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鼎原遗址群

铸鼎原遗址群

黄帝铸鼎塬位于灵宝市阳平镇,距三门峡市80公里。

《史记·封禅书》记载,古时荆山一带灾情严重,黄帝闻讯从昆仑山来到荆山察看。为了炼出仙丹给老百姓治病,他采首山之铜,汲湖水,铸鼎于荆山之下。相传黄帝铸好鼎,黄龙来迎黄帝升天时,百姓苦苦哀求,死活不让他走,有的牵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脚,拖下了他的金靴,扒下了龙皮、拔掉了龙须。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他铸鼎之地,这里就成了世人拜祖的地方。

黄帝陵高300米,长5000米。岭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米的土堆,传为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

由于这里位于长安古道,函谷关和潼关两雄关之间,屡遭战火毁灭,但历代都曾进行过修复和重建。现已修复的主要遗迹有:献殿、始祖殿、长廊、墓冢、祀功柱、阙楼等,并铸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三尊大铜鼎。

信息来源:河南省旅游局

自驾阳原,探访泥河湾遗址群,寻找远古人类遗迹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化稍营镇泥河湾村境内,位于桑干河上游的阳原盆地。距今约177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这次主要在遗址群中的小长梁遗址游玩。

到达泥河湾遗址,仍然在修建中,但看出规模比较壮观,硕大的停车场就几辆车。

泥河湾远古“东方人类”雕塑头像。

整个泥河湾遗址群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年度跨度大,几乎覆盖了旧石器时代的各个方面。

在这里除了给孩子们将一些古人类进化的知识外,还能让他们欣赏到少见的地貌。

在山脊上修建有石阶步道,可以走下去,近距离观察周围的一切美景

因为光线正好,我们拍摄了泥河湾美如画卷的景色,那绵延起伏的丘陵台地和山峰耸立、沟壑交错的地貌,随手拈来就是一张张绝美的图画。

泥河湾遗址群至今基本没有进行商业开发,没有门票,没有管理人员,游人稀少,实在是一个背包独行、冥想静心的好去处。

=================

【关于作者】

野鹅自驾,专注为您提供人少好玩的真实自驾路线

微博:野鹅自驾

公众号:野鹅自驾

未经许可,所有图文视频均谢绝转载。

修护731遗址群 还原历史真相(人民眼·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8月13日,游客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参观。

张 涛摄(新华社发)

原731部队成员大川福松(左一)接受金成民(右)取证。

资料图片

陈列馆内陈列的日军防毒面具

张 涛摄(新华社发)

陈列馆新馆外景。

资料图片

引子

黑龙江哈尔滨市的731遗址群核心区东南角,坐落着一座形似长盒的黑色建筑——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以下简称“陈列馆”)新馆。“黑盒”既是记载历史真相的容器,也昭示着被隐藏的历史真相仍需继续打捞。

731遗址群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细菌战遗址群。1982年,陈列馆前身——哈尔滨市平房区文物管理所成立,当地对731遗址群的保护逐渐走上正轨,国内学者对于日本731部队的调查研究逐渐多了起来。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该遗址群破损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应加强修护工作”。由此,731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和相关学术研究掀开了新的一页。

修护731遗址群,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30多年来,陈列馆对揭露日本731部队犯罪事实作出了独有的贡献,被遮蔽的真相逐渐浮现,被湮灭的证据逐渐明晰。

还原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所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安宁。”

遗址保护

“731遗址群的保护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

1990年12月,26岁的金成民前来陈列馆报到。当时,原731部队本部大楼的大部分由哈尔滨市第二十五中学管理使用。

金成民顺着楼梯和走廊来到二楼最东侧的一个房间。这里原本是731部队长石井四郎的办公室,当时作为陈列馆全部7名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正对的楼下一间是陈列室,上下楼这两个房间加起来仅170平方米。

本部大楼北侧,是核心区10多处旧址。1945年8月,731部队败逃前夕,为了销毁罪证、隐瞒罪恶,炸毁了大部分建筑设施。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冻融损坏等,部分旧址破损严重,有些已被挪为他用。

国家有关部门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多次拨款对旧址实施清理、发掘和修缮,并对旧址地表上的部分民房和单位进行迁移。2006年5月,“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所作的重要批示精神,731遗址群的保护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已于2009年起担任陈列馆馆长的金成民介绍,731遗址群修护工作被提上日程:731遗址群核心区改造工作开始实施,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本部大楼修缮及展览提升工程正式启动,陈列馆新馆开工建设……

当年8月,哈尔滨市平房区成立731遗址保护及新馆建设指挥部,区委书记和区长任总指挥,启动环境整治、遗址修护、新馆建设、陈列布展和考古勘探等工程。

“环境整治主要涉及核心区内700余户民居和13家企事业单位的搬迁工作。”金成民回忆,“所涉及的居民楼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楼房老化。搬迁补偿方案出台后,大部分人主动搬了出去。”

