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卞遗址

寨卞遗址

寨卞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1983、1987年钻探获得面积约16万平方米商—东周时期的城址遗存。城墙基宽12米,夯窝径6—8厘米,夯层厚8—10厘米。采集的龙山文化陶片多夹砂褐陶、黑陶、红陶,纹饰多弦纹、竹节纹、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鼎、盆、蛋壳陶杯等。另采集有商周时期夹砂红陶、灰陶绳纹鬲口、灰陶簋、泥质灰陶大腹豆、罐残片。战国时期泥质灰陶太阳纹半瓦当残片,汉代灰陶罐口、壶、盆口等。《博兴县志》载:“蒲姑城在县南十里柳桥庄”,《青州府志》云:“蒲姑氏,殷所封也。成王时,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其人于齐。晏婴所谓蒲姑氏因之立也。蒲又作薄,今博兴。”《括地志》载:“薄姑城在青州博昌东北六十里。”当即指此。

信息来源:市文广新局

蒲姑曾为齐国都,遗址就在博兴寨卞村北

临淄是齐国的故都,而在齐定都临淄之前,蒲姑一度成为齐都城。

蒲姑,一作亳姑、薄姑,是殷商后期的东方大国,在周与商的博弈中两次站在商一边,曾与奄国等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反抗周朝。胜利的周统治者在今山东境内建立了齐、鲁等封国,要这些诸侯把东夷和淮夷置于自己的军事控制和政治支配之下,但东夷、淮夷及诸侯之间明争暗斗、祸起萧墙的事件却时有发生,不曾间断过。

《尚书·费誓》记载鲁伯禽和淮夷、徐戎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以至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姜太公来齐之初,也常因东夷族西争营丘而国事不宁。《史记·太公世家》就有“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是以与太公争国”的记述。

周初,姜姓贵族虽然进驻东方,封国建邦,但是他们还是念念不忘西方故乡,应是这一心理使姜太公没有在蒲姑原都建都,而是把营丘作为驻都。这时的齐胡公既感到西归无望又继续面临纪国威胁的情况下,于是就把国都由营丘迁到了蒲姑故都。

齐胡公的弟弟姜山认为这有损于齐国的尊严,便在公元前八六〇年,串通党羽,率领不愿迁都的营丘居民,斩杀齐胡公于贝水,自立为齐献公,复都营丘,拓大其域,更名为临淄。于是,蒲姑作为齐国都城的历史就结束了,临淄则成为齐国的都城。

《续山东考古录》载:“蒲姑国城在(博兴城)东南十五里,今柳桥”“周齐胡公迁都于此”。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蒲姑故城早已湮没,现仅存一土丘,供人凭吊。经山东省考古研究部门勘察,确认蒲姑故都遗址位于博兴县寨卞村正北二华里,南靠小清河,北依溢洪堤。

点个在看精彩继续

榆林红色遗址——新寨子战斗遗址

该遗址位于神木县解家堡乡新寨子村。

1935年3月22日至23日,神木县委在园条塌村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制定新寨子战斗方案。新寨子是敌人在苏区边沿的一个大据点,兵力较强,工事也相当坚固。多数同志认为不能与强敌硬拼,应先打敌人战斗力较弱的驻花石崖的骑兵。但特委派员坚持集中兵力先打新寨子,再打花石崖,以为这样便能打破敌人的“围剿”。会上王兆相被任命为此战的总指挥。

3月26日,我方在九五会村集结红三团及游击队400多人,党政干部200多人,赤卫队员近2000人待命。29日晚上,着朦胧夜色,我方兵分两路向新寨子进发,一路由团参谋长刘鸿飞指挥,一路由代理团长王进修指挥。拂晓时分,我方发起强攻。敌人的火力配置有序,加之工事坚固,我军几次冲锋都没成功。由于红军和赤卫队混编在一起,指挥不灵,行动比较混乱。团参谋长刘鸿飞在冲锋时不幸中弹牺牲,没有作战经验的赤卫队员们不断阵亡。王兆相觉得战斗很难取胜,如果敌骑兵闻讯赶来增援,红军会腹背受敌,那样就更危险了。于是,他跟几位领导人研究后,决定迅速撤出战斗。这次冒险战斗,红军和赤卫队伤亡百人之多。

杨官寨遗址!一个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

作为西安人,咱最骄傲的是啥?

