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岳揽机围屋

大岳揽机围屋

大岳揽机围屋年代为清道光年,位于全南县大吉山镇大岳村墩下小组。2018年12月4日,大岳揽机围屋被公布全南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正门外墙向外延伸5米至河边,西北、西南外墙向外延伸5米,东南外墙向外延伸5米至公路。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高度8米,大岳揽机围屋,大岳揽机围屋简介,大岳揽机围屋-赣州市全南县大岳揽机围屋旅游指南

客家围龙屋最大景点 最大的客家围龙屋

1. 最大的客家围龙屋

“山悠悠,水悠悠,悠悠长风载归舟,灵光三绝五峰月,绿草清溪绕围楼,家乡在梅州。”一首动听的歌谣,把家乡梅州的美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梅州虽没有名山大川的大气、壮美,没有名镇名村的文化底蕴,但小家碧玉的她同样有着美得令人窒息的一面。梅州地区深山中仍有许多美丽的小山村,这里林木茂盛,山清水秀,田园农舍,村民过着恬静舒适的生活。

2. 客家围龙屋简介

客家围屋,又被称为围村、围村屋、围屋村、土围、围堡、客家围等,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

客家围屋的类型主要有围楼、围寨、围龙屋、四角楼等,在形式上主要有方形围屋、半圆形围屋、圆形围屋。

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形成了围龙屋、围屋、走马楼、五凤楼、土楼、四角楼等,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3. 客家围龙屋建筑风格

特点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1.坚固性

  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现仅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说明。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2.安全性

  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

  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细长石窗,三楼四楼和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了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柜、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来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安然无恙。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这一切都使匪敌久攻不下。至于那些四角建有高耸碉楼的“四点金”,更是领盗匪望而却步。

  3.封闭性

  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 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

  4.合族聚居性

  客家土楼,围龙屋,五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永定“承启楼”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难怪日本一位建筑学教授看了永定土楼后写道:“这动人的客家土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

  如此庞大的民居,正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的特点。“承启楼”最多时曾住80户,600多人。家乡罗氏围龙屋,有300多个房间,为罗氏50户人家,350人所共居。住户虽多,但由于房间、厅堂、天井也多,能以厅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间组成一个个生活小单元,又令住户各各得其所,显得幽雅,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土楼、围屋的“心脏”——祖宗祠堂。这里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的地方。逢年过节,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种供品,到这里祭祀祖先。男儿娶亲,须在祠堂拜天地,叩祖先,宴宾客。闺女出嫁,向列祖辞行后,方可罩上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大圆匾出阁。老人谢世,祠堂成了举哀发丧的灵堂。就这样,一座祠堂将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4. 客家人的围龙屋

圍籠屋,本身就是以防御安全為基本訴求的建筑形式,她生動的體現出了客家人深刻的精神特貭和人文氣質内涵。即,客家文化,正是建立在以道教(天人合一,如”易學風水”應用)和儒教(宗族倫理道德)為基础的正统中原古漢族”家國文化”,在南方最好的傳承。

5. 客家围龙屋的古文化

客家土楼是客家人世代相袭、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是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围龙屋、客家土楼)三大类别之一,主要有福建客家土楼和广东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的永定、南靖、诏安、平和和粤东的饶平、大埔、蕉岭等地

6. 客家围龙屋在哪

闽南客家土楼的造型其实变化很多,但最常见的还是圆形和方形。除了造型的区别之外,福建土楼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部有通廊的客家土楼,还有一种是内部单元式的闽南土楼。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两座土楼从外观上看毫无区别,而内部却完全不同。内部有通廊有很好的公共性,内部自成单元则更强调私密性。

福建土楼的特点是单体建筑又体量庞大,从建筑原理上说:夯土墙和木结构共同承重。因为居住和防卫合为一体,所以土楼外部环周的夯土墙特别坚固。土楼外周夯土墙高达十几米,厚度从一米到数米不等,以卵石或古块堆砌墙脚。土楼外墙上遍布射击孔,并且一楼和二楼没有对外的窗户,这都是为了防卫和抵御。一座土楼只有一个大门,大门是木质的,又厚又重,还要包上铁皮。门顶上还有注水孔,这是为了防御火攻。土楼内部有水井、有粮仓,可以长期固守。

