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冢遗址

五里冢遗址

五里冢遗址在城区西南,五里冢村北30米处。冢为台形,东西长83米,南北宽31米,台高2.3米,为一阜状。出土有石斧、石镰等新石器时期的遗物;有骨锥、鹿角、卜骨、陶纺轮、鬲足等商、周两代的遗物;还有汉砖、唐罐等。址西侧和南面,已露出汉砖墓壁。

经省社会科学院考古队考察,石斧、石镰等出土处鉴定为龙山文化遗址。

遗址的发展和遗存,突破了山东省新石器时期文化分布界限,扩大了认识原始社会物质文明的视野,对研究当地历史有一定价值。1956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宣布为乐陵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2月23日,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乐陵市党史史志办公室

《山海经》里的神秘古国,陕西石峁遗址的五大未解之谜

陕西石峁遗址山西陶寺遗址浙江良渚遗址和四川三星堆遗址,被称为中华文明起源的四大未解之谜。特别是陕西石峁遗址,不仅拥有425万平方米的巨大规模,还处在黄帝炎帝神话传说的中心区域,对它的研究一直是考古界的热门话题。

从2012年被评选为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以来,石峁遗址几乎每年都给我们带来惊喜。但是,因为在我国先秦古文献中,找不到与石峁遗址相关的任何记载,许多最新的考古发现,反而成为了未解之谜。

一、最早的毛笔

《史记》等众多古文献都记载,毛笔的发明人是秦朝大将蒙恬,距今约2200年。但我国考古学家发现,在河南安殷墟出土的甲骨上,有多处用毛笔描边,再刻写文字的痕迹。因此,他们认为蒙恬只是毛笔的改进者,商朝中期就已经出现了毛笔。

近几年,毛笔起源于商朝的观点,又被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推翻。考古队员在石峁遗址外城东门附近,发现了200多块彩色壁画。从残留的遗迹特征判断,绘制工具应该就是毛笔或毛刷。这就意味着,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毛笔,4300年前就已经被华夏先民发明了。

二、陕西有鸵鸟和鳄鱼

众所周知,鸵鸟生活在非洲,鳄鱼生活在长江流域以南。但在陕西石峁遗址的一个古墓中,考古队员发现了20多片鸵鸟蛋壳和鳄鱼骨。有专家据此推测,在4000多年前的陕西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很可能曾经存在过鸵鸟和鳄鱼。

我国著名学者竺可桢教授,提出过“气候周期变化论”的学术观点。在上古奇书《山海经》中,记载了四川成都平原曾经存在犀牛大象,这与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也不谋而合。难道几千年来,我国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真的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剧变吗?

三、最古老的占卜甲骨

我们知道,用甲骨占卜是夏朝和商朝的重要习俗。原来最早的占卜甲骨,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晚期。在陕西石峁遗址的一个灰坑中,考古队员发现了十几片占卜用的牛肩胛骨,其灼烧痕迹明显,距今超过了4000年。

考古学家勘测后认为,石峁遗址的占卜甲骨,是在房屋奠基时,在祭祀活动中预测吉凶的。在使用过后,它们被集中埋在坑中,这与商朝的习俗几乎相同。这种现象或许说明,4000年前的石峁遗址已经出现了宗教文化,与夏朝和商朝存在着传承关系。

四、先进的筑城技术

在陕西石峁遗址,考古队发现了巨大的皇城台、瓮城和广场,改写了中国人只懂“土坯筑城”的固有观念。特别是瓮城这种军事设施,原来被认为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但石峁遗址的瓮城,在规模和形制上已经十分成熟,与战国时期基本相同。

可是在几百年后,不论是夏朝的二里头遗址,还是商朝的殷墟,都没有出现过瓮城。难道石峁人的发明创造曾经失传,在战国时期又被重新发明?或是我们的考古发掘有遗漏?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五、石峁人的真实身份

1.《山海经》中的“一目国”

