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冢寺(龙兴寺)

青冢寺(龙兴寺)

龙兴寺,原名青冢寺,位于襄城县城西十里铺乡寺后李村,距县城7.5公里,坐北朝南,重建于元成宗大德(公元1282-1299年)年间,历经多次毁坏、恢复,规模愈加宏大,占地达三百余亩,有亭台楼阁、塔林碑刻、古树参天、殿堂巍峨、景象万千。

明顺四年(公元1460年)重建,历时四年而成。时任户部尚书的李敏曾撰写碑文,详细记载相关情况。龙兴寺原有前殿、牌坊、天王殿、岳王殿、关帝殿、菩萨殿、火神殿、钟鼓楼、焚金亭、东西塔林等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由于历史变迁和“文革”时的破坏,龙兴寺内的大部分建筑被毁。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宗教工作,宗教文化蓬勃发展,龙兴寺得以重修和扩建。现有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宝殿、地藏殿等4座,方丈室3间,精舍6间,斋堂10,僧寮10,僧众20余人,并辟有念佛堂、法务流动处、放生处等。2006年,被认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襄城县民族宗教局批准开放龙兴寺为宗教活动场所。之后,香火鼎盛,信众踊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10年,在县政府及宗教局出面聘请开封大相国寺释源和法师来龙兴寺主持管理建设恢复龙兴寺。源和法师来了之后,得到了县政府、宗教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源和法师来寺发大心弘扬佛法,恢复建设寺院,龙兴寺得到了恢复和弘扬。在原来的基础增建了山门天王殿,及住房四五十间,并请回了诸位佛像。现在寺院香火鼎盛信众云集一片生机。

在襄城当地,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昭君出塞,路过此地,因天气寒冷,得了风寒,寄宿在一农户家里。为使昭君早日康复,农户家人冒着严寒到汝河边,想捕一条鲤鱼。可他到汝河边一看,河面冰封,无法捕捞,遂怏怏而归。等他回到家中,却意外发现水缸里多了几条活蹦乱跳的红色鲤鱼。原来,汝河内的小白龙知道昭君的事情后,非常感动,幻化为人形把鲤鱼送到了农户家中。但是,昭君不忍杀生,让人把鲤鱼放生。奇怪的是,放生鲤鱼后昭君立刻痊愈。临行前,为表谢意,昭君将随身携带的一些头饰、衣物赠与农户家人。若干年后,当地百姓为纪念昭君和亲的义举,给她修了座衣冠冢。

据说,昭君的衣冠冢就在龙兴寺的后院,可惜如今已荡然无存。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宝文化艺术之旅山西篇(八)龙兴寺/宋金/青龙寺

出发的时候我跟妈妈讲,我要跟一个国宝艺术写生之旅,妈妈说写生特别特别苦,乖,带上你的睡袋。根据这几天的观察我们一定是假的。吃得好住的好领队好司机好。完美!

不仅住宿有保障,前面我有介绍过,我们的讲解员是山西省金牌讲解员,年度导游第一名,用他丰富的知识储备妥妥的征服了我们。今天我又知道,我们的司机师傅,是山西省旅游大巴司机评选的年度前十名。怪不得我每天看到车都这么干净,怪不得一路开得这么稳当。

着重介绍一下今天的午餐,新绛地区独有的一种火锅。就是这么厚实。

第一站 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山西省运城新绛县北街顶端的高崖上。始建于唐朝。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最有名的就是大殿前的碧落碑,原碑已损坏,这一块是根据拓本复刻的。

龙兴寺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当时,寺院建筑十分雄伟,规模也相当宏大。至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武宗李炎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龙兴寺内的建筑毁之殆尽,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宋代时,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所以改寺为宫。

第二站 宋金墓

宋金墓群,位于稷山县城西四公里马村西南隅,东与闻名全国的青龙寺相距300米,原为马村段氏祖莹地。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因雨水冲刷,曾先后发现宋金时期砖室雕花仿木构建筑墓三座。

