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

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

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

位于仙源王家祠,旧址坐北朝南,祠堂建筑,砖木结构,封火墙,青瓦顶,分前、中、后三进,正门大门三道,六内石彻天井,于中建有一亭,亭内八角藻井,雕花彩绘,造型优美,总建筑面积1223平方米。湘鄂赣省委机关报—《红旗》创刊于1932年4月15日,总编由当时省委书记林瑞笙兼任。报社同时还编印临时性的《红旗小报》、《政治消息报》和理论性的《转变月刊》,还承印部分党政文件、识字课本、宣传材料等。

㉒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22

赣水那边红一角

建筑名称:中华苏维埃共和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年代:清末

建筑面积:1023㎡

风格:中式

地址江西宜春万载县仙源乡

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仙源乡仙源街桥头王家屋,始建于清末,原为民居“笃庆堂”。建筑坐东朝西,由南北两幢并列组成,相互连接贯通,共4厅12房,建筑面积为1023平方米。旧址内部为抬梁式木架结构,小青瓦屋面,木质门窗。外墙为砖砌风火墙,内墙为土墙、木板隔墙。中厅两侧走道上方,保留有当时书写的“列宁之路”、“马克思路”、“军乐”、“音乐”字样。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又称“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和黄公略成功领导平江起义之后始建。

1931年9月,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湖南平江召开。中共湘鄂赣省委和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在这一年的7月与9月先后成立,并于随后不久迁驻修水上杉。1932年4月12日,湘鄂赣省苏政府又随省委从上杉迁往万载县小源乡(今仙源乡),在此停驻至1934年1月,近2年时间。期间,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和劳动部、土地部、工农检察部、文化部、卫生部、内务部、国民经济部等七部机关在此办公。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银质印章

湘鄂赣革命纪念馆

湘鄂赣省委、省政府在仙源执政期间,召开了数次重要的会议。1932年8月,全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会上作了有关红军问题、土地问题等的11个决议案,选举王显德为省苏主席,彭德怀、刘建中为副主席。1933年10月,全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作出苏维埃建设、经济建设及肃反工作等项决议,选举何振吾为省苏主席,张金楼、孔荷宠为副主席,同时选出了30名出席全苏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1932年至1934年,在湘鄂赣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三省边区数百万民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湘鄂赣省党组织、苏维埃政权与主力红军都得以发展壮大,土地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从各方面支持苏区政府的工作,经济、文化显示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一时期,是湘鄂赣革命斗争史上的兴盛阶段,较稳定的苏区人口约有300万,包括湘、鄂、赣共40余县。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苏维埃在小源,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就是解决土地问题。为了正确整理与分配土地,土地部认真贯彻中央所颁布的土地法令,发出了《省苏通令土字第一号指示》。文件第四项在土地分配的问题上明确指出:分析社会成分,特别是在确定富农时,应以剥削关系为主要标准,反对少数人的随意攻击和感情观念,防止把中农当作富农。

1932年6月,土地部制定了有关土地问题的三个月工作计划,强调了“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农业生产统计”的重要性,以促进土地整理分配工作的展开。为了解决好土地问题,土地部以省苏名义连续颁布了5个相关通令,足见湘鄂赣省苏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正是因此,湘鄂赣省才会成为土地革命的重要实践地。

红三军团司令员和三个政治委员(左起李富春、彭德怀、杨尚昆、滕代远)

湘鄂贛省的军事革命历史同样值得铭记。在这里,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多条有关军事的政策法令,明确政治军事发展方向,开展武装斗争。1932年4月,湘鄂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成立。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围剿”、发展工农红军做出了有力贡献。次年,湘鄂赣省红军主力达到2.5万余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发生了多场战役。在这些战役之中,发生于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的小源保卫战,是规模较大,且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役。

1933年3月,红十八军奉中央军委命令向南昌进发,牵制进犯中央革命根据地之敌。4月7日,敌人乘小源兵力空虚之机,兵分三路向小源——也就是如今的仙源合围。小源危急,省红军总指挥部急令各路红军星夜回援。4月8日至9日凌晨,红十六军、红十八军和红三师在近万名群众的支援下,与敌激战一昼夜,摧毁了敌军指挥部。歼敌600余名,击毙团长1名,营长2名,连长8名,缴获大量重机枪、步枪,取得了小源保卫战的胜利。

