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山摩崖

圣经山摩崖

圣经山摩崖位于文登市葛家镇西于村北4500米的圣经山一道山梁上。山梁上有两块巨石屹立,东面一块高5米,长15.6米,因状如新月,俗称月芽石。其阴面随石之凹凸起伏阴刻《太上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全文每字大小为6厘米左右,楷书。部分刻字因雨蚀风化,已漫漶不清,大部分尚可辨读(见折页)。另一石在月芽石西3米处,高3米,长4.5米,中上部刻“圣经山”三字,下面刻着一片文字,约700余,已完全不能辨识。

月芽石东南200米处有座小石庙“混元殿”,长6米,高2米,“文革”时炸毁,已修复,内有元碑、老子像;石庙两侧有耳庙,东南和西北方约50米的巨石上分别刻“洞天”、“福地”,每字大小约70厘米。“洞天”刻字稍南的石壁上,开有石洞,《文登县志》载:“元大德壬寅(1302),李道元开石洞,曰朝阳洞”即此洞。“福地”刻石之西有一排石墓,五座,石上刻书“众仙坟”、“不知省觉”等。

圣经山东南2公里处有小山,名紫金峰,峰前两巨岩,一巨岩上用石叠垒玉台,台上筑玉皇阁,现阁已倒塌,仅存四角雕龙;另一巨岩东侧刻“天门”二字,每字1米左右,苍劲有力,南侧有人工开凿的洞窟,洞口上 书“东华洞”,也是李道元所开。

紫金峰下平坦地带同时建有东华宫,《文登县志》载:“金大定二十二年,马丹阳(全真道海上七真人之一)过而喜之曰,此洞天福地名胜处也,遂于白玉台下创筑契遇庵。丹阳又以紫金峰前为古仙人东华帝君故宅,复营殿堂,曰东华宫。”原东华宫殿阁宏伟,碑石林立,明中后期殿阁毁圮。现碑石破碎,仅存残碑旧阙和石狮。东华碑系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篆额,其碑头残块尚存。

昆嵛山是全真道兴起和主要活动的场地,圣经山及其东侧的紫金峰属昆嵛山的支脉,全真道七真人之一的马丹阳曾居紫金峰,其徒则久留此地。可以推断,圣经山的《道德经》刻石乃元代全真道士所为。由于日久风化,很多刻文已剥蚀难辨。为保存这一珍贵的道教历史资料,山东省文物部门组织人力对圣经山摩崖石刻进行了拓印保存;成功申报为国保单位后,又制订了圣经山摩崖抢救性保护规划,为圣经山摩崖的科学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0年11月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9月以“圣经山老子道德经石刻(附东华宫石牌坊)”升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以“圣经山摩崖石刻”升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6月以“圣经山摩崖”名升格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易对北朝摩崖刻经的探访(尖山)

(三)尖山

尖山刻经位于邹城城区东北约五公里,刻经的石坪在尖山(今称朱山)正东一公里处的花岗岩石坪上。因上面刻有“大空王佛”四个大字,当地人称之为“大佛岭”。石坪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地貌。自上而下刻有佛号、佛经、题记和偈语等。原有《文殊般若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问谈品》《诸行无常偈》三处佛经,佛号《大空王佛》一处,经名《文殊般若》一处。题记、题名12处,全部刻经等文字442字(以拓片统计)。1960年,因开山采石,刻经遭受破坏,被凿成山谷洼地,全部刻经、题记荡然无存。幸有山东博物馆泰安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收藏有全套拓片,为研究、复原刻经、题记留下宝贵资料。

黄易在乾隆、嘉庆时踏访过尖山,并在《小蓬莱阁金石目》和《岱麓访碑图》有图绘、文字记载,内容有所不同。《小蓬莱阁金石目》载有尖山刻经六种:

佛言若菩萨等字经文六行,八分书。

武平六年沙门僧安与刺史韦兴祖等题名,八分书。

又大空王佛四大字,八分书。

又经主韦子深题名,八分书。

又晋昌王唐邕题名,八分书。

以上六种俱在山东邹县尖山。《岱麓访碑图·尖山》题跋文字有:

