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山摩崖

圣经山摩崖

圣经山摩崖位于文登市葛家镇西于村北4500米的圣经山一道山梁上。山梁上有两块巨石屹立,东面一块高5米,长15.6米,因状如新月,俗称月芽石。其阴面随石之凹凸起伏阴刻《太上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全文每字大小为6厘米左右,楷书。部分刻字因雨蚀风化,已漫漶不清,大部分尚可辨读(见折页)。另一石在月芽石西3米处,高3米,长4.5米,中上部刻“圣经山”三字,下面刻着一片文字,约700余,已完全不能辨识。

月芽石东南200米处有座小石庙“混元殿”,长6米,高2米,“文革”时炸毁,已修复,内有元碑、老子像;石庙两侧有耳庙,东南和西北方约50米的巨石上分别刻“洞天”、“福地”,每字大小约70厘米。“洞天”刻字稍南的石壁上,开有石洞,《文登县志》载:“元大德壬寅(1302),李道元开石洞,曰朝阳洞”即此洞。“福地”刻石之西有一排石墓,五座,石上刻书“众仙坟”、“不知省觉”等。

圣经山东南2公里处有小山,名紫金峰,峰前两巨岩,一巨岩上用石叠垒玉台,台上筑玉皇阁,现阁已倒塌,仅存四角雕龙;另一巨岩东侧刻“天门”二字,每字1米左右,苍劲有力,南侧有人工开凿的洞窟,洞口上 书“东华洞”,也是李道元所开。

紫金峰下平坦地带同时建有东华宫,《文登县志》载:“金大定二十二年,马丹阳(全真道海上七真人之一)过而喜之曰,此洞天福地名胜处也,遂于白玉台下创筑契遇庵。丹阳又以紫金峰前为古仙人东华帝君故宅,复营殿堂,曰东华宫。”原东华宫殿阁宏伟,碑石林立,明中后期殿阁毁圮。现碑石破碎,仅存残碑旧阙和石狮。东华碑系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篆额,其碑头残块尚存。

昆嵛山是全真道兴起和主要活动的场地,圣经山及其东侧的紫金峰属昆嵛山的支脉,全真道七真人之一的马丹阳曾居紫金峰,其徒则久留此地。可以推断,圣经山的《道德经》刻石乃元代全真道士所为。由于日久风化,很多刻文已剥蚀难辨。为保存这一珍贵的道教历史资料,山东省文物部门组织人力对圣经山摩崖石刻进行了拓印保存;成功申报为国保单位后,又制订了圣经山摩崖抢救性保护规划,为圣经山摩崖的科学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0年11月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9月以“圣经山老子道德经石刻(附东华宫石牌坊)”升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以“圣经山摩崖石刻”升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以“圣经山摩崖”名升格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