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屯汉墓

军屯汉墓

军屯汉墓位于淄博市高新区宝石镇军屯村。年代为汉。 2006年12月7日,军屯汉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周一墓——万屯汉墓群(古物地域性研究资料必备欢迎关注、分享)

遗址名称:万屯汉墓群

遗址时代:东汉

发掘单位: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发掘年代:1975年

地理位置:万屯镇新桥村、下坝村、万屯村及毗邻的顶效镇合兴村、郑屯镇前锋村、鲁屯镇章磨村和桔山街道办的峡谷村等处

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从考古学角度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当地的古墓葬进行发掘和探测。而古墓葬泛指人类古代采取一定方式对死者进行埋葬的遗迹,包括墓穴、葬具、随葬器物和墓地

兴义万屯汉墓群,位于兴义市万屯镇新桥村北,东汉时期墓葬。在新桥、张屯与贾家坝等三地2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17座,除2座墓葬封土不存,其余皆保存较好,墓呈圆形,高约1.5—2.5米,直径6—15米。1975年—1991年发掘9座,有砖室、石室墓,其中,兴义M8出土的铜车马是我国汉代文物中的佳品。

兴义的古墓葬分布很广,其中以秦汉时期的土著民族墓葬和汉墓最具文化内涵。历年来,在兴义古墓中发掘出土了大量历史价值较高的珍贵文物,如铜车马、提梁铜壶、镂空铜豆、水塘稻田模型等,均成为探讨不同时代、地区和社会阶层之间丧葬习俗以及所属时代社会生活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

万屯汉墓群,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兴义市区东北35公里处的万屯镇简槽沟一带,墓室数量众多,考古工作者于1975年试掘了7座,1992年再次发掘一座。

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刚刚成立“贵州省革命文物、历史文物调查征集办公室”后,省博物馆就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到兴义地区开展考古的前期工作。

黔西南文物管理专家黄理中介绍,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到次年一月这一段时间,省里的考古调查队来到兴义,当时就在万屯这一带进行调查。依据相关考古知识,调查队随后就挖了一个墓室,最后这个墓室定名为8号墓。

挖开这个墓葬,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出土了很多文物。当年,看到墓葬外边的形状仅是一个封土堆,土是堆起来的,看上去很普通,结果挖下去就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再把它进行清理,又有了重大发现。墓葬里前方位置是个甬道,又叫做墓洞,进去古墓的下方,全部是汉砖铺设的人字型,前面接着墓道处有一道坎上去,叫做墓堂前厅,又叫前堂。后面也有一个厅堂的位置,铜车马就是在甬道那个地方发现的。发现时,铜车马因被其他陪葬品挤压,已经支离破碎,但整个形状还可以复原。后面是墓室,这个墓室向东,这一块是棺材停放位置,即是停放墓主人的地方。在对面的西方位置,又找到一些生活用具方面的陪葬品。在这个8号墓里出土的文物中,当数铜车马、水塘稻田模型、摇钱树等最有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这些文物刚一出土,就被省博物馆的专家带到省里去研究了,至今也没有还回真品,兴义现有的均为高仿品,并非出土的真物。

当年,省考古调查队的人员顺着公路来到兴义县顶效区万屯公社,以及兴仁县雨樟区交乐公社,试掘了十二座古墓。兴仁的交乐、格沙屯,兴义的万屯、郑屯、鲁屯相互连成一片,地势较为开阔,形成许多小块丘陵,这样的地理环境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都属重点调查对象,调查队员进村后,都要走访农家,在交谈中了解古墓古遗址的相关原始信息。

那次调查试掘的十二座古墓,主要是兴义市境内的万屯汉墓群。该汉墓群位于万屯镇新桥村、下坝村、万屯村及毗邻的顶效镇合兴村、郑屯镇前锋村、鲁屯镇章磨村和桔山街道办的峡谷村等处,保护范围约65.61平方公里。尽管这些墓葬在历史上都曾被盗过,但从1975年至1992年两次抢救性发掘的9座古墓来看,墓种还是比较多的,主要分为砖室、石室、砖室与石室同冢三类。根据平面形制,又可分为刀形券顶墓、长方形券顶墓和“凸”形券顶墓,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万屯镇境内的兴义8号墓了。