从外部环境来说,土楼往往与自然环境结合得非常完美巧妙,总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山谷间的狭小平地,然后就地取材建起土楼。土楼内部也和中原传统建筑一样有中轴线,布局对称,在中心位置设立祖堂。岁时祭祀祖堂礼仪很隆重。但是在居住时往往又一个大家族几百人各个家庭不分长幼尊卑,环周平均布置居所,这一点又和传统的尊卑观念不同。

7. 客家围龙屋有什么特点

赣南的客家围屋形状多为方形、半圆形以及圆 。

1.赣南的客家围屋形状从平面上还可分“口”字形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赣南围屋都是两三层,为悬挑外廊结构。

2.赣南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3.客家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圆形围屋,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葩。它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广东 饶平县、大埔县。 其中以永定区和南靖县内的客家土楼最具规模,造型也最为壮观,永定客家土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内。

8. 客家围龙屋地理环境

兴宁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东北部兴宁盆地,广梅汕铁路,梅河高速线上,毗邻江西省。全市人口中绝大部分为客家人,当地民居、民俗和方言都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历史  古代属龙川县地。东晋置兴宁县,以境内宁江而得名。此后这里逐渐发展成广东、江西、福建交界处的地区性重贸中心,曾有“小南京”之称。1994年撤县设市,由地级梅州市代管。 宋末元初,文天祥曾在兴宁组军抵抗元军。 明代才子祝枝山55岁时授广东兴宁县知县,63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由于不满官场腐败之风,一年后他就借故辞官,回故里度残年。  晋置县,因兴宁江而得名。一说县内兴旺无内患而得名。  兴宁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龙川分治而立,县辖区有今五华、兴宁全境以及龙川县东部和紫金县东北部。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数次析古兴宁置齐昌县(府),辖境多次变迁。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分设长乐县(今五华县)後,县境相对稳定。1958年冬,平远县并入兴宁,两年后复置平远县。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兴宁隶属梅州市。1994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兴宁撤县设市,为县级市,由梅州市代管。从此,兴宁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拉开了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迈进的序幕,为建成“经济繁荣、科教领先、社会安定、生活小康、中等发达”的粤东商贸新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0年,兴宁市辖28个镇:兴城镇、宁中镇、宁新镇、宁塘镇、龙田镇、坜陂镇、坭陂镇、叶塘镇、新陂镇、刁坊镇、北镇、合水镇、石马镇、罗岗镇、罗浮镇、黄陂镇、黄槐镇、岗背镇、坪洋镇、大坪镇、叶南镇、永和镇、径南镇、径心镇、新圩镇、水口镇、下堡镇、宋声镇。总人口871507人,各镇人口: 兴城镇 86332 宁新镇 39996 宁中镇 38753 宁塘镇 16623 新陂镇 44889 刁坊镇 35282 坜陂镇 15312 永和镇 33872 径南镇 11614 径心镇 13534 坭陂镇 44514 新圩镇 28238 水口镇 28025 下堡镇 12495 宋声镇 6751 罗浮镇 38622 罗岗镇 52973 黄槐镇 30814 黄驶镇 40429 岗背镇 22544 坪洋镇 10120 龙北镇 15577 合水镇 13304 龙田镇 35350 石马镇 26227 大坪镇 40348 叶塘镇 40348 叶南镇 22931 福兴虚拟镇 24145 四望嶂矿务局虚拟镇 1545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兴宁市辖28个镇(兴城、龙田、合水、岗背、龙北、黄陂、黄槐、宁塘、石马、径心、永和、宁新、沥陂、坭陂、新圩、水口、刁坊、新陂、叶塘、大坪、罗岗、罗浮、宁中、径南、下堡、宁声、叶南、坪洋),470个村委会 58个居委会。  2003年,兴宁市辖28个镇(宁中、径南、下堡、坪洋、宋声、叶塘、兴城、龙田、罗岗、罗浮、黄槐、黄陂、岗背、合水、石马、大坪、叶南、新陂、宁新、径心、泥陂、水口、刁坊、宁塘、坜陂、新墟、龙北、永和),共有27个居委会、470个村委会,10941个村民小组。面积2104平方公里,人口111.34万。  2004年,撤销宋声、下堡镇,并入水口镇;撤销坜陂镇、并入坭陂镇;撤销径心镇,并入径南镇;撤销岗背镇,并入黄陂镇;撤销坪洋镇,并入大坪镇;撤销龙北镇,并入合水镇;撤销叶南镇,并入叶塘镇;撤销宁塘镇,并入宁中镇;撤销兴城镇、宁新镇,设立福兴、兴田、宁新3个街道办事处。