陕西石峁遗址出土了数千件玉器文物,有一对玉人头像十分特别。不少专家认为,这或许就是石峁人的真实长相。他们圆脸大眼,鼓腮鹰鼻,耳朵巨大,头顶梳着发髻,与《山海经》中的“一目国”非常相似。

据《山海经》记载,海外36国的“一目国”,国人均为独目,长在脸部中央。《山海经》毕竟是神话传说,所谓的“一目国”,很可能表现了石峁人的习俗,即巫师佩戴独目面罩进行祭祀。我们可以推测,或许石峁人崇拜的先祖或神灵,就是独目的形象。

2.中亚迁徙而来的外族

在4000多年前,中亚地区曾有一个强大的乌尔王朝,它们擅长建造石头城。石峁遗址所处的陕西神木地区,处在黄土高原,他们刻意建造石头城,似乎是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另外,从石峁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来看,由中亚地区流传过来的可能性很大。

3.鲧禹部族的都城

石峁遗址的年代在4000多年前,处在“有崇氏”的活动区域,也就是夏朝先祖——鲧和大禹的部族。《吕氏春秋》记载:“夏鲧作三仞之城”。如果鲧建造的就是石峁古城,那么石峁人就是尧帝的臣民,山西的陶寺遗址就是尧帝的都城。

4.有扈氏的军事重镇

根据考古发现,石峁遗址在历史上是被突然废弃的。那么就只有一种解释:他们被异族入侵,并在战争中失败。根据《史记》记载,大禹的儿子夏启,起兵杀死伯益,建立了“家天下”的夏朝。西北强大的有扈氏部族不服,与夏朝爆发了战争。夏启经过几年战争,彻底消灭了有扈氏。

以上几种观点,您认为哪一种比较接近历史的真相呢?

五一游江西:井冈山有的红色遗址,欧阳修故里都有,而且免费开放

我有一个朋友老李,漳州芗城区人氏。在老李还是小李,老王还是小王的时候,我们就是往来款恰,颇称莫逆的好朋友。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丝毫没有冲淡我们的友情。老李久慕井冈山是革命圣地,邀我五一同游井冈山

我对老李说:“我的家乡永丰县,跟井冈山一样,都隶属于江西吉安市。永丰县是革命老区,井冈山有的红色遗址,永丰县应有尽有。永丰县还是一代文宗欧阳修故里。你到永丰县来,我略尽地主之谊,带你畅游永丰红色遗址和欧阳修故居。”

老李应我之邀,放弃井冈山之行,拟定于五一假期,到永丰县游玩三天。既然老李喜欢瞻仰红色遗址,我就打算安排老李参观永丰县毛主席旧居、周恩来旧居、朱德旧居、第一届军运会旧址、红一师创建地旧址、欧阳修故居、欧阳修父母合葬墓、欧阳修两位夫人合葬墓、活捉张辉瓒战场旧址。

永丰县藤田镇是我的老家,我家就住在藤田镇中心小学对面。永丰县藤田镇是革命老区,发生了许多红色故事。毛主席在红军时代,曾经五次莅临藤田镇开展革命工作。红军总司令朱德和红军总政委周恩来,也多次莅临藤田镇开展革命工作。

藤田镇有毛主席旧居、周恩来旧居、朱德旧居,永丰县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些红色遗址。永丰县有关部门,把这些红色旧址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红色景点全部免费对游客开放,不管你是不是永丰县本地人,来瞻仰这些红色遗迹都不要门票钱。

1933年5月,红一方面军在永丰县藤田镇整编。6月7日,毛主席在藤田镇亲手创建了红一师。红一师是一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皆出自红一师。

1993年,时值红一师诞生60周年之际。曾经担任红一师师长的杨成武将军,回忆起在藤田镇战斗的峥嵘岁月,欣然挥毫泼墨,亲笔题字曰:愿红一师与藤田镇比翼齐飞!