兴义8号墓里的汉代铜车马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汉代文化遗物,马车不仅有车厢,还有车篷,车马总长112厘米,铜马分段铸造,合装而成,可任意拆卸。全马分头、耳、颈、身躯、尾,左前肢微提,张嘴露齿,两耳直立,腹部丰满,臀部方圆,长肢、肘腋开豁,尾打结,动感十分强烈,马的缰绳及车的连接绑缚,皆以涂金薄铜片充绳索,分负车、牵引及驾驭3部分。

从整个结构看,汉代铜车马结构主要分为驾马、轮与轴、车厢与篷盖3部分,全系手工制作。驾马包括衡、轭、曲、辕四大部件。车轮均为宽牙,毂居其中。车厢为长方形,上覆以弧形篷盖,底部除四周框以轸之外,其间还有4条纵横条,二横二纵,交接于边框外,均加铆。

当年,专业的考古工作人员通过对铜车马进行修复,知其制造技术有范铸、煅制、延压、铜竹复合制4种;装配方法有扣接、焊接、铆接、子母口套合4种;装饰主要是压花和鎏金,整体美观严谨,工艺精湛。车的构件多达260余件,长短大小不同,规格形制各异,复原装配时,无论套合、连接、斗合,都是丝丝如扣,非常牢固。铸造的原料为青铜合金成分,经贵州冶金设计院化验,结果为含铜47.35%,铅30.7%,锡10.8%。铜车马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从文献上的记载看,秦汉时期,巴蜀、夜郎、滇国之间有路可通,也就是说今天的四川、贵州和云南,已经有路可通了。铜车马的发现,对于探索汉代川黔交通,以及车制冶炼工艺等提供了实物资料。在发掘过程中,大家都有一个疑问,就是这一墓室的主人绝不是一般的人物,那他又是什么身份呢?

关于墓室主人的身份问题,根据古墓所在地域以及当年的建置情况看,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夷,以其地设牂牁郡。汉代牂牁郡很大,辖十七个县,兴义府地只有其中三个县,即夜郎县、谈指县、漏江县。到了元封二年,又设置过毋掇县及贲西县,属益州郡。平帝元始四年,改牂牁郡为同亭郡。光武中兴后,郡县原名又才改回来。由以上信息可知,这地方只设过县。按《后汉书·舆服志》记载:“贾人不得乘马车”,省博物馆考古专家推测认为,墓主可能是当时某县令的妻子。

在这座古墓中,除了发掘出珍贵的汉代铜车马外,还有另一件稀有的珍贵文物,那就是陶制水塘稻田模型。这珍贵文物的出土,曾引起考古学家的极大重视,它和汉代铜车马一道,用铁的事实彻底改变了考古学界曾固执地认为贵州无古可考的判定。

水塘稻田模型为泥质灰陶,椭圆盆形,宽边、浅腹,直径44.5——46.2厘米,高8.4厘米,厚1厘米左右。盆内分为两部分,一半为水塘,一半为稻田。水塘里,碧波荡漾、游鱼嬉戏。透过清澈的池水,似乎可见将要丰收的菱藕。模型布局虽然简单,却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稻田分成四大块,块块有通水缺口,这是一种理想的灌溉设想。水塘和稻田之间,筑有一道堰堤,沟渠纵横。中段设有涵洞通水灌田。堰堤上立一只小鸟展翅欲飞。盆内四壁,植有一行行绿柳。其设计巧妙、制作精美。模型内的各项设施,展现出一派生机盎然、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这一珍贵文物的发现和出土,给我们提供了汉代兴义乃至整个黔西南地区农业生产的情况。

在1800多年前的兴义这块土地上,曾设置过漏卧县,虽然地处偏僻,经济、文化、交通都比较落后,但是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先进的耕作技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传进来,使这里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水塘稻田模型”的出土,就是最有力的物证。