撤并后兴宁市共有17个镇(龙田、合水、黄陂、黄槐、石马、永和、坭陂、新圩、水口、刁坊、新陂、叶塘、大坪、罗岗、罗浮、宁中、径南)和3个街道(福兴、兴田、宁新)。  截至2008年2月20日,兴宁市辖3个街道(兴田、福兴、宁新)、17个镇(龙田、合水、黄陂、黄槐、石马、永和、坭陂、新圩、水口、刁坊、新陂、叶塘、大坪、罗岗、罗浮、宁中、径南)。编辑本段地理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扼东江、韩江上游,地跨东经115°30′至116°,北纬23°50′至24°37′。北部与江西省寻邬县毗邻,东北部与平远县、梅县相接,东部与梅县交界,南部与丰顺县、梅县相连,西北部与龙川县相邻,西南部与五华县接壤。全市总面积2104.85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兴城镇位于300多平方公里的宁江盆地中部,是粤、赣、闽三省陆路交通枢纽,粤东北部主要商品集散地,梅州市次中心城市,兴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规划面积51.9平方公里,至2003年建成面积12.8平方公里。兴城距广州377公里,至深圳347公里,至汕头185公里,至韶关407公里,至江西寻邬县128公里,至福建龙岩282公里,至梅州城区57公里。全市年平均气温21℃,降水量1540毫米。  兴宁处于粤东北山丘地带,受北东至南西走向的莲花山脉和罗浮山脉控制。最高峰阳天嶂海拔1017米,最低处水口圩镇海拔100米,高低差917米。地形地势总趋势是北西向南东逐渐下降,而南部则由南向北递降。南北狭长,北起阳天嶂,南至铁牛牯峰(海拔998米)直线距离100公里;东西最宽处,径心分水坳(海拔400米)至叶南筠竹坳(海拔300米)直线距离36公里。境内四周山岭绵亘,中部为300多平方公里的断陷盆地。整个市(县)境形似扁舟。地貌类型主要分为5类: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其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阶地、台地等3类占总面积的38.1%;海拔200米至400米的丘陵占49.69%;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地占12.21%。  兴宁北部的罗浮镇属东江流域,镇内河溪均流入东江上游的渡田河。其余28个镇属韩江流域,镇内46条河溪水流入韩江上游的梅江。宁江(古称左别溪)贯穿兴宁南北,是流域面积最大的梅江支流,北起江西寻邬荷峰畲,南至水口圩汇合梅江,全长107公里,从合水至水口主干河道长57.5公里,沿途接纳32条山溪小河,流域面积1364.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  兴宁属南亚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常年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达38.3℃;常年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11.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7至零下6.4℃。年平均降雨量1540.3毫米。夏季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41.5%。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8小时。风向比较稳定,以西北风频率最高,东南风次之。自然环境优越,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宜耕宜牧,具有发展农、林、果、牧、渔等各业的有利气候 件。编辑本段资源  土地资源。全市315万亩土地,坡度在25度以下的宜垦面积占73%。  水资源。兴宁位于莲花山脉北坡,为背风地带,降雨量相对偏少。据水文观测资料推算,境内各流域多年平均产水总量31.93亿立方米,年蒸发量15.8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13.48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量19.81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量7.96亿立方米,平均产水量每平方公里64.8万立方米,每亩平均432立方米,相当于梅州地区每平方公里产水量80.6万立方米的80.4%。  动植物资源。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动物有100多种,植物600多种。  矿产资源。兴宁是广东省重点矿产资源市之一,现已初步探明有33种矿产230多处矿点。无烟煤、磁铁矿、石膏矿、钒钛磁铁矿、石灰岩矿、萤矿、硫铁矿、稀土矿、铀矿、钴等较为丰富。其中,无烟煤储量1.47亿吨,占梅州市总储量的52.6%,曾被国家列为重要产煤基地;钒钛磁铁矿已初步探明可开采储量1亿多吨,远景储量4.5亿吨;磁铁矿2280万吨,石膏矿4800多万吨,萤矿近200万吨,石灰岩矿5000多万吨,稀土矿分布面积621平方公里。此外,还有丰富的矿泉水和地下热能可供开发利用。  旅游资源。兴宁山青水秀,自然景观有神光山、合水水库、鸡鸣山、和山岩、径南黄蜂窝茶山、罗浮渡田河、宝山、铁山嶂、狮子岩、温泉等。合水水库已列入《中国名胜风光大辞典》。人文景观景点有客家围龙屋、大成殿、文峰塔、人民公园、明星公园、明珠文化广场、凤英长廊和客家文化研究大师罗香林、民主革命先驱何天炯、地震学家李善邦、画家罗清桢等名人故居。

