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口傩文化的起源,据当地杜氏家谱中“傩自周始”的记载来推断,石洞口的傩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石洞口现存的傩庙综合杜氏家谱中所述: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29年)由时任萍乡知县杜谷珍之子杜传芳倡头集资兴建,至今有622年历史,期间进行过几次重修。
傩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符号。随着历史的进程,它的内涵愈来愈丰富,覆盖面愈来愈宽,从原始的驱逐疫鬼,发展到驱恶、逐疫、祛灾、避难、镇邪、占卜、治病、求子、求财、祈禄、纳吉等等。随着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入和人类思维能力的逐渐提高,傩面具的形象也慢慢丰富起来,道、教两教神话中的人物、神诋、历史英雄人物、民间故事、传说人物,充实了傩面具形象队伍。逐渐朝着宗教化、世俗化、人性化、写实化的方向发展。据石洞口从事傩祭活动的老道士遗存下来的道书中所列举的明清时期傩神面人物有600多个,其中有天神、地神、冥神,历史人物、征战英雄。这些傩神除在庙中的神殿上挤得满满的外,凡居住在石洞口的百姓家都在家中设了神案,供奉着一两只或三四只傩神面具。真可谓家家设神案,户户有傩神。
石洞口的傩舞(旧时叫仰傩神、踩傩神或跳傩神)历史上就誉满萍城,并逐渐从娱神演化成人的文化活动。清乾隆年间有一位就任萍乡知县的胥绳武,写过一首咏傩《竹枝词》:“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里城外人,所幸太平有个事,顽随衡去跳傩神。”石洞口傩舞,音乐古朴,舞姿粗犷,色彩神秘,且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痕迹,不仅有着深奥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观赏价值,给现代艺术以借鉴和启迪,还为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人类学乃至东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活教材。
石洞口傩文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重新“出土”以来,先后被选入首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展览会、“中华百绝”博览会、南戴河“万博文化城”展览会、香港国际傩面具展览会、第五届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展览、展演,为提高萍乡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前些年应邀赴宝岛台湾参加客家文化活动月,傩舞“土地赐福”、“钟馗驱邪”和“和尚道士观风水”轰动了全台,十四家新闻媒体对石洞口的傩舞表演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石洞口傩舞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当了排头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先后有法国、西班牙、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多批傩学专家学者前来石洞口考察探秘。国内亦有不少傩学专家学者前来专访。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石洞口真可谓是傩文化的宝库,“三宝”(傩庙、傩面具、傩舞)圣地。
石洞口地理位置优越,距萍乡市区只有五公里,与秋收起义广场和安源纪念馆遥相呼应,形成了品字型的旅游框架。
目前,萍乡傩文化已成为国家AAAAA级古色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