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状元府博物馆

韩城市状元府博物馆

AAA级旅游景区

韩城市状元府博物馆位于韩城古城金城大街中段路西,是清乾隆年间、状元王杰归里居住地。

状元府博物馆八院相连,古色古香,保留着状元府的基本格局和状元楼等古建遗迹,馆藏明清至民国名人字画三百余幅,石雕、木刻千余件,是一座“园林式”博物馆。

状元府博物馆现址是王杰荣归故里的居住地,这里曾经是韩城市金城街道办的办公场所,后来又用作他途一直保持被淹没。1998年2月,王杰故居的状元楼被评为韩城市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到2018年9月28日,状元府博物馆开馆,标志着这个以清代状元王杰的老宅院改建的状元府博物馆正式对外迎客。

馆内八院相连,共计18间展室。馆藏明清至民国韩城籍名人书画300余幅。其中,状元王杰祖孙三代四人墨迹尤为珍稀,另馆藏各类木雕石刻千余件,是一座独具韩城四合院建筑特色的园林式博物馆。

2018年12月16日,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与《韩城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韩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组织评定,状元府博物馆景区符合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韩城市博物馆游玩攻略 韩城市博物馆游玩攻略图

1. 韩城市博物馆游玩攻略图

是重环纹鼎

外形口微敛,方唇,方形立耳,兽蹄形足,口沿下饰一周夹珠重环纹,腹部中间有一周较高的弦纹,足上部兽面纹,中间有高凸的扉棱。底部有较厚的烟炱,为实用器。2005年一个惊人的发现揭开了消失在世人面前两千多年的古国—芮国的面纱,这就是韩城梁带村古墓葬群。

2. 韩城博物馆门票价格

韩城博物馆玩要一天就可以啦

3. 韩城博物馆营业时间

1、第一天,首先去司马迁祠墓,祠依山傍水而建,坐落在用砖石筑成的高台上,高约 100米,占地面积约 13万平方米,台阶为 99层,分为 4段。第 1、2 段立牌坊,司马迁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

2、然后去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梁带村隶属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位于市区东北7公里黄河西岸的台塬上,遗址紧临黄河。韩城两周遗址博物馆项目总投资为49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6300平方米,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包括出土文物及遗址考古研究成果展厅、出土文物库房、管理和研究用房、机房及辅助用房、游客服务用房。

3、最后去魏长城遗址,魏长城残迹在华阴市境内有八处,分布约十余里。华山朝元洞西有城墩遗址。红岩、城南、河湾、西关等村附近都有长城残垣。其中城南村东一段,长365米,残高七米,底层最宽处9.2米,并留有堡寨和烽火台遗迹。

4、第二天,首先去黄河龙门,黄河龙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此处毗邻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河宽不足40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一泻千里。黄河龙门的自然景观让人赞叹,有关黄河龙门的神话传说如大禹治水、鲤鱼跃龙门等更会让游人着迷。

5、然后去三义墓,三义墓位于韩城市西南10公里高门原堡安村东南的古寨内,距离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祠墓仅有几公里。墓地四周筑有围墙,高3米多,系夯筑,周长约300米,成正方形。

6、最后去党家村,党家村现属韩城市西庄镇,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约700年历史。走进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村中的看家楼,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14.5米,登高瞭望全村四周,是防御 设施的瞭望楼。

4. 韩城市博物馆游玩攻略图片大全

韩城景点有

  ①党家村古建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建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初名东阳湾,后更名党家湾、党家村。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起扩建,划出民门、二门、三门住区与发展区,清代扩建,为防匪盗,筑上寨沁阳堡。

  ②韩城市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古城区东部的文庙、东营庙及城隍庙。

  ③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

  ④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在梁带村周代芮国墓地遗址基础上建成,2018年2月14日正式开放。对外展出青铜器、金器、玉器等798件珍贵文物。韩城梁带村周代芮国墓地从2004年考古发掘以来,共发现两周时期墓葬1300座,其中诸侯墓8座,出土2万多件。

