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垓韩氏家祠

韩垓韩氏家祠

韩垓韩氏家祠位于嘉祥县梁宝寺镇,年代为明、清。2013年10月10日,韩垓韩氏家祠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韩垓韩氏家祠,韩垓韩氏家祠简介,韩垓韩氏家祠-济宁市嘉祥县韩垓韩氏家祠旅游指南

山东省莘县韩氏家族墓地,当地人称“韩王墓”,韩王是谁?

韩氏家族墓地于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北200米处,当地人称为“韩王墓”。韩氏家族墓地现存韩国昌、韩允中父子及其家族墓地与神道碑、牵马俑、石马、武士俑、羊、虎、墓表等石刻。据旧唐书记载:魏博镇为割据河北的三大强镇之一。韩允忠为唐魏博节度使,其父韩国昌为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故其家族墓地规模宏大,石刻雕琢古朴,系用圆雕手法雕刻而成,碑额利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成,神龙曲身盘绕、层叠分明。

韩氏家族墓地原包括:韩国昌、韩允中神道碑2通,碑前有牵马俑石马,武士俑,羊,虎,墓表5件石刻。对面原有另外一列石刻与之相对应,已残。碑后150米处有韩国昌、韩允中墓,墓内石棺高2米有余。神道碑西北300米处.发现韩氏后代墓葬4座,均为五代时期,其中2座墓中有墓志出土,墓主分别为韩悦以、韩传以兄弟二人,系韩国昌孙子,韩允中弟兄的儿子。

其中,韩允忠神道碑通高6.38米 ,宽2.15米 ,厚0.75米 ,由额、身、座三部分组成。碑额和碑身为一巨石雕刻而成,碑额为方形圆角,用高浮雕的手法刻二龙戏珠,二龙盘环、曲身、层叠分明,各用一爪踏珠于碑额中心上部,碑额中心有圭形平面,阴刻篆书3行12字:"唐故魏博节度使韩公神道碑。"碑额的两侧各浮雕3个下俯龙首,碑额背面雕饰龙身,碑身高3.57米 ,下部略残,碑文楷书,阴文50行,行约84字,现存约3800字。龟形座,足内收,龟爪露出,细雕其状,从侧面观之此龟似静,又似在缓缓行进之中。

牵马俑位于石马的左侧,首残,身着圆领宽袖长袍,腰束带,双手持马缰,右手握缰至马辔出处,做拢马停进状,马圆体肥,马首饰辔,低首,鬃毛直立,背饰凹形鞍。武士俑身穿长袍,双手在胸前紧握宝剑,目光正视前方。石羊体大肥壮,前腿双膝跪地,作伏卧状。马辔、人俑衣服纹饰等则用浅浮雕的方法来表现,整组石刻粗犷、古朴,造型生动形象,是唐代石刻难得的艺术珍品。碑文为楷书,字迹端庄、规整、秀丽是研究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

韩氏先世为河南汝南人,世为魏将,国昌官至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节度使,乾符元年(874)卒。 据旧唐书记载:“魏博节度使,治魏州,管魏、贝、博、相、澶、卫六州。”魏博镇为割据河北的三大强镇之一。韩允中为显赫一时的高官,在魏、博之间,方圆百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号称土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但唐中期以后,部分节度使发展成不服从中央命令,藩镇成为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势力。其中,安史之乱后所设的卢龙、成德、魏博三镇实力最强。三镇名虽服从朝廷,但不输贡赋,军中主帅,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将代立,朝廷无法过问。因这三镇都在河北道,故称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

韩氏家族墓地 韩国昌墓碑,年号清晰,立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咸通年间进士吴畦撰碑文。吴畦(840-923)字祯祥,原籍山阴(今绍兴),唐咸通元年(860)进士。初授河南节度判官,督修黄河有功。广明元年(880)破"黄巢乱",倍受朝廷器重,中和二年(882)召入朝,授中书令同平章事(兼)。文德元年(888)拜谏议大夫,时朱全忠与李克用争功互动干戈,宰相张涪与克用有隙,力赞全忠讨克用,昭宗召御史台四品以上官员商议,御史大夫柳耽与畦及诸台臣皆力加反对,畦言尤切,语涉权臣,忤逆昭宗,遂被贬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因不安其职,引退归里。卒于后唐同光元年(923)正月,享年八十四,葬于今漈头吴宅村。(若愚)