9. 最大的客家围龙屋是那黑

赣南的客家围屋形状多为方形、半圆形以及圆形。

赣南的客家围屋形状从平面上还可分“口”字形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赣南围屋都是两三层,为悬挑外廊结构。

10. 客家最大围龙屋在哪里

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客家民居经典的三大样式(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之一,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客家围屋始建于唐宋,兴于明清,是先如今保存最多的一种客家建筑。唐宋时期连年战乱,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迁徙,客家寓为客居他乡之意,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我们知道唐宋时期江南除了一些水利发达地区有出现城市的缩影,其他地区都是深山老林,猛兽出没,这些被迫南迁的客家人想要寻找的一个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远离威胁围屋孕育而生。

大连机场周围旅游景点 大连机场周围旅游景点推荐

1. 大连机场周围旅游景点推荐

你可以从机场溜达出来,向左边走你可以看到路边上有不少饭店,好的有海中全和福瑞祥,再就是机场一出来好象有个“机场饭店”我爸说那里不贵!

2. 大连机场附近好玩的地方

小平岛位于大连西南海岸,旅顺南路的发端处,距大连市级商圈青泥洼桥 17 公里,距机场 18 公里,距旅顺口28 公里,紧邻大连市学府区、软件园区、属大连市高新园区规划地。 依山傍水,环境不错,没什么好玩的,可以去吃吃海鲜!

3. 大连机场周边

贵的15000 第五郡便宜的7000多 军产房一般的在8000——12000左右吧 新房 像是鑫境界 橄榄季等

4. 大连机场附近的景点

大连地铁2号线北起机场,南到海之韵公园站。海之韵是大连的著名旅游景点,附近的站点有东海站,会议中心站。会议中心站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威尼斯水城,游艇码头等知名景点。每年夏天都是游客打卡的必经地。这里也是大连新兴起的高端住宅区。

5. 大连机场周围旅游景点推荐大全

1、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4A景区

圣亚海洋世界,位于大连市星海广场西侧、星海公园内,毗邻游艇码头。圣亚海洋世界以展示海洋动物为主,馆内有众多奇特鱼类、珊瑚、极地动物。景区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内有圣亚海洋世界、圣亚极地世界、圣亚深海传奇、圣亚珊瑚世界、圣亚恐龙传奇五大场馆,馆内项目结合高科技模仿海底、极地情境使游客身临其境,是一处集海洋极地环境模拟、海洋动物展示表演、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

2、大连星海公园

星海公园原名“星个浦游园”,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区西南部,面朝大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开放式海滨公园,被称为大连市区较大的“消暑乐园”,由陆地公园和海滨浴场组成。公园整体分为游览区、休息区、儿童游乐园和海水浴场四部分。水上乐园里有高台滑水等娱乐设施,较为著名的游乐项目是海上蹦极,蹦极高约55米,下面即是海面,可以给人无与伦比的刺激之感。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

