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村

大宗村

AAA级旅游景区

大宗村风景区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南部张汪镇境内,东距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4公里,西距微山湖6公里,南距京杭大运河4公里。现有农户860家,人口3500人,村庄总面积2133344平方米,居住面积390000平方米,农田1210008平方米,其中耕地607978平方米,林业用地533360平方米,果园68670平方米,产业用地533336平方米。全村划分为村民生活居住区、宜农产业区、生态农业区、工业区、种植养殖和综合服务区。

全村投资1.58亿元,建设了占地400亩的宗泽园,投资3000万元修复了玉皇庙;建设了敬老院、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农民书屋、公祭堂、警务室等。先后被各级授予“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十大名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生态文明村”、“国家AAA级景区”、“山东省景观特色村”等荣誉称号,并荣登枣庄市经济强村之首。被国家农业部、建设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国资委等部门确定为五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被山东省旅游局、农业厅命名为“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并享有“鲁南明珠”之称。

大宗村风景区植物种类繁多,有100多科500多种,主要有赤松、侧柏、刺槐、麻栎、杜仲、红叶枫、美国湿地松、金丝柳、香樟等。果树主要有苹果、桃、梨、柿子、杏、大枣、樱桃、板栗等。风景怡人,果色飘香。

近年来,大宗村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总支书记、大宗集团董事长宗成乐同志的带领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社会事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

大宗村现有企业十八家,涉及热电、淀粉、矿山开采、煤炭加工、物流运输、生物化工、机械加工制造、房地产开发以及国内外贸易等多个行业。

大宗村目前住宅有二层、三层小康房、别墅、青年公寓三种,有人均面积65平方米的小康房960余套,居住面积在300到1200平方米的别墅20余套,12层青年公寓容纳52户居民居住,建房的时候砖瓦都是免费的。村民的福利待遇也是非常优越,统一为30岁以上的村民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助,每年为考上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的学生,奖励8000—50000元,水、电、暖、天然气全免费。

大宗人民公园是集休闲、娱乐、盈利为一体的大型公园,公园南北长501米,东西宽394米,总占地面积约296亩,园内设有大型停车场、宾馆、浴场、音乐喷泉、仿古走廊、假山、瀑布、树木、古塔、人工河、亭子、草坪,还有非常现代化的娱乐设施,如:过山车、魔天轮等,并配合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整个园林浑然一体,整体体现出人文、个性、自然的设计风格。

​炭步唐美村立村之说及大宗祠之谜

唐美村位于炭步镇西南部,距离炭步镇政府约15公里,村庄坐北向南,东靠大罗围山脉,南与文冈相邻,西面是南北延伸的芦苞涌,与佛山的山水接壤,北面与骆村相连,仰望东南一公里是海拔241米的大罗围山。

村名的由来及概况

唐美村,一个拥有如此动听村名的村庄,据说此名来自流传的祠联:“宰相勋名绍于东晋;大夫世胄始自陶唐”,此祠联说的是因庾姓祖先曾在唐朝做过宰相,因此赞美唐朝盛世,此村也因其而取名唐美村。

唐美村村民姓氏为庾姓,目前在册村民约500 余人,辖区约1.8 平方公里,是很小的一个行政村,如果以小在全国排名的话,唐美村也肯定能因小而排在全国前列。

该村明代时期属于南海管辖,康熙二十五年(1686 )划归花县管辖,走进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容村貌亦如它的名字一样宁静而美丽。

现在的唐美村交通十分便利,所有道路均已硬底化,村道直接连接西二环高速,由于出行方便,村民外出务工人员因此也较多。村委会就设在村口处,村委会门口的大榕树,枝繁叶茂,冠顶遮蔽烈日,为村民纳凉提供了好去处。村口的风水塘与周边村的风水塘相比,显得与众不同,大概是村内地形地貌的原因,其十分狭长,水质清澈,四周视野开阔,站在地势相对高的房屋楼顶,一眼就可以把全村收入眼底。