杨成武将军的题字,被永丰县有关部门视为珍宝。永丰县有关部门,把杨成武将军的题字,树立在永丰县藤田镇军旅老街。

1933年8月6日,为了庆祝八一起义六周年,中国工农红军在永丰县藤田镇,举办了第一届赤色运动会。红军总司令朱德主持开幕式,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发表开幕式动员讲话。数千名红军指战员,参加了首届赤色运动会。

由于藤田镇举办了第一届赤色运动会,因此被誉为军运会摇篮。永丰县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军运会摇篮荣誉,在军运会旧址,修建了军运亭等红色景点,并且让这些景点免费对外开放。不管你是不是永丰人,来瞻仰这些红色景点都不要门票钱。

从藤田镇出发,过了瑶岭隧道,就到了欧阳修故里永丰县沙溪镇。沙溪镇有欧阳修故居西阳宫、欧阳文忠祠、画荻遗徽门坊、文儒读书堂、泷冈书院、泷冈阡表碑亭、神龟墓、欧母贞节牌坊、欧阳修父母合葬墓、欧阳修两位夫人合葬墓等景点。这些景点都免费对外开放,不管你是不是永丰人,来这里游玩都不收门票钱。

欧阳修回乡安葬母亲的时候,竖立了《先君墓表》。欧阳修历经十几年修改,在《先君墓表》的基础上,写出了《泷冈阡表》。《泷冈阡表》是中国历史上三大祭文之一,在中国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泷冈阡表》被永丰县有关部门保存在碑亭之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12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永丰县龙冈乡,活捉了国民党第18师中将师长张辉瓒,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全面胜利。毛主席闻讯,即兴填词《渔家傲.第一次反围剿》。

词曰: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人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永丰县有关部门把活捉张辉瓒战场旧址,开发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捉张辉瓒战场旧址,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活捉张辉瓒战场旧址免费对游人开放,不管你是不是永丰人,来瞻仰活捉张辉瓒战场旧址都不要门票钱。

永丰县有这么多红色景点,还有欧阳修故里文化景点,这些景点都不要门票钱。这么好的地方,您不来看看,实在是太可惜了。一代文宗名千古,三百进士扬九州。欧公故里,红色永丰,欢迎您大驾光临!

本文史料来源: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江西省永丰县历史》。

记录贺兰山下峥嵘岁月 传承五湖四海奋斗精神 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里的创业史

时间像一支如椽巨笔,记录着历史的沧海桑田,谱写着激扬的时代歌曲。一座城,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核,才能让全城人民齐心协力,60年如一日,代代传承,在荒滩上创业,在群山中寻宝,奉献出宁夏的第一度电、第一吨钢、第一吨煤?该有怎样的坚韧品格,才能在新时期转型发展中壮士断腕,将过去的辉煌藏起,再出发重觅发展机遇?七月流火中,记者走进石嘴山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试图从这里寻找石嘴山人砥砺奋进,一代接着一代干的精神密码。

工人们获得政府批准才能加入“三线”建设的队伍中

宁夏工业文明从这里起步

7月26日,骄阳四射。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像往常一样,迎接着一拔一拔前来参观的人们。高温酷暑并没有挡住人们热切的心情。

公园门口是一座高高的黑色雕塑,在阳光下闪着乌油油的光芒。雕塑是一位戴着安全帽的煤矿工人头像,面相朴实俊朗。他朝着东方微微扬起头,仿佛刚刚完成作业从地下矿道里上来,迎着初升的阳光,眼里透出既欣喜又刚毅的目光。

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的大型工人形象雕塑

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是目前我区唯一一个以工业留存遗产为基础,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的独具特色的工业主题公园,在原大武口洗煤厂的基础上,将厂房、车间、传送带、储存仓、机器设备等充分利用起来,打造出了独具工业文化特色的遗址公园。位于遗址公园里面的宁夏工业博物馆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珍贵照片和实物,全方位记录了石嘴山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历程、重要事件、建设成就,讴歌了几代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相得益彰,成为石嘴山工业文明的一个地标名片

