宁波慈溪鸣鹤古镇

鸣鹤古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宁波慈溪市观海卫镇南部,鸣鹤是一个千年古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镇依山成街、因河成镇、镇边有寺,渔耕人家枕河而居,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据史料记载,虞世南的先祖虞耸,曾在这里建造过测天楼,其侄虞喜,利用这一高楼发现“岁差”,为中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天文学的一大贡献,也是历史上的伟大成果。和国内其他古镇依河而建不同,鸣鹤古镇依白洋湖而建,并紧临五磊山风景区,是名副其实的山水古镇,古镇内的古建筑多为豪宅,为鸣鹤叶氏经营国药业发家制富后所建。盐仓走马楼是我国南方四合院群体中很有个性特色的古建筑。沈氏旧宅堂内依然保存着子孙中举的捷报。这报单上至今仍有挥之不去的书卷气息,正是古镇文化得以积淀和延续的见证。 古镇有许多建筑精美的古桥梁,构成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背包客在慈溪市乘坐公交200路、201路、202路、263路、293路、801路、802路到五里站下,然后换乘开往鸣鹤镇的车。

5、宁波宁海前童古镇宁波宁海前童古镇

前童古镇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浙江省宁海西南。前童也是小桥流水人家,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景致。街径卵石铺就,屋基也大多为卵石垒成。街巷异常狭小,建筑异常密集,身处其中就如走迷宫一般。整个前童镇有村古、民朴、泉神、山秀的特色。竹林村浙江樟树王、南岙方孝孺手植柏等名木古树弥足珍贵,神奇的连头药泉令人惊叹,巧夺天工的工艺珍品选进了北京故宫和人民大会堂,梁皇山为徐霞客写游记的首站,风光秀丽的鹿山、塔山、石镜山吸引着四方游人。境内东北覆船山之巅有福全寺,有王槐秋领导的浙东游击队“铁流”纪念馆。村落按“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童姓祖先按照八卦原理,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潺潺溪水挨户环流,人人可在溪水中洗菜净衣,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坦途。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昔日曾经的繁华。走进古镇的房屋里你可以看到 屋檐上的木雕和窗户的石雕 。

宁波市区到前童古镇乘车路线:

1.宁波南站至宁海总站乘108、102车至宁海西路乘2路可达

2.从宁波直接去前童,可在宁波汽车站坐宁波到宁海的汽车,票价为每人16,行程约70分钟。到宁海以后,再乘出租车或公共汽车到宁海汽车西站,转乘前往前童的中巴车。宁海到前童行程约半小时,票价为每人2.5。

3. 宁波樟树村附近好玩的地方推荐一下

浦根村(公交大修厂;白沙街道办)-日湖婚庆广场(光明眼病医院/日湖琴云)-倪家堰(中外运公司)-压赛堰(西管小区)-梅林-三江检测公司-庄桥(和城家园/,中心站)-羊毛衫市场(宁邱路)-盛垫(鄞州中学楼主可以在宁波汽车东站乘坐开往白沙方向的公交352路(经过10站)到终点站公交白沙中心站下,然后转乘始发开往保国寺方向的332路(经过17站)到终点站保国寺站下车就OK了。

公交352路行车线路,福明路]-宁波三中-锦苑东巷-体育馆(宁波中兴路)-姚隘路朝晖路口(江东区图书馆/上海银行大厦)-泰和家园-工人新村(市第三中学)-桃渡路-大庆南路(江北区财政局/江北区中心小学)-公交白沙中心站(宁大附属医院)。

公交332路行车线路:公交白沙中心站(宁大附属医院)-白沙路(白沙公园/市海事局/,盛莫路)-方庄路-邱隘大道-后新村-浅水湾城市花园-柳隘村-福洋老年公寓-松下村-福明街道-汽车东站(宁波宁穿路)-宁穿路[樟树街

4. 樟树周边好玩的地方

浏阳河广场附近有 谭嗣同故居, 谭烈士专祠, 浏阳市老火车站, 市集材场, 道吾山风景名胜区, 上南冲, 斑鸠市, 炉烟洞, 南车湾风景区, 道然湖生态旅游景区, 万丰湖, 九溪洞, 古风洞, 中国花炮始祖李畋像, 梅田湖风景区, 大鱼塘, 白羊山风景区, 皇龙峡生态旅游区, 皇龙峡漂流, 樟树冲一工区 等风景名胜

距离浏阳河广场最近风景名胜是谭嗣同故居。

5. 宁波樟村景点

您好~武宣县旅游资源主要景区、景点有:

百崖大峡谷:

百崖大峡谷位于武宣县河马乡境内。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最高海拔1200米,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峡谷峰峦险峻、峡岩逼空,清溪百折、飞瀑壮观。主峡谷全长10公里,计有三十七百崖大峡谷道弯,十多处瀑布,七处深潭,还有数以百计的侧谷。景区内林木葱郁、怪石嵯峨,古藤悬吊、百卉溢香,清溪流泻、常年不竭。水质属不含任何杂物的淡泉水,有洁肤美容、增强食欲、排除体内杂物的健美功效。原始森林内,有蜥蜴、猿猴、娃娃鱼等珍稀动物和桫椤、红椎、白椎、香花木、观光木等名贵树种。

八仙天池:

八仙天池位于武宣县马步乡官禄村旁八仙山间,距离县城6公里,山体呈圆 形,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313米,四周环列八座山峰。八仙山四面空荡,在高出地面68米的山腰中,有一池天然碧水,似“八仙托玉盘”,故称八仙天池,又名八仙潭、龙潭、仙湖、神秘湖。相传很久以前,八仙女倾慕武宣的秀丽风景,下凡观光。谁知在游玩时遇到山洪爆发,淹没九州,善良的八仙女便用手中的大葫芦吸纳洪水。因为洪水持续时间过长,她们延误了回宫的日期,便被化为八座秀峰坐落在武宣,大葫芦也在她们脚下自成天池,即“八仙天池”。八仙天池是广西唯一仅有的天池,长约150米,宽约100米,水深约10米,雨不盈,旱不涸,水清无尘,味甘可饮。池的四周岸边群山,满是蒙络披拂的青树翠蔓和丰盛郁茂的芳草繁花。附近还有不少群峰美景,如猴王观景、秀才探榜、独峰竞秀、卫土峰、骆驼峰、海豹峰等。这些天然奇景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有美丽神奇的传说故事。

黄肇熙庄园:

黄肇熙庄园是广西最大的地主庄园,位于武宣县二塘乡樟村,距县城13公里。黄肇熙曾任柳州统税局长和广西第四军司令官(陆军少将),于民国2年(1913年)从广东请来工匠开始修建庄黄肇熙庄园园,于民国31年全部建成,历时29载。庄园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3.99万平方米,共有房屋199间,呈四方集群状,左右严格对称,布局完整,功能齐全,面积宽大,气势庄严肃穆,环境优雅迷人,为中国传统的庄园院落式建筑。有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格。主房由前、中、后三进及左右厢房组成,均为两层建筑。每层之间设有天井间隔,天井四侧设有柱廊相连;院落四角是岗楼(炮楼),楼高4层,可眺数里。近庄前有花圃、大池塘,后有果园、草料园;四周有环园小溪,宽米余,水深没人,四季流水。整座建筑环境优雅,景色迷人。

武宣文庙:

武宣文庙,又称黉宫,即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等先贤的祠庙,又是武宣县最早兴学立教之地,所以人们又常称孔庙。 武宣孔庙是广西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其具有南方当地建筑特色,是一座宫殿式的民族古建筑,无论在建筑布局、技术结构、传统风格、民族特色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它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建筑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凝聚着几百年来武宣县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如果把孔庙修复原状,孔庙将成为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精神文建设的好场所,是广大群众参观浏览的胜地。2000年,武宣文庙被公布为自治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中共柳州地委、柳州地区行署批准武宣文庙为“第二批柳州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藤峡:

大藤峡位于武宣黔江下游,是广西境内最大最长的峡谷。传说古时有大藤如斗,横跨江面,昼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因而得名。峡中河道曲折,江流湍急,危岩奇突,滩险密布,暗大藤峡礁四伏,巨浪翻滚,江水汹涌,涛声若雷。由于此峡山高峡险,古往今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曾改大藤峡为断藤峡,后又改名为永通峡。在崖壁上刻有明朝时的题字“敕赐永通峡”。1974年春,对中国农民起义历史十分精通的毛泽东同志细询了大藤峡情况,并亲笔写下“大藤峡”三字。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6. 樟树哪里好玩的景点推荐

樟树港五条精品线路

一是人文研学之旅。从左宗棠故居柳庄到左宗棠文化园,感悟“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民族风骨,到郭嵩焘纪念馆探寻外交先驱的世界足迹,走进岳州窑博物馆领略青瓷艺术之美,还可到与岳阳楼同龄的宋代文庙、千年古寺法华寺,一路追寻历史名人印记,触摸鲜 活的历史传承。