1932年出版《湘鄂赣省红旗半月刊》

在苏区教育文化建设方面,湘鄂赣省苏也并不松懈。1932年5月,省苏政府发出文字第一号训令,在全国苏维埃区域率先提出了“以教育为阶级斗争的武器”的教育思想。训令指出,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无产阶级所需的政治经济等技术专门人材。因此,要“培养儿童有健康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集团的思想、劳动的身手、革命的热情”,与今天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教育方针。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的干部,在工作中作风优秀、一心为民,因此获得了苏区群众的大力支持。1933年2月7日,苏区红军医院缺少伤病员使用的棉衣、棉絮,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发出了紧急命令。各地群众纷纷响应,捐出家中的旧棉衣。在小源界岭村,甚至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把自己准备用来百年后“睡棺”的新棉衣送往了红军医院。老人的真情不仅感动了红军医院的伤病员,更感动了其他当地群众。事迹传出后,人们纷纷将更多棉衣、棉被送往红军医院,解决了伤病员缺衣少被的燃眉之急。

从1933年9月开始,在国民党军的反复围攻下,湘鄂赣苏区红军和地方武装遭到严重损失。1934年1月,湘鄂赣省苏机关迁至铜鼓,此后不断在多地间迁驻;1934年8月,湘鄂赣苏区成为游击区;1937年12月,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机关撤销。

仙源是湘鄂赣省级机关连续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在这里,湘鄂赣省苏区领导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残酷的反“围剿”斗争。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傅秋涛、江渭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边区军民一道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仙源作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被称为“小莫斯科”。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主要由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五分校旧址、中共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等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组织机构旧址组成。

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员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员会旧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仙源乡仙源街月山下王家屋,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由仙源当地财主王发润建造。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光绪末年,王氏后裔曾把该屋卖给外国传教士(英国意大利人)做天主教堂。旧址平面呈“凹”形布局,包括正屋和南北两端向东伸出的侧楼两部分,正屋有3厅8室,侧楼下层1厅1室、上层1室,整体占地面积1175平方米。

旧址内设省委办公厅、省委书记办公室兼卧室、宣传部、组织部、妇女部和少共省委办公室、技术科办公室、列宁室、接待室。旧址中厅墙壁上保留有当时书写的“办公厅”3个黑色繁体美术字。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鄂赣省军区旧址

湘鄂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旧址,原为清末民初民居。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坐东朝西,土木结构,呈“7”字形布局,建筑面积239平方米,内设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总务部。

湘鄂赣省军区于1932年春在小源成立,驻扎近两年时间。湘鄂赣省军区成立后,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先后对全省红军和地方武装进行了整编,增强了全省主力红军的力量。此外,军区还组建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培养了近千名军政干部;取得了港口战役、株木桥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湘鄂赣苏区的“围剿”;牵制国民党60多个团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员会《红旗》报社旧址

中国共产党湘鄂赣省委员会《红旗》报社旧址原为王家祠堂,建筑面积110平方米,是清朝同治年间由仙源王家会众集资建造。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2年4月15日,中共湘鄂赣临时省委的省委机关报——《红旗》在小源创刊。该报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党的政治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指导各地党的工作;揭露国民党的造谣与欺骗,动员全省苏区人民参军参战,巩固和发展新的苏区。该报每期4开2版,发行约1500份,共编辑出版了近70期,辟有“国内外消息”“省区要闻”和“红军简讯”等栏目。《红旗》报社在编印《红旗》报的同时,还负责编印临时性的《红旗小报》、《政治消息报》和理论性的《转变月刊》,在湘鄂赣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宣传作用。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位于新市村,始建于民国8年,原为村民袁爱家中的祠堂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分上下两进,进间有一口约9.5平方米的天井,有房屋4间,建筑面积462平方米,上进中墙上保存有当时书写的红五分校“校歌”,。

中华苏维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是1932年湘鄂赣省委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以后,以原省苏维埃领导的军事学校基础建立起来的。1932年4月12日,随湘鄂赣省委一道迁至小源,下设军事教育处、政治处和管理处。共培养军政干部近900人,加强了湘鄂赣省红军和各县警卫团、游击队的领导力量,为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西省博物馆

编辑:胡代江

【热点】【美丽中国·乡约江西】快来婺源耍,这个古村进入颜值巅峰,错过再等一年!