根据史料记载,在东汉“光武中兴”后,经过经济恢复和发展,朝廷注重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水塘稻田模型”这件汉代墓葬遗物,与当时的社会及经济面貌是吻合的。

万屯汉墓群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在贵州实属少见;出土文物珍贵,汉代曾修筑“南夷道”,直达贵州等西南地区,墓葬中铜车马等交通工具的出土,有助于探讨“南夷道”的走向和当时的交通状况;万屯汉墓群还为探讨汉代农业生产水平、生产技术等提供了实物见证,对探讨汉中央王朝在贵州境内郡县建置、汉移民来源、居住环境、聚落构成与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1999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万屯汉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核定公布其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古墓中出土的这些文物,不仅让兴义这个地方“有古可考”,而且还在古墓之外又有了新的重大发现。

其他文物欣赏:

武威雷台汉墓, 铜车马仪仗, 见证“凉州兵团”的武功军威​

武威雷台汉墓

铜车马仪仗,

见证“凉州兵团”的武功军威

今年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发现50周年。甘肃出土过不少的车马实物,其中比较闻名的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葬、甘谷战国秦人墓葬等地方都出土过车马。在多辆车马中,以武威雷台汉墓铜车马仪仗最为完整庞大。它们不仅是数量最多的汉代车马方阵,更是汉末三国两晋时期“凉州兵团”的艺术缩影。

铜奔马为它们开道

甘肃省博物馆,人们往往第一眼看到的是铜奔马,而后才是它旁边的一组铜车马仪仗。这是一组规模庞大的仪仗军阵。它们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辆斧车、4辆轺车、3辆辇车、2辆小车、3辆大车、1辆牛车、17个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气势宏大,铸造精湛,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

的确,那是个令人震惊的铜车马仪仗队。整个队伍,以铜奔马开始,拉着货物的铜牛车结束。浩浩荡荡的方阵,有护卫骑士,有随行官员,有传递信息的轺车,有象征天子授权的斧钺之车……

它们展现的就是汉官威仪。在词典中“汉官威仪”指的是华夏正统的皇室礼仪、典章制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光武帝纪》。这里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汉代高官仪仗所彰显出威慑四方的气势。汉末,武威属凉州管辖,凉州兵团以骑兵为主,纵横天下,后世曾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说法。

铜车马仪仗和铜奔马同时出土,可以说,在铜奔马的光芒之下,这个铜车马仪仗,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所遗忘。

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来看看它们出土时的往事。

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是武威雷台下的汉墓中出土的。雷台是一种很古老的城市建筑。武威雷台,作为祭祀雷神的地方,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人们修建了雷祖观。可是,铜奔马的出土,却颠覆了人们对雷台的认识。铜奔马出土后,人们怀疑这个高台子最早应该是铜奔马主人坟墓高大的封土。后来,年代久远了,人们忘记了下面的墓葬,就逐渐在封土上修建了建筑。到魏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王张茂又筑了灵钧台。这一事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曾有提及。只不过到了后来,人们只知道这里曾经是座雷台,汉墓、灵钧台这些都被忘记了。

1969年9月初,武威县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13生产队的村民正在挖防空洞。9月10日这天,挥舞着镢头的村民,猛地刨了下去,谁知,却传来一声咔嚓声。村民放下镢头,将浮土层扒开后,发现是一块砖头。随即发现一面砖头砌的墙体。随后,大队的干部们带着马灯从地道进入墓室进行查看,发现这是一座古墓。古墓的一些墓室中,放着很多铜马铜车,这些铜车马并不是很高大,但依然让人们吃惊不已。很快,这一消息就传了出去,埋藏地下千百年的雷台汉墓就此被发现。到11月和12月间,雷台汉墓中出土的文物先后两次被调到了省上。

