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嘎皮央

东嘎皮央

AAA级旅游景区

这是在1992年才被发现的石窟壁画遗址,位于扎达以北40公里处,是中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

东嘎是扎达县的一个靠山临水,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古格王国”遗址西北约40千米。东嘎石窟散布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现存洞穴接近200个,延绵2千米,俨如蜂巢。其中绘有精美壁画的几个窟洞,集中在东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

考古工作者所发掘的东嘎洞窟和皮央洞窟就在东嘎村和相邻的皮央村附近的土石山崖上,这是西藏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一处佛教石窟遗址。集中在半山腰的3个洞窟中的东嘎壁画保存得较好。它的形成及其年代,目前在众多的西-史、宗教、文化档案中没有记载,是一个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洞窟壁画有近千年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极高。

壁画历史久远,内容丰富,画中还有些异国他乡的人物、图案、造型。壁画采用特殊的矿物颜料绘制,经久犹新,毫无褪色。壁画题材主要有佛像,菩萨像、佛传故事、说法图等,还有各种装饰图案纹样及密教曼陀罗等。各种天女图案最多,造型生动,变化丰富。

位于东嘎遗址以北的是皮央石窟群,也是一处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组成的大型遗址。山上散布约1000个洞窟,其中一些虽已塌毁,但总的规模比东嘎还要大。

初步考证,东嘎遗址属于古格王朝仁钦桑布时期所建的八大寺之一,建于10世纪,一度是古格王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为保护这两处奇观.东嘎、皮央洞窟目前尚未对外开放。但可向扎达文化局联系参观安排事宜。

皮央东嘎遗址攻略 皮央东嘎遗址门票

1. 皮央东嘎遗址门票

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县是我国西藏札达县,全县只有6384人,在我国县城中人口最少。

札达,藏语为“下游有草的地方”。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与其支脉阿依拉日居山之间的湖盆中。札达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著名的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土林地貌 、和东嘎皮央壁画遗址等。

2. 皮央东嘎石窟

西藏西部最早的史前遗址夏达错遗址,发现了8000多年前青藏高原最早的磨制石针;位于日喀则康马县的海拔最高的新石器时代湖滨渔猎遗址玛不错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和石器组合。入选2020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隆果墓地,出土了7件金银面饰和5件青藏高原木俑。加上同处在象泉河流域的格布赛鲁遗址、皮央东嘎遗址、曲龙遗址、曲踏遗址等,持续三年的考古调查,极大地丰富了西藏西部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

3. 东嘎皮央遗址的历史

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的东嘎村、皮央村。东嘎·皮央遗址由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和皮央石窟群组成。由于两村距离很近,遗址规模巨大,故命名为皮央和东嘎遗址。皮央和东嘎遗址分为石窟遗迹、石窟壁画、佛寺与建筑遗迹、佛塔遗迹出土。

4. 皮央和东嘎遗址

正文

皮央和东嘎遗址的具体创建年代暂时无法确定。有关文献记载也极少,只有一本流传到印度的藏文手抄本《古格普兰王国文》,其中记载皮央寺始建于古格王国建国初期的10世纪,为仁钦桑波当时所建的古格八大佛寺之一,七十年之后又有一次规模较大的改建。另有藏文文献提及东嘎在意希沃时代的10世纪建寺,约12世纪前后由于古格王国国内的分裂斗争,一度成为与都城扎布让对峙的另一个王室的所在地,后来古格王国恢复统一,东嘎丧失了王宫的地位,但仍为古格的政治及文化要地。

皮央和东嘎遗址存留的石窟总数将近千座,包括礼佛窟、禅窟、僧房窟、仓库窟、厨房窟等各种类型的石窟。礼佛窟内绘有壁画,内容有佛、菩萨、飞天、比丘、供养人像、佛传故事、礼佛图、说法图、密宗曼荼罗、动物、植物、装饰图案。

皮央石窟共分为四个区,编入洞窟872窟。皮央石窟大体上可划分为前山区、后山区。前山区编为第Ⅰ区,洞窟基本呈自北向南直线分布,编号顺序从沟谷北端开始往南,共编为第1至433号窟。后山区编为第Ⅱ区、第Ⅲ区,其中第Ⅱ区洞窟的布局从自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略呈“U”形分布,共编入洞窟145窟;第Ⅲ区自谷底折向西面,直到皮央遗址的最西端,共编入洞窟247窟。皮央遗址的山顶还分布有一些洞窟,编为第Ⅳ区,共编为第1至37号窟。此外,还有若干分散的洞窟未全部编入。

