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为卫辉近代民族实业家王锡彤(字莜忊,号悔斋,晚号抑斋)家私宅,解放后曾作为市委办公楼使用,位于城内道西街丽湖花园内,民国初年建,现为卫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大楼砖木结构,青砖墙基,中西式结合,分上、中、下三层,高约15米,占地576平方米,下层为地下室,前面有半月形凉台,四周有双柱走廊,凉台左右侧各有耳房。穿过凉台是宽敞的会客厅,客厅东西各有一室相对,绕过影屏有南北走廊,南北走廊尽头和东西走廊成“T”字形。所有房间在“T”字形走廊两边,室室相对,约20余间,上下两层基本相仿,上下楼梯均在后部。该建筑样式精巧,美观大方,坚固而拥,保存完整,是独具一格的近代优秀建筑。

1938年日本入侵汲县(现卫辉市),次年在县城西门里路北王家大楼设立日本警备司令部,成川为司令,并经常于王家大楼后坑和卫辉市第一高级中学后操场、纱厂木桥附近杀人,日本帝国主义经常在这里审讯强杀,死伤不计其数,该旧址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特别是在侵占卫辉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成为名符其实的日本侵华罪行遗址。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建筑可谓是中西合璧,西洋古典的比例,砖石的维护结构再加上传统样式的屋顶,这些都是清末民国初期建筑的重要设计元素。民国时期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他是中国建筑从古建筑到现代建筑的一个过渡时期,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对系统反映日军侵华的战争罪恶,进一步揭露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的罪恶企图,对青少年进行最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家大楼日军驻卫司令部旧址无论从建筑方面、人文方面还是抗战史研究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刘邓大军司令部旧址竟藏在武汉的这个地方……

如果说旧址是城市厚重历史的记载,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会给一座城市增添些许神韵。

12月2日,《认识武汉》公选实践课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80余名大学生来到了新洲区三店街,走访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并观看新洲传统吹打乐表演——牌子锣鼓,旨在了解老区三店的红色印记,增强对武汉历史文化的认识。

溯非遗,牌子锣鼓在三店街铿锵奏响

三店老年学校艺术团热情地欢迎同学们的到来,12位艺术团的成员们身着红黄相间的传统服饰,站成圆弧拱形,为同学们表演牌子锣鼓。乐队以大鼓为中心,辅以大锣、大钹、唢呐乐器,十余人你吹我打,层次鲜明,曲声悠扬,现场热闹非凡。

牌子锣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唐玄宗将民间锣鼓音乐引入宫廷,依宫廷诗词歌赋作曲,书于木牌上,故名“牌子锣鼓”。所谓“牌子”,是一种具有固定名称和格式的民间音乐曲调,用于填词演唱或者乐器演奏。新洲牌子锣鼓是“曲牌”与锣鼓的合奏音乐,被誉为“新洲民间交响乐”。

“民间的牌子锣鼓伴随汉剧发展,大约有三百多年历史,其乐器总分为文武二类,武类为锣、鼓等,文类为唢呐、箫、笛等……”牌子锣鼓的传承人黄功孝来到现场,为同学们讲述牌子锣鼓的历史。从1964年就开始学习牌子锣鼓的黄功孝今年已经72岁,他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发扬老一辈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牌子锣鼓表演让我觉得很震撼,也很亲切,我小时候在老家见过类似的表演,之后就很少见到了。”18级医检专业的谭杨卓珏是武汉本地人,牌子锣鼓让她把记忆带回了年少时,她表示这节实践课让自己收获颇多。

寻旧址,大学生实地走访刘邓大军司令部

随后,在三店街社区教育学校校长徐元桥的带领下,大学生们前往位于三店街坨坑村徐王湾王氏宗祠的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进行参观。1947年10月,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驻扎在此。

“王氏宗祠建于民国初期,前后三进,中间有一个天井,院中有三棵百年老槐树。”社区教育学校的万福希老师是本次活动的讲解员,他详细地为同学们介绍了旧址的功能分区,“部队借用这间祠堂作为指挥部,刘伯承、邓小平则住在主殿右厢。”

“这个区域在当年是用来做什么的呢?”“为什么当年刘邓大军司令部会选址在此?”在参观旧址的过程中,不少大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万老师探讨,万老师一一作了解答。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记录着今天的所见所闻。

据悉,《认识武汉》公选课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开课以来,大学生们反响强烈。本次实践课带领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访老区三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让他们实地感受到老区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武汉市的厚重历史。