3、大连现代博物馆 4A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大连博物馆始建于1999年11月,是一座以“现代”冠名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大连市开启21世纪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博物馆共有五层,占地2.16万平方米,主体高度22.7米,为中西合璧的现代风格,外型为方正的围廊列柱式现代欧式结构,东西两侧纯白套黑,顶部是弧型玻璃拱顶。大连现代博物馆通过史诗般的恢宏气度、博大精深的陈列内容,将大连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给了世人。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会展路10号

4、大连自然博物馆 4A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大连自然博物馆始建于1907年,是一座集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拥有27万平方米海域的博物馆。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一座坐落于海边的现代欧式风格建筑,展馆部分主要分为四层,设有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辽西古生物化石等12个主题展厅;馆内收藏有各种标本近20万件、珍贵标本6千余件,其中海洋生物标本和“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为该馆特色。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西村街40号

5、大连和平广场

和平广场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在星海广场北面不到1公里处,是中国东北较大的一家广域型美式购物中心,广 占地5.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广场以五星级奥纳电影城、乐购大型综合超市、银泰时尚百货、国美电器、方特科技乐园五大主力店为主体,配以十八家旗舰店以及数百家品牌专卖店,构筑起充满活力、井然有序的商业空间。和平广场融合了购物、娱乐、美食、休闲、文化、教育、旅游、会展、服务九大主题和功能于一体。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高尔基路

6、星海MINI嬉雪乐园

星海Mini嬉雪乐园是大连首个定位于城市中央的雪板滑雪,雪场内设置了更为丰富的滑雪及嬉雪项目,如国外比较流行的单人雪圈、双人雪上飞碟、三人雪上飞碟、手持雪球器(打雪仗)无动力雪地摩托、雪地滑板、雪地爬犁等,是一座适合初学滑雪者、年轻情侣、青少年、特别是全家共同参与定位开心雪场。星海Mini嬉雪乐园位于大连星海湾会展一期下沉广场,交通发达,城市四区任何位置都有便利的交通线路抵达,今年冬天您可以约上三五好友,走出沉闷的办公室或周末带上家人和孩子走出户外、来到星海MIni嬉雪乐园畅快地嬉雪、玩雪。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星海广场会展路18号

7、大连广播电视塔

大连广播电视塔坐落于市中心劳动公园南侧绿山之巅,既是一座专业的发射塔,也是拥有观赏大连城市风光第一高度和较佳视点的景点。塔体高190米,加上山高,海拔近400米。塔形为12边形,是世界上首次采用空间桁架的钢塔,造型新颖,风格独特。它屹立在大连的最高点,也是观赏大连全景的好去处,每年到电视塔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它独特的造型与劳动公园融为一体,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126号

8、大连贝壳博物馆

大连贝壳博物馆新馆,是世界上规模比较大的贝壳博物馆,馆内拥有贝类标本八千多种五万多枚,古生菊石化石三千多块。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珍奇贝壳5000多种将在这里展出,是世界展品数量较多的贝壳博物馆。在这5000多种贝壳中,有来自新西兰、阿根廷、西班牙、摩洛哥、马来西亚、斐济、菲律宾等四大洋三十几个国家的个人采集与求购者之手,也有来自日本、台湾和美国的贝类学家、贝类学会及贝壳收藏家之馈赠或交流。是目前国内罕见的集贝类研究、科普教育、展览与展示、收藏与国际交流为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星海广场百年城雕西北侧D区2号

9、郭安娜、刘长春旧居

郭安娜、刘长春旧居坐落在高尔基路193号、195号,建于1935年前后,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在这个城市,像这样的民居曾经随处可见。它因为普通平常,因为聚集成街巷,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高尔基路两旁茂密的梧桐树下,至今仍排列着许多这种和风欧式二层小洋楼。这里曾居住过一个创造历史的男人和一个安守爱情的女人。这个男人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刘长春住小楼西侧,东侧则住着郭安娜,她是郭沫若的日本妻子,她和长子郭和夫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高尔基路193号、195号

10、星海公园沙滩

星海公园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区西南部,星海广场西侧,分为游览区、休息区、儿童游乐园、海水浴场四部分。星海公园沙滩位于大连海滨风景区西部星海湾景区中部的星海公园内,海岸线长800余米,海滩总面积为4.1万平方米。东西两端各有一座海拔15米伸入海面的半岛形成一钳形海湾,湾内滩平浪稳。星海湾浴场是中国较大的人工海水浴场,弧岸全长1387米,面积20万平方米。浴场海滩由北 河运进的45000立方米优质沙铺垫而成。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区西南部

