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祠

三教祠

三教祠(又称三教堂),是“三一教”的祠堂,万历十二年(1584年)以后,三一教门徒还在兴化、福州等地兴建三教祠,作为传教活动的场所。

中文名:三教祠

别名:三教堂、三教庙、三教观、三教寺

发源地:福建省莆田市

三忠祠游玩攻略 三忠祠是谁

1. 三忠祠是谁

宗教胜地景忠山位于迁西县境内,海拔610米,清康熙帝曾御题“天下名山”,有四帅殿、三道茶棚、碧霞元君殿、圆通寺、玉皇殿、知止洞等大小景点30余处。此处集佛、道、儒三教于一山,佛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山上古岩峥嵘,苍松蔽日,峡谷清幽,云雾飘渺,1872级台阶直达峰顶,自然景观鬼斧神工,风格独具,素有“灵山秀色”之美称。

“景忠山”名称由来景忠山始有庙宇建筑可上溯到宋代。据史料记载,景忠山“旧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阴山。”明初于山顶建三忠祠,祠内奉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三位爱国忠臣,人们取景仰忠烈之意,故将此山称为景忠山。

戚继光驻守这里达16年之久

景忠山虽海拔不高,但位于交通要道之上,处于现今唐山地区的三抚线(省道363)与邦宽线(省道356)的交叉地界。历史上,少数民族突破山海关之后进攻北京最近的两条路线,一条路是走现今的唐山丰润区,另一条就是沿着如今的三抚线至景忠山,然后绕山而行,从邦宽线到达遵化县城,随后可直抵北京。

明嘉靖年间,明朝与东北少数民族的矛盾日益激化,迁西成了边防重地。嘉靖二年,蓟镇总兵马永也许感受到了来自东北少数民族的强大威胁,以原有的三忠祠为基础,在景忠山主峰修建了一座碧霞宫,奉元君像,是为景忠山镇山主神以彰其志

2. 浙江三忠祠

《小魔神》

作者:云中岳

内容简介:

近午时分,大热天。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人,如果肚子空空,而又不想找食物充饥,那他一定有毛病。姚文仲没有毛病,他肚子正在唱空城计。站在悦来客栈门口,他一双灵活、锐利、傲世的大眼,瞟向店右的卫香园食店,冲食橱内挂满的各式卤味直吞口水。

天下任何一座城镇,几乎都有一处龙蛇混杂的地段,让那些牛鬼蛇神活动。颖州府的府城东关,王忠祠右首不远处,那条俗称庙街的小街,就是这么一处地方。站在店门向街尾眺望,街尾就是小有名气的紫极宫。

这座小道观的香火,事实上比三忠祠要旺得多。到紫极宫拜李老君的信徒,比上三忠祠拜元代忠烈李辅兄弟子三人上香的信徒,多上百倍以上。求忠灵庇佑的人有如凤毛麟角,求神仙庇佑的人多得很。

3. 三忠祠图片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出自清代陈恭尹的《崖门谒三忠祠》

又吹起了萧萧的山风,崖门山下,海浪至今还在悲鸣。

原文: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4. 西湖三忠祠

1.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

2.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出自唐代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3.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出自清代陈恭尹的《崖门谒三忠祠》