东嘎石窟群共分为五个区,分别为第Ⅰ区至第Ⅴ区。

5. 东嘎皮央景区

东嘎·皮央遗址是西藏古格王朝时期历史遗存,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土林环抱之中,由东嘎遗址和皮央石窟群组成,1997年被列入第三批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东嘎皮央旅游攻略 东嘎皮央石窟

1. 东嘎皮央石窟

地处札达县境内,海拔3500米,该遗址相对高差150米左右。距崖顶50米处分布有三个窖洞,两个大窟一个小窟。据洞内壁画推测,均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洞窟内壁画保存较为完好,笔法粗放,色彩艳丽,用料考究,很多壁画还采用金丝镶嵌,与古格、托林的壁画风格迥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2. 东噶皮央石窟

正文

皮央和东嘎遗址的具体创建年代暂时无法确定。有关文献记载也极少,只有一本流传到印度的藏文手抄本《古格普兰王国文》,其中记载皮央寺始建于古格王国建国初期的10世纪,为仁钦桑波当时所建的古格八大佛寺之一,七十年之后又有一次规模较大的改建。另有藏文文献提及东嘎在意希沃时代的10世纪建寺,约12世纪前后由于古格王国国内的分裂斗争,一度成为与都城扎布让对峙的另一个王室的所在地,后来古格王国恢复统一,东嘎丧失了王宫的地位,但仍为古格的政治及文化要地。

皮央和东嘎遗址存留的石窟总数将近千座,包括礼佛窟、禅窟、僧房窟、仓库窟、厨房窟等各种类型的石窟。礼佛窟内绘有壁画,内容有佛、菩萨、飞天、比丘、供养人像、佛传故事、礼佛图、说法图、密宗曼荼罗、动物、植物、装饰图案。

皮央石窟共分为四个区,编入洞窟872窟。皮央石窟大体上可划分为前山区、后山区。前山区编为第Ⅰ区,洞窟基本呈自北向南直线分布,编号顺序从沟谷北端开始往南,共编为第1至433号窟。后山区编为第Ⅱ区、第Ⅲ区,其中第Ⅱ区洞窟的布局从自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略呈“U”形分布,共编入洞窟145窟;第Ⅲ区自谷底折向西面,直到皮央遗址的最西端,共编入洞窟247窟。皮央遗址的山顶还分布有一些洞窟,编为第Ⅳ区,共编为第1至37号窟。此外,还有若干分散的洞窟未全部编入。

东嘎石窟群共分为五个区,分别为第Ⅰ区至第Ⅴ区。

3. 东嘎皮央石窟遗址

市区

布达拉宫、帕邦喀宫、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蔡巴寺、贡塘寺、麦如寺、謌藏寺、乃穷寺、扎希寺、墨如宁巴寺、扎吉拉姆寺、扎拉路浦石窟寺、色拉曲西寺、普布觉寺、上下密院、塔布林赞康、丹结林、贡德林、策默林、锡德林、策觉林、磨盘山关帝庙、拉萨清真寺、拉萨尼姑庙、米穷尼姑庵、仓姑寺