⑱湘赣省委机关旧址

18

拱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略侧翼

建筑名称:中国共产党湘赣省委员会旧址

年代:1913年

建筑面积:1470㎡

风格:中西合璧

地址江西永新县禾川镇民主街盛家坪路14号

1996年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湘赣省委员会旧址原为萧氏宗祠,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建构,造型古朴典雅,屋面盖有小青瓦,正面形似西方教堂。旧址面阔16.3米,进深47.5米,共三进四柱三开间,内部为三进二天井布局,从前至后依次为门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后厅,以廊檐连接,楼上、楼下共有22个房间。门前数步围有矮垣一堵,间有蕉窗格子。正门上方有“酂侯第”竖匾和“萧氏宗祠”横匾。据说当时旁边有一座基督教堂,祠堂正立面应该是吸纳了教堂的样式。

牌匾

内景

1929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守后,永新逐渐成为湘赣边界斗争的中心。1931年5月,湘赣边界军民配合中央苏区开展第二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湘东南和西南红色区域连成一片。中共中央及苏区中央局为了统一这片区域的领导,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决定在赣江以西地区成立湘赣省委,建立湘赣革命根据地,并派王首道、甘泗淇、张启龙、林瑞笙等于7月前往湘赣苏区工作。

8月1日,王首道、甘泗淇等同志来到永新,在永新县城萧氏宗祠组建了中共湘赣临时省委。经过两个月的筹备,10月8日至15日,在莲花花塘召开了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中共湘赣省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军事部、妇运会、政治保卫处、秘书处、党报委员会、少共省委等部门。省委办公室设在萧氏宗祠内,省委领导王首道、林瑞笙、甘泗淇、曾道一及儿童局书记胡耀邦等同志也一并居住在此。

王首道住室

1931年10月17日,湘赣省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政府机关驻永新县城万寿宫, 袁德生任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标志着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全面形成,自此,永新成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1932年11月7日至16日,中共湘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省委驻地萧氏宗祠召开,王首道仍为省委书记。会后,第二届省委机关由萧氏宗祠迁往附近的孔圣殿,中共永新县委机关则从孔圣殿搬入萧氏宗祠。

第一、二届湘赣省委书记王首道

1934年5月底,湘赣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心区域被敌占领,湘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及省军区相继转移至永新县牛田村。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王震三人组成的军政委员会率领下,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为中央红军长征起到了先遣队的作用,成为红军的主力之一。随后,敌人以堡垒战术从四面八方向湘赣湘赣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猖狂进攻,湘赣省委机关转入重峦叠嶂的山区,开始领导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11月,根据中央指示,中共湘赣省委改为中共湘赣特委。

中共湘赣省委存续期间,王首道、任弼时、陈洪时先后任省委书记。湘赣省积极贯彻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指示,加强了根据地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成立了湘赣省军区兵工厂、湘赣石印局、造币厂、政治保卫局、红色医院、银行、总指挥部等一系列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建立了共青团、工会、妇女会、反帝大同盟、互济会等群众组织,领导湘赣军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和大规模的革命竞赛运动,壮大了红军力量,组建了湘赣独立一师、湘赣独立三师、红八军、红六军团等红军队伍和永新、吉安安福等各县地方武装,取得了永新傅加垅、钱市街、九渡冲、棠市、梅花山、沙市等战斗的胜利。同时,发展了根据地的农业、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事业,成功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保卫并发展了根据地。

1931年9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省委给中央的报告》

造币厂使用过的印花石

在省委的领导下,根据地人民积极支援革命,为扩大红军,他们把自己的亲人一批批送上前线,处处涌现出母送子、妻送郎和兄弟争着去参军的动人场面;为支援部队粮食,他们努力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为发展经济,他们踊跃认购公债。同时,还组织慰问队、洗衣队、担架队、宣传队参与革命。在军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至全盛时期,湘赣根据地的范围由省委正式成立时的25个县扩大到30余个县,党员人数发展到近3万人。中共湘赣省委的工作得到中央的高度肯定。