  ⑤龙钢公全域旅游和集团建设美丽幸福新陕钢的战略部署,精心打造了以 一馆两中心三景点”为核心的龙门钢铁景区旅游区,一馆——龙钢展览馆,两中心——质检中心、生产指挥控制中心环保智慧大厅,三景点。

  ⑥北营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办金城大街北段西侧。金兵入陕,驻兵于此,共设五营,此为北营,故名之。庙为金代所建。戏楼亦初建于金,经历代重修,基本形制如初,仍保留有金元大额枋,覆盆式柱础等早期形体。枋额及斗拱等部构架多为清代重修所改制。北营庙为主祀关帝的庙宇,坐北面。

  ⑦韩城市状元府博物馆位于韩城古城金城大街中段路西,是清乾隆年间、状元王杰归里居住地。状元府博物馆八院相连,古色古香,保留着状元府的基本格局和状元楼等古建遗迹,馆藏明清至民国名人字画三百余幅,石雕、木刻千余件,是一座“园林式”博物馆。状元府博物馆现址是王杰荣归故里。

  ⑧韩城王村晋公山滑雪场雪场作为国家3A级景区,位于素有“韩城后花园”的板桥镇境内,是集滑雪、戏雪等冬季休闲项目为一体的冬季旅游度假地,这里雪质优良、风景优美、视野开阔。滑雪场拥有全新雪具1300套,雪圈200个,戏雪设备10多种。另配有700平米餐厅,600平米。

  ⑨法王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北十公里的西庄镇。法王庙建于宋真宗乾兴之末(公元1022年),历经各代重修。现存寝宫,为清代重修,富丽堂皇。献殿保持了元代建筑的风格,朴素大方。

  ⑩韩城欣沐阳温泉酒店是以温泉、水文化为主题,集住宿、餐饮、会议、洗浴、娱乐、养生为一体的高档温泉度假酒店。 温泉中心由室内、室外两部分组成。室内有桑拿、健身、汗蒸窑、岩盘浴等服务项目。 室外36个大小功能不同、风格各异的露天汤池环抱在绿树成荫的园林之中。

5. 韩城市博物馆游玩攻略图片

适合去渭南韩城玩  

韩城有王村晋公山滑雪场,就在板桥镇境内,是集滑雪、戏雪等冬季休闲项目为一体的冬季旅游度假地,这里雪质优良、风景优美、视野开阔。滑雪场拥有全新雪具1300套,雪圈200个,戏雪设备10多种。

顺便还能游览4A级景区党家村古建筑群 、韩城市状元府博物馆、司马迁祠墓、韩城市博物馆、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6. 韩城博物馆要门票吗

科举制度诞生了很多状元,从唐代到清代,一共诞生了638个状元,不但有文状元,还有武状元。中国人讲究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所以就有许多的状元故居,状元府,比如贵州贵阳市的青岩古镇,就有个赵以炯状元故居,他是光绪十二年丙戌科中进士,大魁天下。

还有江苏淮安的沈坤状元府,沈坤是嘉靖二十年中进士,一甲第一名,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王杰,是陕西韩城人,他被誉为清代陕西第一名臣,也是清朝开国第一名陕西状元。

王杰的状元府邸,现在是一座博物馆,古色古香,非常安静,游客很少,八个院子相互连通,里面有状元楼,还有明清两代及民国期间名人字画,一共多达300多幅。王杰的状元府堪称园林式单位,有石雕,木雕,砖雕,也是一座民俗博物馆。金城大街进入状元府的巷子,墙上绘制清朝殿试情景的壁画,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皇帝监考的情景

王杰的状元府博物馆,面积4000平方米,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就是在2018年9月28日对外开放,接待游客参观的。其实早在1998年,王杰的状元楼,就是韩城市的重点保护文物了。原来是韩城市金城街道办的办公楼,和现在的西安北院门榜眼府第高家大院一样,也是有其它单位在里面办公。图中是墙上的壁画,王杰中状元郎后, 朝廷派遣大员宣读圣旨的情景。