“很有幸能看到刘邓大军司令部的旧址,我觉得那是的一种精神象征和一种寄托。原来武汉市还有这些宝贵的红色财富,今天的牌子锣鼓表演也让我大开眼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张澜欣如是说。

小楼听春雨——访上二公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散记

边城五月,细雨如丝,“五一”小长假期间,我陪同黑河文史学者祁学俊先生踏访距离城区八里左右的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该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的上二公村,原是民国时黑河绅商姚万财的老宅。姚氏是瑷珲名族,清初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大军戍边来到瑷珲,雅克萨之战后驻守边疆,至今已三百三十余年。

在绿树掩映的红砖蓝瓦村庄里,坐落着一栋带有阁楼的青砖房,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的同志正在顶雨进行紧张忙碌的施工,据现场的同志介绍,自今年4月24日开工以来,各项修缮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上完房梁,近两天就要安装铁皮房盖,并进行室内维修和庭院硬化。院内的春花已经次第开放,现在的边城已经不是古人笔下“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着花”,而是“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园春色关不住”,粉嫩的桃花杏花在微雨中娇艳欲滴,给凝重肃穆的宅院凭添了几许亮色。

春雨如愁绪,娓娓落不休。那淅淅沥沥的春雨,似乎在讲述着这座老宅的悲欢离合和尘封往事。按祁学俊先生编著的《爱辉县志》记载:姚万财当时在黑河生意做的很大,经营过火磨、汽车公司等,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行业。1919年(民国八年),姚万财见火磨盈利,集资50万元,从黑河对岸海兰泡购置全套现代制粉机械,在西岗屯建万丰益火磨一处。同年,在上二公用青砖铁瓦修建了这处宅院。1926年(民国十五年),万丰益火磨与瑷珲永济火磨、黑河德昌火磨合并,成立黑瑷联合制粉厂,厂址在万丰益火磨。日伪时期,黑瑷联合制粉厂是瑷珲县内唯一制粉厂,各种设备都是德国制造,正常生产有职工60人左右。《爱辉县志》还记载:1922年(民国十一年)2月,上二公商人姚万财独资购买汽车一辆,计价大洋三千元,开办姚万财汽车厂,专营黑河至瑷珲旅客运输,每日往返两次,汽车司机雇佣俄人吉毛飞,客票价单程每座大洋二元。黑河学者盖玉玲女士主编的《爱辉馆藏实物票证》一书中,也有关于姚万财经营汽车公司的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九日,经营万丰益面粉厂的45岁瑷珲县上二公人,姚氏宗族副族长姚万财独资大洋三千元,购买汽车一辆,创办了黑河至瑷珲的短途运营。黑瑷汽车账房地址设在黑河的福和庆商号,每日上午九点由黑河开驶,十点钟抵瑷珲,十一点钟由瑷珲开驶,十二点钟抵黑河。午后一点钟由黑河开驶,二点钟抵瑷珲,三点钟由瑷珲开驶,四点钟抵黑河。每日往返两次。经过地有黑河、四嘉子、卡伦山、三道沟、瑷珲城。司机是雇佣的俄罗斯人,名字叫得力。”两位学者的对于汽车公司记载基本一致,只不过俄罗斯司机的名字有所差异。

旧址老照片之一

旧址老照片之二

旧址老照片之三

旧址老照片之四

旧址老照片之五

关于民族资本家姚万财和这座小楼的往事应该还有很多,只可惜我们手头查阅到的资料有限,幸运的是我们在隔路邻居姚家有了新的发现。在一九九三年重修的姚氏族谱中,我们又找到了关于瑷珲姚家及姚万财的一些记录。据姚氏家族续谱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姚富义在第二次续谱大会上的报告暨一九九三年版《姚氏家族谱书》代序中称:姚家祖籍山东即墨,先祖姚自立公移民迁居掖县沙河东周村。二世祖姚良玺从军,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随萨布素大军驻防瑷珲,参加抗俄雅克萨之战胜利后,入汉军八旗,定居在江东六十四屯之一的黄山屯,“亦兵亦农躬耕土地,为保卫国防,开辟边疆献出一生”。其后代繁衍生息,从二世祖到六世祖一百三十多年间,成为当地大户,发展成百余人的大家族,后从六世又分出一支称姚家窝棚。据记载,江东六十四屯有两个姚家窝棚,其一在老虎屯之南,兴隆之西,其二在解家窝棚之东,伯勒格尔河左岸,这里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后入汉军旗籍,驻守远东,保卫边疆。他们在万里奇荒,一片榛莽原野上开垦土地,筑房建屋,聚家部落,建立起江东六十四屯大片土地,成为这里土地的主人。”据记载,黄山屯是江东六十四屯中最大的屯子之一,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俄难”前,有三百多户,以姜、姚、车姓为多,共有四条街,买卖三四家,最大的买卖是义和兴,义和兴有几辆大车,雇三四个伙计,杂货俱全,义和兴可以赊欠,秋后到各赊账家收粮。屯中还有药房和两三所学堂,学堂都是私学。