二是美丽乡村之旅。走进锦逸山水农庄、凯佳生态农业园等10多处五星级乡村旅游点,打卡樟树港辣椒小镇、鹤龙湖蟹虾小镇、洋沙湖渔窑小镇,可以让您深度体验田园乡村之乐。

三是湖鲜美食之旅。您可以携亲朋好友到樟树镇品尝最正宗的樟树港辣椒,到县城吃一碗“香天下”的湘阴面、炖肠子,到鹤龙湖尝一尝各种口味的大闸蟹、小龙虾,大饱口福,回味无穷。

四是文化休闲之旅。游宋代文庙,访岳州窑,登远浦楼,到中部地区面积最大、标准最高、业态最丰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洋沙小镇,看千亩花海盛放,天鹅成群戏水,麋鹿悠然散步,度过悠闲惬意的周末时光。

五是江湖湿地游。在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十里银滩露营,湿地绿草如茵,江中江豚腾跃;在洞庭明珠青山岛,有“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的奇异壮观;在万亩鹤龙湖,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水乡胜景,可以让您在山水之间放松身心。

7. 樟树哪里好玩

江西省戈阳县辖9镇8乡分别为:弋江镇、曹溪镇、漆工镇、樟树墩镇、南岩镇、朱坑镇、圭峰镇、叠山镇、港口镇、三县岭乡、烈桥乡、中畈乡、葛溪乡、湾里乡、清湖乡、箭竹乡、旭光乡。 弋阳,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位于上饶市。县境东西宽27千米,南北长76千米,总面积1593平方千米,辖16个乡镇(场),1个街道办事处,弋阳常住人口总量为353378人,使用赣语,基本上为汉族江右民系。县城建成区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余。 弋阳县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构成弋阳盆地。境内河流分属信江和饶河水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樟 树 村 遗 迹

樟 树 村 遗 迹

樟树村位于宁海县北,村临海边,以孙、高、陈三姓为主要居民。海岸线很长,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民风剽悍,体魄强健,威武雄壮。南宋宁海著名文士胡融的《土风志》载:“宁海介山海间,濒海则专治罾笱,以渔为业。远则涉海,捕大鱼;近则采螺蛏蛤蛎之属,以自赡给,或载物货至他郡为商贾……”樟树村自唐建村,史事浩瀚,有许多生动的故事,现撷取一二,以供大家补充考证。

紫溪洞与鬼叫滩

这二个地方是宁海的古战场,至今还在。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临海有一个叫袁晁的人,原是台州司鞭小吏,因征赋不力,而遭受鞭背之刑。为此,他聚众造反,攻破临海城,赶走了台州刺史史叙。随后连续攻克台、衢、温、婺、明、越、信、杭、苏、常等江东十州,一路所至,很快发展到20多万人。接着又以临海为根据地,建立政权,年号为“宝胜”。袁晁的造反震惊了朝廷上下,唐朝政府急派李光弼率领精锐部队前来剿灭,前后十余战,袁军失败。李光弼(708-764 ),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兵,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宝应二年(763年)四月,袁晁在唐兴石垒寨(今天台关岭)战败被俘,送到长安后被杀。其弟袁瑛率五百人退保宁海北紫溪洞,被唐军包围,全部死亡。

紫溪洞、鬼叫滩系唐代古战场遗址,紫溪洞位于紫溪莲花峰东西麓,即吉山洞口庙水库以西的山岙中。为一天然山洞,洞口最高处为2米,洞深约3米,洞内面积约为了15平方米。鬼叫滩为紫溪的其中一段,长约有2公里。这一带有着一个传说。说紫溪洞与鬼叫滩上,袁军的鬼魂每天夜里哭叫不止,为了安抚他们,民众在紫溪洞口造了个庙,树立个一尊境主爷,民间设祭供养,后来鬼就不叫了。这个紫溪洞庙、后叫洞口庙,虽经多次毁立,至今还在。鬼叫滩是袁军的最后兵败之地,古战场至今还在,数年前由陈宁作专题考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孙公遗德庙碑

樟树孙氏始祖为唐朝将军,据光绪《宁海县志》载,唐广德元章,浙东统兵防御孙功裴“为平袁晁乱,驻兵紫溪洞,寻以疾卒”其子来宁海奔丧,返径铁场石屏山,爱其地,插樟为识,遂迁居焉,后以樟树名里”。至今,在村内福佑庙中,还奉立着一块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的“孙公遗德庙碑”,由叶梦鼎撰,县令陈肖孙书,十六世玄孙孙保歇重立。该碑文记叙了唐浙东统兵防御元帅孙公棐疾终于营,其子孙得遇始居樟树村,为孙氏始祖。为此,其后人造庙立碑,以祭祀之的史实。