尖山在岗山之南,重岗重叠,登陟殊难。拓得崖际八分书佛经,字大尺许。齐武平六年( 575)刺史韦兴祖、僧安及尚书晋昌王唐邕、韦平(子)振、韦子深等题名。大空王佛四字大三尺许,六朝人迹如此之大殊为少(见)。

研究發现,黄易是到访尖山刻经最早的学者之一。其后,在道光十九年(1839)有李佐贤到访。黄易《尖山刻经》内容与阮元《山左金石志》所列尖山条目基本相同。但阮元列出了十条,黄易记录的是六条。当时阮元还有另外提供资料信息的渠道,如段松苓,也是阮元幕府里专门搜集刻经、金石资料的学人,他的《山左碑目》里,就有大量的刻经记录。阮元在志书里记述另外四条尖山刻经的条目是:

一高二丈二尺,广五尺九寸,刻文殊师利云云,凡三十三字,分三行……

一题经主韦子深妻徐法仙…-

一刻与大比丘僧云云,凡六行,三十二字……

一刻沙门僧安道壹六字……

其中第一条应是《文殊般若经》,拓片是7行,每行14字,共98字。可能获取的拓片不全,只是首行“文殊师利白”等可以看到。

第三条“与大比丘僧,凡六行、三十二字”是岗山刻经中,散刻《入楞伽经·请佛品》的片段,显然是错了,应是当时拓片混乱所致。依据现场调查,李佐贤在《石泉书屋·跋北齐尖山摩崖古刻》中指出并纠正了黄易和阮元记录的错误,并标注出每处刻经与题记的内容、位置。虽然距黄易踏访尖山仅四十余年,李氏看到了尖山刻经损坏的情况,日趋严重,深怀忧虑。李氏记述道:

按《山左金石志》载此刻其录,文殊师利云云祗三行,今实有八行,(注:拓片实为七行)又二段祗载五行,汉大丞相一行失载,今实有六行,第三段则全未载。想阮文达所见拓本不全,故不免有误且不能详指其段落,故前后多错无次第也。

想在第四段已被凿石者凿去矣,夫自嘉庆年至今数十载已不能长存,况数百年乎?余故即所见者,详录之俾,后之好古者得,所考焉若。

2005年9月,赖非对尖山刻经原址进行了调查,并依照有关资料绘制了复原图。2016年5月,笔者在《尖山刻经》复刻前,对国内现存《尖山刻经》拓片进行了细致的整理研究,得出尖山刻经实际有佛号、佛经、题记和偈语等共十五品:佛经三品《文殊般若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问谈品》和《诸行无常偈》,佛号一品《大空王佛》,经名一品《文殊般若》,题记、题名十品,全部刻经等文字442字(以拓片统计)。——摘自胡新立《黄易与邹城北佛教摩崖刻经》

遗憾!宜宾“丹山碧水”摩崖石刻历经了千年沧桑,面目全非……

仅能徒步到达的宜宾秘境——丹霞碧水

由于宜宾特有的地质结构,红色紫砂岩层,使得这种红岩细腻又有坚硬丹山和碧水红山绿水两相映,形成了一副宜宾美丽的山河图画。

从宜屏快速通道驶过很多次,一直很好奇岷江对岸的大岩壁是什么一番景色,前不久,便约上小伙伴前去一探了究竟!

高场轮渡

黄伞老街崖墓群

丹山碧水摩崖石刻

一次新鲜有趣的近郊游

让人流连忘返

从宜宾出发走宜屏快速通道到高场镇码头,大约20分钟车程。

| 高场轮渡 |

虽然没有南溪轮渡来往那么频繁,但在岷江河段,是高场南来北往最快捷的方式。

轮渡为私人承包,2块钱的价格,不算贵

可以好好体验一次坐船的感受

当一盘船上最靓的仔

岷江水相比较汹涌的金沙江水,要清澈的多

虽谈不上清澈见底,称之为碧水一点也不为过!