村民以种植水稻花生、香芋等农作物为主,村内辖区有耕地1000 多亩,出产的香芋远销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村内的山坡、河边、鱼塘边种植了茂密的荔枝、龙眼和柑橙等果树,每年不仅为村民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美味岭南佳果,果实售卖也为村民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立村之说及大宗祠之谜

常言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唐美村尽管是一个非常小的行政村,但辖下也有三个经济社,村内小公园球场、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一应俱全,曾经还开办过村民自己 的养中小学,后停办。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唐美小学,专门聘请教师在当时还存留的书舍里授课,附近文冈村、骆村等村落的儿童也纷纷到此读书。 1952 年,唐美小学并入文冈小学,书舍后来在“大跃进”时期被毁。

据走访村民所知,唐美村立村始祖是广东庾氏先祖庾东旸第八代传孙庾德华的后代,名庾一秀。庾一秀以养鸭为生。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 )一路放鸭,从东莞谷涌迁徙至南海象台村察㘵居住,后从察㘵迁至唐美定居,历十九代,自成一村。原居住地南海察㘵还有田地产业,太婆坟茔尚留埋南海,庾氏后裔不忘先人恩德,一直保持年年拜祭的习俗,至今没有中断过。

唐美村目前除了上述齐全的公共设施建筑外,还有一座距今二百多年历史的大祠堂,即庾氏大宗祠。庾氏大宗祠位于进村入口约200 米处,建于嘉庆十八年(1813 )。民国二十六年(1933 )第一次重修,2002 年再次筹资重修。

大宗祠建筑面积约2100 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间三进式传统建筑,硬山顶,青砖石脚,地面铺设为红砖,灰塑博古正脊,大门嵌花岗石门夹,石门额上阳刻“庾氏大宗祠”字样。由于阳刻字难度大,在花都地区范围内,祠堂门额刻字绝大部分皆为阴刻,极少采用阳刻方式,该大宗祠采用阳刻手法可谓用心良苦,别具一格。

进入大宗祠内,透过雕花屏风望去,内庭十分宽敞,装饰不多,造型简朴而肃穆。四周墙面传统壁画皆为后期用彩漆描绘,只有二进间厅的左上方一幅《别君严峰》图是最初建祠堂时留下的用矿物质颜料画的画,经过百余年的风尘洗礼,仍然鲜亮清晰,甚至比后期用漆色画的壁画更为生动饱满,可见传统工艺之精妙。

宗祠二进间上方悬挂“敦裕堂”堂匾,最里间上方悬挂“源远流长”牌匾,此牌匾是从化鳌头白兔村庾梅轩裔孙在2002 年祠堂重修时送来的贺匾,以示两地同姓氏族根源不断,情谊绵长。贺匾下方奉供着先祖神位,神位两边刻对联一副:“一枝独秀香千里”;“万事俱成耀九洲。”据村民介绍,这幅对联是藏名联,上联隐藏着立村先祖“一秀”的名字,下联对应“万成”也是庾氏先人的名字,但因为无史料记载,此“万成”为何先人暂无资料佐证查实。从此对联可以看出,庾氏后人对先人丰功伟业充满着赞美和敬仰之情。

在查看庾氏大宗祠内部建筑和设置时,发现地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粒状物,村民指此为“蝠屎”,说由于村民人口不多,此大宗祠使用并不是特别频繁,因此祠堂成了蝙蝠寄居的天堂,每天黄昏时都有上百只蝙蝠在祠堂里飞来飞去,因为蝙蝠在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物,“蝠”与“福”谐音,所以村民也不驱赶牠们,任由蝙蝠在祠堂内生存繁衍,以求取祥和纳福的寓意,满地蝠屎,也寓意满地福气之意,寄予了村民朴实的愿望。

笔者在走访唐美村庾氏大宗祠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疑问无法获得解答,其一是唐美这个这么小的村子,为什么在这里建一座庾姓大宗祠,是否该村庾氏一族先人中出过什么名人或高官呢?但村民说自庾一秀在这里立村后,从来没有任何文献记载过该村出过哪位地位身份显赫的人物,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小村庄要用“大宗祠”这个名建祠堂;其二疑问就更奇怪,这个祠堂不仅名字“大”,而且建筑上也与众不同,平常普通的宗祠门口都是廊柱设计,而唐美村这个大宗祠的大门两侧都建有塾台,唐美一族祖上既然没出过身份显赫的人物,可是为什么又要设置显示身份的塾台呢?后人至今不得而知。