根据墓志铭可以看出是行医世家,还贴有一个滋补的古方。

而且很有趣的是这个地方原本是停电禁止参观的,突然间来电,我们才得兴一睹芳容。

各个墓室,虽砖质相同,但在结构上装饰上却各有千秋,有窑洞式,楼阁式,宫殿式,分单檐,重檐和多重檐等,大多为四合院民宅样式,真可谓精巧美观,玲珑剔透。在各个墓室中,不论是门窗隔扇,滴水猫头,飞禽走兽,花草人物,还是墓内回廊下安详端坐的墓主人夫妇以及书童侍女和陈设廊下的“二十四字”人物组雕,什么曾用名参打柴,刘恒尝药,陆绩怀桔,杨得打虎,丁兰刻木等等,或雕刻,或捏制,无一不逼真生动,栩栩如生。尤其应到的是墓主人对面有舞台乐楼,既有乐队又有演员,乐器大鼓,腰鼓,拍板,横笛等多种吹打乐组成,演员行当齐全,分副净,副末,装旦,末泥,装孤等,看上去,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表演技巧,真是维妙维肖,活灵活现.若进入一墓室,真宛若光临一座陈设工艺珍品之殿堂,实有琳琅满目,华气盈门之感.

这样一座有意义的文物,来的人却不多,守门的大妈还兼卖枣,据说此地的红枣很有名气。

第三站 青龙

青龙寺位于山西省稷山县城西4公里马村西侧,北依高垣,南临汾水,枣林环绕,景色优美。创建成于唐代朔二年(公元662年),元明以来多次重修。

壁画随残,却美。

青州龙兴寺始末「上」

龙兴寺是由南燕皇家国寺发展而来

(一)南燕皇家国寺广固寺(七级寺)

广固寺,乃南燕皇家国寺。因寺内有七级佛塔,故《魏书》、《北史》、《水经注》、《齐记补》等皆称它为七级寺。它是青州最大的古寺,也是山东最大的古寺,是中国东方最大的古寺,并且是青州乃至山东唯一载入正史的一座古寺。《晋书》、《南史》称它为“七庙”;南燕国称它为“郊庙”、“南郊之庙”;本寺的和尚称“广固寺”、“广固南寺”(见《广固寺塔铭》天宝九年);青州今存《大齐碑》称它为“正东之甲寺”。七级寺的位置,《水经注》告诉我们,它在今南阳湖放水闸北侧,老公院村南半部分及“四〇二海军医院”和“明珠花园”的一部分。《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的“总角之年”即孩提时代,是跟随父亲(北魏青州刺史郦范)在青州度过的。他说“余生、长东齐”,住在东阳城内,每到夏季他们一群孩童常在瀑水涧、阳溪水玩耍嬉戏,对水边的七级寺非常熟悉,了如指掌。他对七级寺描绘的十分逼真、细腻。他写道:“瀑水涧北流入阳水……阳水东径故七级寺禅房南。水北则长庑遍驾,迴阁承阿,林之际绳坐疏班,锡钵间设,所谓修修释子,眇眇禅栖者也。”描写的何等形象、滑稽、幽默,真是淋漓尽致。这段话是说,南阳水从故七级寺禅房的南边经过,向东流去,河水的北崖上有七级寺的许多禅房、长廊、遍地架起,远望楼阁殿宇相连成片,鳞次栉比。再东边是高大成片的树林,即快活林,树林旁边不远不近整齐排列着许多参禅的坐位,僧侣和尚们的锡杖和食钵有条不紊地摆放在每个座位之间。众和尚和善男信女及修行积善的释迦弟子们,个个都宁神静坐,两眼微闭,冥思禅经,看上去就像睡觉一样,真是幽默。这叫做“坐禅欲睡”、“栖心禅寂”、“依禅定一心”。