1958年,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郧同志(前排右二)来到石嘴山考察调研。这是他从矿井里上来时和工人们的合影

岁月留痕  记录“三线”建设激情岁月

7月26日,工业遗址博物馆里,幕墙上划过一个个闪着荧光的名字:赵军政,23岁;李进孝,21岁;张金盛,20岁······这一个个年轻人,都是为了石嘴山的工业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三线”建设者。博物馆利用全新的科技手法,将他们的名字设计成从浩瀚的太空中一一落下,又逐渐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如一个个美丽的流星翩翩而至,又飘然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无限的想象与思念,引人驻足良久。

星空下一个个工人的名字,他们为我区的工业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英雄远去,音容苑在。抚今追昔,武宜臣老人感慨万千。

当天,曾担任石炭井二矿宣传科科长的武宜臣老人站在自己拍摄的照片前,给记者讲述那些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老人已经84岁高龄,但思维敏捷,乐观健谈。边走边看,老人时而激动地指着:这个是我拍的,噢,这张也是我拍的,你看,过去的工人就是这样工作的,苦得很……老人仿佛回到了当年的那些现场,陷入如烟的往事回忆中。

博物馆在建设时,采用了大量建设时期的老照片,其中有有一部分是武宜臣老人拍摄的。1960年,年仅14岁的他随着“三线”建设大军,从老家安徽宿州来到石嘴山,当了一名井下工人。打掌子面、采煤、掘进、运输、电工等各个岗位工种都干过,这一干就是9个年头。对井下工作的熟悉和对工人兄弟们的深厚感情,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从1969年起,他被调到了石炭井二矿宣传科,一架老式箱式照相机伴随着他跑遍了矿上的角角落落,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勤奋好学的他,还自学了冲洗照片的技术,他拍摄的照片和采写的文章,多次被宁夏日报刊载。

武宜臣老人拍摄的运送煤炭火车

“我那时候的稿费多的嘞,一级工的工资才八十多元,我一个月的稿费就能有七八十元,稿费单几乎每周都有好几个,同事们老让我请客。”

回忆起过去,武宜臣老人有说不完的话。

站在一幅占据了一整面墙的巨幅照片前,老人讲起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那是1970年前后,矿上推行了计件奖励制度,井下工人按个人进度计发奖金,这项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激发了工人们勇争第一的干劲。那天早晨,从井下又传来掘进进度再创新高的好成绩,喜讯传开来,矿领导、井上工人都兴高采烈地聚焦在井口,迎接英雄工人上井。武宜臣将镜头对准井口,当三名工人升井后,面对着迎接他们的人群,露出灿烂的笑容时,武宜臣迅速按下快门,抢拍下了这一幅经典照片:画面中,三位工人占据了中心位置,虽然他们的脸上还沾着煤灰,但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他们的脸熠熠生辉,生动传神,笑容淳朴,那发自内心的喜悦将一代煤矿工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感染力。照片上的三位工人成为“三线”建设时期石嘴山煤矿工人的经典形象,被不少报纸杂志选用。

武宜臣老人在自己拍摄的照片前讲述创业年代的故事

群山沸腾 述说艰苦创业故事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东基地时,发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他还指出,宁夏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对的。石嘴山建市60多年的建设发展史,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内涵,而生态工业文化是石嘴山市的历史积淀和城市底色,这一资源在宁夏是唯一的,也是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

大型雕塑展现了“三线”建设时期工人人拉肩扛运送物资的场景

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工业遗址公园的入口两边地砖上,生铁铸成的路面标牌上镌刻着一串串令人望之便热血贲张的数字:1951年,203人,我们来自北京,在贺兰山下,吹响了开发建设集结号;1957年,5000人,我们来自山西,在贺兰山腹地筹建石嘴山矿务局······“三线”建设时期,全国各地奔赴石嘴山的建设者超过了10万人。当初还是一片荒滩的惠农区,建起了钢铁厂、电厂,静默千年的荒山沸腾起来了,石嘴山一矿、二矿,石炭井一矿、二矿,大峰露天煤矿等相继投产,产量连创新高……这段历史值得记录和留存。