湘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9年春,结束于1938年2月,是在井冈山、赣西南、湘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长达近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根据地有力地配合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五次“围剿”,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战略侧翼及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联系的通道,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很好的拱卫和桥梁作用。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湘赣边又成为我党在南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

曾在湘赣革命根据地战斗过的部分同志1939年在延安合影

湘赣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创新和发展,是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基地,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之一。正如肖克《回忆湘赣苏区》中所述:“湘赣边区广大军民无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发展和巩固中央苏区,对发展和壮大革命武装,对推动整个中国革命的进程,都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旧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旧址坐落在永新县禾川镇公园路33号任弼时中学院内。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原为永新试院的主体建筑,曾毁于战争,重建于同治元年(1862)。随着时代的变迁,试院其他建筑都不复存在,现只保留了该主体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屋面盖小青瓦,设有后院,共三开间,一楼明间分前后两厅,左右次间分隔成五小间,第一间各设有一木楼梯上二楼;二楼为通透式。面阔13.3米,进深18.9米,建筑面积503平方米。

1928年6月25日,毛泽东在此召开了红四军连以上干部和湘赣边界地方武装及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布置分兵发动群众和湘赣边界的土地革命工作。1932年1月至1934年5月间,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省军区总指挥部和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四分校驻扎于该试院。1933年6月,任弼时受中央指派来到湘赣革命根据地担任省委书记兼湘赣省军区政委,期间,和夫人陈宗英居住于此。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西省博物馆

编辑:胡代江

【热点】赣南最美的湖光山色——上犹阳明

红旗报社旧址前的遐思

作为红土圣地,红色印记遍布赣鄱。红旗报社旧址位于万载县仙源乡,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中的一个。

4月12日,《江西政协报》省际沿线政协行宜春首站,便走进素有“花炮之乡、百合故里”之称的万载。县政协主席龙雷君用“红色、古色、绿色、彩色”高度概括当地特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县1800年的万载,土地革命时期大部分为红色苏区,仙源是湘鄂赣省级机关连续驻扎时间最长的地方,前后一年又10个月。1932年4月15日,省委机关报《红旗》在此创刊,临时省委书记林瑞生兼任总编辑。比邓小平担任主编的《红星报》稍晚几个月。从中央苏区到湘鄂赣省,都高度重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确实是作为一项“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来抓。

红旗报社旧址原为王家祠堂建筑面积110平方米,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报纸旨在宣传党的政治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指导根据地党的工作;揭露国民党的造谣与欺骗,动员全省苏区人民参军参战,巩固和发展新的苏区。这不禁让我想起毛泽东说过的,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所谓宣传,就是要让大家都认为咱们好,别人不好。

没想到的是,4开2版的报纸,不仅辟有“国内外消息”“省区要闻”和“红军简讯”等栏目,发行约1500份,坚持编辑出版近70期。而且,报社负责编印《红旗小报》《政治消息报》《转变月刊》,颇有点现在媒体矩阵的味道。省委党报委员会还建立了党报通讯网,包括通讯员队伍和每月通讯一次的工作机制。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报纸配有漫画。“一切工作干部都是宣传家”,当地还有上演革命剧目的红色戏场,流传着许多革命歌谣。现存报纸上,一篇《送子当红军》的报道,可谓“短新实”,反映了纯朴文风、工作成效。

作为政协新闻人,站在这个革命先辈拿枪握笔战斗过的地方,不能不为在艰苦环境下,他们坚定信念、扎根群众、创新工作的精神所折服。

细雨霏霏,新征程中的万载,山山水水,生机盎然。虽天公不作美,未看到古城之夜的焰火,但我们不遗憾,因为见到了那个“放焰火”的人——年轻的市政协委员曾鸣。他留学归来,子承父业,视野开阔,带富一方,给传统花炮插上科技翅膀,更推向世界多国,成为江西一张靓丽名片

旧址前,脑海里挥之不去的,还有静立于宗祠展馆中的那几块厚厚城砖,它们经历了红五军三破县城的硝烟,见证了古城翻天覆地的巨变。与它们擦身而过的,是一对对着红军衣、带红领巾,前来游学的孩子们。

图|蔡丽蓉

面对此,红旗报的记者,不知道会怎么描绘这副多彩图画。我想,他们看到了,定会含笑不止……

编辑:王欢

审定:杜宁

签发:邹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