6. 大连机场周围旅游景点推荐一日游

机场到和平广场:710路(周水前站下车)-6路(和平广场站下车)和平广场到老虎滩,打车半个小时,23元钱以内去金石滩,只能在火车站坐轻轨 买到金石滩的票,从火车站到金石滩,要一个小时

梅州围屋景点 梅州大围屋

1. 梅州大围屋

围屋人家

2011年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出品电视剧

《围屋人家》由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客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打造,以客家民俗、民居、典故、旅游、饮食、人物、时事等为题材,对故事进行全新演绎,以情景小喜剧的形式拍摄制作,反映客家风情、弘扬客家文化,融风土人情、时事政治、娱乐评论为一体。剧作风格力求高雅、幽默,让观众观赏娱乐之余,更多的了解客家文化、社会现象。

于2011年6月1日在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开播。

2. 梅州围龙屋

梅州市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和“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的美称,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临潮汕,北接福建龙岩和江西赣州,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誉称世界的“客都”,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垍頭條萊

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支特殊民系,两千多年来,中原地区的汉人因逃避战乱、饥荒、迫害或因政府调迁大量南迁,集中定居在闽、粤、赣地区,又进而扩散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各地。相对于这些地区的原居民而言,他们是客,因而称为“客家人”。

在客家人的迁移历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由于元代梅州的原居民畲族人起义抗元失败而大量外逃,至明代梅州已不设“畲官”,几乎全为客家人所占据,成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区(现在仅在大埔有少量畲族人居住)。从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这两个方面而言,梅州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被誉为世界的“客都”。(福建龙岩、江西赣州也是客家主要聚居区。)

梅州有较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长潭风光、五指奇峰、合水湖山、神光映照、阴那雄姿、泮坑飞瀑、梅江秀色、三河盛景、益躺群岛、丰溪林海、汤坑温泉、雁南飞茶田等,各具特色,如诗如画,绚丽多彩。围龙屋、走马楼、五风楼、土围楼等客家居民建筑,造型独特,结构巧妙,值得一游,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灵光寺、元魁塔、狮塔鼓楼、“父子进士”石雕牌坊、梅州学宫、华侨博物馆等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1965年,郭沫若先生来梅州视察时,留下“文物由来第一流”的赞美诗句。

游览梅州,你还可以欣赏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品尝正宗的客家美食,学说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感受客家人尊师重教、勤劳热诚的人文精神,泡一泡有益身心的温泉,带上一些客家娘酒、白渡牛肉于和平远梅菜开心而归。

3. 梅州的围屋

广东的以围龙屋为代表主要分部在梅州,河源。惠州,深圳一带也有少量现存的。福建以龙岩的土楼为代表。江西赣州的以方型,半园型,八卦型为多,整个赣州客家围屋现存还有六百多座。赣州又以龙南的最多,被评为‘’客家围屋之乡‘’。龙南以关西新围,燕冀围,乌石围。栗园围的八卦围为代表!

4. 梅州围屋景点在哪

形状多为方形、半圆形以及圆形。

赣南的客家围屋形状从平面上还可分“口”字形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赣南围屋都是两三层 为悬挑外廊结构。

赣南围屋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又称围龙屋、围屋、客家围等,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5. 梅州最大围龙屋

广东省梅州市 五华县水寨镇坝美村

年代:始建于明朝初年,至今有641年历史。

地址:五华县水寨镇坝美村。

规模:占地3.5万平方米,六横六围结构。

价值:为梅州市乃至广东迄今发现的最大围龙屋,在国内也很罕见。

在该县水寨镇坝美村惊喜地发现一幢名为王监公祠的庞大古围龙屋,经现场测量,这幢始建于641年前现为六横六围结构的围龙屋直径长126米,深(含门口半月形池塘)278米,占地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规模相当于早先发现的梅县最大的客家围龙屋丙村仁厚温公祠的3倍。