镌刻在遗址公园入口地砖上的建设队伍人数

回溯起石嘴山工业建设的历史,一串串数字令人瞩目,一个个成就令人振奋:1958年8月1日,设计能力为年产45万吨有烟煤的石嘴山第一个现代化斜井建成投产;1958年11月21日,宁夏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石嘴山钢铁厂动工兴建;1959年11月,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正式发电;1975年9月30日,宁夏第一座大型焦炉在宁夏钢铁厂竣工投产······宁夏工业建设史上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第一吨钢,都出自石嘴山这片工业热土。也是这一个个“第一”,撑起了宁夏工业的一片天。20世纪50年代,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伟大号召,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汇聚在石嘴山,一代一代接着干,书写了一段灿烂辉煌的创业史,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代表、优秀职工……他们是石嘴山工业的建设者,也是讲述者。大武口区文旅局副局长高文静说,纪念馆在建设初期搜集素材时,发现“三线”建设时期的老人有的已经离开人世,有的年事已高,记忆模糊了,这段历史急需抢救,再过一些年恐怕就找不到见证人和亲历者了。抢救和记录这段弥足珍贵的历史,迫在眉睫。

博物馆中复制的炼钢炉

老照片背后的奋斗历史

在博物馆一进门的墙面上,何善连一家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年轻时的他英俊儒雅,初来石嘴山时还是个青涩的毛头小伙子。在石嘴山60多年的工作生活中,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1960年6月,18岁的何善连收到了远在他乡的姐姐何淑琴的一封来信。纸短情长。信里姐姐嘘寒问暖,字字体现着对弟弟现状的关切。姐姐说,她已经从陕西西安调到了宁夏北部的石嘴山,问弟弟愿不愿意去找她。

何善连母亲早逝,姐姐对他的爱护像母亲一样。石嘴山是什么样的?是否值得他离开故乡?一遍遍翻看姐姐来信,从姐姐的描述里,何善连生出许多对于石嘴山、对于未来的想象。一夜未眠,他去意已决。

何善连一家的照片

彼时的何善连在河南新乡延津县农场通讯员。得知他要去西北投奔家人,农场负责人不支持:“你才18岁,去西北的深山里找家人,就不怕危险吗?”

次日凌晨,何善连饿着肚子,用扁担挑着铺盖和衣物偷偷跑出了农场。到了火车站,他向售票员买前往石嘴山的车票,售票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目的地。他在窗口前用手指比画,写下石嘴山三个字,售票员还是摇头。

“最终买的是到包头的火车,下站后,那里的列车员告诉我,有直达石嘴山的火车。”再次回忆起独身前往石嘴山的过程,何善连历历在目。

辗转抵达石嘴山市惠农区后,何善连怔住了。他曾对贺兰山戈壁滩的荒凉有过最坏的估计,但现实还是让他大吃一惊:“山与山之间没有像样的路。戈壁滩上一年四季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那时候大家争先恐后地努力工作,生怕自己落到别人后面。吃的穿的都不在意质量,有吃穿就行。”何善连回忆,当时大部分工人吃食堂、吃大锅饭,“杂面窝窝、高粱米和白菜、土豆做成的杂菜汤是最常见的吃食。”每人一月21斤粮的供给,年轻人吃不饱,也有在戈壁滩打草籽吃的。

工作服就是一年两身,一身棉衣一身单衣。但在山里搞建设,磕磕碰碰和劳损都难免,很多人的衣服穿不久就有破损,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常见。如果谁穿了新衣服到工地,反而浑身不自在,担心太高调。

“三线”建设时期工人们用羊皮筏子运送物资

当时,大武口区还是个镇子,只有一条柏油马路,其他的都是土路和石子路。仅有的小百货店和邮局都在平房里。“想在商店里买个牙膏、牙刷这样的小东西都没有。”