保宁寺旧址与石碑石翁仲

村内原有一个保宁寺,原址就是现在的樟树小学。谱载:“孙德遇第四子名简于樟树之屏山之麓,舍地一万二千五百步,基以为寺。至宋宗正学士桂发卜兆其山,适会同宗室党拓基广田,规模始宏于旧矣。嘉靖之四十年不幸,寺复毁于倭火,原有景泰年碑文也被火焚。万历五年越一年工,乃落成。孙氏后裔仍以檀越题梁。”可见,樟树孙氏几代人舍宅为庵,继后舍田改寺,一直以施主身份供养寺僧的。原来,当初为保宁寺叫西居庵,绍兴十七年,孙桂发为宋侍讲,改庵名为保宁寺。海边村民多信仰神佛,祈求神灵佑护,历史上村域附近还建有很多寺庙,如显佑庙、东保庙、白鹤庙、登林庙、孝思庙、静思庵、龙泉庵、善庆庵。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普组到此,让人惊喜的是,我们在樟树小学的台阶上,发现了一块石碑,双面刻有文字,正面是“保宁寺碑”,反面是“抗倭碑记”,因铺设于台阶上,很难取出,无法记录刻作的年代。此碑意义重大,是宁海仅有的一块抗倭古碑。后在学校维修时,被工匠砸碎填路了,真是可惜。

在学校内还发现了一对石翁仲,当地称石人。二尊俱残损。根据分析,石翁仲应是宋代的,后由村人放在一座大坟前。

孙氏大宗祠

孙氏宗祠东为村道,南为铁江,西为村道,北为显佑庙。唐广德元年(763),浙东统兵防御孙功裴因平袁瑛乱而疾卒,其子奔丧而迁居樟林(即樟树村)。后于宅西俞家故址建祖祠五间,时不详。乾隆三十九年议迁宗祠。于乾隆四十年(1776)选址显佑庙前,建九架堂屋七间。乾隆四十五年(1781)建横厢、前厅及仪门。乾隆五十四年,在祠前砌堪。上世纪1956年,“八一台灾”,海浪裹挟大船撞毁仪门及两厢,灾后重建两厢。2002年重建仪门,并进行全面维修。仪门五间,2002年修复。戏台工字廊梁架连结一体,内顶共有藻井3个,俗称“三连贯鸡笼顶”。戏台藻井直径3.57米,深1米、共十三层,盘香式遂层收缩。每层有坐斗16个,各出七踩,每踩叠涩相连,刻作成龙凤状向上递升。其中8根至井顶结点,上置木雕盘龙,踞守明镜。每层各以蝙蝠纹镂空薄壳连拱板相连,纵向工字廊第2藻井左右各为卷棚顶,宽0.55米,长2.91米。中为八角形藻井,径2.91米,结构与戏台藻井基本相同。第3藻井径2.91米,深1.24米,式样与戏台藻井相似,左右两旁为卷棚顶,长宽与第2藻井相同。藻井是根据八卦六十四爻的原理而制作,可起扩音拢音的作用,也是神仙降临的必经之路。

正厅面阔7间,进深4间,单檐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从西到东,其中第一缝9柱落地;第二缝5柱落地;第三缝4柱落地;第五缝5柱落地。梁架素面为多,用材粗壮,呈圆筒形,下用柱顶石,并用莲瓣覆盆。柱头有斗拱,用变体撑拱,丁头拱刻作成龙形,穿插枋头也呈龙头状。

2003年3月28日县文物部门将其中戏台藻井列为文保点,2003年被列为3级旅游资源单体。

石屏摩崖石刻

位于西店镇樟树村。撰文:哈利确赓。书体:正书。历史纪年:元至大三年。碑体:1.2×0.8米。文献记载:光绪《宁海县志》。描述:樟树村位于县城北,距县城20.7公里。摩崖坐落在村西北面的石屏山舌上,“石舌”系一块突兀的巨石,呈垂直状,上窄下宽,高2.9米,底宽厚3.6米。因石质较差,年代久远,部份字迹已风化,难以辨认。刻字面1.2×0.8米。楷书直排,从左向右刻“千年壁立任霉苔,今日石盘居士来。洗刷浮云堪宴坐,不教独秀在天台。右系金吾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浙东道宣慰使哈剌罕赛题。”元宣慰司,为行省和郡县的承转机关,从二品,设宣慰使为长官,掌军民事务。光绪《宁海县志》载宣慰使为哈剌罕赛,而根据拓片,却为“哈利确赓”。前一名字是见于光绪《宁海县志》,后一名字却在实物中发现。根据分析,宣慰使为监采樟树村的水晶石而来。因樟树村因地质构造之故,地层中埋藏着大量的水晶石,这在孙氏谱中有记载,并有许多文人墨客的关于赞美水晶的诗文。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人从造屋地址中掘到茶晶。可能这个缘故,宣慰使见到这么多晶莹夺目的水晶,心花怒放,遂率领侍从到了石屏山,摆酒设宴,独尝春风,并题诗作赋,镌刻岩上。价值评估:元代摩崖在宁波地区发现很少,撰者又是蒙古官员,更具有研究价值。也可为考证樟树村一带的矿产文化景观提供了实物依据。根据拓片,并更正了宣慰使的姓名。