如今的铜奔马,作为中国旅游标志,早已名扬中外,被众多的光环所笼罩,而一同出土的铜车马仪仗却声名不显。

数量最多的汉代车马仪仗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与铜奔马同时挖掘出土。这是一组完整的铜雕塑,展现了汉代高官们日常出行巡视的状况。

雷台汉墓铜车马俑,根据出土后的组合关系,排在最前面的是威武雄壮的17件手持矛、戟等兵器的武士俑乘骑。排列在武士俑乘骑后面的是1匹主骑和4匹从骑。主骑马体形最大,昂首做嘶鸣状,排在队形最中间的当为墓主人乘骑。从骑马则侧首昂视,一足提起,奔腾欲驰。另一匹前左足提起,头向左侧。四骑前后并列,当为主人下属官吏的从骑。排在后面的另一组是斧车和轺车,御奴5人,从婢2人。斧车上装有大斧,在最前面做前导。4辆轺车均有华盖,中间的一辆华盖最大,当为墓主人所乘的“安车”,其余3辆应为下属高级官员所乘的“属车”。在轺车后面是三组不同职位的军官及其夫人的乘骑车马。最后是3辆大车和1辆牛车,当为载粮辎车。

整个铜车马方阵,由马、车、人构成。

这个墓葬究竟是何人所有呢?

在武威雷台汉墓中,不仅出土了铜奔马、铜车马仪仗,还出土了金、银、铜、铁、玉、骨、石、陶等材质的文物231件。其中,有银官印4枚,皆为方形龟钮,2枚稍大,边长2.5厘米,另2枚较小,边长为2.3厘米。其中的3枚可辨识印文,“口口将军章”、“口口口军章”和“口口口口章”。

在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中,一部分器物上有铭文,分别有“冀张君”、“守张掖长张君”、“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依照这些铭文,又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冀张君”及夫人乘骑车马,第二组是“守张掖长张君”及夫人乘骑车马。第三组是“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乘骑车马。

研究者认为:武威雷台汉墓,应该是“某某将军”的夫妻合葬墓,按照墓中出土的“张家奴字益宗”刻文的陶碗判断,墓主人应姓张。可称为张某将军夫妻合葬墓。墓葬的年代,应该在东汉灵帝中平三年至献帝期间 (公元186年—219年)下葬。

“凉州兵团”的再现

武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西通张掖,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称,自古有“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凉州”之说。

“凉州兵团”的形成要从东汉第一任武威太守说起。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窦融率河西割据政权的武威太守梁统等人归京后,刘秀在选择新的人选时想到了太学生出身的南阳人士任延。

当时,武威局势比较复杂。“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任延组织民众义从,选拔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遇到袭击,逆击追讨,游牧抢掠的部族遂绝不敢出。此后,武威的郡兵战斗力逐渐提高。不过,任延后来因擅自诛杀羌人而被免去太守,降职为河南召陵县令。

此后,武威郡兵实力逐渐形成规模。武威雷台汉墓铜车马仪仗,正是当时武威郡兵强大实力的再现。到了汉末,武威郡兵东进参加了各种战斗。

铜车马仪仗形态各异,车辆结构精美,人物栩栩如生,所有这些,组成了一支高级武官出行时的队伍,场面壮观,声势浩大。西晋末永嘉年间,为了保卫首都洛阳,凉州刺史张轨奉旨委派凉州本土将领北宫纯分别于公元308年和309年,率领1000精兵急速向洛阳进发。北宫纯是旷世猛将,又称北宫三郎、西晋军神,两次解围把首都洛阳百姓感动得一塌糊涂,他们创作了一首歌谣,纷纷走上街头,为凉州铁骑点赞传唱:“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

人们推测,雷台汉墓的两千石高官,有可能就是武威太守。铜奔马后的铜车马仪仗,是当时武威两千石高官的护卫侍从。它们是当时“凉州兵团”形象的艺术再现。

讲述人:董洪 作家历史文化学者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谢绝转载, 盗用必究!

临高惊现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汉皇帝陈友谅墓!是真的吗?