也有少数居民不想搬迁,指挥部和陈列馆派出工作组逐户上门做思想工作。3个月后,核心区内民居和企事业单位全部搬迁完毕。

“搬迁为旧址修护腾出了空间。在国家文物局和原黑龙江省文化厅支持下,核心区13处旧址修护项目得以整体立项。”陈列馆遗址保护部主任高玉宝说。

对731部队的指挥中枢——本部大楼的修缮,因大楼墙体颜色长期以来被粉刷成黄色,部分专家认为外墙颜色已不可考,主张维持现有状况。金成民则力主恢复历史原状原貌。

从请上世纪50年代在附近工作生活的几位老人回忆,到赴长春大连等地调查日伪时期的建筑风格,经多方交互印证,金成民和团队最终认定本部大楼墙体为清水红砖色、房顶为绿色铁皮盖。

2014年5月,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衔,多家单位共同对731部队细菌研制和人体实验犯罪的核心部门——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俗称四方楼)开展考古发掘。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李陈奇介绍,此次考古发掘不仅对四方楼的格局功能有了全方位了解,还发现了多处爆炸穴点和焚烧掩埋灰坑。这是731部队销毁罪证的直接证据——日本战败前夕,731部队炸毁了实验研究和生产细菌的主要设备,把大部分资料和用品付之一炬。

“出土遗物超过千件,在一些灰坑中发现了大量灌满溶液的玻璃器皿,个别仍可辨认出‘××毒’‘赤痢’等字样。”李陈奇说,考古发掘活动的介入,丰富了731部队罪证遗存第一手实物资料,使人体实验、细菌战犯罪证据链得以补充和完备。

占地近1.2万平方米的陈列馆新馆于2014年11月开工建设,翌年8月15日完成布展,正式对外开放。

在布展中,新馆基本陈列坚持以法理思考构建陈展内容。“展览从序厅开始,侵华日军细菌战、731部队——日本细菌战大本营、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毁证和审判等六大展览主题,层层递进。每一个物证,每一个用词,每一个版本的语音解说词,都有国际同行考证校对,确保规范严谨。”金成民表示,“看完展览,相当于读完了审判日本细菌战部队的卷宗。”

进入“人体实验”展厅,映入眼帘的是高3.6米、宽2.5米的3面档案墙,内容是研究团队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拿到的3份人体实验报告。档案墙下方,开放式的抽屉展柜里摆放着档案仿真复制件和翻译件,可供观众翻阅。

“我愿代表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向中国人民诚挚道歉。”2015年8月,日本历史学者森正孝参观陈列馆新馆后低头默哀,“我要把侵华日军731部队的罪证带回日本,广为宣传,号召国人正视历史,珍惜和平。”

“展览展示面积从百余平方米扩展到25万平方米(含遗址群),陈列实物史料从300余件增加到1.05万件,参观人次从每年数千人提升到上百万人次。”金成民介绍,新馆自2015年8月15日开放至今,已累计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550万人次。

【1】 【2】 【3】

(责编:王帝元、谢龙)

太原周边游:王家峰墓群,三国演义城,山城峁遗址,高君宇故居

三国演义城

位于太原清徐县城北2干米的清泉湖畔、中隐山髓。这里是中国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故乡,也是如今太原附近最宏伟旅游景点。景区以45组《三国演义》精彩片断制作成室内景观,主体建筑主要由亚洲最大的关圣殿、全国最大的古戏台、全国跨度最大的展宫等构成。四周还分布着献殿、游乐展宫、裙房、城门楼、角楼等,丰高多彩地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城内主要游览内容为两个游乐展官,展宫内运用雕塑、彩绘等多种现代造型艺术的方法展示了精彩的《三国演义》的故事,塑造出众多的文臣武士军事与政治斗争的经典生活场景。

王家峰墓群

位于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王墓坡”,据调查,目前共有三座北齐时期墓葬,徐显秀墓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该墓有夯筑封土堆,墓葬为穹隆顶砖券单室结构,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五部分组成。随葬品大部分发现于墓室,该墓墓室壁画保存完整,为研究北朝晚期的葬俗、葬制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东山一带多次发现北朝晚期的墓葬,且都有一定级别。反映了太原地区在东魏北齐时期的重要地位,折射出西域文化的影响和民族文化的交融。

山城峁遗址

是一处仰韶晚期文化和龙山早期文化遗址。分布密集、面积较大,以汾河水库西岸的旧娄烦古城墙遗址为起点,依山形成,向西缓坡延伸约800米,南北宽350米,遗址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经测定,时代距今约5000至4300年之间。

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6名党员之一。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京汉铁路工人大-,发起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生于18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卒于1925年农历三月五日。他用29个春秋,谱写了一曲灿烂的人生篇章,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