穿过寺院东部的树林,往东便是一缓坡下崖,崖下是一片宽阔平静的水域,河水缓缓北流,清沏见底,是和尚们吃水、洗衣、淘米之处。这就是闻名千年的“寺东淘米涧”,即今日的洋溪湖。它就是自古传说孟尝君食客的淘米涧,“寺内有饭客鼓、格(余按:格,乃击鼓的木制鼓槌)”。缓坡上这片树林沿河顺风,阵阵凉风习习吹拂而过,凉爽宜人,十分惬意,好不快活,和尚们把这里称作“清风岭”、“快活林”,是和尚们休息、玩耍、娱乐、习武的场所。清风岭上这片树林,刘善明称它为“清风林”(见《南齐书·刘善明传》)。

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述清楚的告诉我们:1、七级寺的准确位置是在阳水北岸,今南阳湖放水闸的周边,即老公院村南部,海军402医院东南部,明珠花园西部,放水闸南侧一带(水闸南侧原有住户,因修南阳湖而搬迁)。2、七级寺的建筑格局是以七级佛塔为中心的院落式结构,遂以塔名为寺名。南部靠阳水处是禅房和遍地廊庑,往北是高大的佛殿,各种院落,楼阁堂舍,围绕七级佛塔。这是南北朝以前佛寺建造布局的特点。寺东是斋堂歺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用膳的设施。3、七级寺建筑宏伟壮观,规模恢弘。正如《魏书》卷67所云:“皇兴中,青州七级亦号崇壮,夜为上火所焚”。在魏收的笔下七级寺称得上是崇壮的大寺,故亦号“崇壮寺”。4、七级寺和尚众多,香火旺盛。从《齐乘》所载也可看出,《齐乘》载:“旧传孟尝君宅,有二大镬,造食供客,大者容四十石,小者容三十石。”旧传孟尝君宅,实乃七级寺耳。可见七级寺和尚之众多。《洛阳伽蓝记》云:“习禅之风气,北魏极盛。”郦道元的记述可为见证。5、从七级寺和尚的宁神坐禅、默念佛经可知,七级寺的性质是一座净土禅寺,并且是中国最早的禅寺。6、从元魏时期七级寺香火还如此兴盛,可知在此之前七级寺已有两次大的重修。第一次是“东晋义熙三年(407年)七庙毁墜”(见《南史》)后,在南朝刘宋元嘉二年(425)得到了重修。即赵宋夏竦知青州在《青州龙兴寺重修中佛殿记》所载:“寺中有(佛)殿,宋元嘉二年建。”和金人在宋碑阴所刻“宋元嘉二年,但呼佛堂”之时。第二次是在“皇兴中,青州七级亦号崇壮,夜为上火所焚”(见《魏书》)以后的北魏年间,虽史无记载,但重修无疑,据时间考证,应为郦道元之父郦范所修。由郦道元所记七级寺香火兴旺的盛况可为之佐证。7、七级寺的膳食斋堂歺院设在寺东林际旁,是因临近东侧的水源淘米涧,用水、淘米方便。古代北方人主食以粟为主,天天淘米。因为它在七级寺的东边,故而得名 “寺东淘米涧”,就是今天的洋溪湖。8、传说中的千年“寺东淘米涧”和“寺内有饭客鼓、格”,是指的一个寺。这说明“饭客鼓、格”是在七级寺内。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多修国书的大师们为何都对七级寺情有独钟?在他们的大作中都留下了重重的一笔。看来当时的七级寺非同一般。笔者以为它与南燕国有关,七级寺是南燕国的国寺,是高僧朗公为慕容德皇帝修建的皇家寺院,所以南燕国称它为“郊庙”、“南郊之庙”,是皇帝慕容德经常临幸祭祀佛陀的地方,也是慕容德经常聆听高僧朗公宣讲佛法和颂经的地方。寺内专门建有佛法殿,朗公在此宣讲弘扬佛法。七级寺的兴衰兆示着南燕国的兴衰。慕容德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生笃信佛教,他能在广固称帝,是因佛祖破解迷津,按照高僧朗公指点的路线、时间安排,步步取胜进驻广固城,成为南燕国开国皇帝。朗公对南燕国贡献很大,所以才封他为“东齐王”,食两县,至今青州有朗公山、朗公祠。在七级寺的西侧筑有高大的祭坛,是南燕国皇帝祭天的地方。古之典制:“东郊祭日,西郊祭月,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北史》云:“国之大事,莫先郊祀,郊祀之本,实在審位。”凡军国大事,皇帝都要南郊祭天。南郊这个祭坛建筑规模是很宏大的,祭坛的大小、高度、台阶数目、周边设施,都必须按典制而建。筑阙门、端门。建郊宫,是皇帝更衣歇息处。立郊庙读祀册官。皇帝祭天告庙,百官大臣皆随从,迴班跪迎大驾,非常严肃隆重。《北史》载,南燕国“上蔫郊庙”、“上蔫南郊之庙”。上,就是南燕国皇帝,是说皇帝进献祭品于南郊之庙,“柴燎告天,血腥爓祭”以祈求上天、佛祖保佑。