大樟树与七塔寺

宁海樟树村的大樟树与宁波七塔寺有着渊源关系。宁波市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即七塔寺,至今香火旺盛。寺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初名“东津禅院”, 当时七塔禅寺江西分宁(今修水)宰(县令)任景 ,舍宅为寺,礼请天童寺退居的心镜藏奂居之,是为该寺院的开山祖师。唐咸通元年(860),浙东裘甫起兵,一日手下头目率兵冲进寺内,刀枪闪闪,寺僧逃散,唯有心镜禅师毫无惧色,闭目入定,众兵惊异,作揖而退。朝廷闻奏,诏改为“栖心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寺前建七浮图,故俗称"七塔寺"。寺经太平天国洪杨之役,佛殿、山门及钟楼并遭兵火,付之一炬。同治十年(1871),江东迎春弄周文学医生之母,建山门及偏屋数间。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慈运长老出任住持,重建天王殿大雄宝殿、中兴法堂、藏经楼等,梵宇一新,衲僧云集,即今规模。

这座寺院最早是唐时江西修水县令舍宅为寺而设立的,而后寺院建起了“一木堂”,寺院才算初具规模。据载,这座一木堂就是用樟树村的大樟树建造的。从资料上看,这座一木堂也毁于洪杨之役中。根据宁海“樟树孙氏宗谱”记载:“心镜禅师求此木,造宁波鄞县栖心寺一木堂。出《宁波府土风环宇记》:宁波鄞县古有栖心寺,即七塔寺也,心境禅师所创。禅师至宁海铁场保宁寺,西有围三十余丈樟木一株,枝叶复五里计。上有一神,名曰“觉海”,栖于上。师乃降之立定树下,令众伐之,一月方倒。神哀告师曰:“坏吾居,无可栖。”师曰:“汝今与我送木到寺,我立汝作土地,永为正神。”于是领命,持树沉水,随潮转歧路入至江下,乃浮于水面,将其木造法堂五间,木无欠剩,遂名一木堂也,仍立神为土地。” 此记载虽有神话色彩,但却可作为参考。宋洪迈《夷坚丁志.江南木客》:“大江之南地多山,而俗禨鬼,其神怪甚佹异,多依岩石树木为丛祠,村村有之。”

可见,在唐时,浙东沿海一带植皮丰厚,人们可能将某种生灵奉为神,并加以祭祀。因生灵与人互无干扰,友善无害,再因高居树上,能望大海,樯帆出入,风暴来临或许能发出警示,村民或视为比邻,敬而为觉海神。觉海,指佛教。佛以觉悟为宗;海,喻其教义深广。意思指树上那个修行者是皈依佛门之人。

这则记载从侧面印证“围三十余丈,枝叶复五里的大樟树”是存在的,为此也可证明心镜禅师来樟树村伐木的史实是有可能的。现在村内也有一株大樟树,据说是后人复载的。

《琵琶记》作家高则诚与樟树村之谜探讨

据载,高则诚生于1305年,原名明,号则诚,又号菜根道人,瑞安阁巷人。深谙南宋灭亡的痛史,同情广大人民的痛苦,具有爱国爱民的思想。元朝建立以后,高则诚考中进士,断断续续做了十来年的元朝官吏,后专心致志从事他酝酿已久的《琵琶记》的创作。大约花了三年时间,《琵琶记》终于问世了。《琵琶记》上演以后,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元末的剧坛上成为一朵璀璨夺目的鲜花,六百多年,流传不衰,影响深远。高则诚傲骨嶙峋,卓然特立。至正十六年后,旅寓鄞之栎社沈氏,以词曲自娱,撰写戏文《琵琶记》。高则诚尤倾注心于赵五娘形像之抒写。赵氏勇于承担苦难,荒年饥岁,只身一人,竭尽全力奉侍双亲,虽受委屈,始终不渝,成为中国古代劳动妇女典型。

