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遗址

大佛寺遗址

大佛寺,位于今辛店街道前进村。耆老相传,该寺始建于元朝末年。旧时,每年正月十五和二月二为烧香拜佛日。其建筑规模、样式不详。明清两代,大佛寺香火旺盛。民国时期,大寺衰败。30年代,在战乱中拆除,仅留遗址。

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下辖百寺。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明永乐十年(1412年)于建初寺原址重建,历时达19年,耗费248.5万两白银,十万军役、民夫。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2008年,从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震惊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唯一一枚“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级文物与圣物,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

2011年,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2年,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底,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开放。

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千余年间,屡废屡建,寺名亦屡屡更易,大报恩寺塔立于南朝寺庙发祥地和江南佛教中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两句诗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历史从孙吴开始,历经各朝,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大报恩寺塔的前身则是阿育王塔。

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孙权建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为江南塔寺之始,有“江南第一寺”之称,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首座寺庙。经过考证,阿育王塔约建于东汉献帝的兴平年间(194─195年),是南京最古老的佛塔,也是中国最早的佛塔之一。

建塔者极有可能是秣陵人符融,他曾任徐州刺史陶谦麾下之广陵、下邳、彭城三郡的运漕官,并以漕运所得经费建庙盖塔。符融为最早见于正史的中国阁楼式佛塔的创始者,后退守故里秣陵,为孙策攻灭。

2010年,大报恩寺重建工程被列为南京市2010年城市建设“十六个重大项目”之一,同年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该工程捐赠10亿元人民币

2012年11月,大报恩寺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5月,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3月,大报恩寺轻质保护塔主体完工,该塔共有9层,由轻钢结构和玻璃筑成,外立面由玻璃幕墙组成。 2015年12月16日上午10点18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举行开园仪式。12月17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开放。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范围东起今晨光机器厂,西至雨花路,南达雨花台,北抵秦淮河边 。 大报恩寺坐东向西、规模宏大,全寺整体建筑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寺庙主体部分(山门,佛殿、琉璃塔等)居北半部,附属部分(僧房、禅堂、藏经殿等)居南半部,南北两部分之间由围墙隔开。

从2007年初至2010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先后发现并清理了属于明代大报恩寺的香水河桥,中轴线主干道、天王殿、大殿、观音殿法堂,以及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的长干寺真身塔地宫和北侧的画廊基础等重要遗迹,出土了以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为代表的一大批珍贵文物,获得了极为重要的考古收获。

截至目前,油库、画廊、伽蓝殿等建筑遗迹仍在清理发掘之中。

2015年12月16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开园,12月17日正式开放。最受关注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在遗址上方作为保护建筑修建为轻质玻璃塔,公园中保护性展示了大报恩寺遗址中的千年地宫和珍贵画廊,以及从地宫中出土的石函、铁函、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世界级国宝。

佛灯长明·感恩众生——行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人杜牧的这首绝句,极言南朝时期的江南寺庙之多。

江南大地寺庙如此之众,其第一座寺塔建于何处、又是哪座寺庙呢?它就是建于东吴时期的建初寺,今天的大报恩寺。

华门外,秦淮河畔,从建初寺、长干寺、天禧寺一脉相承下来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今日已然成为南京重要的旅游景点文化地标。

大报恩寺,顾名思义,是明永乐皇帝朱棣为报父母之恩,以“宫阙规制”建造的寺庙,并御赐寺内的九层琉璃塔为“第一塔”。

佛顶真骨舍利、玄奘顶骨舍利、感应舍利、诸圣舍利四份舍利同时汇聚于此,佛教因缘殊胜。

站在大门口,左边是著名书法家孙晓云题写的“大报恩圣地”石碑,前方的拱形桥是600多年前建造的明代香水河桥,两座碑亭左右对称而立。

南碑永乐碑,朱棣表明建寺目的为报“父母大恩”;北碑宣德碑,目的是向太祖、成祖、仁宗三位先帝告成,歌功颂德。

走进厅内,迎面是透明的玻璃墙体设计,外面是中轴线上复建的大报恩塔,室内是天王殿的遗址区。

沿着遗址区左边前行,巨大的屏幕细述着大报恩寺的前世故事。另一侧是玄奘法师与佛陀的千年对望,走上台阶,脚踩步道,步步生莲。

展厅中那座最夺目的拱门,就是复制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因为《国家宝藏》地热播,它已经成为最近南京的网红。陈列在南京博物馆的是由出土的琉璃构建重新组装复原的琉璃拱门,而这件则是复制品。