▲今南阳湖放水闸附近即为七级寺原址

七级寺内建有七级佛塔,故称“七级寺”。佛塔是木制、砖砌、还是石造无从考证。但根据我国佛塔营造史,在晋朝多是木制塔。据《晋书》、《南史》所记“七庙毁墜”分析,应是一座有砖石塔座的木制佛塔。佛塔的种类很多,推测这不是一座佛祖真身舍利塔,因舍利塔在全国大规模的营建是始自大隋仁寿元年十月,隋文帝下诏三十个州奉安营造舍利塔,这比南燕国晚了整200年。看来是藏经塔的可能性较大。在中国汉化佛教称佛经为“法身舍利”,故藏经塔被称为“法身舍利塔”。七级佛塔就是法身舍利塔。在七级寺存世的170余年中曾遭两次天劫之难,但都重修一新,香火兴旺不断。

(二)南燕皇家国寺皇化寺(皇帝行宫

高僧朗公为慕容德皇帝所营建的第二座寺院名“皇化寺”。元·于钦《齐乘》云:“府东北隅美政坊,古名皇化寺,伪齐刘豫改名普照寺。相传南燕主慕容德行宫,金大定碑刻存焉,寺后东阳陵,慕容德虚葬之冢,近岁始为人所夷。”从《齐乘》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1)皇化寺是古寺名,金朝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秋九月立刘豫为大齐皇帝。伪齐皇帝刘豫遂将皇化寺更名为普照寺。《光绪益都县图志》载:“皇化寺润大师灰灵记幢在广福寺,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由此可知,宋朝皇化寺尚存,并仍称皇化寺。金朝后更名为普照寺。(2)皇化寺的位置是在“府东北隅美政坊”(于钦《齐乘》)。府,乃元朝的益都总管府,在南阳城内,南阳城称府城。金元时期的东阳城已经由内城变为府城的外城,即城坊区,是市民居住区。古之规制:“内城官,外城(郭)民”。“坊”在外城,是为内城服务的,不允许在内城,这是古代官与民严格的区别。金元时期共有两个城坊区。原东阳城的内城曰“美政坊”,它恰在“府东北隅”。原东阳城的外城(西郭),包括南阳城外的龙兴寺,是“修身坊”。(《齐乘》曰:“龙兴寺在府城西北隅修身坊”)。经实地考察,皇化寺址在今北关大街以东,王井巷和金家巷一带,即三合东街西段的南北两侧。(3)皇化寺是“南燕主慕容德行宫”,寺内建有“东阳殿”、“东阳宫”,是皇帝歇息住宿之处。经考证,皇化寺是“坐西面东”,有鲜卑族崇日之风尚。既然是慕容德皇帝的行宫,说明皇化寺建造的年代是在南燕国初期。近年在此出土的大型石碑龟座之位置方向和大殿房基方向,都证明皇化寺是坐西面东。清·李南涧谓:《大齐碑》,“(龙兴)寺废后,明商河王辇置城北弥陀寺(皇化寺,金代伪齐刘豫更名为普照寺,明初更名为弥陀寺),向东。”清·段松苓《益都金石记》载:“城北弥陀寺(皇化寺)东向”,又载,清·乾隆年在此出土“石像五,石趺一……似皇化寺物”。李南涧和段松苓皆为清乾隆年间益都东关人,所记乾隆年之事,应该可信。解放前,皇化寺东北侧的王府庄子一房姓农户,在皇化寺址附近种地曾从地下挖出一黄色琉璃大瓦,是皇家建筑用物,此处只有慕容德行宫皇化寺是皇家建筑,此黄色琉璃大瓦应是皇化寺之物。(4)“(皇化)寺后东阳陵,慕容德虚葬之冢,近岁始为人所夷”。这里是慕容德皇帝生前的行宫,也是他死后的地宫。是风水术士早就为慕容德选好的山水相宜、龙脉风水宝地,上佳吉壤,万年吉地,是青州皇陵,也是山东空前绝后唯一的皇陵,它在“皇化寺后”。因寺是“坐西面东”,故皇陵是在皇化寺的西面,即今北关大街与三合街相交的十字路口处略偏西。“近岁始为人所夷”,在金元时期墓冢被夷为平地后,这里是北关地势最高的地方。至今下雨天,雨水自十字路口向东、西、南、北沿街四下分流。《齐乘》云:“慕容德虚葬之冢”。《资治通鉴》亦载,慕容德“虚葬……东阳陵”。是虚葬还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晋书 载:“乃夜为十余棺,分出四门,潜葬山谷,竟不知其尸之所在”。这些障人耳目的骗术再高明,也不能掩盖其事实真相,行径越诡秘,越露出狐狸尾巴。慕容德这个虔诚的佛教徒,一登基称帝就选好的这块龙脉风水宝地他能抛弃吗?这里还有两处皇家寺院的佛祖在保佑他呢,他会舍得吗?中国有哪个皇帝一登基就选了十余处“万年吉地”?(5)“金大定碑刻存焉”。金朝大定(1161——1190)年间,关于皇化寺的碑刻,至元朝于钦在青州为官时尚存。这时至元代灭亡仅有三十五年。说明元末皇化寺仍存。金大定碑记载了这一事实。