高则诚在《琵琶记》起首云:“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为达动人境地,高则诚取草本反复吟唱,一再修改,决不苟且。“阖关谢客,极力苦心,歌咏则口吐涎沫,按节拍则脚点楼板皆穿,积之岁月,然后出以示人。”《南词叙录》也有类似记载:“相传,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朱元璋于1968年建立明王朝,高明的一些好友和同门如刘基、宋濂等,纷纷前往应天效力,朱元璋征召他,以疾辞。不久,患病去世,葬于家乡。《清颍一源集》载其墓地柏树南岸;乾隆《瑞安县志》则谓“在十五者筑坟汇”,有待后人去发现。高则诚当卒于明初,终年约70岁。

宁海也流传着南戏之祖高则诚寓居樟树村写“琵琶记”的故事。根据应可均的“宁海姓氏溯源”:“樟树村的高姓据载一从福建大田迁来,一从定海秀山迁来。”又:“高则诚,名明,以字行,南戏之祖,卒于西店樟树。”高则诚与樟树村高家有什么亲缘关系呢,为什么樟树村也有“坐卧一小楼,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的说法呢?这座小楼在樟树村的哪里呢?又为什么又有“卒于樟树”的说法呢?这些传说难道是空穴来风,或许是有出处,因资料难全,以待将来进一步考证。

□ 文章:宁海文物办 泰山

□ 图片:网络

□编辑:天姥老人

《杨雄墓志》与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

《杨雄墓志》与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

张应桥

2005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潼关县税村发掘了一座隋代大型壁画墓,按墓葬规模,墓主人应是隋亲王级贵族。由于墓志被盗,墓主人是谁遂成悬案。新近面世的隋观德王杨雄及其两个夫人的墓志明确其葬地为 “华阴淳乡弘仁里”。联系相关史料和墓志记载,“弘仁里”位于“华阴东原”之内。“华阴东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理名称,大体位于今潼关县境内。再据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中“观德王雄墓在潼关县城西十里”之记载,可以把杨雄墓锁定在今潼关县高桥乡境内。这与税村大墓的位置正好相契合,税村大墓主人应该是隋观德王杨雄。

一、杨雄葬地

隋观德王杨雄墓志出土时地不详,志石亦下落不明。赵文成、赵君平两位先生所编《秦晋豫新出土墓志搜佚续编》中载有其拓本,同时刊载有杨雄前夫人长孙淑信的墓志 (大业九年)、后夫人王媛华的墓志(大业九年)、父杨绍的墓志 (建德元年)、杨绍夫人兰胜蛮的墓志(开皇十七年)、子杨续的墓志(永徽三年)、杨续妻乙弗氏的墓志(贞观十七年)[1]。杨氏父子三人分别生活在北魏、北周、隋、唐四朝,且皆身居要职。三个人的墓志时代连续,叙事上起北魏下至唐永徽年间,记载了中国由分裂到统一这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依拓本,杨雄墓志为正方形,边长约102厘米,厚约12厘米。志面有界格,志文正书,共46行,满行46字,计 1917字,首题“隋京兆尹司空公光禄大夫故观德王之墓志铭”。四侧面线刻十二生肖图案,做奔跑状。志盖盝形,顶部边长85厘米,底部边长102厘米。顶部正中浅减地雕刻隶书 “大隋京兆尹司空公光禄大夫故观德王之墓志铭”,5行20字,其外围两周连珠纹,中间填以四神图案,四刹及四周侧面为忍冬纹,整合墓志显得富丽堂皇。杨雄墓志是迄今发现的形制最大、志文最多、规格最高的隋代墓志。

《杨绍墓志》载: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十月十五日,窆于咸阳郡安县洪渎乡孝义里山。《兰胜蛮墓志》载: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十一月十一日,迁窆于泾阳县龙栖乡。石安县,后赵“石勒置”[2]。出土于陕西省咸阳渭城区渭城乡坡刘村的《拓跋虎妻尉迟将男墓志》称,大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葬于夫开府之墓石安县北原之山”[3];出土于咸阳市底张湾的《若干云墓志》称,大周宣正元年(公元578年)“窆于泾阳县洪渎川赵村东北”[4]72-75;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咸阳底张湾的《尉迟运墓志》则称,大成元年(公元579年)“返葬于泾阳县洪渎乡永贵里”[4]101-104。可证石安县于北周建德元年后至宣政元年前改为泾阳县,今咸阳市底张湾一带属石安县洪渎乡永贵里。那么“洪渎乡孝义里”当距此不远,杨绍墓应在咸阳市底张湾附近。其三世孙杨思讷志载“与夫人郑氏合葬咸阳洪度旧茔”[5],四世孙杨执一志载“与故夫人独孤氏同祔京兆咸阳县洪渎原”[6],可见这里自北周至唐是杨氏观王房一直在使用的一处茔地。