风水宝地及民俗

据村民介绍,唐美村虽然很小,但一直以来都是风水很好的地方,这里环境相对偏远,山清水秀,安静舒适,而且民风朴实,村里的庾氏后人和睦相处,极少不良的情况出现。日军侵华期间,这里成了很多周边村民的避难所。战争期间,唐美村民坚强抵御,有村民庾永光、庾家声等人参加抗日自卫队,英勇抗日,率领队伍到逢冲袭击日军的蹲据点,后遭到日军疯狂报复,对炭步西南部村庄进行大面积的炮轰,毁坏民居十余间,有三个村民在炮击中丧命。日军残暴冷酷,抓了大批村民为其修路,据说村内有两位老人还被日军灌辣椒水和压肚子喷水,受害村民被折磨得生不如死。日军炮轰期间,所幸祠堂未被损毁,方可至今完好地保存下来。

庾氏大宗祠从20 世纪60 年代到1978 年,被当时的生产队放置生产物资和工具,改革开放后,才空置出来再次作为宗族活动使用。

唐美村历来每年都开展传统的投灯活动,筹集到的资金则用于敬老、助学、扶贫等事项,每年的投灯活动都非常热闹,有能力和爱心的人积极参与,热心做慈善,扶贫助困,中秋节,村里60 岁以上的老人都会得到晚辈的探访和慰问。庾氏后人每年清明期间,都会组织集体拜祭先祖的活动,选5 月1 日这一天全村去大罗围山一起拜祭安葬在那里的立村始祖一秀公,缅怀祖先恩德,传承先人遗训,教导后人敦亲睦邻,勤奋努力,善待他人。良好的村风让唐美村从地理环境到人文环境都十分和谐,2018 年,还被授予全区首条"无毒村居示范村"称号。

编辑:一凡(摄影:关振伦 张运强)

你留言,我送酒

各位看官:一三五文史民俗头条,我们推出“你留言,我送酒”活动。每次选一位幸运留言者,奖东湖美酒一埕。(欲查中奖者可在第二天看留言回复)

稔田镇官田村李氏大宗祠

李氏大宗祠正门

李氏大宗祠前堂

李氏大宗祠内景

李氏大宗祠后院

李氏大宗祠一角

稔田镇官田村李氏大宗祠。据宗祠的管理人员李长增介绍,宗祠是祭祀、供奉李氏客家始祖李火德的,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它占地面积5600余平方米,共有大厅3栋,客厅26间,住房104间,大小计130间,属古典式祠堂;其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周围青砖砌墙,成“回”字形。

走进宗祠内,只见其正面设有五进大门,正中大门为灰青条石砌成的牌坊式门楼,牌坊上竖着一块长方形的石板,上刻有道光皇帝恩赐的“恩荣”二字,其下横梁上刻有“李氏大宗祠”五个大字,两旁石柱上刻着“丞相将军府,忠臣孝子门”的对联,门卜上则刻着“登祠思祖德,入庙念宗功”的对联。另四进大门,东西两边各二进,内厢为圆大门,外厢为耳大门,左右两厢对称,一字排开,甚为壮观。宗祠管理人员林小敏说,三堂周围墙垣用厚大火砖砌实坚固,墙基起脚用大石窖深三尺,前坪宽展,坪外有池,池上有墙。整座宗祠呈“蜘蛛结网”结构,被称为“龙真局整,水绕山环,顺局紧严,无以逾此”。