江东六十四屯图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发生前,姚家在黄山屯有109口人之多,过江“跑返”到齐齐哈尔后,仅有69人,从此江东祖宅坟茔一成永别。1924年(民国十三年)秋,瑷珲县34人代表全县各族人民向省议会递交了陈连悦主笔的《瑷珲公民请求索还江东六十四屯的呈文》(即《万民折》),由省议会议决通过呈报北京政府,并转发全国各报馆、法团,力主索还领土。呈文就有姚氏家族姚万钟、姚玉仓的签名。姚氏家族的沉浮变迁,见证了清代以来瑷珲的沧桑往事和家国情仇。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瑷珲人陆续返乡,姚家在四道沟重新落户,族人多居住在四道沟、上二公、杨树屯等地。姚万财定居上二公,上二公是根据二公河命名的村庄,据盖玉玲《爱辉馆藏自然地理》记载:“上二公村位于黑河市西南五公里。1856年曾有人在此居住过,1898年绘制的黑龙江地图记载为西别拉屯(即上二公村)。1909年(宣统元年)复兴黑河后逐渐形成村落,以二公河为名,因位于上游,故名上二公。”“1955年合作化运动中,以上二公屯得名为上二公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名为上二公大队,1984年建上二公村民委员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盖玉玲女士解释,二公河应该是与公别拉河相联系,为第二道公别拉河。据资料记载,“公”为蒙语“人”的意思,“别拉”则为满语“河流”。

姚家返乡后分为五支,1913年在西三家子建立草苫宗祠,1921年在瑷珲城北门外建青砖瓦盖砖木结构宗祠,正殿长30米,宽8米,殿中悬有“敬宗睦族”金字牌匾。总占地二千平方米,其中有一千平方米的菜园。宗祠在1966年被拆除。

姚氏宗祠手绘

听完姚家的往事,还要讲姚万财修建的这座老房子,也就是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据姚家后人姚富俭的手绘图“上二公姚家大院”和相关老照片展示,这是黑河民国时的建筑精品和代表作,兼具中国东北传统民居特点和俄罗斯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建筑长14.5米,宽9米,坐西朝东,为青砖带阁楼的二层小楼,当地人也称此类阁楼为“山花子”。北侧有外置木质楼梯可直通二层,南侧有休闲观景棚窗,楼上有气窗。东侧墙正中开有一门。紧贴门两侧有两扇立式小窗,窗外设有木板遮光。内部中间为一处过堂,两侧各有一个房间。另外,庭院宽敞,大门原为仿古门楼,两侧有厢房、仓房,左右还有猪舍、鸡舍、奶牛栏、马栏,后院有花园、水窖、果树林。外门楼和女儿墙有“日月同辉”“万福攸同”匾额。

旧址原有女儿墙及其它建筑构件,这种中西合璧风格体现了当时黑河建筑特点,与现存的同期瑷珲海关、瑷珲海关缉私队、黑河元茂昌旧址,及目前黑河民国老照片中许多建筑的风格样式一致,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原女儿墙、气窗等在九十年代初期因火灾被毁,后期恢复时仅用铁皮铺盖。在老照片中,该建筑女儿墙有“伟人像”“红旗”和毛主席书法“人民公社好”“学习”“奋斗”等。这种情况在黑河的很多建筑中都曾存在,我们通过老照片可以看到,比如现在黑河海兰街的元茂昌旧址,该建筑女儿墙上民国时期是“元茂昌”三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有毛主席的书法“为人民服务”,如今上面是公司名称“大洋”。另外,瑷珲海关旧址也存在这类现象,海关旧址女儿墙上是颜体楷书大字“爱辉”“人民公社”“繁荣”“富强”,至于原来墙上的文字已经无处可考,我想大约是“瑷珲海关”或“北门锁钥”吧。