韩城状元府博物馆八个院子,18个展室,有300多幅名人字画。现在能看到的,比较珍贵的,就是军机大臣王杰祖孙三代,四个人的书法真迹,这是很珍惜的,历经二三百年,还能保存下来,实在珍贵。韩城古城,不缺乏古迹,但是像状元府这样的四合院园林式博物馆,难得一见。

7. 韩城民俗博物馆门票

开放时间 11:00-20: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攻略 50元

用时参考1-3小时

电话0913-5198228

8. 韩城市博物馆游玩攻略图文

1、韩城党家村民居2、韩城市博物馆-韩城古城3、司马迁祠4、古渡龙门风景区5、梁带村遗址6、渭南毓秀桥7、东营庙8、古城三庙9、韩城市博物馆10、韩城城隍庙

韩城普照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

唐代灭亡之后,北方经过五代、宋、金、西夏等政权更迭,到元代终于重新形成国家统一的局面。这个时期的建筑,在文化和工艺上,都产生很多新的因素,呈现出若干新的趋势。在全国范围内,韩城的元代建筑最为密集,总计13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普照寺——

2017年4月29日,劳动节假期的第一天,离开梁带村遗址以后,我第一次来到昝村镇西侧的普照寺。它修建在十多米高的寨堡南端,依山而立,居高临下,本身就是一组气势恢宏的元代建筑群,加上近年搬迁到寺院的多座元代木构建筑,这里瞬间成为“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可谓实至名归。

1、天圆寺献殿

还没有走进普照寺,一座元代建筑就呈现在眼前,那就是这座很不起眼的大门。它原本位于龙门镇西原村,乃天圆寺的献殿,屋顶为悬山式,前后檐的明间,各用两根粗圆的八棱石柱,斗拱下的大檐额,乃元代建筑标志。门上高悬的匾额和对联,使曾经的古建筑焕发生机,自然地成为这里的山门,与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

2、高神殿

走进普照寺的大门,右侧出现三座殿宇,前方东西并列两座,后方单独矗立着一座,但是外观都基本相似。它们原本在韩城南郊苏村和陈村之间突起的高台上,因而得名“高神殿”,1999年搬迁至此。曾经的高神殿由四座建筑和四座戏台组成,每逢举行庙会的时候,四台戏争夺观众,在当地极富盛名。

3、普照寺

接下来,拾级而上,穿过两道牌坊,就来到普照寺的核心区。这两座牌坊与寺院的主殿,在一条中轴线上,高低错落,机具层次。前一座牌坊位于台阶的中部,乃传统的悬山顶大门,额上写着“普照寺”三个字,应该是普照寺最初的山门。

后一座牌坊位于台阶的尽头,通体呈鲜红色,灰色琉璃瓦顶,券形的门洞上书写着“礼义圆明”四个大字,造型非常独特。“佛光普照 礼义圆明”是佛教中的名言,在普照寺内修建起这样的“礼义圆明”牌坊,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美好寓意,所以牌坊和主殿一起成为普照寺的标志性景观。

登上台基以后,大雄宝殿赫然呈现在眼前,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门两侧,高大的石碑分立左右。墙壁在靠近屋檐处,正中均开设有窗户,好像蒙古包的风格。殿内供奉着释迦佛,两侧是阿难和迦叶,文殊和普贤菩萨相向而坐。在普贤菩萨的腹内,曾经发现元代纪年“泰定丙寅五月”,也就是公元1326年,可以算是陕西现存最早的泥塑佛像了。

普照寺创建于元延佑三年,也就是公元1316年,由主殿、朵殿和偏殿组成。在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分别为土地庙和关公庙,正前方的东西两边,分别矗立着伽蓝庙和护法庙,背后还有一座观音洞,共同构成一片气势恢宏的元代古建筑群。

4、紫云观三清殿

本以为参观到此结束,但是登上后方的台基,竟然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出现在眼前,原来这里还隐藏着一座元代的“国保”呀!