海南岛发现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领袖大汉皇帝陈友谅墓

海南海口城区出发,沿着海南西线高速公路一路向西,车行96公里,约一个小时就到了临高县东英镇居留村,这是便是解放海南岛渡海登陆战主要登陆之一,这里有一座古墓,墓主是600年前大汉皇帝陈友谅墓,墓坐南朝北,背依青山,面向两公里外大海,除墓后的流璃瓦牌坊,近年修建外,其他墓碑、墓基、墓围墙、全部是一番古朴庄严的景象。墓地东侧16米处,一棵古榕树枝繁叶茂,像一巨把伞撑起护盖墓体;西边簇拥着茂密的芭蕉,犹似众多宫娥宾妃相伴。

图左起前排:陈友谅裔孙27世陈振雄,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张柏,央视台王导演,海南省博物馆长陈江,陈友谅裔孙26世陈承义等人考研陈友谅哥哥陈友直墓。

图左起前排第2位香港敬仁堂馆长姚兢讲解,他五年来为寻找陈友谅后商,走大半个中国才找到海南岛居留村,发现元未明初农民起义军领袖大汉皇帝陈友谅墓。

陈友谅墓左边树立一块碑,应该是陈友谅文官,应该树立二块碑才与右边二位武官才对称,为何才树立一块碑呢?可能有一位文官背叛陈友谅,所以陈友谅曾孙没有树立碑纪念他。

陈友谅墓右边树立二块碑,应该是二位武官,左右文武官员日日夜夜守护主人陈友谅皇帝,每年正月十五日陈友谅后裔在陈友谅墓烧香供品祭拜,同时,还烧香祭拜陈友谅墓左右两边文武官员。

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张柏先生正在研究陈友谅族谱;

相关部门回应

对于近日网上流传海南临高县发现大汉皇帝陈友谅的墓地。7月30日,南海网记者求证海南省文物局和临高县旅文局,相关部门回应:经过专家考证,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该墓是大汉皇帝陈友谅墓,但临高确实有一个名叫陈友谅墓。

记者了解到,网上流传大汉皇帝陈友谅墓位于临高县东英镇居留村,该墓坐南朝北,背依青山,面向两公里外大海,除墓后的琉璃瓦牌坊是近年修建外,其他墓碑、墓基、墓围墙全部是一番古朴庄严的景象。

临高县居留村村民陈振雄介绍,他是陈友谅第27代子孙,居留村的古墓就是大汉皇帝陈友谅之墓,此墓现已有六百余年,除墓周边进行了一些修缮和保护外,墓一直保持原样。他们这村庄1000余人都是陈姓后代。陈氏家族六百多年繁衍后裔近万人,分散海内外。居留村现有千余人,护卫着祖先陈友谅的墓地。

陈振雄告诉记者,他们保存有陈氏宗图和族谱。布质的宗图,绘制于清朝初年,族谱编撰于清同治五年。族谱记载:先祖大公陈友直,二公陈友谅,三公陈友德,宣惠公陈荣于明初入琼避难,至今已历二十九代。与中国通史,明通鉴等史料记载陈友谅及兄陈友直,弟陈友德,平章陈荣相符。族谱记载陈友德逝世于永乐年间,享年七十九岁,与史料相符。

据悉,陈友谅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元朝末年“大汉”政权的缔造者。陈友谅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蛇山,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立陈友谅墓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临高居留村的陈友谅墓是否也是大汉皇帝陈友谅之墓呢?临高县旅文局相关负责人称,该局也有接到过该消息,临高确实一个名叫陈友谅古墓,但没有专业考古学家论证,他们无法断定这是大汉皇帝陈友谅墓。

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高发现陈友谅墓,曾引起文史界重视,海南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也曾经陆续到现场考证,没有文献记载临高这个陈友谅墓是大汉皇帝陈友谅墓,毕竟中国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所以暂时无法确认该墓是大汉皇帝陈友谅墓。“虽然有陈友谅后人认为该墓就是大汉皇帝陈友谅墓,但根据掌握历史材料,我们没有办法确认是或者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