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埚里墓葬群

井埚里墓葬群

井埚里墓葬群位于仙源乡山枣村西北500米,距县城西北约47公里。此墓区为高出周围地表30米的山丘,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是白屋子屋场,南部山脚下有一条机耕道,西北部是绵延的山峦。墓葬分布密集,在约10000平方米的地表上,暴露有大量的陶器残片,纹饰以大、小方格纹和云雷纹居多,器形有折肩罐、瓯形器等。1982年10月,井埚里墓葬群,井埚里墓葬群简介,井埚里墓葬群-宜春市万载县井埚里墓葬群

聊城这里正在发掘一处古墓群,可能是唐代的墓葬群!

高唐县尹集镇西高东高速与青银高速接壤处,一处古墓群目前正在紧张发掘中。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从出土的文物看,这里应该是一处唐代的墓葬群,但具体年代需要进一步挖掘鉴定。

这一处古墓群位于高唐县尹集镇陈庄村附近,青银高速公路南侧。记者看到,挖掘区域面积目测有20多亩,四周用护栏围起来,护栏上悬挂着写有“考古工地 非请勿入”等字样的提示牌,一辆挖掘机停在坑边。多位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进行紧张作业,五六位附近村民站在附近土岗上往下看,并不时交流、议论。现场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挖掘出多处建筑物遗址,其中两个墓穴由灰色方砖砌成,顶部呈圆形。

现场的工作人员来自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据介绍,从出土的文物看,这里应该是 一处唐代的墓葬群,但具体年代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来鉴定和确定。这处墓葬群是高东高速公路开建前探测时发现的,他们于1个月前来到这里,开始进行发掘,照目前的进度,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还需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结束。

根据相关资料,作为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高唐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2800多年,文物古迹多而全,各个时期多有遗存,如古城址、古墓葬、古石刻、古建筑、古村落、古文物等,有些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古墓葬有固河汉墓群华歆墓、房公墓、谷官屯金墓、王懋德墓杨通墓、孙庄汉墓、梁庄汉墓、杨庄汉墓。

据了解,固河汉墓群位于固河镇固河村西南部,分布在长0.7公里、宽0.5公里的地面内。原有7座封土高大的墓葬,除盼子墓还有封土外,其他6座墓葬的封土已被铲平。汉墓群的部分墓室保存较好,只有一小部分因修建水利工程被挖掘。曾出土过陶楼、汉画像石、陶灯、陶案、陶灶、陶猪、陶狗、陶鸡等文物。

据调查,除封土的7座墓葬外,在村北、村南也有一些无封土汉墓,曾出土过大批文物。房公墓位于人和街道祁寨村北500米处,该墓发掘前夯筑封土高出地表2.5米。因早年被盗,墓室大部分坍塌。墓室为单室,平面近方形,南北长4.2米、东西长4.5米,绳纹小砖砌成。墓底距地面4.5米,铺地砖排为“人”字行。墓室地面四周和墓壁之间,有排水沟,墓门西南宽1.1米,有斜坡墓道2.15米,棺木和人骨皆无,随葬器物有瓷器、陶器、陶俑等38件。瓷器有瓷壶、瓷虎子、龙首三足器架,瓷樵斗、瓷盒、瓷碗、瓷唾壶、瓷灯;陶器有陶壶、陶罐、陶碗、镇墓兽、陶狗、牛车模型、陶井栏;陶俑有武士俑、鲜卑侍吏俑、仪仗俑、女俑等。

谷官屯金墓即虞寅墓,位于梁村镇谷官屯村东一洼坑内。金代虞寅墓为仿木结构建筑的圆形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成圆形,直径5米,墓顶早已坍塌,残存墓壁高1.29米。墓室建筑有门、窗、柱,完全模拟地面建筑。墓壁上画满壁画,绘画面积约21平方米。内有残存的棺木和骨架。墓内出土陪葬物有瓷器5件、碑形志石1盒、壁画16幅。瓷器有瓷碗、开片瓷盘、白瓷盘。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表示,这处墓葬遗址的进一步发掘、研究, 是高唐古代历史文化的新发现,可以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上的高唐。

来源:聊城头条

距离平凉一百公里的这个地方发现高等级古墓葬群,出土大量文物!