4.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出自唐代杜甫的《子规》

5. 三忠祠分别纪念了谁

1.《崖门谒三忠祠》 清代 · 陈恭尹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凭吊 感慨 亡国

2.《读秦纪》 清代 · 陈恭尹

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3.《虎丘题壁》 清代 · 陈恭尹

虎迹苍茫 业沈,古时山色尚阴阴。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

4.《答潘子登》 清代 · 陈恭尹

天之为文星与月,人之为文笔与舌。自从星月一晦冥,文章正脉几于绝。

挑灯昨夜读君书,字字行间皆有血。君父之辱义正同,有口莫向他人说。

精卫填海海未乾,愚公移山山可裂。山崩海竭必有时,此心不与天壤灭。

蘸笔须到星宿源,磨锋必用昆吾铁。但能闭户造坚车,今古修途同一辙。

6. 三贤祠在哪里

江上风清四首

一、桓侯庙

回首当年旧庙容,经风忆作小桥淙。

岸江白浪钟声急,池雨红香柳色浓。

曾梦常寻新暖殿,今诗不诵老寒松。

寄情千里扬帆远,义结桃林觅古踪。

二、下岩寺

悄问红尘恶意除,乐知礼佛忆当初。

两江店底岩中客,一夜亭前陌上居。

烟火吟经因果望,水云钓月得缘舒。

梦时朝圣春回暖,即日虔呈忏悔书。

三、龙王庙

浪上杨舟绕翠微,寨前回首赏芳菲。

先生九子开三界,尽醉千年破万机。

白璧凌空巍耸立,清池活水碧湍归。

行云草木桑田绿,布雨红尘硕果肥。

四、三贤祠

岁月归程见雨迟,山崖醉处共相知。

佛墙隔壁三贤寂,流水穿林一寺岿。

梦影苏黄词赋美,诗文李白意生奇。

何云载夏弦歌里,作古从来在旧时。

三苏祠中景点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

1.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

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成都——自贡——泸州——赤水),北起成都,途经眉山(仁寿县)、内江(威远县)、自贡(大安区、沿滩区、富顺县)、泸州四市,南接贵州省遵义至赤水高速公路。全长约293公里,分段采用双向6车道和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80至100公里。【沿途景点】  黑龙滩、三苏祠、大千园、隆昌石牌坊群、圣水寺、“自流井——恐龙风景名胜区”、方山风景区、合江佛宝风景名胜区


2.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90字

1、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是为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而建造的,位于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1976年11月24日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2、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3、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4、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是纪念美国总统林肯而设立的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National Mall)西侧,阿灵顿纪念大桥(Arlington Memorial Bridge)引道前,与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连成一直线。

5、范公亭

范公亭公园占地面积300余亩,位于青州市范公亭路西端,因范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园内楼台参差,湖水潋滟,花木隐翳,溪流蜿蜒,古木交叉,竹柳翩翩,曲径通幽,得趣天然。有范公亭、顺河楼、李清照纪念馆、洋溪湖等景点。

此外还有一些:

名人故居:沈从文故居、鲁迅故居、老舍故居。

还有一些景点:岳飞庙 木兰山、中山陵、孟达天池、 太白楼、尚志公园、女娲庙,黄帝陵、孔子庙,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墓、曾巩读书岩、曾巩纪念馆、谭纶墓、陆象山墓、乐史墓、吴澄墓,舒同书画博物馆。


3.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在哪里

1、游三苏故居,享诗意人生。

  2、孕奇蓄秀地,三苏古祠堂。

  3、拜谒三苏故居,对话千年东坡。

  4、三苏传神韵,一祠文化魂。

  5、古祠古风古文化,数一数二数三苏。

  6、拜三苏古祠,访东坡老家。

  7、天府文脉地,千古三苏祠。

  8、三苏名天下,一祠阅古今。

  9、品东坡文化赏西蜀园林——眉山三苏祠欢迎您!

  10、千年英雄苏东坡,文脉圣地三苏祠。

  11、三苏文脉,一祠书香。

  12、登录三苏祠堂,下载锦绣文章。

  13、人文三苏祠,天地一眉山。

  14、访文圣故居,品三苏华章。

  15、东坡成才地,三苏古祠堂。

  16、一园秀天府,一祠仰三苏。

  17、三苏领宋韵,一祠秀古今。

  18、一门三苏,祠名天下。

  19、一祠品三苏,一馆阅千年。

  20、品东坡文化游三苏故居——眉山三苏祠欢迎您!


< h2>4.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文字较多

西湖苏堤 眉山三苏祠 黄州定慧院 海南琼海 赤壁


5.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导游词

首先,来眉山不管值不值得,你都得去一趟三苏祠,感受下东坡文化,毕竟这是眉山的名片。虽然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宅子,但胜在环境不错,人文气息浓厚,最好蹭蹭导游小姐姐的天籁之音,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历史信息和民间趣闻。

然后就可以转战东坡岛,逛逛湿地公园、水街(以后新的网红打卡地),累了就去远景楼里的茶楼泡壶清茶,远眺整个东坡湖的美景,享受清风吹皱湖面,白鹭唱响流水的意境,完事还能在附近的滨江美食街享用东坡美食,夜晚湿地公园里还有音乐喷泉,又是一番别样风景。

然后市区的景点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去泡菜城、樱花博览园遛遛。

周边区县的旅游景点首先推荐洪雅县柳江古镇和瓦屋山,两个地方离得很近,柳江古镇算是很有特色的一个古镇,开发程度还不错,古香与现代的结合很自然,瓦屋山封山维护重新开放后还没去过,不过作为洪雅的旅游名片,相信应该更加好看了。其次仁寿的黑龙滩水库、彭山的彭祖山、青神的中岩寺、丹棱的大雅堂都可以去。