元氏东韩台古墓——石家庄市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韩台汉代古墓(三疙瘩),位于元氏县东韩台村北的三座大土丘,已经被文物部门判断为东汉时期赵氏墓群,列入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东、西韩台的村名来源于韩信点将台,以方位东、西命名。所谓韩台,其实是古墓。由于汉墓有“十不存一”的说法,韩台古墓至今两个墓丘底部都有盗洞,直径约一米宽,可见砖砌墓室墙壁。

1956年,东韩台汉代古墓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曾出土过陶鸡、陶狗和“半两”、“五铢”等钱币。古墓原为县城南汉墓群一部分,原有9个,封土高大。学大寨时期大部已平,现仅存三个底部相连的土丘。另外“韩台夕照”为元氏县县志所载八景之一。

据传公元前205年,大将韩信率汉军两面夹击,在泜水(今槐河)大破赵军,为刘邦最终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局面。当年,韩信曾在泜水附近虚设假粮台点将,相传,现存于元氏县东韩台村的古墓遗址为点将台的一部分。

来源:南在北方

整村改造如火如荼 忆东韩村王氏家庙的历史印记

今日的东韩社区整村改造进展如火如荼,高楼拔地而起,渐近封顶。然而曾经,在当时的东韩村西、保张路以北的位置,有一座古老的家庙屹立,那便是东韩王氏家庙。家庙坐北朝南,是一座三进的院子,正门口是一座门楼,上挂匾额,上书“王氏祠堂”四个字。一进大门,正对着一面照壁,大门右面是一间更房,供打更、看管祠堂的人居住;左面则是一颗大槐树,估计有上百年树龄。

家庙中房屋的墙用三层甲级石砌建,上垒青砖,因为年代已久,呈现出古老家庙特有的黑灰色调。第一进和第二进都在屋子中间设有走道,可直通第三进院子。而这第三进院子,便是宗谱存放和祭拜祖先的地方。宗谱平常并不挂起来,而是放在专有的木盒里,放在屋梁上,只有等到特殊日子,族人才将宗谱从木盒中请出来挂在屋子正北面。

家庙的具体建造年份不详,据今年62岁的王文聚老人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还曾跟随家中长辈前来祭祀过。当时,大部分族人会选在大年初一祭祀先祖,为了迎接这一天,进入腊月后,就有族中稳重有阅历且热心的族老开始操办,向族人集资购买祭祀用品。除夕当天,要将当年去世的族人“上名”(将去世族人的姓名填到族谱上),然后在祠堂内挂起宗谱,并在供桌上供上猪头、鸡、鱼等贡品。大年初一上午,族里的男丁们就成群结队,带着香纸来家庙祭拜。从除夕当天起一直到正月十五,家庙中都有专人照看。

东韩家庙的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1996年。后来,在“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家庙中的宗谱被烧毁,随之,祭祀活动也停止。据王文聚回忆,后来,因为家庙闲置不用,这里成为小孩子逢年过节时游戏玩耍的所在。解放后,家庙平时也作为教室使用,东韩民办小学和中韩小学也都曾在家庙办学。60年代后期,家庙的门口被拆除,原更房的屋子用来做铁匠坊,后又用作磨坊、粉碎机房,家庙第二进的屋子则被用作理发组、维修组的办公场所,后用作医务室。

1974年,为建造木工厂,将家庙的后半部分拆除,建造厂房做木工厂仓库。“直到前几年整村改造,这里也纳入了改造范围。”王文聚说。从此以后,这座古老的家庙被永远地载入历史。所幸,村中有居民于去年发起整理家谱,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了一本村志和一本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