林周县

热振寺、羊棍寺、达隆寺、那兰扎寺、杰堆寺、朗塘寺、赛林郭仓寺

达孜县

耶巴寺、甘丹寺、洛普寺、拉穆寺

尼木县

根热寺、巴古比如字那寺、吉嘎曲德寺

当雄县

羊八井寺、康玛寺、噶罗尼姑庙

曲水县

休色寺、聂塘卓玛拉康、降曲林寺

墨竹工卡县

噶泽寺、止贡提寺、仁钦林寺、邦萨寺、达普寺、甲玛赤康、夏拉康、德中尼姑庵、怯喀寺

堆龙德庆县

楚布寺、东嘎寺、桑浦寺、觉摩隆寺、乃朗寺

日喀则市

扎什伦布寺、夏鲁寺、纳塘寺、哈吾寺、鄂尔寺、日浦寺

萨迦县

萨迦寺、白玛曲林寺、绰浦寺、曲果伦堡寺、赛菊巴寺、岗钦寺、巴姆拉康

江孜县

白居寺、郭扎寺、热隆寺、江孜尼姑庵

拉孜县

觉囊寺、彭措林寺、拉孜曲德寺、土丹根培林

定日县

绒布寺、协格尔曲德寺、格丹卓培林寺、拉布齐寺

康马县

艾旺寺、乃宁曲德寺、哲姆寺、色丁寺、藏札寺、拉其寺、依玛寺、雪那贡巴寺

吉隆县

强准寺、帕巴寺、曲德寺、刚楚布寺、查嘎尔达索寺、木鲁寺 、茶嘎贡巴寺、吾拉贡巴寺

亚东县

东嘎寺、噶举寺、吉砻蔡寺、日波寺、增桑贡巴寺、纳康贡巴寺、汤布贡巴寺、哲巴贡巴寺

谢通门县

甘丹拉丁寺、乌坚古茹寺、索布寺、查嘎卓德寺、扎西吉培寺、仁嘎曲德寺、土丹朗嘉寺、林卡寺、洛曲扎觉寺、查藏寺、日贵曲德寺、欧曲寺、贡布寺、色果查姆寺、色结寺

昂仁县

扎桑寺、邦玉寺、拉扎寺、宁布寺、却德寺、甘丹德林夏寺、曲鲁贡萨寺、桑珠甘丹寺、聂志隆寺、日吾其寺

岗巴县

曲典尼玛寺、扎昌贡巴寺

仁布县

强钦寺、却隆措巴寺、哲域吉操寺

白朗县

嘎东寺、桑昂林

南木林县

格丹曲廓林寺、色吾寺、热拉雍仲林寺、雄雄寺、摩觉寺

仲巴县

江扎东哲寺

乃东县

昌珠寺、赞塘寺、曲德沃寺、曲德贡寺、哲西多嘎寺、雅桑寺、泽当寺、热炯寺、孜措巴寺、雍布拉康、吉如拉康、玉耶拉康、噶丹曲果林、桑丹林、哲布林寺、日乌曲林

琼结县

建叶寺、日乌德钦寺、贡布堆寺、确果顶寺、唐波且寺、奴刃寺、白日寺、钟木赞拉康、东嘎尼姑庙、若康

措美县

卓瓦棍寺、莫吾觉寺

加查县

达拉岗布寺、曲科杰寺

贡嘎县

热麦寺、多杰扎寺、多吉丹寺、岗日托噶寺

洛扎县

卓瓦龙、桑嘎古陀寺、拉隆寺、梯棋寺

曲松县

朗真曲德寺、色吴寺

桑日县

真起寺、格浦寺、恰嘎曲德寺、卡玛当寺、曲龙寺、丹萨梯寺、巴朗却康

扎囊县

桑耶寺、扎塘寺、宁多寺、亚钦寺、阿扎寺、敏珠林寺、顶布钦寺、日乌朗杰寺、错杰那木措拉康、康松桑康林、朵阿林、绛巴林、葱堆措巴、结林措巴

错那县

贡巴孜寺、卡达寺、扎同寺、觉拉寺、兴玛寺

隆子县

曲地寺、日当寺、查乌寺、色穷寺、色切寺、卡定寺、丢热寺、白衮寺、尚钦寺、觉白嘎尔寺、加玉寺、三安曲林寺、颇章羊孜寺、季甲帕玛拉康

浪卡子县

桑丁寺、圆布多寺

昌都县

强巴林寺、嘎玛寺

芒康县

郎巴朗真寺、吉期寺、盐井天主教堂

八宿县

八宿寺(同卡寺)

边坝县

4. 东嘎皮央石窟门票

中国有近14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口分布及其不均。一般情况下,县城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上甚至更多,但中国人口最少的县城人口仅有一万余人,还没有一个村的人多。

札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象泉河流域,为该区边境县之一。总面积24601.59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县府驻托林镇。

除少数汉族、回族外均为藏族。县政府驻托林,海拔3700米,距拉萨1760公里。为该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原为扎布让宗和达巴宗属地。1956年10月两宗合并,设立札达宗办事处。1960年5月建立札达县,人口1万,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境内著名的古格王朝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县均散落着大小的洞窟壁画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嘎皮央洞窟遗址,位于托林镇以北62公里处的东嘎皮央遗址是西藏迄今发现的洞体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素有中国“第二敦煌”的美称,洞内壁画栩栩如生,造型优美,题材主要为佛教典故,密教曼陀罗,佛祖菩萨像等,山上散落着前后各1000多个洞窟,总面积1.2万平方米。

札达县的著名景点:扎达土林

人们都说阿里扎达的霞光是最美丽的,霞光中的土林是最 迷人的。那是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陡峭挺拔,雄伟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宛若置身于仙境中,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明丽的晚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光,似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面对着大自然的杰作真让人惊叹不已。

5. 皮央东嘎洞窟遗址壁画

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的东嘎村、皮央村。东嘎·皮央遗址由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和皮央石窟群组成。由于两村距离很近,遗址规模巨大,故命名为皮央和东嘎遗址。皮央和东嘎遗址分为石窟遗迹、石窟壁画、佛寺与建筑遗迹、佛塔遗迹出土。