近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发现学术研讨会在庆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部分省市科研院所、高校的50余位考古学者认为,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的考古发现的高等级墓葬、居址,是近年来两周考古又一处重要的考古成果,弥补过去文献记载有关西北地区两周封国部族记载的不足,增加学术界对于两周时期西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及其所反映的政治格局演变的新认识。

截至目前,共清理石家墓群东周时期(年代集中在春秋早中期)墓葬26座,车马坑3处,祭祀坑1座。

三维扫描

已经发掘的26座墓葬均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墓葬平面呈长方形。墓圹近底部周围流行二层台。墓葬多置棺椁。葬式明确者,多为屈肢葬。墓葬的墓室底部面积、用鼎数量、棺椁数量、用翣数量等有很明显的等级区别,最高等级的一类墓葬用鼎数量为8-6个,一椁重棺,有12-6个铜翣,大多墓内有殉车。

车马坑

车马坑3座,东西向2座;南北向1座。平面大致呈梯形。车马同坑。车马坑内均有殉狗现象。其中,2016NSCMK5坑内殉车5辆,均为单辕。车马坑西端挖东西向两小坑,内设简易木椁,各殉葬一人,均为屈肢葬。墓葬中用于祭牲的多为牲腿、牲头。

M39出土铜翣

棺饰遗存内涵丰富,铜翣发现比例较高,大都置于木棺东西两侧。形制不尽相同,但基本以4件带钉孔铜片联缀组合呈“山”字形。其中底座铜片饰一侧发现两组或三组钉孔,可能是衔接铜翣之木柄,符合文献“大丧、持翣”之记载。

此外,墓葬中随葬微型器的种类繁多,涵盖食器、酒器及水器。器物形态较小且已简化,为素面,属于明器范畴。

M218椁室全景

M218椁室南端青铜礼器

为了寻找宁县石家墓地相关城址或遗址,2018年4月,考古队对石家墓群东侧遇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遇村遗址年代大致分为西周、春秋两个时期。而春秋时期的遗迹及遗物,有助于解决石家墓地“葬”与遇村遗址“居”的关系。

参观发掘现场

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徐良高认为,应从地理区位、西周中晚期—两周之际大的时代变化背景,这两个视角来充分认识石家墓地、遇村遗址的学术价值,对学术界重新认识两周时期的周人西部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观摩出土文物

距离平凉一百公里的这个地方发现古代高等级墓葬群,出土大量文物!

近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发现学术研讨会在庆阳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及部分省市科研院所、高校的50余位考古学者认为,甘肃宁县石家墓地、遇村遗址的考古发现的高等级墓葬、居址,是近年来两周考古又一处重要的考古成果,弥补过去文献记载有关西北地区两周封国部族记载的不足,增加学术界对于两周时期西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及其所反映的政治格局演变的新认识。

截至目前,共清理石家墓群东周时期(年代集中在春秋早中期)墓葬26座,车马坑3处,祭祀坑1座。

三维扫描

已经发掘的26座墓葬均为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墓葬平面呈长方形。墓圹近底部周围流行二层台。墓葬多置棺椁。葬式明确者,多为屈肢葬。墓葬的墓室底部面积、用鼎数量、棺椁数量、用翣数量等有很明显的等级区别,最高等级的一类墓葬用鼎数量为8-6个,一椁重棺,有12-6个铜翣,大多墓内有殉车。

车马坑

车马坑3座,东西向2座;南北向1座。平面大致呈梯形。车马同坑。车马坑内均有殉狗现象。其中,2016NSCMK5坑内殉车5辆,均为单辕。车马坑西端挖东西向两小坑,内设简易木椁,各殉葬一人,均为屈肢葬。墓葬中用于祭牲的多为牲腿、牲头。

M39出土铜翣

棺饰遗存内涵丰富,铜翣发现比例较高,大都置于木棺东西两侧。形制不尽相同,但基本以4件带钉孔铜片联缀组合呈“山”字形。其中底座铜片饰一侧发现两组或三组钉孔,可能是衔接铜翣之木柄,符合文献“大丧、持翣”之记载。

此外,墓葬中随葬微型器的种类繁多,涵盖食器、酒器及水器。器物形态较小且已简化,为素面,属于明器范畴。

M218椁室全景

M218椁室南端青铜礼器

为了寻找宁县石家墓地相关城址或遗址,2018年4月,考古队对石家墓群东侧遇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遇村遗址年代大致分为西周、春秋两个时期。而春秋时期的遗迹及遗物,有助于解决石家墓地“葬”与遇村遗址“居”的关系。

参观发掘现场

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徐良高认为,应从地理区位、西周中晚期—两周之际大的时代变化背景,这两个视角来充分认识石家墓地、遇村遗址的学术价值,对学术界重新认识两周时期的周人西部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观摩出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