据中国客家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这幢庞大的古围龙屋为梅州市乃至我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围龙屋。消息一经传出,这座过去一直深藏在楼宇和竹林之中的庞大古围龙屋一下子成了众多专家学者和猎奇人士的访古寻幽之地。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这幢庞大的古围龙屋为标准的客家围龙屋架构,基本保存完整,门前的半月形大池塘与围龙屋刚好合成一个巨大的圆。围龙屋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栋大厅、左右各“六横六围”,现在保存较完好的有“五横五围”,第六围稍有缺失。

围屋祖祠大厅为石柱梁架结构,悬山瓦顶,灰沙夯墙,完好保留着鲜明的明代建筑特色。整座围龙屋有6条天街,第六层围龙屋前的天街长达近500米,村民漫步从头走到尾几乎要二三十分钟。而祖祠后的花头(围起来的空地)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围龙屋正门的晒谷坪也有1000多平方米。围龙屋正门两旁的两口古井保留完好水质甘甜,村民至今仍在使用。目前这座庞大的围龙屋里只留下20户村民居住。

解构王监公祠

坝美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周耀宗告诉记者,王监公祠是周家七世开基祖屋,始建于明朝初年(1368年),距今已641年,现存房间有386间。其中,正屋上七下九有32间。青龙片保存尤其完整,整个建筑占地面积近3.5万平方米,光门前的半月形大池塘便有14亩。

6. 广东梅州围屋,景点图片介绍

谢谢提问。

首先梅州围屋是客家特色的代表建筑物,四周围成一个圆形的建筑物,古代为了防御而设计成圆形,到目前为止属于历史文物。

而且这种建筑物是属于一个大家族的而不是属于个人的,其次客家围屋的建筑面积非常大,加上前面的鱼塘会超过一万平米,再加上其为历史建筑物,是不能买卖的。

就像我们家族的围屋,始建于明朝,拥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大家都已经搬离了围屋,但是每当祭祀或过年过节是所有村名都会自动聚集在这里,红白喜事大家也会在这里办。

所以客家围屋是历史文物,属于整个家族,不能买卖。

7. 梅州围屋图片

龙南客家围屋是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是研究明清时期赣南及整个客家民系社会历史极其宝贵的载体。客家围屋的设计风格。建筑美学以及围屋中大量精美的木雕、石刻、绘画对联词句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学艺术韵味。因此,围屋又是客家文化艺术的综合载体,是研究传承中原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关西围和杨村燕翼围是龙南乃至赣南客家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这两座围屋与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广东梅州的围拢屋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8. 广东梅州围屋

梅州看客家围屋济济楼, 座落于新梅县城行政建设区梅花山下的济济楼(属程江镇车上村辖),是一座建筑规模庞大、占地广阔的客家民居府第,广东省梅县客家文化博览中心。该位置距火车站约7公里,可以打车前往。

9. 梅州市区最大的客家围屋

“客家”原是当地土著居民对客居的外来户的称呼。“客”与“主”的身份原本是相对的,外来的人住得久了,慢慢变成老客,最后终于反客为主。客家人在举家迁徙的过程中既保持了原籍优良的居住传统,又融合了当地新的生活气息,这使得他们有了由守反攻的资本。

围屋 客家人的堡垒

赣南是指今天江西南部的18个县市区,面积大约有3.96万平方公里,人口达790万。赣南客家民居年代久远,最早的可追溯到明代的晚期。现存的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

围屋是赣南客家名居的一个典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围屋的大门门额上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

围屋以龙南县的最具代有性,也最为集中,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在形式上,除大量方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结构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体量上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形围屋——关西围屋,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白围(俗称“猫柜围”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

典型的围屋,平面为方形,四角构筑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外墙厚在0.8至1.5米间。围屋立面高二至四层,四角炮楼又高出一层。外墙上一般不设窗,仅在顶层墙上设有一排排枪眼,有的还有炮孔。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围内必设有一至两口水井。

围屋的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它与闽粤围楼最大的区别是:赣南围屋的防御功能更为完善,围屋四角所建的炮楼,其功用显然是为了警戒和打击已进入墙根或瓦面上的敌人。