这座紫云观原本位于韩城的象山中学内,由三清殿、犹龙殿、东西厢房、三官殿、四圣殿等六座建筑组成,据说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三清殿正脊上的一对元代琉璃鸱吻。如今,它们按照原先的格局,在这里重新布置起来,可惜大门紧锁,无法进入参观。

在陕西元代建筑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天圆寺献殿、高神殿、普照寺和紫云观等四处约20座元代建筑。它们原本散落着不同的地方,1998年起陆续集中至普照寺内,加以集中保护和展示,逐渐形成今日的规模。

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元旦试迎客

记者 赵迪

12月30日,古城区清远门下“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的金色牌匾分外庄严醒目。再过一天,这座承载鲁西人乡村记忆的博物馆将面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

展品

百余老物件涵盖衣食住行

据介绍,乡村记忆博物馆前身是聊城市民俗博物馆,原馆坐落于光岳楼,于2003年开馆。

2015年,聊城市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与市文广新局合作,共同筹建乡村记忆博物馆。2015年9月,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正式列入国有博物馆序列。

步入乡村记忆博物馆展厅,工作人员进行开馆前最后的筹备和布置。据了解,乡村记忆博物馆一期展厅已筹备完毕。一百余件老物件,按照传统农业生产、传统服饰、乡村交通运输、乡村生活用具、乡村民间艺术等门类依次呈现,涵盖居民衣食住行。

在传统农业生产展区,摆放着一尊1987年出土于东昌府区道口铺的土地神石刻。“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土地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场所,土地生长的万物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因此人们对土地充满感激和崇敬之情,造就出本民族特有的神——土地神。过去,鲁西乡村土地庙比比皆是。”聊城光岳楼管理处主任、乡村记忆博物馆馆长魏聊介绍。按照农业生产的先后顺序,农业生产展区先后摆放着耕地、犁地、播种、浇地、收割及脱壳所用的农用工具。“农耕文化中国延续了上千年,不过,这一两千年之间,农用工具几乎没有太大变化。”魏聊说。

传统服饰展区摆放着老式织布机、鲁西传统的鲁锦刺绣以及旧时男子佩戴的瓜皮帽等配饰。“这件绣品上刺有‘破私立公’字样,由此推断是“文革”期间的绣品。可见文革时期,刺绣在农村老百姓之间还比较盛行。”

乡村交通运输工具在整个展厅中占据较大的位置,展区依次摆放着载人的马车、运送粮食的独轮车、牛车及四轮车。难得一见的是,交通运输工具展区展示了大量在会通河沿岸收集来的船锚,显示了聊城运河沿岸漕运的发达。

乡村民间艺术展区则是剪纸、版画、葫芦、泥塑等聊城民间传统的艺术品。

内涵

木匾传承“忠厚”基因

魏聊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甚至广大农村,这些老物件已经越来越少甚至难觅影踪,但这些延续了上千年农耕生活的老物件承载着特有的乡村记忆和文化传承。2014年,由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等9部门联合开展的“乡村记忆”工程正式启动。“乡村记忆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山东省将投资建成20个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以加强对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乡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也为聊城筹建乡村记忆博物馆提供了契机。

在聊城乡村记忆博物馆一期展厅入口处,一块刻有“忠厚传家”的木匾格外显眼。馆长魏聊介绍,这块木匾是清代嘉庆年间的老物件,旧时一般挂在宗祠或正堂之上,作为许多家族的祖训。“在农耕时代,人类美好的品德有很多,但是我们鲁西人更看重的是‘忠厚’,忠厚是鲁西人对传统文化儒教‘仁’的朴素解读,‘忠厚传家’四字可以说是整个乡村记忆核心价值的一部分。”