“元茂昌”老字号

为人民服务

大洋公司

黑河省公署

瑷珲县公署

黑河商会

根据老照片来分析,黑河民国时期的建筑女儿墙上多是单位名称,或是联句。比如“瑷珲县公署”“省公署”“商会”“兴业肇基”“阛阓云齐”等等,可惜,这些文字都随着老建筑的变更烟消云散,复建楼台依稀还有些影子,只是少了些历史的沧桑感。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1993年6月30日被黑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28日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老房子在东北和黑河的党史、革命斗争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据《爱辉县志》记录:1945年11月初,中央延安派出以王肃为首的共产党干部到黑河开展工作,12中旬,王肃将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迁到该旧址。1946年1月上、中旬在该旧址秘密发展了张泉山等第一批党员。1946年1月下旬,土匪杨青山部袭击上二公司令部,司令部警卫连经过激战,取得了上二公司令部保卫战的胜利。1946年1月末,司令部迁出该旧址。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黑河建党建政建军的历程,在这里发展了黑河建政后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历史意义重大。

最后,我们根据手头的资料再了解一下房屋的主人姚万财,据1993年的《姚氏家族谱书》记载:姚万财1891年(时间可能不准确)生于江东黄山屯。1900年“庚子事变”后,定居上二公村。经过多年艰苦拼搏,农业生产初具规模。因精通俄语,从俄罗斯引进大量农业机械,并同他人合办黑河火磨,为民族工业树立了榜样。其后修建宅院,后人称“姚家大院”,并捐资五千大洋修建村小学。1924年还组建“先进农机服务队”,南下嫩江富裕北安海伦,为农民翻地、播种、收割、脱谷。回黑河时,钱财被强盗抢劫一空。日本全面侵占东北后,日本开拓团要侵占上二公村土地,他带领村民和日本人抗争,终于把日本人赶出村外,深受村民敬佩。1916年,主持参加瑷珲姚氏宗祠建设,长期任族长,多次主持家族集会活动。1945年11月王肃司令员进驻黑河后,司令部就设在姚家大院,还在这里与土匪发生激烈枪战。土改时,由于他的革命行动,没有被划上富农。1949年去世,享年78岁。

姚万财像

曹国彦先生绘制的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室内简图

另外,据爱辉文史工作者对李纯珊、曹国彦等老先生的先期访谈记录,王肃司令员等人在开辟黑瑷革命根据地最艰难时期,被姚万财冒险邀请到上二公姚家大院办公居住,并对黑河人民自治军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全部支持。我们通过史料和相关访谈可以看出,姚万财是爱辉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他以实业兴边,开办农业、工业、运输业等企业,发展生产,勇于创新,注重教育,造福乡里。尤其他支持革命的壮举,不仅承袭了祖上戍边卫国的“英雄之城、爱国之民”良好家风,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也让今天我们修缮这座小楼,有了更多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细雨迷蒙,浅草如黛。在踏查寻访中,我们对姚家和姚万财的些许旧事进行认真梳理与客观认识,那些渐行渐远的个体人物逐渐清晰地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形象也更加鲜活。这片土地曾经的许多人和事,不应该被遗忘,值得我们去尊崇和敬重。慎终追远,薪火相传,更加坚定我们对爱辉文化继承、发展、弘扬的勇气和信心。

走出上二公村,天已逐渐放晴,空气清新,四野澄澈,雨后的迎春花开得也倍加艳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盛世,一如春来花开,一如先贤所愿。

后记:因楼体修缮为求原貌,此文也几番调整,今日重发,敬请方家指正。文中图片多为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申忱弟及黑河姜滨兄支持,祁学俊老师提供相关资料并予以斧正,付贵才老师题写匾额,姚氏后人提供族谱旧事,李纯珊老先生到现场指导,慎终追远,桑梓情怀,砥砺来者,惟有奋斗,对诸先生及爱辉文史工作者关注一并感谢。同时,向革命先烈黑河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黑河中心县工委书记王肃及先贤姚万财致敬

附:付贵才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旅顺关东军司令部要门票吗 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图片

1. 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图片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不久,日本将辽东半岛改名为关东州,在旅顺设立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1919年在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基础上,在旅顺口设关东军司令部。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后,根据《朴次茅斯和约》将关东州(中国辽南旅大地区)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转让给日本。日本为维护其殖民利益,派遣2个师4万人的兵团进驻关东州及南满铁路附属地,并设立关东总督府。次年,总督府改为都督府,下设陆军部,辖1个陆军师、6个独立守备营、旅顺重炮营和宪兵队等。