李氏大宗祠今年5月刚被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如果说古代上杭享誉中外的名人,无疑只有一个人,他就是李氏入闽始祖,也称李氏闽粤大始祖——李火德。根据史料记载,李火德来自陇西望族,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八代裔孙。到李火德的父亲李珠这一代时,时值客家先民大举南迁,李珠举家从江西石城迁居宁化石壁。由于石壁人多地少,加上宋元兵乱,李珠动员儿子们外迁,并写下“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远幸泽,举祖流芳”的纸条交给儿子们。李火德和哥哥李木德沿着宽阔的汀江来到上杭丰朗,“见其山川风土之胜,遂兴爰止之思”,兄弟俩遂在丰朗定居下来。不久,李木德继续外迁,李火德则开始了他的独立人生。

据不完全统计,李火德的后裔分布在我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及海外13个国家。有人形容李火德“裔孙繁衍,瓜瓞绵绵,诗礼簪缨,代有英才”,因此李火德一支影响巨大,其知名度远远超过了他的兄弟。他在被其后裔尊称为“稔田李氏一世祖”、“李氏闽粤大始祖”、“李氏入闽始祖”的同时,知名度早已享誉全世界。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为纪念李火德公,他的嗣孙在上杭县稔田镇官田村兴建了规模宏伟的“李氏大宗祠”——惇叙堂,熔宫殿建筑客家民居为一炉,“蜘蛛结网”形的结构象征着裔孙以祖地为中心衍派四面八方。宗祠建成后,其立即成为李姓族人尊祖敬宗及收族之圣地。宗祠内,李火德神位前烛光盈盈,香烟袅袅,终年不断。“现在每年春分来上杭官田李氏大宗祠祭祖的李氏后人达上万人,但凡李氏后裔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李火德。”李长增说。

李火德现象在上杭客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他和很多客家先民一样,先是在宁化石壁作短暂停留后,沿着开阔地带继续南迁,到达汀江黄金地段上杭开基繁衍;其次,上杭在这些客家先民看来,既是大本营也是中转站,他们在上杭开基后,大部分人没有再整体迁移,而是留下支系,其余一部分人则继续迁移到广东江西、闽南各地;最后,随着这些客家先民的后裔快速繁衍播迁,他们被后代尊为客家始祖,上杭就成为了祖居地。

上杭客家地区作为客家民系的重要中转站,它一手牵起了宁化石壁的历史渊源,一手承载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重任。无论如何,我们的先人是伟大的。这些深居山村、远离中原的客家人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勤劳,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当我们看到那些依然耸立在高楼大厦间的一座座宗祠时,我们仍旧怦然心动,为我们的祖先自豪,为我们的历史陶醉。

据调查,现在上杭县城建设路以东,也就是老城区范围内有温家祠、李家祠、张家祠、丁家祠、王家祠、唐家祠、雷家祠、廖家祠、蓝家祠、郭家祠等至少二十几个姓氏的祠堂。客家先民为了纪念开基始祖和各代太公都会在开基地建筑宗祠,这是不变的传统。“这么多祠堂聚集在一个地方,说明这里曾经鼎盛一时,是历史上客家族群的一个重要的聚居地、集散地和中转站,是上杭作为客家众多姓氏发祥地的主要标志。”李长德说,客家民系是十分注重自身的繁衍发展的,所以每到一处都强调家族内分散居住,一人发一支系,也许正是长期动荡不安的环境给了客家先民这样一个保存血缘关系的方式。

每个民系都有自己认同的“家乡”,即我们所讲的“祖居地”。每个族姓、每个支系认定了哪里的“祖居地”,实际上就是认定了属于哪一个民系。华北人的祖居地是山西洪洞大槐树,客家人的祖居地是福建宁化石壁。所以,除了客家人建造的宗祠外,族谱也被作为认祖归宗的十分重要的方式。