《杨雄墓志》载:“大业八年三月十日遘疾薨于辽西郡,春秋七十有三……九年太岁癸酉九月壬申朔还窆于弘仁里山。”《长孙淑信墓志》载:“大业九年九月十三日合葬于京兆华阴县还淳乡之墓。”《王媛华墓志》载:“大业九年九月十三日合葬于华阴县之还淳乡弘仁里。”故知杨雄二夫人早卒,大业九年九月三人合葬于华阴县还淳乡弘仁里,三合墓志同时刊刻。

《杨续墓志》载:“以永徽三年六月廿五日,寝疾薨于安定里之第,春秋八十有三。遗旨薄葬,敛以时服,即以其年十一月十九日迁葬于华州华阴县定城乡之原所。”《杨续妻乙弗氏墓志》载:贞观十七年(公元633年)十月十五日,归葬于华州华阴县之旧茔。

据《杨谟墓志》“(大业二年)改葬于华阴东原丰原乡弘仁里”[7],弘仁里在“华阴东原”。因此,杨雄、杨续父子之墓也应该在 “华阴东原”,这是杨氏“观王房”新辟茔地。

二、华阴东原

“华阴东原”之称屡见北魏至隋唐杨氏墓志。在已发现的北魏至隋唐杨氏墓志中,明确记载葬地“华阴东原”杨氏“越公房”者共12方,其他墓志3方(杨叉、杨孝偡、杨文愻),按葬年顺序列表如表一。

表一中《杨谟墓志》“华阴东原丰原乡弘仁里”和《杨孝偡墓志》“华阴东原留名乡归政里”,表明在县、乡、里俱全的情况下,其间不可能再插入任何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开皇九年的《杨景墓志》和《杨叉墓志》分别载“华阴东原乡通灵里”与“华阴县潼乡通灵里”,但“通灵里”是不可能同时既隶属于东原乡又隶属于潼乡的。再结合“潼乡”在杨氏墓志中常见,而“东原乡”仅见此一例,推测“华阴东原乡通灵里”当为“华阴东原潼乡通灵里”之误。故“东原”不是一级行政区划,应指华阴县东部区域。

表一 “华阴东原”出土杨氏墓志统计表

表二 “华阴东原”出土杨氏墓志统计表

注:表一和表二中书目及简称: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简称《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②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简称《专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③赵君平、赵文成《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简称《搜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

④赵文成、赵君平《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简称《搜续》,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

⑤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简称《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

关于“弘仁里”,大业二年《杨谟墓志》载为“华阴东原丰原乡弘仁里”,大业九年《杨雄墓志》载“华阴县还淳乡弘仁里山”,永徽三年《杨续墓志》载“华阴县定城乡之原所”。杨雄父子应葬一地,则表明:“弘仁里”所在的“还淳乡”,从大业二年到永徽三年,名称经历了“丰原乡”到“还淳乡”再到“定城乡”的变更。

在族葬制度下,同房祖成员一般应该葬一地。通过对照墓志所载世系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杨氏世系,分析墓志所载乡、里、村等具体地点的联系,尚有已发现杨氏“越公房”墓志15方,其他葬华阴潼乡墓志4方 (杨阿难、杨颖、杨雄、杨续),按葬年顺序列表如表二。

根据对表一的分析,表二中人物都应葬在华阴东原。可见,华阴东原不是一级行政区划,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理名称,当指北魏至隋唐时期华阴县东部一片较大区域。它至少涵盖当时华阴县的潼(关)乡、丰原(还淳、定城)乡和留名乡。其中,潼(关)乡下辖习仙里、通零里、招远里、神原里等,留名乡下辖归政里等,丰原(还淳、定城)乡下辖弘仁里等。之所以称华阴东原,大概因这片区域位于“中岳华山”之东,当时华阴县之东部。而出土于今华阴市五方村的另一支弘农杨氏杨播家族墓志,大都不见有葬华阴东原之记载,是因其祖茔位于华山之西、华阴县西部之故。

