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护生寺

会昌护生寺

会昌护生寺,原名护生庵,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5华里,地形平坦,车辆可直达寺前。

护生寺,始建于明朝(1368年),开山始祖为成与和尚。据说成与和尚出家前是个福建木材商人,有一次,他的木排泊在林岗坝湘江河上等水,晚上听见岸上有鸡鸣狗吠之声,似有人村,而白天并没有发现村舍,岸上是一片荒地、沙滩,荆棘丛生。一连几个晚上都是这样,商人甚感奇怪,于是上岸认真察看,发现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后山连绵起伏延伸而来,临水而止;河滩两侧,山峰突起,如钟似鼓,分明是左右护卫;宽阔澄碧的湘江河,宛若长龙蜿蜒而过;前山岗峦簇拥,中案朝拱。相传,每逢春夏大雨之时,水涨沙滩高,从不会被大水所冲淹。他想如能在此建寺庵诵经,真是自己的造化,也是一方百姓的福德因缘。于是商人向菩萨祈祷,此次若能一帆风顺则捐资建寺庵,并出家侍佛。几天后,木排顺风顺水,直达南昌,并高价出售,令他惊喜的是,木排卖掉一层,又从水中浮起一层,因而大赚一笔,回到林岗坝,立即兴建寺庵,取名护生庵,乃祈求菩萨保护众生之意。

清朝顺治年间,当代高僧玉琳国师的嗣法门徒闲谷大师应会昌知县的邀请,来寺驻锡-,并修茸扩建。寺庙座西朝东,砖木结构,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祖师殿、地藏殿、钟鼓楼、僧寮等大小殿堂80余间,占地面积约8亩并有谷田20多亩,放生鱼塘4口,建筑精巧,规模宏大,寺产丰饶,在本县实属罕见。

“文革”期间,古寺也难逃浩劫,寺内菩萨被毁,香火断绝,寺院荒芜,成为县农场和良种场的用地及用房。古寺经历劫难后,1988年,因某单位兴建办公楼,把这一所千年古寺毁于一旦,只留下随处可见的石墩、石门、石窗,向人们默默地展示古寺的兴衰。

1977年,经省、县主管部门的批准,古寺成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由释继法法师出任住持至今。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建设美丽昌吉 | 保护湿地 守护未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昌吉系列报道之六

保护湿地 守护未来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夹河子水库南端,水域被密密匝匝的芦草分割成形态各异的块状“水田”,呈现出碧水连天的美景。(刘伟 摄)

在我们生活的地方,星罗棋布着一湾湾烟波浩渺、水草摇曳、鱼鸟富集的湿地水域,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源,帮助我们调控干旱、风暴和洪水,滋养孕育着丰富的生态物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

今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这样美好的景象被形容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州通过退耕还湿、建设湿地公园、加强湿地监测管护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全力守护着我们的美好未来。

截至目前,全州湿地总面积扩大到了107.3万亩,种类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在我州各类湿地上繁衍生息,我们从湿地上收获着良好生态馈赠的各种红利,共同创造着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幸福未来。

退耕退牧还湿 收获美丽宜居环境

6月17日,置身于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内,空气清新,碧波荡漾,水鸟如织,快乐栖息的各类水鸟或在滩涂上觅食,或在晴空翱翔……美丽的风光使这里成为了人们心之向往的地方。

在湿地周边居住了50多年的村民哈力汗·加依尔贝克,见证了玛纳斯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变。他说:“以前没有保护的时候,湿地被周围的农户开垦成田地,水浇了田,牧民们也将这里当作了牧场,因此湿地越来越小,水越来越干涸。多亏了政府早早开始保护补救湿地,才保住了这一方宝地。”

哈力汗·加依尔贝克所说的保护补救工作,指的是2009年玛纳斯县在我州率先启动的湿地公园建设工作。2010年,县政府划定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范围。2012年,玛纳斯县启动退耕还湿、退牧还湿、退塘还湿、植树造林等工作,县政府按照每年每亩500元的标准向农民承包属于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

通过实施经济补助和思想教育工作,当地农牧民纷纷退耕、退牧、退塘还湿,让利于生态建设,因此收获了如今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近年来,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水面扩增至6万亩、水草地扩大至6万亩、芦苇荡扩增至3万亩、次生红柳灌木林及天然胡杨林增加至2万余亩。

“退耕还湿后,湿地变大了,水草丰美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也能享福了!”哈力汗·加依尔贝克高兴地说。

湿地不仅可以蓄存洪水,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还可诱发降雨,用于补给水资源。正是因为这样,不断保护修复湿地,能够让我们世世代代享用宜居的生存环境。

近年来,我州不遗余力地实施各项保护修复工作,初步建立了以湿地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内湿地、水库、河谷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体系。其中,正在建设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呼图壁大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吉木萨尔的北庭国家湿地公园和阜康特纳格尔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保护动植物 守护自然和谐家园