围门的设计上,也体现了防卫万无一失的特点,故一般在板门之后,还设有一道闸门,有的围屋则在闸门之后,还设有一道便门,板门之前再设有一道“门插”(栅栏门),为防火攻,门顶上还设计有漏水孔。围屋的外墙高大厚实,没有窗户,只有对外射击的枪眼。围屋四周有象碉堡一样的角楼。赣南的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房”。厅是房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幢大房子,这种构建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的民居。

逼出来的“燕侣比翼”

在众多的围屋中,龙南“燕翼围”是赣南客家围屋中最高的一座。明末清初,粤赣边境的杨村时有战火。家道殷实的赖福之和弟弟上赠、上球,奉祖辈之嘱外出避难。他们的第一选择是位于黄塘高围的亲戚家,岂料对方无义,竟然杀害了前去探问的人。兄弟们只好改奔黄牛石避乱。待事息返乡,看到满目疮痍的家乡,遂萌生了建造高守围屋的构想。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这个浩大的工程正式开始,在之后的27年间,燕翼围不断壮大,最终修建完成。竣工后的围屋呈方形,四层高15米,长42米,宽32米。建筑总面积1344平方米,共有136房间。围屋的功能区分配非常清晰,一层为膳食处,二三层为居室,四层则是用于战略防御的战楼,共有5 8个枪眼。围门有三层,门口有一生活用井,围内有两口暗井(平时以土埋之),一为水井,另一为粮库井。因为高大易守,可闭关自守一年不出围,而有“高守围”之称。公元1849,当时的府台大人周玉衡应邀来围屋做客,看到围屋主人相敬如宾、便题字“燕翼围”取“举案齐眉,燕侣比翼”之意。围屋自此便有了今天的称呼。

比出来的关西围

关西围是赣南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围屋。它的开基祖是徐名均,俗称徐老四。因为姐姐嫁入燕翼围而有机会常常去那里做客。看到雄伟的燕翼围,争强好胜的他便暗暗决心有朝一日要盖一座超越它的围屋。

他天资聪慧,在姐夫的资助下,木材生意日渐兴隆。而后来偶然得到的一块免税牌使他如虎添翼。很多商人归附在他的“西昌”门下,他也因此财源滚滚,为西关围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座围屋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九米,厚两米,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整体结构如同巨大的“回”字,共有主房124间。

照壁的后面是围主徐老四修的戏院。传说每次开戏,他的大夫人诰赠五品宜人的赖氏便沉醉其中,此时徐老四边从西门溜出,与他的另两位张氏夫人到小花洲喝酒赏月。

客家文化:“移民”的精英聚落

有资料显示,客家人构筑的围屋,源于东汉的坞堡。这种建筑形式在两晋南北朝时曾盛行中原。客家人聚族而居、耕战结合的习惯,就源于那个时代。围屋几乎就是客家的象征,客家人可以不住围屋,但住在围屋里的,一定是客家人。

赣南史称“南抚百越,北望中洲,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唐末五代时,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外来移民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土著居民,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成分和文化结构,于是,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

住在围屋里的客家人,过着一种聚族而居的生活。这是一种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的传统生活。在一个大围屋里,常常住着几百甚至上千的人,他们同姓、同宗,有的还是同一祖先的直系血缘后代。当围屋容纳不下时,长子的一支就被留在老屋,其他儿子则分出去再盖新屋。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客家人由于是迁徙才寻觅到安家的处所,所以勤奋、勇敢、智慧、与环境做斗争,是他们的品质。经过无数岁月的积淀,他们终于开创出了大好的局面: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客家人有“东方犹太人”之称,他们在各自的阵营里发挥着惊人的创造力。

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他们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TIPS:

客家先民的6个“移民”时期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6次大规模的南迁:

1.秦始皇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 后两批南下的秦兵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2.东晋时期 东晋“五胡乱华”时期,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

3.唐末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

4.宋南渡时期 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

5.明末清初时期 当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

6.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10. 梅州大埔围屋

三河“八一”起义纪念碑、大东花萼楼围屋、湖寮泰安楼围屋、枫朗西岩山度假村(茶场)、西河张弼士故居、湖寮西湖公园、虎山公园、登山公园百侯蔡仙人大峡谷。大东千亩梯田。大埔九寨沟(甜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