关于皇化寺,自南燕国初年始建,至北宋末年,皆称原名“皇化寺”。金元两代称“普照寺”。明朝更名为“弥陀寺”。清朝仍称弥陀寺,俗称“北大寺”。明初洪武二年,龙兴寺因筑城墙、建西城门而被毁后,皇化寺(弥陀寺)在明朝是青州最大的寺院,青州佛教事业机构都设在此院,从广福寺墓塔所记铭文中便可知晓。清朝顺治初年建“法庆寺”后,皇化寺(北大寺)因失修逐渐衰败,至乾隆初年毁于天災。皇化寺是青州存世时间最长的大寺院,历经十九朝,时间长达1400年。皇化寺(北大寺)隳圮后,清乾隆三十七年将其东南部约二百米处高地上的定慧寺重建,“里人移其像于定慧寺”,亦称“弥陀寺”,俗称“小寺”。后来发展为佛道合一的寺院。青州人传说:“(万年)桥北(定慧)佛寺内住道士,桥南道家庙(黑龙宫)内住和尚”,并有隔水相争的传说故事。该寺解放后尚存。

皇化寺故址,解放后尚存一株千年古槐,五个学生手拉手方能围拢。该处曾出土巨大石碑龟座、大殿房基、石佛、六棱佛头石柱等。皇化寺东阳宫门前一副楹联非常奇特,被后人记下,流传后世。上联:日昍(xuan)晶□(四个日,读音yi)安天下;下联:月朋□(三个月,读音liao)朤(liang)定乾坤。一处佛教寺院为何用“安天下”、“定乾坤”作寺联,看来该寺气度不凡,攸关天下。它就是南燕国皇帝慕容德的行宫,皇家国寺无疑。这个寺院兆示着南燕国如同日月,万世永存。相传,这是泰山高僧朗公为皇帝慕容德行宫所赠的寺联。“皇化寺”,这一寺名非同一般。“化”,教化也。是皇帝教化子民的国寺。不是皇帝的行宫,谁胆敢用这样的名字。用皇帝命名作为教化子民的国寺,在中国唯此一处。皇化寺隳圮后,高僧朗公为慕容德帝行宫所赠寺联之殿门也一同被移到了重修的定慧寺内。