大约4分钟的时间,便能过江,到达对岸

| 黄伞崖墓群 |

经售票员大姐介绍,要去丹山碧水,可以途径黄伞老街,沿途还可以去往黄伞崖墓群,就在下岸后的左手边方向不远。

古人爱造宫殿,富贵人家的墓室也很讲究,黄伞崖墓群建于汉代,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88座墓葬,距江面高16~40米的坡壁上。

分布120000平方米的崖墓群,在沿途的几公里范围内,都能陆续的看见崖墓,但是对这片神秘的领域知道的甚少……

据资料介绍:黄伞崖墓群被一部分当地人称为蛮子洞,实为僰人在宜宾县境聚居时凿造的墓葬

对研究古代崖墓葬和汉代社会文化生活及僚民族的生活习俗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鹰好奇的是……最早发掘这里的人是谁呢?有没有一些文献记载?以及曾经陪葬品又都去了哪里?是不是也曾有过一段“摸金风云”?

| 黄伞老街 |

往反方向走,来到黄伞老街,1916年建成的江景房,还是吊脚楼,老街不老,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很荒凉。

走在空空荡荡的小巷里,很是冷清

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留下来的居民依靠着传统的打渔、种地为生。

如果“不思进取”日子也还过的去,养一只小猫一只小狗

过着无人打扰悠闲的二人世界,算是远离城市的喧嚣,也是极好的。

| 竹林、纤夫道 |

沿着岷江边顺式而下,大概两公里的样子,可步行到“丹山碧水”。

沿途的油菜花也欲欲跃试的将要开花,错落有致的景象让岷江两岸增添了几分热情。

沿江岩壁的半空中錾有栈道,是旧时的纤夫小径,到达此处仅能容身一人通行

图据 何丹

小径的许多地方还留有船工们拉船纤绳勒进岩石的深痕,只是现在的交通工具更加方便了,纤夫的号子声也消息在了这片江域。

近些年,陆陆续续有一些宜宾骑友以骑行自行车的方式征服这条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沿途有2、3片特别幽静的竹林,穿行在竹林间,像是行走在时空的隧道

也许等在出口的,就会是一位身着汉服的温婉少女哦

图据 三月

| 丹山碧水 摩崖石刻 |

走过竹林,便来到丹山碧水 摩崖石刻。

丹山碧水 在当地又名“千佛岩";此处赤岩壁立,高约百米。

壁上有很多造像,造像分布在距地表高约1.2-8米,东至西宽约60米的岩壁上。

“丹山碧水”题崖落款时间为乙卯年,即明万历43年,公元1615年,时值吴用先在四川巡抚任上。

笔者何丹认为题写“丹山碧水”之人是明朝都御史吴用先。可以还原题字的落款为:都御史吴用先题。

图据 何丹

崖壁上有唐宋至明清佛教造像13龛,计69尊,保存基本完好。其中唐宋造像10龛,明代造像1龛,其余为清代造像。据介绍,第2龛尤其值得一赏,主要造像23尊,正壁浮雕一座规模宏大的殿阁,造像生动逼真,服饰华贵,线条流畅,具有唐代雕像丰满圆润、古朴且不失瑰丽的特点。

时至今日,千佛岩前来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旅行途中还能前来品尝斋饭。

图据 三月

传说造像者同乐山大佛为两师徒,师傅造乐山大佛

徒弟则造千佛岩(即丹山碧水)

图据 何丹

其实不难看出,就地形而言,丹山碧水和乐山大佛却有几分相似,乐山大佛通高71米,宜宾此处的岩石也有近百米高

据网上资料介绍,此处岩石为四川最大的一块独立岩

容我yy一下,若是当时经费允许,国运昌盛,会不会再造一座“宜宾大佛”呢?