葬于华阴东原的这些墓志大都没有具体的出土地点,只有“越公房”代表人物杨素及其妻郑祁耶、继母萧妙瑜三人的墓志出土地点明确,即今潼关县吴村乡亢家寨。还有《杨胤季女墓志》出土于潼关县管南村[8],东临亢家寨。故杨氏“越公房”墓志应该大都出土于潼关县吴村乡亢家寨及其附近。由此可见,北魏至隋唐时期的“华阴东原”至少和今潼关县存在重叠区域。那么,杨雄父子墓志很可能出土于今潼关县境内。

清毕沅的《关中胜迹图志》中载:“观德王雄墓在潼关城西十里。”并引 《县志》:“雄,隋宗室。有唐中书侍郎岑文本碑。今碑不存。”[9]按清代一里合今576米计算,10里即5760米。明清潼关县城就是今天港口镇潼关城遗址,其西10里处就已进入今潼关县高桥乡境内。《金石录》载《隋观德王杨雄碑》[10],大概毕沅所引《县志》载岑文本撰杨雄碑。

毕沅是清代知名学者和乾隆朝重臣,曾任翰林院修撰,并两次出任陕西巡抚。在陕期间,“询求旧迹,订伪厘舛”,撰成《关中胜迹图志》,被列入《四库全书》。该书“考据本末,荟萃旧书”,是研究关中历史、地理及文物古迹的重要文献。其对杨雄墓位置的记载,未明何据。《杨雄墓志》的面世,可证毕沅所载是正确的。

三、税村隋墓主人

税村隋墓,是2005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高桥乡税村抢救发掘的一座大型隋代壁画墓[11]。该墓位于陕西省潼关县高桥乡税村北约300米的农田里,东南距县城约10公里,向北约3000米的渭河岸边即为东汉杨震家族墓地,向东另一原上有隋楚国公杨素家族茔园。墓上原有神道、望柱和石刻等设施。这是一座由长斜坡墓道、7个过洞、6个天井、4个壁龛、砖券甬道和墓室等构成的单室砖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北朝南。水平长度为63.8米,墓底距地表深16.6米。以前曾遭多次盗扰,墓室内除石棺外,墓志及石门被盗一空,仅壁龛中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及珍贵的壁画,特别是用浅减地手法雕刻的线刻石棺和壁画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潼关县税村隋代壁画墓是我国隋唐考古史和美术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是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隋代墓葬,为探索杨氏隋皇族墓地和隋代高等级墓葬制度提供了线索。”其长度、深度和天井的配置与唐代太子和亲王的墓葬类似,故发掘者推测,墓主人可能为隋文帝长子、废太子杨勇。杨勇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被废为庶人,杨广继位,矫文帝诏赐死,后追封为房陵王。所以,杨勇墓葬不可能有税村隋墓那样大的规模和奢华;即使如发掘者所言杨广为收买人心厚葬杨勇,也不可能用精美绝伦的画像石棺。故税村大墓主人绝不可能是杨勇。同理,和杨勇一样不得善终的三个弟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故潼关县高桥乡税村隋墓之主当另有其人。

从墓葬规格看,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为王级规模,与观德王杨雄的身份地位恰相匹配,与杨雄墓志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隋代墓志最为相称。从地理位置看,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位于明清潼关城遗址西约 6300米处,与清毕沅在《关中胜迹图志》中所载的 “隋观德王雄墓在潼关城西十里(5760米)”十分接近(如右图)。

税村隋墓与潼关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税村隋墓 “墓上原有神道、望柱和石刻等设施”,与杨雄墓上原有唐初岑文本撰写的《隋观德王杨雄碑》可以互证。

而且,杨雄夫妇三合墓志装饰纹饰和税村墓中出土石棺上的装饰纹饰,均采用“浅减地细线雕刻”技法。而连珠纹和忍冬纹又是二者最常见的基本装饰图案。这种从技法到内容的高度一致,使我们有理由认为,二者为同批工匠、同时制作的产品,又为同人拥有和使用。

综上判断,潼关县税村隋墓之主人乃隋观德王杨雄,其子杨续墓也应该在附近。隋华阴县还淳乡大体相当于今潼关县高桥乡,而税村就在隋弘仁里内。

参考文献:

[1]赵文成,赵君平.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

[2]魏收.魏书:地形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2608.

[3]咸阳市渭城区文管会.咸阳市渭城区北周拓跋虎夫妇墓葬清理记[J].文物,1993(11):35-39.

[4]员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5]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七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268.

[6]贺知章.杨执一墓志[M]//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14.

[7]吴纲.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8]杜葆仁,夏振英.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J].考古与文物,1984(5).

[9]毕沅.关中胜迹图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0]赵明诚.金石录[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8(5):4-31.

(作者单位 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载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