在上杭县委报道组组长林斯乾的带领下,汴梁晚报特别报道组参观了上杭客家族谱馆。“族谱就像人出生时的脐带,是一个人血脉渊源的证物。”林斯乾说,上杭客家族谱馆累计已收藏闽、粤、赣客家地区客家族谱及相关文书契约、祖图等珍贵资料,共有117个姓氏、1600多部、1万余册,其中有闻名海内外的“李氏入闽始祖、台湾李氏始祖”李火德一脉家谱、“鄞江始祖”张化孙、闽粤赣台廖氏始祖廖花、闽粤赣台丘氏始祖丘三五郎一脉族谱。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对于一个漂泊的民系来说,故乡永远在远方。客家,这支中华汉民族的特殊民系。她的先民,原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江淮流域的汉人。由于天灾和战乱的驱迫,他们从唐宋时期开始大量辗转南迁,他们先在闽粤赣交界地区聚居,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只有建造的宗祠和记录下来的族谱,才能让播迁他处的客家乡亲有谱可考,从而有根可寻,有祠可拜,有墓可祭。

来源:网络

中国十大古村落,为唐朝宗室后裔,村名暗藏家国情怀

邦塘村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城北郊,为李姓世居,现有人口3500多人,2006年9月入选“中国十大古村落”。

源自唐朝宗室,村名暗藏家国情怀

该村历史悠久,据《族谱》记载,该村是唐朝“安史之乱”后,李氏宗室萧淑妃一支南迁发展而来,是唐朝宗室后裔。明朝中期,邦塘村李氏始祖李德重从鹿洲岛(现湛江东海岛开发区东山镇东头山岛)迁居此地,至今已有23世,历经500多年。正因该村特殊的历史背景,村名的演变也颇耐人寻味,古称石奇村,明朝改为“帮唐”,清初是为“封唐”,清末光绪年间才正式命名“邦塘”,意在时刻提醒家族不忘祖辈辉煌历史,传承家风,继往开来。

邦塘村分邦塘南、邦塘北两村。历经诸多年代,整个村子曾经三次扩建,两村分别坐落在南北对峙的两块坡地,同是李氏家族的后裔居住,现有3500多人。

整个村子坐北朝南,北有公元大山,南有开阔平原,旧时,来自西北溪流穿过两村场之间的河谷,逶迤之间环带北村与南村,新旧村场遥相呼应。邦塘村南北村之间这一片呈“Y”字型的沟地,使整个村子更为开阔,站在南村村头北眺,几百亩葱郁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村边古榕参天,盘根错节;远处潺潺流水,恬静悠闲;更有汩汩清泉环绕村子,大片的荔枝、黄皮果树层林叠翠,果实累累……几百年来,邦塘人孜孜不倦,营建优美生态环境的执着与追求,令人生叹!

选址讲究风水,村场坐落东南巽位

邦塘北村坐落于西北干位,邦塘南村则坐落于东南巽位,于五行为金位,金生水,巽五行为阳木,仰赖水的滋养,然而“东方有水可出官贵,西南方见水则旺财”,全村从前有五股甘泉,散布周边。其中,来自西北的最旺一股泉水在村前流过,本村人称之为“老龙脉水”,村落赖以休养生息的甘泉从北方干位辗转迂回于两个村场之间的沟地,正哺育了东南巽位的木性,全村得以有水滋养,充满勃勃生机!

也许正是得益于邦塘人将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营建自己的家园,在明清时期,这里人才辈出,远近闻名。借助五行相生的自然造化法则,形成这天然的造化神功,激励着该村部族生息繁衍,繁荣昌盛。难怪村民至今仍津津乐道,邦塘乃“金鲤吐珠、青蛙共喜”的回澜宝地格局,对本家村子的优良风水充满自信与自豪!

不仅如此,邦塘人在历经几百年的发展中,不断改造自己的家园,志在修建人间乐土,孕育半岛人文。例如,该村西部西坡墩为蛇形之地,既不利耕种,也不利涵养风水,实美中不足,村民们发挥聪明才智,于坡墩造“回澜塔”以镇驱蛇地,后演化成蓄养村人学风的文笔塔,促进了两村的共荣发展,本村乡贤李韶绎题邦塘村庙楹联:“门当秀塔垂文笔,庙拥清泉回倒澜”,赞美其形胜。