恰巧一处摩崖石刻顶部的文字吸引了我,“东都人 刘譲 淳熙 庚子记 ”

“东都”首先是想到东都洛阳,洛阳作为唐朝长安的陪都,被称作“东都”

“淳熙“: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的最后一个年号,宋孝宗被称为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那时候的“东都”是南京,也是都城。

“庚子”:庚子年在当时为1180年,自北宋被金国消灭后,南宋王朝就处在颠沛流离的道路中,除了抵御外敌入侵,经济有所衰弱。

尽管京城也曾来人留下笔迹,也没能让“丹山碧水”的摩崖石刻能够被完全的挖掘,致使如此巨大的一块岩石,仅有中间部分刻有造像,实属遗憾。

再加上常年的风化和雨水腐蚀,很大一部分造像残缺不全,更是遗憾……

千百年间,若是能留下一张“设计图”或是有幸再造那该有多好,“丹山碧水”该是多好的一张宜宾名片……

只是这么多年,它们的经历,只有这不可移动的文物清楚,记录了它们悠久历史和深厚人文的故事,也可能没有人知道了,也没人会在意了……

| 前往攻略 |

1、导航高场镇,宜屏快速通道一条小路下右手边到码头

2、坐船准备零钱,从黄伞老街走过,记得走沿江的道路

3、如果你上了山,没导航会有点绕,不过风景别样,有很多古墓

4、景点免费,春季出游巴适……

特别鸣谢文物保护工作者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

何丹、三月、零距离网友

图文:小鹰

寻找有趣的灵魂

遵义一偏僻山沟现神秘摩崖造像!经百年风雨仍然色泽艳丽

正安县偏僻的龙塘沟,是众多户外运动者喜穿越的线路之一,但这里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处崖壁上色泽鲜艳的泥塑造像。这些造像,猜测为明清时期形成,或与古盐道有关。

文物工作者在布满造像的崖壁上开展调查)

贵州省境内,摩崖造像并不多见。龙塘沟摩崖造像,或可为研究提供样本。

5月28日至29日,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随正安县文物工作者前往龙塘沟,对该摩崖造像再调查。

(在崖壁下长焦镜头拍摄的龙塘沟摩崖造像局部)

溪畔崖壁上 有彩绘造像

从正安县流渡镇白花村的一个村民组,沿着溪流逆水而上,步行约40多分钟,抵达濯水潭。龙塘沟摩崖造像,位于濯水潭左侧上方的崖壁上,目测与溪流的垂直高度约50米。

龙塘沟摩崖造像,共有三个点,总面积约270平方米,尤以中间的一个点规模最大。在这个点上,现存完整的佛像约有8尊,内容包括持法器的佛像和龙头,以及一尊酷似猪八戒的完整造像,和一尊疑似孙悟空的残像等,此外还有缺失了不同部位的佛像10多尊。

左侧的造像,能看到的大小佛像有19尊。该区域与中间造像存有"隔断"。但这个"隔断",是以一尊缺失上半身的莲花座佛像,以及一个基本完整的狮子,还有两根约半米高的天然钟乳石株为界。

右侧几十米外,一处钟乳石发育较好的崖壁下,不见佛像,但在钙华岩壁的青苔之下,能看到些许鲜艳的彩绘图案。

一些游记称,龙塘沟摩崖造像,有100多尊佛像。但文物部门大致清点后,认为崖壁上可辨的造像,约为50多尊。

这里所有造像,均为彩绘造像。尚存完整造像个头最大的目测高约1米多,最小高约40厘米。同一崖壁上,造像间的空隙,均有祥云佛光状的彩绘图案。

有意思的是,造像所处的崖壁右前方,隔着溪流的一座山峰顶部,自然形成了一个穿洞。沟口的村民说,夕阳西下时,阳光透过穿洞,刚好照射到造像崖壁上。

此外,根据遗留在崖壁上楔眼、狭小平台,以及散落林地中的碎瓦片等痕迹分析,早期的龙塘沟摩崖造像,曾建有木构建筑,为佛像和彩绘图案遮风避雨。

(在崖壁下长焦镜头拍摄的龙塘沟摩崖造像局部)