6.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PPT

有,漫步三苏祠,目之所及,最多的是竹子。“无竹不成家”,在东坡先生生活过的眉山坝子,竹掩茅舍,炊烟袅袅,那种人间烟火味让人心醉。有竹就有家,有家就有温暖。三苏祠曾是三苏父子的家,岁月变迁,家已成祠,平添了肃穆,但家的惬意浓浓犹在,这应该是竹之故吧。

苏家较之常人更爱竹。三苏祠里有一幢建筑叫“来凤轩”,曾是苏轼、苏辙两兄弟读书的地方,大门挂着一幅对联“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是东坡自己描绘自己家的诗句。

门前有竹,堂上有书,自是与竹朝夕相处,与书日日为伴;竹万竿,书四库,竹多书多,当是勤种护爱学习的结果。这样一个家庭,不出人才都难。竹与人关系密切。


7.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是什么

不算红色景点。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8.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作文150字

水街是眉山信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处女之作,致力于打造不可复制的东坡岛四合院落式旅游商业风情水街。本着“跨越房地产”的初衷,东坡印象·水街坚持以品质和品味来实现“筑巢引凤”的战略布局,最终以“真诚+智慧”的运营管理打破传统商业理念桎梏,开辟现代化的商业管理先河。 开发理念——蓝天白云下的古镇风情,小桥流水旁的院落人家 项目以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东坡岛为依托,以丽江滨水风情为蓝本,以东坡文化为内涵,以宋代古韵建筑为载体,以苏州园林景观为原型,以体验式旅游商业为核心,打造集文化、旅游、购物、客栈等多元化精品业态于一体的高端四合院落式旅游商业风情水街。作为东坡岛第一个过规的商业水街项目,东坡印象·水街的开发理念和品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眉山三苏祠著名景点 眉山的三苏祠

1. 眉山的三苏祠

  三苏祠大门: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  “三苏祠”大殿有清人杨庆远题的一副对联: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三苏祠”三个黑匾镀金大字,是清人何绍基所书,门两边是张鹏翮的题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蜀中多才子;  三苏天下奇。  方毅。三苏祠,位于城西南隅,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祀祠。原为苏氏故宅,明初改建为祠,清代屡有重建和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启贤堂碑亭等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郭绍虞。八家唐宋:唐宋时期八位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骈散:骈体文和散文  谁吹孤鹤南飞笛;  人唱大江东去词。  刘孟伉。孤鹤南飞:苏轼《李委吹笛》诗“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张鹏翮题大殿。四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一说指欧阳修及三苏  江山故宅空文藻;  父子高名重古今。  大殿。江山句:出自杜甫《咏怀古迹》诗  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手;  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陈钟祥题大殿  地接锦江,看君君臣臣,有昭烈壮武西乡,一样大名垂千古;  文称苏海,叹父父子子,如蓬莱瀛洲方丈,三峰并峙是神仙。  陈逢元题大殿  是父生是子,家学一门,自昔名声弥宇宙;  难兄更难弟,象贤两弟,至今俎豆重乡邦。  蔡宗健题大殿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扬不清,尘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杨庆远题大殿。宦迹:做官所留下的踪迹。天心:天意。扬不清,尘不浊:意为任何的人为都不可改变  似此兄弟父子,萃于一门,哪许忌才归造物;  能以经济文章,传之千载,何妨讲学让儒家。  樊榕题大殿  参谒觉殊迟,公昔辅宋摅忠,媲美韩欧,谨慕英风披大箸;  从戎嗟太早,我愿投戈讲艺,再携铅椠,来游此地拜先生。  陈国栋题大殿。摅忠:竭尽忠诚,摅,抒发。韩欧:唐代韩愈和宋代欧阳修。披大箸:披,披览;大箸,大著,指苏轼的作品,箸通“著”。铅椠:古人写字之具,铅指铅粉笔,椠指木质书板  谟议轩昂开日月;  文章浩渺作波澜。  大殿。谟:计谋、谋略  眉山巍峨三峰碧;  岷水苍茫一片兰。  臧克家题大殿  古木种何年,祠畔风来香柏叶;  先生呼不起,池头月上白莲花。  陈钟祥题聊中隐斋  除却读书无所好;  恍如造物与同游。  聊中隐斋  云气拍江来,却沙帆可数,渡口花浓,望大小峨峰,高横一线眉山外;  花荷摇树起,正衙鼓初闲,楼头酒熟,论古今人物,都在三苏眼孔中。  陈钟祥题远景楼  北宋高文名父子;  南州胜迹古祠堂。  远景楼  萃父子兄弟于一堂,谠论忠规,总以爱君为本;  牟董贾扬班之巨制,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成文。  远景楼。谠论句:《宋史·苏轼传》:“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董贾扬班:指汉代学者董仲舒、贾谊、扬雄、班固  静者所怀,相与无与;  贤哉真乐,自然而然。  远景楼  从岭海间拥节南来,每怀鹤观游踪,画图笠屐空千载;  向纱豰行驱车西去,喜挹蟇颐秀气,忠义文章萃一门。  马维骐题远景楼。岭海间:指两粤之地,岭指五岭,海指南海。鹤观:指苏轼晚年谪贬为宁远军(今广西容县)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县西)安置时在古白鹤观地基上所构白鹤峰新居。画图笠屐:苏轼晚年从惠州再贬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与当地父老结交为友,某日访友归途遇雨,他便就近向农民求借斗笠和木屐,有《东坡笠屐图》记之。纱谷行:在眉山城内,三苏故居所在地。蟇颐:山名,位于眉山城东,林峦特秀,为游览胜地  墨池烟润花间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披风榭  书窗正对云洞启;  丛菊初傍幽篁载。  木假山堂  瑞莲花作科名草;  木假山开文笔峰。  陈钟祥题木假山堂  乡云在霄,挺此和淑;  高风冠世,集其清华。  木假山堂  多情明月邀君共;  无主荷花到处开。  瑞莲亭  傥仙魄归来,湖山亦觉故乡好;  与邦人偕乐,亭子何妨以雨名。  陈钟祥题瑞莲亭  奈宋运衰何,倘竟能恢复壮猷,真成元佑匡时相;  非长公志也,不乃已出其余绪,犹是文章大作家。  启贤亭

