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堆古墓群

七星堆古墓群

七星堆古墓群坐落在江西高安市城筠阳镇东北隅,东起东方红乡邹家村周围,西至桥北新路东岸,占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三次共发掘墓40余座,坟墓发现和征集的随葬品累计达3000余件,文化含量极大。它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高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高安市城筠阳镇东北隅,处地砂石累累,土丘连绵。新石器时代,七星堆,俗称"鹅卵山",是一群大型古墓葬群地。东起东方红乡邹家村周围,西至桥北新路东岸,占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

考古情况

自80年代初至90年代由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前后对该墓葬群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发掘战国、西汉、东汉、六朝、唐、宋、元、明墓40余座,

发现和征集的随葬品累计达3000余件。所发现的战国、西汉和唐代墓葬多为土坑墓,东汉、晋、南朝和宋、元、明时代的多为砖式墓,亦发现有火葬坑。其中唐代墓葬数量较多,是迄今为止,江西墓葬出土文物类别最多的,有陶、瓷、铜、铁、玉、漆、滑石和金、银等器。其中有不少珍贵文物,如战国的青铜剑;西汉的青瓷鼎、钫、蛙形雕塑;草叶纹铜镜;1984年3月于高安城郊七星堆出土的西汉连珠纹昭明镜。上有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象夫日月,心忽扬忠然而不泄”,十分精美。

东汉的黑釉瓷、铜弩机;唐代的洪州窑瓷器,方形铜镜及海兽葡萄纹镜;五代的白瓷;宋代的景德镇青瓷和吉州窑的窑变黑釉瓷吕等。在发掘中还发现有汉代大型建筑废墟,有成遍的碎瓦和拍印精美的大块花饰陶板,并发现多处柱穴遗迹。

江西省高安市十大景点——七星堆古墓群(六)

七星堆古墓群坐落在江西高安市城筠阳镇东北隅,东起东方红乡邹家村周围,西至桥北新路东岸,处地砂石累累,土丘连绵。新石器时代,七星堆,俗称"鹅卵山",是一群大型古墓葬群地。东起东方红乡邹家村周围,西至桥北新路东岸,占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三次共发掘墓40余座,坟墓发现和征集的随葬品累计达3000余件,文化含量极大。它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高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80年代初至90年代由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县博物馆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前后对该墓葬群进行了三次发掘,共发掘战国、西汉、东汉、六朝、唐、宋、元、明墓40余座,

发现和征集的随葬品累计达3000余件。所发现的战国、西汉和唐代墓葬多为土坑墓,东汉、晋、南朝和宋、元、明时代的多为砖式墓,亦发现有火葬坑。其中唐代墓葬数量较多,是迄今为止,江西墓葬出土文物类别最多的,有陶、瓷、铜、铁、玉、漆、滑石和金、银等器。其中有不少珍贵文物,如战国的青铜剑;西汉的青瓷鼎、钫、蛙形雕塑;草叶纹铜镜;1984年3月于高安城郊七星堆出土的西汉连珠纹昭明镜。上有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象夫日月,心忽扬忠然而不泄”,十分精美。

东汉的黑釉瓷、铜弩机;唐代的洪州窑瓷器,方形铜镜及海兽葡萄纹镜;五代的白瓷;宋代的景德镇青瓷和吉州窑的窑变黑釉瓷吕等。在发掘中还发现有汉代大型建筑废墟,有成遍的碎瓦和拍印精美的大块花饰陶板,并发现多处柱穴遗迹

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入围终评

  4月6日,国家文物局公布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根据投票结果,江西江新七星堆六朝墓群等得票排名前20的项目入围终评。

  ▲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发掘区鸟瞰图。    本文图片均来自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位于赣江新区儒乐湖以南、赣江以西,分为A、B、C三个发掘区。A、B发掘区位于南坊村东约750米,东距赣江约500米;C发掘区位于赣江新区南坊村桃花埠自然村及其北侧岗地,核心区域在A发掘区东南约800米,东距赣江约200米。其中,A发掘区16座六朝墓葬,排列有序、布局合理、规划严谨,排水系统完备、发现大量墓园建筑废弃物,是国内罕见的东吴周氏士族墓园,是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船运发达的历史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形成的缩影,填补了江西地区六朝考古研究的资料空白,对研究六朝时期民族融合、东亚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长舌俑