经百年风雨 彩绘色彩仍鲜亮

早年,文物部门曾对龙塘沟摩崖造像简单调查。但造像多位于崖壁上部,条件有限,加上崖壁底部石坎上也有大量彩绘,不便攀爬,无法抵近。

通过对低处造像观察发现,这些造像的外表,有较强瓷感,细滑且有一定光泽。部分造像是通过内部插入铁条作为支架,直接塑造在笔直的崖壁上。还有一部分,则因地制宜,塑造在崖壁上凹陷处,类似位于"石窟"内。

调查发现,造像使用的材料,是较为传统的糯米浆加石灰等。上色和彩绘,则采用了天然的植物和矿物原料,色泽鲜亮。

(满壁的造像和彩绘)

正安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田茂国说,糯米加石灰粘合,是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利用这种工艺建造的建筑,坚固,还耐久。有的工匠,还会加入蛋清,以增强灰浆效果。

造像外表的"瓷感",由何而来?遵义市文物保护与研究所所长助理何烨认为,这些塑像的外表,可能涂抹过白泥。而白泥,是烧造瓷器的重要原料。

不过,因长期暴露于自然,加上早年的破坏,很多残缺的造像,在风雨侵袭下,灰块脱落。崖壁下以及树丛中,随处可见脱落下来的灰块,有的比成人拳头还大。此外,由于个别参观者的野蛮攀爬,崖壁下方石坎上的彩绘图案,磨损严重,不少褪色严重,甚至缺失。

(一尊保存完好的造像)

崖壁造像 或与古盐道有关

据了解,摩崖造像在贵州并不多见。如此规模的摩崖造像,具有较高研究样本价值。

那么?地处深山的龙塘沟,又无人烟,是谁在崖壁上创作了这些造像?目的又是什么?

在流渡镇及毗邻的市坪镇,关于龙塘沟造像较广泛的传说称:早先在市坪有个吴姓樵夫,家里有双眼失明的老母。一天进山砍柴,在濯水潭看到了观音影像,便说"你若是真观音,就让我母亲的眼睛复明,我为你多塑金身"。当天回家,母亲竟已复明,做好了饭菜等他归来。吴樵夫认为,他遇到了真观音,因此便开始四方化缘,在濯水潭的崖壁上造像。

(满壁的造像和彩绘)

但这是一个神话传说

文物工作者则把龙塘沟摩崖造像,与曾经穿过龙塘沟峡谷的古盐道结合起来。

龙塘沟外的流渡镇新桥村,清代的古桥四会桥碑文记载:"思南府狭铜仁印江等地,下渝蜀古盐道之桥……"。据称,清代,川、渝过来的盐茶道经过这里,通往印江等地,进入湖南,最后到达广西

碑文证实了该区域古盐道的存在。

(满壁的造像和彩绘)

龙塘沟盐道仍有迹可循。正安县的文物工作者们,在摩崖造像下方濯水潭边上,找到了一段长约30米的石板道,上面清晰地留有背杵窝。

沟口白花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濯水潭边的石板路,是早期的大道,穿过龙塘沟,一段连接正安县城,一段连接市坪方向。后来,可能是为避汛期山洪,道路改线,从沟口的村庄开始,沿着山腰通往山脊,不再穿龙塘沟。

文物工作者认为,龙塘沟摩崖造像,应是盐道遗存。"往市坪方向的话,从濯水潭开始就要爬坡,这里很可能是一个休息点。"田茂国说,昔日盐道艰辛。摩崖造像可能是人们为求盐道平安,开凿塑像形成。

(满壁的造像和彩绘)

但龙塘沟摩崖造像的形成年代,依然成谜。一些人认为,根据工艺和形制分析,造像的形成年代,有可能是在明代。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造像形成的年代,可能是在清代。

来源:贵阳晚报 记者 黄黔华、ZAKER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