具有良好生态的湿地是陆生和水生动物生存栖息地,对于保护多样物种、维持生物链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湿地更好发挥这一作用,近年来,我州全力开展各项工作,以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呼图壁大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均建立了监测工作机制,每月定期实时监测,详细了解湿地公园内植物生长状况和动物增加的种类和数量。同时组织专职管护人员在湿地保护区内巡查,制止查处破坏湿地资源、乱采乱猎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行为,并想方设法保护救助野生动物。玛纳斯县于2014年9月1日在全州率先出台实施了《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在法律保障下,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和恢复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湿地公园正在逐渐成为更多野生动植物温暖的家园。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如今共有野生动物331种、维管植物200余种,占新疆湿地植物总数的45.3%。每年春秋季节,数万只灰雁、鸿雁、野鸭、鸬鹚等在此觅食。在玛纳斯湿地越冬的大天鹅、白鹭候鸟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大天鹅数量已由2011年的30余只增加至632余只。呼图壁大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野生植物100余种、动物300余种,其中近200种鸟类是重点保护物种。

随着普法宣传和生态意识的提升,周边居住的农牧民纷纷主动成为湿地守护者,谱写了一个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人故事。

一些退耕还湿的农民在湿地公园当起了管护员,保护在此栖息的生灵。每年冬季来临前,他们都会在湖边放置多个食槽,每天固定时间投食,并在严寒天气里,在湖面人工破冰,为越冬候鸟提供提供食物和水源。

发展湿地旅游 共享生态保护红利

近年来,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了红柳滩景区、植物园景区、天鹅缘景区、雁飞台景区、老海子景区,铺设木栈道和柏油路,建成了9个观景台、2座观鸟台、野生动植物展馆、科普廊道、科普宣教中心等基础设施,更加秀美的风光和舒适的观赏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美丽的湿地满足了游客们的精神需求,而在湿地周边生活的农牧民也因此获益,如今他们还依靠湿地做起了红红火火的旅游生意。

2017年,玛纳斯湿地周边的下八家户村通过村民大会,确立了以湿地公园为载体、发展乡村生态游的发展思路,启动了修建景观渠、小游园,以及鼓励农户改造房屋开办农家乐等工作。村民马兵紧抓这一机遇,投资5万元,将自家闲置的院落改造一新,经营起了农家乐,他在自家院里打造蔬果采摘园,主打各类本地特色的绿色美食。如今络绎不绝前来湿地游玩的游客同时也会光顾他的农家乐,使他家收入不断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看我们的生活,确实是这样啊!”马兵说,其实保护生态和增加收入不仅不冲突,还互相促进呢!

保护湿地,恢复生态,人人受益。如今全州上下正齐心全力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郑丽媛

来源:昌吉日报社郑丽媛

编 审: 刘力坤(18009940399)

图文编辑: 刘 英

(三)探索美丽香山寺,守护生态文明。

1

河南平顶山香山

今天的定位!

美丽香山寺

前方大批图片

你,准备好了吗!

平顶山香山寺位于中岳嵩山之南约百公里,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南,平顶山市新城区北3公里,伏牛山余脉,大香山峰顶,全称香山普门禅寺。是现在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和观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征非常突出。

古香古色的香山寺南门

香山寺北门与香山寺

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

正在修缮的香山寺北门和山脚下的贾寨村

山脚下的养蜂

志愿者在参观学习香山大道廊道绿化项目

志愿者为香山大道义务捡垃圾

香山大道文化项目位于宝丰县南部,大香山景区北麓,总面积3700亩,每侧绿化宽度180米,树种设计采取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乔木与花灌木相互搭配。内有树种银杏桂花,白皮松,樱花海棠等20多种。

香山周边的美丽生态文化

平顶山香山寺建于东汉末期,大约在汉灵帝光和年间。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1986年,香山寺观音大士塔及宋代蔡京碑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宝丰县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森林河南”工作部署,全民动员,强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去年以来香山大道廊道项目共完成新造林12万亩,生态廊道建设6.45万亩。未来,这条多彩的生态廊道将与香山古镇项目相衔接形成大香山森林公园

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精彩文章抢先看

编辑:詹寒

审核:耿颖睿

指导老师:李杰

完成觉海寺护国息灾大法会安保任务

9月29日,觉海寺隆重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暨觉海寺建寺七百七十周年护国息灾大法会。南湖保安作为本次安保方,在活动现场充分发挥了“保一方平安”的作用。

由于参加法会的老年人较多,我们的保安队员会主动提供帮助~

法会开始啦~现场简直是人从众啊!

为保证法会顺利进行,保安队员坚守岗位。

与参会信众及时沟通,确保通道畅通。

南湖保安公司克服人多任务重的困难,尽职尽责,受到了觉海寺与公安机关的一致好评!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