与这块木匾相对的,是一栋造型精致古朴的鲁西民居复原。“门前这对上马石雕刻华丽,是聊城的名门望族——崔家的遗物。崔氏家族位于楼东大街路北,原东昌府区区政府西侧,著名电影演员崔巍就是崔氏家族后裔。”魏聊说,“门的正上方有一葫芦形的洞,是专门为家燕预留的通道。燕子是吉祥之物,所以鲁西的居民都喜欢燕子居住在自己的家里,葫芦又是‘福禄’的谐音,所以,乡村民间就是留个燕子孔也是十分讲究的。”

据介绍,鲁西民居一般都是正堂三间,中间一间俗称“堂屋”,相当于现在的客厅,一般都陈设八仙桌、太师椅和条机三大件。“左手间是供奉祖先的地方,供桌上摆放的俗称‘五大件’;右手间是卧室,陈列的这件架子床,是比较富裕家庭才会有的。”魏聊说。

历程

十余年收集四千老物件

这些老物件征集工作的背后是大量心血的付出。

“聊城民俗博物馆2003年建馆,但老物件的征集工作在2002年就开始了,至今共收集老物件4000多件。现在乡村记忆博物馆展出的一百多件展品,就是从中选出的能够反映鲁西农耕文化的老物件。”魏聊介绍说。

从2002年至今,魏聊和他的同事们几乎跑遍了聊城各县市区的农村大集和古玩市场。

“有的村民得知收集老物件是为了建博物馆,让民俗文化传承下去,非常乐意拿出家里的老物件。还有不少聊城文化人士捐献出以前收藏的物品。”魏聊说。

令魏聊赶到可惜的是,老物件破坏和消失的速度也非常快。“这辆载人的马车可以说非常珍贵,是过去富贵人家出门使用的,国内能够保存如此完好的非常少见。”魏聊告诉记者,这辆马车的车身和车轮其实是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发现的,拼成了一个。“车身最早在李海务发现,但没有车轮。不久之后,老物件征集人员又在临清发现了一套马车的车轮。经过对比老照片,车轮刚好和车身是一套,由此才有了这套完整的马车。”

魏聊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征集到的许多老物件,即使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中年人也已经叫不出名字、说不出用途了。在乡村记忆博物馆内有一个专门的展柜,陈列着几件稀罕的农用工具,专门让前来参观的市民猜测用途。“这件农用工具是在农村大集上购买来的,连卖货的老人也说不出它的用途了,至今它到底怎么用还是一个谜。”魏聊说。

进展

筹建乡音记忆厅 寻找聊城话发音人

记者了解到,随着乡村记忆博物馆一期工程的开放,二期乡音记忆厅也将步入建设正规。“乡村记忆的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有形记忆包括能够反映农耕时代劳动生产生活的实物,无形记忆包括语言、技艺、文化、宗教、道德等范畴。乡音记忆厅打算征集聊城各县市区的特色方言音频视频资料。”魏聊说。

经过对聊城乡音保护工作的考察,魏聊认为,作为乡村记忆的聊城乡音不仅要发音地道,也要在内容方面融入当地文化特色。比如说,让阳谷方言发音人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让临清方言发音人讲述临清胡同文化、临清八大碗,让高唐发音人讲述高唐老豆腐的制作过程。这样,乡音通过当地特色展示出来,将具备更大的价值。

乡音记忆厅聊城话乡音发言人的征集工作即将开展,现面向全市征集聊城话发音人,如果您能讲一口地道的家乡话,并且对家乡某种特色文化、风俗熟悉,可以通过本报争当发音人,您的声音或许会因此永久留在乡村记忆博物馆之中,成为乡音记忆传承。

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承载乡村记忆的老物件依然散落在乡村,你眼中即将淘汰的老物件,或许就是乡村记忆博物馆中所需要的。乡村记忆博物馆继续面向社会征集能够反映农耕时代劳动生产生活的老物件,可以是服饰、生活用品、农用工具以及各类艺术品。(聊城新闻网)

请关注: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