▲2010年10月20日,新建龙兴寺举行盛大落成典礼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自南燕国至明清,历经数朝,青州大地所有大寺院基本全部被毁,皇化寺为何能保留下来?推测其原因有:(1)皇化寺名为寺院,实乃慕容德皇帝行宫,寺内除主佛外并无很多佛像。該寺并非是供人们祭祀而香火旺盛的寺院。一般人是不能进入的,只有皇帝临幸寺院行宫时,大臣们才陪同进入寺院,平时只有皇帝的亲信佛教徒在此看守。(2)皇化寺的和尚不会太多,但建筑却相当宏伟壮观,金碧辉煌,设备华丽齐全,与皇宫大殿一样。著名的行宫“东阳宫”可与广固城内的“东阳殿”相媲美。它非同一般寺院,定有高僧长老住持,并有行宫的侍从人员。(3)南燕国灭亡后,由于寺院建筑华丽,如同皇宫大殿,故成为青州佛教事业领导机构所在之处。东晋和南朝宋时期,青州佛教事业非常兴盛发达,从高僧法显等入驻七级寺和皇化寺,及南朝“宋元嘉二年但呼佛堂”,就是有力的佐证。这里定是青州佛教中心之地。(4)龙兴寺兴起,成为青州最大寺院后,皇化寺可能隶属于龙兴寺,或是龙兴寺的分寺或佛学院。从广福寺墓志铭文所记皇化寺内有许多高僧大师名单,说明它应该是龙兴寺的佛学院。既然它和龙兴寺是一体的,它就是有敕额的寺院,故历次灭佛运动都受到保护,未受破坏。(5)明初,洪武二年因扩建修筑城墙和建城西门,龙兴寺被毁后,皇化寺(明改称弥陀寺)代替龙兴寺,成为青州最大的佛教寺院和佛教事业的活动中心。青州佛教事业的机构都在皇化寺(弥陀寺)内。(6)清·顺治初年,青州新建更大的法庆寺,皇化寺(时称北大寺)失修,逐渐衰败,退出历史舞台。至乾隆初年,毁于天災。

世事沧桑莫测,天不祚人。南燕国未能像寺联所说的与日月共存。建国后不到十二年便被东晋大将刘裕摧毁。南燕国虽然灭亡了,但它在青州开创的佛教事业却兴盛不衰,辉煌至今。公元410年,东晋大将刘裕灭南燕国,夷广固城。东晋青州刺史羊穆之听从高人指点,“郭大夫……相水土劝羊穆之筑东阳城”(《齐乘》)。羊穆之还是在这块龙脉风水宝地上筑起了东阳城的内城。仍用这个吉祥的“东阳”之名。这就是东阳城之名的来历。

(未完待续)

(文/孙凤瑛 摄影/一星)

2015.03 NO1. 第一期(总第十九期)

文字、图片均为《东方花都》杂志原创,欢迎分享微信朋友圈和群。

青州龙兴寺北齐石雕佛坐像

佛坐像

北齐

石灰岩

高64公分

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

青州市博物馆

一九九六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该像贴金彩绘,肉髻低圆,螺髫,面相丰润,细眉以阴刻表现,双眼微睁,鼻隆直,丰唇,嘴形轮廓清晰,嘴角深凹,含笑意。肩宽,胸厚,体态雄健,挺胸收腹,半跏趺坐于圆形仰莲座上。著袒右袈裟,内露僧衹支,衣纹之疏密与肢体起伏隐然呼应,富于生命感。袈裟赋朱砂,肌肤贴金,左肩至右肠的胸前及右臂亦以朱砂绘涂,以示内有僧衹支。造像手法简练,刀法娴熟圆畅,反映出青州地区北齐佛教造像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