1941年底,关东军配备有大量战斗力强的甲种师团(番号不大于20):第1师团、第8师团、第9师团、第10师团、第11师团、第12师团、第14师团、第23师团、第24师团、第25师团、第28师团、第29师团、第57师团

第二帝国的陆军以师作为战略单位,每师1.8万人,其间步卒1.2万人,别的军种约6千人。而袁世凯创建的北洋陆军,为了节约军费,把别的军种的兵额也放在步卒人数的编制之内,所以一个满师才1.2万,小于西方一个师的编制。

日军的一个师团,开始彻底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可是后来跟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屡次改动,有的扩展,有的减小,分为许多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卒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因为后期马匹缺乏,在甲种师团的规范上紧缩了马队联队,改为大队(单个不设马队)。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卒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卒联队,工、炮各一联队,通常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卒联队,别的军种只要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因为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通常有2-3个步卒联队,别的军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佐的战略使命。 1937年以前,日本全国只要20个师团,1-20师团的是老部队,后来大都变成甲种师团,每师团编号的数字加100,即101-120的师团别离是他们的预备役师团,编制与老师团彻底一样,可是因为后期马匹缺乏,大都建成乙种师团,也是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抗战迸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编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编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一样,仅仅马队联队变为马队大队(二个马队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一起在做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弥补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别的,日军每个师团还有自个的代号

比方第1师团是玉,第2师团是勇,第3师团是幸

那时侵华日军的编制最高的级别好像应该是 军

辖几个师团(3、4个)如:11军。不过,日军的“军”的最高首长不叫“军长”而叫“司令官”,我记住11军司令官好像是阿南唯亟中将

。日军的这种“军”好像大体相当于国民党戎行的“兵团”, 师团相当于“军”,旅团相当于“师”,联队相当于“团”,大队相当于“营”,中队和小队别离相当于“连”、“排” 军衔依次为:军司令官-大将或中将(大将很少);师团长-中将或少将(少将比较少);旅团长-少将;联队长-大佐(相对于中国的“校”级军衔,日军相对应的是“佐”

日军一个大队有1000人左右

通常 大队长是中佐或大佐

旅团长是少将

中队长是中尉或大尉

跟别的国家的军衔级别根本共同(就是仿德国) 日本在中国境内的部队分关东军 和支那派遣军两大集团

2. 旅顺博物馆和关东军司令部

1955年,周总理亲自为该塔奠基题词“中苏友谊奠基”,1 957年2月落成。塔高22.2米,塔身下部方座四面有浮雕;正面刻北京天安门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西面刻中苏友谊农场的康拜因收割机在收割;东面刻鞍钢高炉;北面刻旅顺港口和港畔的胜利塔风光。在十二角形塔身下部,雕有高达1.2米的20个神态各异的中苏两国人民群像。塔尖是雪花石雕成的莲花瓣,瓣上有红光闪耀的中苏友谊徽。该塔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苏友谊塔为免费开放景点,登塔需收取门票。中苏友谊塔位于旅顺太阳沟博物苑景区内,其正面和右边即为旅顺博物馆和旅顺博物馆分馆,身后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东行百米即是旅顺蛇博物馆,南行穿越斯大林路为旅顺鳄鱼园。

3. 旅顺关东军司令部开放时间

甲午海战后日本进入中国东北,因中国战败割让。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武装进攻。

柳条湖位于沈阳内城以北2.5公里处,在沈阳站与文宫屯站之间,关东军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爆破地点,其原因有二:一是这里较为偏僻,便于行事;二是距东北军北大营较近,便于诬为中国军队破坏,也有利攻击。

18日22时20分,炸药点燃,一声巨响,震荡长空,炸毁一段路轨。以爆炸声为信号、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日军便向预定目标攻击,同时沈阳站附近的日军大炮也向北大营猛烈轰击。

23时46分,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义给旅顺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第一份电报,谎称中国军队在沈阳北部北大营西侧破坏了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日中两军在冲突中。

接到电报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参谋长三宅光治、参谋石原莞尔等人紧急研究对策,一致认为此时是诉诸武力的“绝好机会”,本庄繁当即决定,按照预定的计划,迅速将主力集中到沈阳,先发制人,“惩罚”中国军队,占领东北三省。

19日凌晨1时30分至2时之间,本庄繁向关东军下令:驻辽阳第二师,驻公主岭独立守备队第一、第五营等迅速开往沈阳,攻击该地中国军队;驻长春步兵第三旅准备进攻长春。同时,还向驻朝鲜日军求援。最后,本庄繁将他的命令及战况正式报告给军部。为了便于指挥,19日凌晨3时30分,本庄繁率领关东军司令部火速赶往沈阳。