2. 眉山的三苏祠里有什么湖

三苏祠是纪念大文豪苏轼及苏洵,苏哲的。位于眉山市东坡区

3. 眉山的三苏祠有导游解说吗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4. 眉山的三苏祠堂在哪

三苏祠原为苏轼的故居,即出生地。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

5. 眉山的三苏祠的导游词

眉山三三苏祠游览时间在90分钟左右

6. 眉山的三苏祠开放时间

✔ 自驾:由成雅、成乐高速均可达眉山,出眉山出口15分钟到达三苏纪念馆。

✔ 公共交通:眉山城内乘坐11路车、3路车、15路、8路车均可到达三苏纪念馆。

公交线路:206路,全程约4.8公里

1、从眉山火车东站步行约680米,到达铁环东路口站

2、乘坐206路,经过9站, 到达通惠街站

3、步行约370米,到达三苏祠-西门

7. 眉山的三苏祠在哪里

开放时间:9:00-18:00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

8. 眉山的三苏祠在那里

1.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 物范例。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2.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

9. 眉山的三苏祠描写

南宋大诗人陆游云游至眉州时,专程拜谒三苏祠,挥笔写下《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盛赞东坡故里:“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頭條萊垍

而今,漫步眉山城区,所到之处,无不令人联想到苏轼的一生:东坡大道、诗书路、文忠街、杭州路、苏堤路、黄州路、赤壁路、徐州路、儋州路……

大东街的老城门,是眉山标志性景观之一。据记载,“眉州古城,始建于唐。城有城墙,起于五代。”老城门一带的城墙“屡兴屡废,屡建屡圮”,历经千年风霜,幸运地被保存了下来,成为眉山厚重历史的见证。頭條萊垍

在全市颇具影响力的“悦读东坡讲堂”,就设在老城门旁边的一幢楼里。“东坡先生是一个自信、光明、有趣的人,他学识渊博、文采飞扬,他那颗包容一切的心,以及那种‘笑对风雨且从容’的姿态,都值得更多人了解、学习。”眉山市东坡区政协委员王国平是知行·悦读坊的创始人,她告诉记者,悦读坊是一个综合性文化交流与全民阅读实践平台,希望在推进眉山“全民阅读”和推广传承“东坡文化”事业中有所建树。

自2015年起,“悦读东坡讲堂”已累计举办55场定点课堂活动,现场聆听人数超过10000人次。除了定点课堂,他们还开设流动课堂。从2019年10月走进眉师附小、苏祠中学开始,到2020年12月,共完成190场流动课堂活动,为更多孩子带去了有味、有趣的东坡文化知识讲座。

10. 眉山的三苏祠作文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2006年5月25日,三苏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眉山的三苏祠介绍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