何善连和同事们在地上挖出来能睡人的地窝子,把帐篷搭在坑上面遮风避雨。风一吹,呼啦啦地响,刚睡着又被吵醒。“最难熬的是遇到成群的蚊子,只能把衣服包在脸上和身上裸露的地方,实在累了自然就睡着了。”

从惠农区调到大武口区工作,漫天而起的大风让何善连心悸,“能把豌豆大的砂砾刮到脸上”。一次何善连正上班,突然大风卷起沙尘暴“碾压”过来,很快一米外的工友都看不清了,风大得能把人刮跑。

博物馆里的大型雕塑,这是当时煤矿、电厂、钢厂工人的代表形象

1963年,何善连回老家探亲,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老家的农村妇女王青素。之后的20年里,夫妻俩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何善连每年才能回家探一次亲。

1986年,王青素带着大儿子何云辉、二儿子何卫东、三女儿何美艳、四女儿何美芳来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逢年过节,儿孙满堂,何善连总会给后人讲起当年“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并以建设石嘴山为荣。从独身到石嘴山市打拼,到全家18口人、四世同堂,何善连自称有幸福的一生。他感谢党养育了他,给了他工作和改变命运的机会。为了感恩共产党,他给自己的两个重孙起名何好、何佳,寓意共产党好,生活佳。

这块乌金是1984年大峰矿赠送给大武口青山公园的,是该矿挖出最大的一块乌金

记者手记

一座博物馆,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一伟大命题。

从“三线”建设时期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人才汇聚在贺兰山下,创业、奋斗,一代一代接着干……行走在石嘴山工业遗址博物馆,记者在这些故事中寻找到了石嘴山人大干社会主义、建设美丽家乡的传承精神,寻找到了石嘴山这座城市五湖四海精神的硬核密码。

在记者采访当天,恰巧碰到宁煤运销公司计量科的党员前来纪念馆参观,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该科员工胡亚红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老人随着“三线”建设大军来到了石嘴山,在煤矿上干了一辈子。如今,自己作为“煤二代”,继续坚持在煤矿的一线岗位上,接过上一辈人的事业,自己很是自豪。

在石嘴山,像胡亚红这样的“煤二代”“煤三代”很多。随着宁东基地的建设发展,石嘴山近15万工人转战宁东基地,继续为我区工业事业贡献力量,接力棒正在一代一代传下去。胡亚红和她的同事们每月有一半时间要离开大武口的家,前往宁东上班。记者问她苦不苦,她笑着说:“这点苦算啥?咱们的父辈们受的那才叫苦。”胡亚红和她的同事们拉展党旗,在博物馆门口合影,鲜艳的党旗映红了大家的面庞。

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为老工业基地的石嘴山市进入产业转型,宁夏的煤炭工业重心从石嘴山市转移到了宁东工业园区。宁东的人才输送,离不开石嘴山的支持,石嘴山和宁东像接力棒,延续着宁夏工业发展的脚步。

记者在和武宜臣老人告别时,他说:我家里有3个u盘都保存着石炭井、汝箕沟等矿区开发建设的照片,五湖四海同胞以天地作铺盖,排除万难,一点点铸就了石嘴山的工业腾飞。能够让后人看到这些记录矿工艰苦奋斗精神的照片,正是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那句话:“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石嘴山的今天是我们五湖四海同胞共同艰苦奋斗出来的。

这,应该就是石嘴山五湖四海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石嘴山人筚路蓝缕,砥砺奋进,一代接着一代干,以60多年的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一伟大命题的生动诠释。

据了解,大武口洗煤厂工业遗址公园自开园以来,已有5万多名游客身临其境了解宁夏工业发展历程,品味独具特色的工业文明,感受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截至目前,宁夏工业纪念馆接待红色教育团队204批次5000多人次,成为我区和石嘴山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宁夏日报记者 谢薇 朱立杨 李良  实习生  魏宇/文/图)

更多新闻请关注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