当然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我们生活的这个古都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说起来简直就是满满的自豪感

目前的官方资料显示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

3100多年建城史

1100多年的建都史

BUT!更重磅的来了

最近考古学家又有了惊人的发现

西安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

中国数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源头何处寻迹?西安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根脉是否还有时代更早的实物佐证?距今五六千年前生活在关中地区的史前先民如何实现“入土为安”?随着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的深入发掘和研究,探究这些问题的蛛丝马迹逐一显露。

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首次发现

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发掘区航拍

据杨官寨考古队领队杨利平介绍,这片墓地位于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聚落环壕外的东北部,西距东段环壕约530米,总面积在9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实际发掘面积约3800平方米,已发现庙底沟时期墓葬339座,墓葬分布的极为密集,初步预测总数在2000座以上,规模空前。

据介绍,本次清理的墓葬以偏洞室墓为主,兼有少量竖穴土坑墓和半洞室墓,其中的偏洞室墓葬当属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同类遗存,将偏洞室墓的出现年代提前了近400年。

聚族而葬,“国家公共墓地”初露端倪?

竖穴偏洞室墓M283

本次发现的庙底沟文化墓葬规格基本相近,都是小型墓葬,且随葬品非常少,对比早年在杨官寨遗址聚落环壕西门址两侧大量出土成层分布的完整陶器,二者之间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因此推断这批墓葬应该是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时期普通居民的公共墓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墓地内的墓葬分布如此密集,但目前尚未发现有任何一例庙底沟时期的墓葬之间存在有打破关系,且所有墓葬均排列较为整齐,在部分墓葬开口平面的东端或西端发现有圆形的疑似柱洞遗迹,推测有可能为“幡”类墓上建筑遗存,用来标识单个墓葬的位置,证明当时的人们在营建墓葬的过程中曾经过一定的整体规划,类似于后代文献记载的“凡邦中之墓地,万民所葬地”,并可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持。

西安建城立都的最新佐证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其中最早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

而通过近年来考古人员在杨官寨遗址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基本厘清了该遗址的整体布局结构,在该遗址范围内发现的建造有大型环壕的庙底沟文化聚落、两侧成层摆放大量陶器的西门址、环壕内部疑似堆土迹象、聚落中央的人工水利设施等,加上本次发现的东区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无疑勾勒出了一个早期城市的雏形。

下一步,考古队还要探寻西门址外可能对应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东区墓地可能对应的东门遗迹和聚落内部中央大道,如果这些推论都能得到证实,那么杨官寨遗址作为庙底沟时期关中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质必将展现无疑。如此一来,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的庙底沟时期。

最早中国何处寻迹

杨官寨遗址鸟瞰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大致是从距今6000年前左右开始出现明显迹象,具体表现为人口规模增加,大型聚落出现,文化高度发达等等。而距今6000至5500年的庙底沟文化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共同体,其分布范围以关中地区为核心,并向周围强势扩张,东达大海,西至甘青地区,北到长城一线,向南已越过长江

杨官寨遗址作为庙底沟文化时期的一处中心聚落,其规模巨大的聚落、环壕等,无疑需要动用相当多的人力才能修建完成,而这仅凭杨官寨一个聚落的人力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表明当时这样一个聚落已经具备了组织周边区域和聚落的人集中到一起开展大型工程的能力。加上本次大型居民公共墓地的发现,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了杨官寨遗址是一处带有都邑性质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很可能就是最早中国的雏形, 并为后来国家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

>>知道一下

什么是庙底沟文化

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文化类型为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文化,其遗址中所出土器物的特征与黄帝时代所发明使用的器物等相一致。其分布中心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范围较大。

来源:西部

编辑: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