邦塘村人在村庄地形布局上有非常讲究的措施,比如文昌祠、文笔塔、南村制高点的处理,北村出水口等,都有精心的处理和布局。据考证,清末文昌祠和文笔塔的建设,是源于清代嘉庆六年(1801)六月,皇帝赐修京师地安门外文昌帝君庙,既成之后,各地府、县、乡村便纷纷效仿兴建,一是昌文运;二是风水上的需要,以此关锁水口。邦塘村的文昌祠即是位于村子出水口的正前方。而文笔塔位于村尾,水的出口处,是一种寓意性建筑,很象倒立的毛笔。与文昌祠一起构成呼应的布局。又如,南村的制高点是一个人工加高的土墩,根据村民介绍,这里是他们的先人在安排村落结构布局时留下的,土墩下埋藏有文房四宝等对象,一方面突出“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另一方面有祈求子孙后代文运兴昌之意。

呈现梳式布局,聚族而居和谐相处

俯瞰邦塘村南村全貌,由207国道往西穿过村口风水林,沿着村边沟地进入村场,一条宽阔的村横巷依地势横贯东西,村场开阔,在绿树掩映之下,古老的水井、巍峨的村庙、宗祠、新建的大戏台由东向西依此排列,形成以宗祠为中心的传统村落公共活动空间,每逢年历、节庆,赛神,红白喜事,这里就成为全村人民喜庆的场所。

以横巷为起点,数条笔直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巷道分布,其中尤以村东三条巷道保留完整,巷口建有闸门,坐东南,朝西北,与隔岸相望的老北村巷门遥遥相对。的确,南北二村在建筑布局上十分相似,都建有7条互相对称的村巷,100多座房屋,二个炮楼。每条巷头又都建有闸门,种有九株相对称的大榕树,由此可以体会到两村的一衣带水与骨肉亲情。两闸门保留完好,门楼为砖结构,呈长方形,高大坚固,上有防卫用的掩体与武器发射洞口青石板质的门楼基座上圆形的柱洞清晰可见,当年用直径相仿的圆木编织成的栅栏门守卫着巷道内的居民,闸门两侧延伸为火行造型的封火院墙,犹如牢牢守卫关口,固若金汤。两闸门门额分别题字“中和”、“廉让”,充分体现邦塘村聚族而居,同舟共济、和谐相处的治村理念。

走进闸门,就是卜巷两排的住宅大院。依着整个村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每家独院顺着坡势从低向高依次建筑,每隔一座院就是几级台阶,从村头向村尾望去,座座大屋屋脊、山墙鳞次栉比,错落起伏,正应了梳式布局的原则要求,村内建宅规定,巷内每座宅院不能高于之前的院落,家家户户都可和风纳气,邻里和谐,共享阳光普照。

民居官式特色,富丽庄重风雅肃穆

邦塘村保存较好的清代砖木结构古宅100多座,主要集中在南村的九宅李光祖家族和北村八宅李光泄家族。

由于该家族几世为官,因此,在民居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制上较为讲究,严格按照明清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等级兴建,总体看来,追求富丽而不失庄重,讲求风雅而不失肃穆,基本代表了邦塘村古民居的建筑风格,淳朴而威仪。

李光祖,清朝嘉庆年间曾任琼州府昌化县学教谕,其家族是邦塘村的大家族。他有五子文龙、见龙、毓龙、登龙、云龙,皆在府州衙门任职。云龙后有三子及八个孙子都曾取得清代功名。因此,李光祖一家就拥有四条巷道,10多座高墙深院,几乎占了半个村子,其中九座为同一时间建造,在邦塘有“五龙九宅”之称。在明清时期直至民国,该村村民守训好读,崇文尚武,累世功名,人才辈出,在雷州半岛声名显赫。尤其是在清末,小小的村落文风鼎盛,曾走出翰林李晋熙、学者李绍绎等名儒,对雷州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李晋熙,祖父李暾曜,岁贡生。父李杜,廪贡生,官至琼州府学训导。李晋熙15岁入县学,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十五年(1889年)考充北京景山宫官学教习。次年高中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散馆。历任工部主事、则例馆纂修、虞衡司主事、农工部主事、滁州知州等,又曾主讲于遂溪潜移书院、徐闻贵生书院。他以才学立世,早年游历祖国河山,曾着《燕京新乐府》诗集,他多年游走于中国政坛,忠贞爱国。八国联军入京时,慈禧西狩,朝士纷纷奔走躲难,唯独晋熙死守不离,传为佳话 。他对清朝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一事十分愤慨,是晚清政坛有迹可循的杰出官员。李绍绎,清朝同治年间举人,一生以教书育人为业,曾主讲海康浚元书院,徐闻贵生书院,据说“同光间郡中科第强半出其门”。他修城池,筑堤围,修县圣宫,建节孝祠,资助县内贫而好学的学子,堪称雷州半岛德高望重的乡绅,是对雷州半岛文化有重大贡献的清代学者。