皮央东嘎遗址景点介绍 东嘎皮央遗址海拔

1. 东嘎皮央遗址海拔

地处札达县境内,海拔3500米,该遗址相对高差150米左右。距崖顶50米处分布有三个窖洞,两个大窟一个小窟。据洞内壁画推测,均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洞窟内壁画保存较为完好,笔法粗放,色彩艳丽,用料考究,很多壁画还采用金丝镶嵌,与古格、托林的壁画风格迥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2. 东嘎皮央遗址的历史

正文

皮央和东嘎遗址的具体创建年代暂时无法确定。有关文献记载也极少,只有一本流传到印度的藏文手抄本《古格普兰王国文》,其中记载皮央寺始建于古格王国建国初期的10世纪,为仁钦桑波当时所建的古格八大佛寺之一,七十年之后又有一次规模较大的改建。另有藏文文献提及东嘎在意希沃时代的10世纪建寺,约12世纪前后由于古格王国国内的分裂斗争,一度成为与都城扎布让对峙的另一个王室的所在地,后来古格王国恢复统一,东嘎丧失了王宫的地位,但仍为古格的政治及文化要地。

皮央和东嘎遗址存留的石窟总数将近千座,包括礼佛窟、禅窟、僧房窟、仓库窟、厨房窟等各种类型的石窟。礼佛窟内绘有壁画,内容有佛、菩萨、飞天、比丘、供养人像、佛传故事、礼佛图、说法图、密宗曼荼罗、动物、植物、装饰图案。

皮央石窟共分为四个区,编入洞窟872窟。皮央石窟大体上可划分为前山区、后山区。前山区编为第Ⅰ区,洞窟基本呈自北向南直线分布,编号顺序从沟谷北端开始往南,共编为第1至433号窟。后山区编为第Ⅱ区、第Ⅲ区,其中第Ⅱ区洞窟的布局从自北向南转为由东向西,略呈“U”形分布,共编入洞窟145窟;第Ⅲ区自谷底折向西面,直到皮央遗址的最西端,共编入洞窟247窟。皮央遗址的山顶还分布有一些洞窟,编为第Ⅳ区,共编为第1至37号窟。此外,还有若干分散的洞窟未全部编入。

东嘎石窟群共分为五个区,分别为第Ⅰ区至第Ⅴ区。


3. 皮央东嘎洞窟

中国有近14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口分布及其不均。一般情况下,县城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上甚至更多,但中国人口最少的县城人口仅有一万余人,还没有一个村的人多。

札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象泉河流域,为该区边境县之一。总面积24601.59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县府驻托林镇。




除少数汉族、回族外均为藏族。县政府驻托林,海拔3700米,距拉萨1760公里。为该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原为扎布让宗和达巴宗属地。1956年10月两宗合并,设立札达宗办事处。1960年5月建立札达县,人口1万,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境内著名的古格王朝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县均散落着大小的洞窟壁画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嘎皮央洞窟遗址,位于托林镇以北62公里处的东嘎皮央遗址是西藏迄今发现的洞体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素有中国“第二敦煌”的美称,洞内壁画栩栩如生,造型优美,题材主要为佛教典故,密教曼陀罗,佛祖菩萨像等,山上散落着前后各1000多个洞窟,总面积1.2万平方米。

札达县的著名景点:扎达土林




人们都说阿里扎达的霞光是最美丽的,霞光中的土林是最迷人的。那是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陡峭挺拔,雄伟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宛若置身于仙境中,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明丽 晚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光,似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面对着大自然的杰作真让人惊叹不已。


4. 皮央东嘎洞窟遗址壁画

皮央和东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的东嘎村、皮央村。东嘎·皮央遗址由东嘎扎西曲林寺遗址和皮央石窟群组成。由于两村距离很近,遗址规模巨大,故命名为皮央和东嘎遗址。皮央和东嘎遗址分为石窟遗迹、石窟壁画、佛寺与建筑遗迹、佛塔遗迹出土。


5. 皮央东嘎遗址考古报告

西藏西部最早的史前遗址夏达错遗址,发现了8000多年前青藏高原最早的磨制石针;位于日喀则康马县的海拔最高的新石器时代湖滨渔猎遗址玛不错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和石器组合。入选2020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隆果墓地,出土了7件金银面饰和5件青藏高原木俑。加上同处在象泉河流域的格布赛鲁遗址、皮央东嘎遗址、曲龙遗址、曲踏遗址等,持续三年的考古调查,极大地丰富了西藏西部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


6. 东嘎皮央石窟群

东嘎·皮央遗址是西藏古格王朝时期历史遗存,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土林环抱之中,由东嘎遗址和皮央石窟群组成,1997年被列入第三批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