  记者了解到,此次入围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地域分布比较均匀,不论是南北方还是东西部均有项目入围。从年代分布来看,入围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有7项,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3项,唐宋考古有3项。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夏商周考古项目更是连续几年以相当高的比例入围终评。

  ▲写有“周候”字样的铭文。

  近年来,我国基建考古的课题性、学术性也日益增加,重大考古发现频出,这在此次入围项目中非常明显。如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等,均为在基建考古中的重要发现。

  此外,记者了解到,江西赣江新区正在实施原址保护,并准备建设六朝艺术博物馆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以时代早晚为序)

01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02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03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04 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

05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06 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

07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08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09 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

10 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11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12 湖北随州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13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

14 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15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16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17 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

18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19 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

20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江西晨报

赞!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入围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初评结果于4月6日揭晓

江西江新七星堆六朝墓群

成功入围终评项目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入围终评项目

(以时代早晚为序)

01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02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03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04 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

05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06 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

07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08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09 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

10 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11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12 湖北随州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13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

14 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15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16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17 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

18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19 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

20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按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章程的有关规定,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23张,收到有效选票215张,回收率高达96.4%。根据投票结果,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0的项目入围终评。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位列前10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35票以上,选票结果非常集中。

地域均衡 类型多样

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陕西有3项入围,黑龙江、浙江、山东、河南各有2项入围终评。从整体看,分布省份较多;地域分布也比较均匀,不论是南北方还是东西部均有项目入围。考古强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西部省份多点开花,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新疆连续第5年入围终评的项目,青海和甘肃今年也各有1项入围。

从年代分布来看,入围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有7项,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3项,唐宋考古有3项。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夏商周考古项目更是连续几年以相当高的比例入围终评。

从遗址类型来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手工业遗址有3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这几项发现在古代手工业技术、资源控制和远程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一处旧石器洞穴遗址——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一处寺庙遗址——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入围。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继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之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

▲01 疥疙洞遗址第8层遗物分布

▲02 小南山遗址M1出土的玉器

▲03 桥头遗址H150

▲04 洪河遗址蚌饰

▲05 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出土石雕

▲06 西孟庄遗址龙山遗迹分布图

▲07 平粮台城址南城门附近排水设施

主动发掘成果丰硕

基建考古收获斐然

此次入围的项目,主动发掘项目占大多数,这充分反映了中国考古学近年课题性越来越强、多学科合作更加紧密、学术目标愈加明确等主要发展特点,并不断推动中国考古学走向深入。如黑龙江饶河南山遗址和齐齐哈尔洪河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等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均为主动发掘。

大遗址考古依然是中国考古的一大特点,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等项目都是在大遗址上长期耕耘取得的硕果。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则是近年持续火热的两周诸侯国考古的又一次丰收。

近年,我国基建考古的课题性、学术性也日益增加,重大考古发现频出,这在此次入围项目中非常明显。如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等,均为在基建考古中的重要发现。

▲08 西吴壁遗址出土的冶铜工具

▲09 三官庙遗址出土铜钺

▲10 辛店遗址工棚式铸铜作坊第六层

▲11 旱峡玉矿遗址矿坑(K2)

▲12 枣树林墓地M81(曾叔孙湛)器物组合

▲13 龙山107号墓园全景航拍

▲14 大韩墓地M64组玉佩(春秋晚期)

“考古中国”新成果亮点纷呈

“考古中国”自启动以来,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断努力构建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分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中国”每年都有重大成果公布,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此次入围的项目中,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等项目均为“考古中国”的最新成果,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5 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QLCM1出土金骆驼

▲16 石城子遗址全景(自南向北)

▲17 七星堆墓群M17出土鹦鹉

▲18 乌兰泉沟一号墓暗格木箱内鎏金王冠和金杯

▲19 石佛寺遗址建筑基址区全景

▲20 “南海I号”整体打捞出水

来源: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文博中国

题图:新华

编辑: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