9月18日夜,日本在沈阳的驻军只有独立守备队第二营和第二师的第二十九团,人数仅几千人。柳条湖事件发生后,日军连夜向沈阳增兵。

驻扎在铁岭的部队,于19日凌晨4时到达沈阳,配合第二营于5时30分占领北大营;与此同时,驻扎在海城和辽阳等地的第二师所属部队及师长多门二郎也于19日凌晨5时抵沈阳,与原来驻在沈阳的第二十九团一起行动,6时30分占领沈阳内城。然后该师又与独立守备队采取联合行动,向距沈阳10公里的东大营进攻,日军南北夹击,东北军和讲武堂学员不战而退,中午12时许,日军占领了这个东北军的第二 营。

由于东北军绝大多数部队执行了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一夜之间,日本侵略军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沈阳城。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辽宁省政府、兵工厂、飞机场及一切重要军政机关和东三省官银号等悉被占领,所有驻省城的军警均被缴械。仅沈阳兵工厂,即损失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重炮、野战炮250门,各种子弹300余万发,炮弹10万发,东三省航空处积存的300架飞机,尽为日军掠去;其唯一的金库所存现金7000万元,亦被洗劫一空。

9月18日夜里,关东军在南满铁路沿线展开了全面攻势。19日日军攻占南满、安奉两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营口、田庄台、盖平、复县、大石桥、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图、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本溪、抚顺、沟邦子等地。19日凌晨4时,日军向长春发动总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后在吉林军署参谋长熙洽“毋须抵抗”的命令下含愤撤退。当日22时许,长春陷落。 此后一个星期内,东北三省沦丧。

4. 旅顺关东州厅

是1932年至1945期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满洲国”政权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

“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除关东州(今旅顺和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蒙东和河北省的承德市。面积约有1133437平方千米。

5. 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开放吗

东北地区较多,比如吉林市的丰满水电站就是日本人建的,现在还在用,现在吉林省委大楼,就是原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也是日本人建的。还有大连、沈阳的市政府大楼,等等

6. 旅顺关东军司令部遗址

旅顺是一个区,不是一个城市。

旅顺是辽宁大连下辖的一个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南和西分别与山东半岛和河北省隔海相望。旅顺素有一座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之称。近代很多的大事都发生在这里,现在也留下了很多的文物古迹,比如日俄监狱旧址,日本关东州厅旧址,万忠墓,鸡冠山炮台,电岩炮台,旅顺军港,白玉塔,旅顺博物馆,关东军司令部旧址等等。

旅顺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旅顺海滨也是国家级名胜。

7. 旅顺军港要门票吗

旅顺军港地处辽东半岛西南端,黄海北岸。港口门开向东南,东侧是雄伟的黄金山,西侧是老虎尾半岛,西南是巍峨的老铁山,周围环守旅顺港,天然形胜被誉为"天下奇观"。

8. 旅顺日本关东宪兵司令部旧址

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无闰月,共354天。历史上的这一年,有很多大事件发生。

大事记

一月

1月6日位于黄浦滩3号的上海总会大楼落成。上海总会又称上海俱乐部。

二月

2月12日 倪映典领导的广州新军起义失败。

2月20日 立宪派喉舌《国风报》在上海创刊。主持人梁启超。

三月

霍元甲的学生陈公哲、姚蟾伯、王维藩等在精武体操学校的基础上组成精武体育会。

3月26日,刺杀日本第一任首相的伊藤博文的朝鲜刺客安重根日本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判处安重根绞刑,在中国旅顺就义。

五月

15日 清廷公布《大清现行刑律》。

18日 哈雷彗星靠近地球。

19日 清廷命两江总督张人骏密检巡弹压南洋劝业会场。

19日 安徽南陵人民殴伤户口调查员。

24日 清廷统一币制。

七月

4日 曲诗文杀妻女对众盟誓,带领数万农民暴动。

4日 日、俄两国签订了第二次《日俄协定》,联手侵夺“满洲”利益。

本月 政府公布人口调查数字,全国人口为4.2亿。

八月

22日,日本政府迫使朝鲜政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8月27日,托马斯·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发明-有声电影。

十月

1日 广九铁路通车。

3日 清政府资政院正式成立,举行开院礼,摄政王载沣宣布训辞。

十一月

4日 清廷决定原订于宣统八年立宪期限,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