李光祖家族最具代表性的宅院首推“居由轩”。“居由轩”建于清咸丰年间,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是李光组家族的会客大厅。由于是村上大户,“居由轩”坐落于村场横巷的中心位置,坐向随全村座东南,向西北,门楼三间,设两进门,宅院内宽阔明亮。院落中间是中厅“学修堂”也即拜亭,采用歇山顶;再往后正房七间,正中为议事厅也即祖宗牌位处,左右均为休息室与备用房,院落左右均设厢房与客厅,院内所有房间均由四面回廊曲径联接,甬道石铺,厅堂前石级整齐,形制讲究,各式各样封火山墙、影壁、门窗、屏风一应俱全,颇具大家气派。

李登龙,字宣卿,曾任广西南宁府任职五品州同,乃李光祖第四子,李登龙宅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该家族最老的家宅,高墙深院,古朴典雅,是典型的二进庭院、三间五房格局。

邦塘古民居最具特色的民宅当属李云龙的家宅。李云龙是清代中期的一名乡绅。其住宅建筑规模宏大,平面为“回”字形格局,是一个由堂屋、厢房及倒厅组成的四合院为核心,外围再加一个四合院的建筑群体。当年鼎盛时期有11个天井,72间房子,占地2000多平方米,大门内四面高墙深院,首进前庭是客厅,两道高大、巍峨的拱形门门顶上与“建德第”、“师古”的雕塑依稀可见。从客厅的小门进入上院,便是书房。客厅前面有二道门,进入二门即是正宅,庭院深深,豁然开朗,正面是厅堂,两边是厢房,分有正堂、卧室、书斋、客厅、客房、厨房、饭厅、作坊、银间、轿间及私塾等,一应俱全。照壁与堂屋相对,脊顶正好跟堂屋屋檐齐高,牙子砖出檐,顶端书写“万福攸同”字样,正中灰雕为鹤鸟展翅高翔,四周祥云滚滚,栩栩如生。整个照壁建筑比例匀称,庄重典雅,是一幅民间灰塑工艺的精品。

邦塘村“亲仁”民居为四六合院式,形制为多层次封闭空间格局。既能广聚又可深藏,形成团团环护,具有对天地四时合气“迎、纳、聚、藏”的意象。虽是一种家族民居,围合封闭空间格局,实则增进人为景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美的追求。

在两村之间的沟地边缘,“余力轩”宅赫然耸立,该宅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李泰卿、李选臣兄弟所建。整个客厅坐西朝东,面积400多平方米,平面设计为四合院外再加四合院的形制,平面为“回”字形结构。院内分上下左右客堂,回廊衔接,雕栏环绕;庭院则宽敞明亮,建筑为硬山顶红砖瓦房,四面合槽围屋;室内装饰讲究,木隔断、木镂花窗、灰塑、石雕都有很高艺术价值,风雅别致。李绍绎曾为此撰联曰:“余地尽堪培菊竹,力田还可事诗书”,一语道破邦塘村人追求的农忙耕作守业、闲时苦读诗书的生活境界。

邦塘村的整体布局,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认识原则体验。其对村址的选择,整治环境的目的以及村落景观对人的补偿心理获得,形成建筑、自然、人三者的和谐统一。重视山林风水,反映了中国乡村百姓对生活环境中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审美追求。

(参考著作:湛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湛江市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