拱门上有六拏具图案,从上到下依次为:大鹏金翅鸟、龙子龙女、飞羊、狮子大象

地宫陈列区陈列着地宫出土的诸多佛教圣物:石函、铁函和国宝级文物七宝鎏金阿育王塔等。

莲池海会与舍利佛光,展示了重要的佛教文化。莲池海会,汇集了南京历代开宗立派的高僧大德。舍利佛光,暗合感应舍利七次放光的记载,展厅内变幻的灯光映衬在对面的玻璃上,美轮美奂,庄严殊胜。

伽蓝殿融合了护法与报恩两大主题,墙壁上雕刻着马皇后与碽妃的造型。碽妃是朱棣的生母,造寺报恩的主题在此集中彰显。

聆听着九色鹿的故事,穿过报恩林和法堂遗址区,便来到了南区,恢弘的南画廊展区与“生命的轨迹”由此展开。

摇篮、荷花,同样是灯光色彩变幻多姿的场景设置,再次把人置身于美轮美奂的空间之中。因缘台前忆过往,寄托恩情,绵延恩遇。

从康僧会到杨仁山,金陵佛庙绵延千余年。眼前一部部陈列的经籍,让人深切体会到“经藏如海”“佛法无边”。

南京是讲经、译经中心,还是有名的刻经中心。位于淮海路一带的金陵刻经处,是我国第一家集经籍的收藏、雕刻、印刷、流通和研究于一体的佛经出版机构。

四周的室内展览,都是环绕着广场上的大报恩塔而展开。历史上的大报恩塔,高78.2米,九层八面,通体琉璃,外国人眼中的“瓷塔”,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

今日原址上重建的大报恩塔,采用了艺术玻璃工艺等现代技艺,白天通透明亮,晚上灯光华丽,一百年多年后再次上演了华光璀璨的视觉盛宴。

爬上大报恩塔,对望中华门,俯瞰秦淮河,车水马龙,繁华的城南尽在眼底。

初到报恩寺,以为它是门票很高的宗教类旅游景点;再访报恩寺,对报恩文化多了一层理解。

想起一位老师曾讲过的一段圣经里的话:

爱是长久忍耐、和蔼仁慈,爱不嫉妒、不吹嘘、不自大,不罔顾规矩,不求自己的利益,不轻易发怒,不计较别人所加的伤害,不因不义而欢喜,只因真理而高兴。爱能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希望,凡事忍耐。

对父母亲人、人生路上帮助过自己的人,报以感恩、报恩之心;对身边的人、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众生,报以理解、悲悯之心。

博爱之城,也许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如果你还没去过,不妨找点时间,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

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江津石佛寺遗址入围终评!

4月6日,国家文物局官网公布了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经过激烈角逐,包 括 江津石佛寺遗址在 内的20个考古项目入围终评环节。

鸟瞰石佛寺遗址。江津区文管所供图

据了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始于1990年,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每个年度举行,是一项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考古发现的活动。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

石佛寺遗址宋代建筑布局图。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石佛寺遗址位于圣泉街道,于2018年正式发掘。该遗址与几江半岛隔江相望,是 江津历史上著名的八景之一。石佛寺始建于北宋初年,后历经南宋、明、清历代的翻修和扩建,至清中期盛极一时,远近闻名。石佛寺分布于 长20米, 高3.5米的天然垂直岩壁上,现存 摩崖造像6龛、罗汉造像、后殿遗址、江渊题刻等。其摩崖造像年代跨度大、雕刻精美、衣纹流畅,是我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佛教造像,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记者曾在考古现场看到,有10余块天然巨石分布在遗址各个区域。寺庙依山就势,依托巨石营建建筑,是该遗址的最大特色。以5号巨石为例,其周身雕刻有水月观音等晚唐五代造像、450余尊罗汉等南宋造像、九龙浴太子等明代造像。其中,水月观音线条流畅、细腻传神,被专家誉为 “我国十世纪保存最好、雕刻最精美、技艺最复杂的水月观音造像之一”。

石佛寺遗址出土文物。记者 郭开星 摄

江津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石佛寺遗址是我国古代山水寺院园林景观的优秀代表,是西南地区近年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目前,该遗址考古工作站已有序复工,遗址出土的文物标本也已基本修复完成。他透露,今后,我区将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兴建石佛寺遗址公园,让广大市民领略这一历经千年文化遗产的魅力。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入围终评项目

(以时代早晚为序)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

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湖北随州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

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江西江新七星堆六朝墓群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江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开星 通讯员 陈龙)

截至4月7日12:00,最江津问政平台已解决群众投诉事件9640起,回复网友提问4465个,回复办结率90%以上,搭建了政府与网民沟通的桥梁,基本实现了将“舆情反映在江津,解决在萌芽状态”的目标。

编审 郑江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